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 打印.docx
- 文档编号:825721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577.10KB
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 打印.docx
《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 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 打印.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打印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适宜(有大气层),有液态水(有原始的海洋)
2.
(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
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
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地球气候:
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3.
(1)对比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南顺北逆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两极点外,
都是15°/小时
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
公转
自西向东
逆时针
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
大约1°/天。
大约30km/s
规律:
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2)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③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为6点,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的经线为18点。
④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为自东向西,速度为15°/小时。
⑤晨昏线只有在两分日时才和经线重合。
⑥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
(3)时间计算:
东加西减。
(加减)地方时:
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4min。
时区:
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区时:
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
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小,温带范围扩大。
(6)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①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4分钟/度×经度差 (若所求的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方,选用“+”号,若所求地位于已知地地方时的西方,则选用“—”号,即东加西减)
已知甲地经度,推算时区。
甲地时区=甲地经度÷15(若所得余数小于7.5,则所得整数为所在时区号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则所在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用“+”号;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用“—”号。
)
注意:
①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②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③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向东(一般指从东十二时区到西十二时区)经过国际日期界线减去一天,向西(一般指从西十二时区到东十二时区)经过国际日期界线加一天,时刻不变。
从地方时0时的自然日界线顺自转方向往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往西到180°经线是旧的一天。
新的一天占全球比例=180°经线地方时÷24
(7)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节气
时间(前后)
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向北
D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向南
A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向南
B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向北
C
(8)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北半球)
具体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2次直射,赤道在春、秋分日达最大值
(9)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半年(3.21-9.23)
1.昼夜长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春分日与秋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
各12小时
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第二章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1.地球的圈层结构:
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2.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壳:
厚度不均匀(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Km,大洋地壳厚度5-6Km),由各类岩石组成。
(2)地幔:
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地下2900Km深处)之间;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可塑性物质组成,称软流层,
是岩浆重要发源地。
岩石圈是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的。
(3)地核:
2900Km以下至地心。
3.地震波的分类:
(1)纵波(P):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态传播
(2)横波(S):
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浆岩的形成:
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
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
2.沉积岩的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的两个特征:
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的形成: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例:
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4.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②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③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④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5.岩石圈物质循环判读:
(1)判读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4)三大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结构,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内、外力作用的成因、类型和表现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高低起伏,形成高山和盆地
外力作用
太阳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判
断
方
法
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是否受力破裂;
岩层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岩层新老关系
中间老,两翼新
中间新,两翼老
图示
构
造
地
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
常形成山岭(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
图示
现实意义
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埋藏区;顶部适宜建采石场;隧道的良好选址
良好的储水构造;矿产开采;水库建设
地下水沿断层线出露;泉水、湖泊分布,河谷发育;不适宜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修建水库等,容易诱发地质灾害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外力
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
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蚀
作
用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
冰川
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
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
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低层大气组成及作用:
大气的垂直分层:
组成
作用(对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
特点
与人类的关系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氮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氧
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微量成分
CO2
光合作用基本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大气水平运动为主;能见度高
利于飞行
O3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水 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高层大气
有若干电离层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杂 质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2.
(1)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吸收作用:
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
现象
成因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
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
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
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
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
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晚
及“十雾九晴”
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受冷—>引起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的垂直、水平运动构成地区间的热力环流
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注意:
①同一水平面,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②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地点,近地面为高压则高空为低压。
④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⑤近地面气温高,则气压低(热低压);气温低,则气压高(冷高压)。
2.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斜交。
注意:
(1)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2)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以此来命名风向。
如:
从西边吹来的风,称之为西风。
3.判断气压系统
(1)高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2)低压中心: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4.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1)同一等压线图:
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相反越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数之差相等:
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反小;
(3)相邻两条等压线数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反小。
5.风向的判读:
(1)确定高低压中心;
(2)画出与等压线垂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3)确定南北半球;(4)按“南左北右”的规律画出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30°—45°角的风向。
全球气压带风带
1.大气环流: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
北半球,大致是夏季(7月)北移,冬季(1月)南移。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对气压带的影响
(1)北半球:
气压带呈快状分布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被切断的气压带
一月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七月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南半球:
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对比: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风向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源地
北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
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
比较项目
冷 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气团势力
暖气团被迫抬升
暖气团主动爬升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移动方向
冷气团主导想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冷暖气团相遇
锋面剖面示意图
锋面符号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因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降水分布
锋后
锋前
锋后
都在锋面下冷气团一侧
天气特征
过境前
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降雨强度小,持续时间长
过境时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暖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
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昆明温暖如春
气旋与反气旋
类别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气压状况
中心低,四周高
中心高,四周低
垂直气流示意图
(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流状况
(以北半球为例)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①夏季:
七八月长江流域的伏旱;②秋季:
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③冬季:
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第三章
水循环
1.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
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气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
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3.河流补给类型判读
东北地区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西北、青藏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及降水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降水补给
(受气温影响较大)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措施:
科学建立蓄水工程(时间);跨流域调水(空间);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
节流措施:
科学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价;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世界洋流名称及分布规律: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判断洋流的性质:
(1)判断半球。
地球上温度都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判断洋流方向。
凸向即为流向;(3)判断洋流性质。
等温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值区域的为暖流(凸低为暖),反之为寒流(凸高为寒)。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的影响:
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a.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b.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③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形成渔场
代表渔场
洋流名称
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
秘鲁渔场
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
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⑤对海运的影响:
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顺流航行,省时省油;逆流航行,费时费油。
第三章
气候
1.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第一步:
以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确定所属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
以最冷月均温确定所属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者,该地位于热带;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者,该地位于亚热带或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下者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第三步:
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气候的成因:
气候的分布规律
不同气候对应的自然带:
第四章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形成基础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亚欧大陆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
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山地垂直自然带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判读方法:
判断内容
判断方法
南北半球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
阳坡一侧高。
(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南半球反之)
山体所处的热量带
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
垂直自然带
的分布顺序
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自然带数量的多少
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一般阳坡多于阴坡;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②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③不同区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整合★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原始型人口
增长模式
传统型人口
增长模式
传统型(过渡型)
特点
出生率
高
高
高
低
死亡率
高
低
高
低
自然增长率
低
高
较低
低
人均寿命
短
继续延长
有所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增长速度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众多发展中国家
中国、古巴等发展中国家
德、法、英、意、瑞典等发达国家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问题
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严重
带来的影响
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
造成国家财富减少,人民生活贫困,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未来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加大资源、环境、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劳动力不足,社会赡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压力最大,社会需求不旺以及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对策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移民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人口流动是批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如外出旅游、度假、开会等;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①国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②国内迁移:
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
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主要表现:
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很大变化③新兴城市出现而引发的人口不断涌入。
④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人口的迁移。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①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
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②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
原因:
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人口迁入的原因:
①经济发达②劳力短缺③较好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高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总结 打印 鲁教版 高中地理 会考 复习 提纲 基础知识 梳理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