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题库 原稿.docx
- 文档编号:8241344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9.16KB
马基题库 原稿.docx
《马基题库 原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题库 原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基题库原稿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这一说法不准确。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
这个观点是不准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性的改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
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
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史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这一观点正确。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
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错误;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既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
首先,人工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
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
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17.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三,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18.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验。
错误。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由感性经验达之于理性的思维,由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的认识达到对事物全体的、深入的、本质的认识。
因此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而是要循此继进,达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19.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元物别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此观点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
该论断的意思是说,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务,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
此观点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二是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
因此,在认识论上,该论断反映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倾向。
20.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论时使用的术语。
用来说明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思维的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思维的非至上性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不是指个别人的思维,而是指整个人类的思维。
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无限的是能够完全认识客观世界的;而对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个别人来说,他的思维能力要受到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因而是非至上的、有限的。
因此,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非至上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
21.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力量的人。
这个论断是正确地解释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或理论,哪怕是正确的思想,完全科学的理论,它本身是什么也实现不了的,如果不把它用于指导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它只能是一种空洞的理论,而空洞的理论是无用的。
只有把思想理论用来指导人们的做和行动,用于指导时间,变成一种实践的力量,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改变旧事物,创造新事物。
由此可知,我们在实践中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2.古希腊哲学家说:
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人。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指导。
感性之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2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错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见解;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以及在大多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4.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同样具有绝对和相对二重性。
它揭示的真理包含着不能被推翻的客观内容,具有绝对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要坚持。
但它揭示的客观真理又有一定的限度,即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有待于扩大和深化,具有相对性,因此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没有结束真理,只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既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真理绝对性的“过时论”观点,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真理相对性的教条主义错误。
25.“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
客观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认识真理却受到人们的阶级立场、世界观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阶级社会中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26.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其次无论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27.在信息时代,社会的基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28.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
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
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上述说法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29.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并不否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例如,黑格尔就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不过他把规律说成绝对观念所固有的。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表现在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二者的其他对立和分歧都是由这一根本对立派生和发展而来的。
可见,上述命题是不正确的。
30.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
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
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
31.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这个看法是不的。
因为一定的社会形态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统一体。
当某种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但是,人们不可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不可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32.只要物质文明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
精神文明指的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其特点和发展规律,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和互相代替。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代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果只抓物质文明建设,就会诱发人们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
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3.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
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历史发展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有其客观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思想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34.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3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
社会历史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直接本质的比如的联系,他具有客观性、普遍性重复性的特点。
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一再发挥作用。
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正是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但不能由此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结论。
36.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内了警钟。
但是,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
37.“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观点错误。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说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
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不能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解决,“文革”时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推动中国前进,反而使中国倒退了。
社会注意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改革才能解决,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因此,说不断开展革命运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是错误的。
38.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成为历史的“剧作者”。
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即成为历史的“剧中人”,又成为历史的“剧作者”。
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
39.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计多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的意志及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0.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的说法,肯定了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道理的和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认为“成事在天”,断言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则又排除了人的能动作用,因而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具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
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而不能随心所欲。
但历史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它存在于人们能动的自觉活动之中。
因此,人们可以和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41.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自觉的活动,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始于人的自觉选择。
但是,人在历史实践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它一经形成又成为制约人们行动的客观力量,因此人的选择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
相反选择就无法实现。
并且人的选择还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素质、文明程度与客观因素的制约。
人的自觉选择与历史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42.“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
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
这是人本主义哲学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必须具备理性、意志和情感,这是合理的,但它把人的理性、意志和心归结为人的本质是错误的。
它把人看成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自然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共同的“自然本质”,反映了抽象人性论的观点。
从这种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去解释历史,必然导致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3.“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
”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的自觉能动性才能用到有效的发挥,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客观规律只是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规定人的活动的大致范围和可能性;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把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取决于活动着的人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只能在客观规律所提供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并与主体历史形成的素质密切相关。
当今时代正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青年的历史责任。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这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选择。
循环前进,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44.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片面夸大自我价值,把它看成是人的惟一价值。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要尊重自我价值,因为一个人连自己的最基本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根本谈不上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其次,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前提,没有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也谈不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片面强调自我价值,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45.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正确。
首先联系构成运动。
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作用双方的状态或性质发生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
联系是运动的前提,没有联系不能构成运动,也不能显示运动。
其次运动体现联系。
联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态势。
因此,不能离开运动来讲联系,离开运动就不能理解联系。
46.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正确。
首先联系的普遍性蕴涵着发展的永恒性。
这是因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变化的结果包含着事物的发展。
客观世界的永恒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为实践和科学进展的成果所证实,生物进化论充分说明发展的永恒性。
从整个物质世界来说,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没有顶点,没有止境;但是就某个具体事物来说,发展是有限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只能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
无数事物发展的有限性构成了整个物质世界发展的永恒性和无限性。
其次发展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考察整个世界时发现,"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
47.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既是认识世界的必要条件,也是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不会导致唯心主义,反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会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行为,就会在改造世界中遭遇失败.这时,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48.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避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错误。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都是主观主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否认实践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但是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根本任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我们不能从认识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这就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根源.
49.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不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实践标准。
实践标准的含义不以个人和阶级的不同面改变。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的含义是:
第一,每一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当时的部分认识。
因而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检验和发展人的认识;第二,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实的真理性认识,也还要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50.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历史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的社会历史观。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有两个显著的缺陷: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的动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是英雄史观,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51.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是指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都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的优劣、人口质量的高低,固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但它们既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基题库 原稿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