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
- 文档编号:824563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4.52KB
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
《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记金华的双龙洞》.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杏花岭小学教案首页
主备课人:
田丽娟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3记金华的双龙洞
课型
精读
共2课时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必
须写)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全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内洞(孔隙)、游内洞、出洞。
可分为6部分。
课文恰当地运用过渡句,把各段连接成一个整体,使课文的结构严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个
性
化
设
计
学情分析
在朗读方面,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对双龙洞产生极大兴趣,才有可能朗读出感情。
写法的学习要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体会到把一种事物的特点写进去的写作方法,并能够仿写。
教
学
目
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包括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应引领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趣的语文综合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力求突出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培养学生灵性。
师生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图片等资料。
学生收集金华双龙洞的文本、图片等资料,收集其他自然风光景点的文本与图片。
板
书
设
计
注:
5号仿宋体,A4纸打印。
杏花岭小学2010年1月调整
第1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整体感知了解游览顺序。
3、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路上景色的美及洞口、外洞的宽大。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
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
师:
“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
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
1、播放游览双龙洞的情境录象。
(看录象后,双龙洞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
2、请大家默读全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
(师巡视和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
3、检查自学情况
(1)列火车检查生字新词,指导写好“蜿蜒、臀部、稍微、孔隙”等词语。
(2)最后修订游览线路:
途中——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
1.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
2.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
3、集体交流,师对重点句进行点拨。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你们怎样理
生认真听。
1、生欣赏并谈感受。
2、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并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
3、生汇报自学情况。
(一)路上景色
1、生:
二、三自然段。
2、生自由读画句子并思考。
3、生汇报,读句子,说说美在哪。
(1)生在师的引导下来理解。
(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
第2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解这句话呢?
(2)“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为什么说眼前一片明艳?
(3)“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变化?
4、从“一路迎着溪流”到“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你想到什么?
5.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欣赏路上的美景。
(教师配乐朗诵)
小结:
路上凤光明艳,我们和叶圣陶一样,游兴很浓,双龙洞又是怎样的呢。
(二)扣词句,抓特点──学习“洞口”、“外洞”
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
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
(2)生通过看图感受山上景物绚丽的色彩一齐绽放在眼前,进而体会到山区明亮艳丽的春色。
(3)生: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
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
生上台画溪流的变化。
4、生回答。
5、生认真听。
6、学生配乐朗诵。
(二)学习“洞口”、“外洞”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交流。
(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
)
第3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四、小结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
读一读,说一说。
(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4、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
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这节课,我们随着叶老先生从风光明艳的山路上,进入像大会堂一样的外洞,再走进去,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游览。
2、生抓住“突兀森郁”来理解
3、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外洞的大。
4、生思考并回答。
第4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练
习
设
计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呈(chéngcéng)粉红色 漆(qīxī)黑 上源(yuányán)
系(jìxì)绳子 稍(shāosāo)微 蜿(wānwǎan)蜒
盘曲(qūqǎ)而上 浙(zhèzè)江 仿佛(fúf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沙土 ( )的映山红 ( )的公路
( )地移动 ( )地流着 ( )地举起
五、读课文,完成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
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时间是_____。
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
2.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_____,特点是____;再写了____ ,特点是____;然后写了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
3.“孔隙”的特点是____。
表现在①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
②船的进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乘船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内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的特点。
个
性
化
设
计
第5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文文字,体会景物的特点以及作者用词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二、游览景点,挖掘特点
上节课,我们随着叶老先生从风光明艳的山路上,进入像大会堂一样的外洞,参观完了外洞,顺着泉源,我们来到了孔隙。
孔隙是怎样的呢?
(一)入情境,悟特点──学习“孔隙”
1、齐读第五自然段,想想孔隙有何特点?
从哪体会到的?
2、集体交流。
(师适时点拨)
(1)作者乘船进去的孔隙有多小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2)船怎样进出孔隙呢?
(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请看录象,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
从录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进孔隙,你的心情怎样?
(教师放录像,配录音介绍)
你觉得哪些词句真切地写出了作者这种紧张的心情?
讨论:
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一)孔隙
1、生齐读后默读思考,画出有关词句。
2、生汇报。
(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孔隙窄、矮、险的特点)
(1)请两人并排站到讲台上,用一个较硬的绳子套把两人肩膀套一下,看一看绳子套的直径有多大,形象的感受小船上容量空间有多大。
(2)(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
生:
紧张
生抓住“臀部、脚跟、挤压、稍微、一点儿”等词语来理解。
生: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
第6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
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
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3.请一同学上讲台,把黑板当小船,模拟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
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
(学生以黑板为小船做动作,师生评价)
4.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教师点评朗读)
(二)驰想象,析特点──学习“内洞”
过渡:
仰卧小船进孔隙,行了两三丈水程,我们就到了内洞。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六、七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双龙的句子。
2、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师根据学生得回答适时点拨)
(1)看一看,内洞的描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有哪些语言标志?
(2)“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的原因是什么?
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
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3、生模拟。
4、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心情。
(二)内洞
1、指名读,其他人边听边画出描写双龙的句子。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内洞奇、大、宽的特点)
(1)生抓住“首先、其次”来体会游览的先后顺序。
(2)生: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
第7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内容与方法
个性化设计
三、总结全文
(3)“十来进房子”有多大?
(师点拨“进”)
3、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内洞奇异的景色。
4、作者寻找溪流源头为“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再次显示游览和描写的一条暗线。
请从“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开始,说说溪流流经的路线是怎样的?
(石洞里——孔隙——外洞左边——洞口右边——随着山势流下山去)
1、出示电脑课件,按游览顺序播放全文景象,体会双龙洞一游的种种美的感受。
文章学完了,又欣赏了神奇的双龙洞,你想说什么?
有何感想?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总结:
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3)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内洞的大。
3、指名复述。
(师生评价)
4、指名说。
(师生评价)
1、生畅所欲言。
2、指名读、齐读。
第8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续页
练
习
设
计
1、双休日要到了,我们去春游,提示,可以游鉴览我们大朗“荔乡湿地公园”或松山湖,以此文为范例,写做一篇游记。
2、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分小组设计“外洞”“内洞”及“两洞连接”处的解说词,轮流担当导游。
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
3、片段练习:
根据课文所描写的场景,你选择一处产生想象,写出百字以上的短文。
个
性
化
设
计
第9页
杏花岭小学教案尾页
课
后
反
思
亮点及分析:
不足及分析:
跟进措施:
第10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金华的双龙洞 金华 双龙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