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生态系统.docx
- 文档编号:8237662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34.80KB
5 生态系统.docx
《5 生态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生态系统.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生态系统
目录
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2
1.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
1.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1.3食物链和食物网2
1.4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3
1.5生态效率3
1.6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4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5
2.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5
2.1.1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5
2.1.2全球初级生产量概况及分布特点5
2.1.3全球初级生产量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6
2.1.4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6
2.1.5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6
2.2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7
2.2.1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7
2.2.2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7
2.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8
2.3.1分解过程的性质8
2.3.2影响分解过程的因素8
2.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9
2.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9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0
3.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10
3.2水循环10
3.3气体型循环11
3.3.1碳循环11
3.3.2氮循环12
3.4沉积型循环13
3.5营养物质的再循环13
3.6有毒有害物质循环13
4地球上的生态系统14
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6
6生态系统的受损和修复18
7其他题目19
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Ø05.6何谓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生态系统: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特征:
①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②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也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③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物质流动是循环式的,能量流动时单向的,信息传递则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构成了信息网。
④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
因此生态系统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会超过5~6个。
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过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
1.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99.6请自选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说明其主要结构和功能。
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例,它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间和空间结构四部分。
1.组成要素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种组分。
①非生物环境:
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
②生产者:
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对草地来说,生产者是有根的绿色植物。
③消费者:
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
又可分为:
①食草动物,如一些食草性昆虫和食草性哺乳动物。
②食肉动物,在草地上是指以食草动物为食的捕食性鸟兽。
③大型食肉动物或者顶极食肉动物,如草地上的鹰隼、狼等猛禽。
④分解者:
是异养生物,作用是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力。
如生活在枯枝落叶和土壤上层的细菌、真菌,蚯蚓和螨等无脊椎动物。
2.物种结构包括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偶见种、关键种、冗余种等。
3.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4.空间结构即分层现象,包括植物的成层现象和动物的分层现象。
时间结构反映出生态系统在时间上的动态。
例如群落的演替,群落的季节动态,昼夜的变化等。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自我调节五个部分。
1.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2.食物网: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就是食物网。
3.08.3举例说明食物链的类型
①捕食(牧食)食物链:
以食植动物吃植物体开始。
例如:
草→食草的昆虫→食肉的昆虫→蛙→蛇→猫头鹰
②腐生(碎屑)食物链:
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的有机物开始,然后是它们的捕食者的食物链。
如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
③寄生食物链:
由宿主和寄生物构成。
它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
后者与前者是寄生性关系。
沿着食物链,寄生生物数量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小。
如:
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1.4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1.营养级:
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2.09.5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金字塔”的优缺点
生态金字塔:
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能量和个体数量单位,采用这些单位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分别为生物量、能量和数量金字塔。
①能量金字塔:
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
以相同的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所积累的能量比率来构造(千卡/平方米.年)。
优点:
表达营养结构最全面,能确切表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效率,永远是正塔型。
②数量金字塔:
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总量建立的金字塔。
优点:
对陆地、浅水生态系统能较规则地反映生态系统的数量关系。
缺点:
过分突出大生物体的重要性。
例如对于湖泊和开旷海洋,第一性生产者主要为微型藻类,生活周期短,繁殖迅速,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利用,在某一时间它的现存量很低,导致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③生物量金字塔:
单位面积内生产者的个体数目为塔基,以相同面积内各营养级位有机体数目构成塔身及塔顶。
优点:
当每一个营养级所包括的有机体数目,沿食物链向上递减时可呈规则金字塔形反映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的关系。
缺点:
过分突出小生物体的重要性,当消费者比生产者数目多时,会出现倒金字塔形。
例如昆虫和树木,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只用个体数目多少来说明问题有局限性。
1.5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
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常以百分数表示。
1.几个能量参数:
①摄取量I;②同化量A,对消费者是吸收所吃进的食物能,对分解者是指细胞外产物的吸收,对植物是指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
③呼吸量R,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
④生产量P,生物呼吸消耗后所净剩的同化能量值。
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积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
对于植物来说,指经初级生产力NP,对于动物说是P=A-R。
2.营养级位之内的生态效率:
①同化效率:
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吸收的日光能=被动物吸收的能力/动物的摄食量;即Ae=An/In。
其中n为营养级数。
②生长效率:
有组织生长效率和生态生长效率。
组织生长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同化量
即TGe=NPn/An;生态生长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摄入量,即EGe=NPn/In;
通常营养级越高,生长效率越低,植物的生长效率大于动物,小型动物生长效率大于大型动物,幼年动物大于老年动物,变温动物大于恒温动物,组织生长效率高于生态生长效率。
3.营养级之间的生态效率:
①消费效率=(n+1)营养即的摄入量/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利用效率=(n+1)级的同化量/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②林德曼效率:
Lindeman在经典能流研究中提出,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
即林德曼效率=In+1/In=An/In*Pn/An*In+1/Pn=(n+1)级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或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的同化量/n营养级的同化量,这个结果大约为1/10。
文字表述:
能量沿营养级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只能是前一营养级的1/10左右。
1.6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1.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负反馈:
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
3.正反馈:
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如湖泊污染,导致鱼的数量因死亡而减少。
由于鱼体腐烂,加重湖泊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的死亡。
4.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5.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动调节的极限。
6.生态危机:
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
08.5简述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生态平衡的调节主要通过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的。
1.反馈机制: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影响起初发生变化的成分,这种作用过程成为反馈。
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的主要是负反馈机制。
例如在种群数量调解中,密度制约作用就是负反馈的体现。
2.自我调节能力:
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生态这种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成为自我调节能力,包括抵抗力和恢复力。
①抵抗力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干扰活动及维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一种能力,系统发育越成熟,结构越复杂,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②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压力一旦解除就有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由生命成分的基本属性决定更多。
生物生活周期短、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通常恢复力比较强。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1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2.1.1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①初级生产量(primaryproduction):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数量称为初级生产量,也称第一性生产。
②净初级生产量(netprimaryproduction):
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
③总初级生产量(grossprimaryproduction):
GP=NP+R
④初级生产力(primaryproductivity):
植物群落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速率称为生产率(productivityrate),或生产力(productivity)。
⑤生物量(biomass):
是指某一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kg/m2)。
以鲜重(freshweight,FW)或干重(dryweight,DW)表示。
⑥现存量(standingcrop):
是指绿色植物初级生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及枯枝落叶掉落后所剩下的存活部分。
SC=GP-R-H-D
2.1.2全球初级生产量概况及分布特点
08.4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
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1/3,而初级生产量约占全球的2/3。
主要原因是占海洋面积最大的大洋区缺乏营养物质,其生产力很低,有“海洋荒漠之称”。
2.陆地上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逐渐减低的趋势。
由热带雨林向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稀树草原、草原、寒漠依次减少。
一般认为,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是导致初级生产量随纬度增大而降低的原因。
3.海洋中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河口湾由于有大陆河流的辅助输入,产量较高。
但是,所占的面积不大。
4.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垂直变化。
如森林不同层次生产量的排序为:
乔木层>灌木层>草被层。
5.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
早期植物生物量很低,初级生产量不高;随演替进行,生物量逐渐增加,生产量也提高;森林一般在叶面积指数为4时,净初级生产量最高;系统到达顶极时,生物量接近最大,但净生产量反而降低。
2.1.3全球初级生产量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①生产力较低的区域:
大部分海洋和荒漠。
②中等生产量区域:
草地、沿海、深湖和农田。
③高生产量的区域:
大部分湿地、河口湾、泉水、珊瑚礁、热点雨林等。
2.1.4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06.3什么是净第一性生产力?
简述影响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因素
在初级生产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的生产量称为净第一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
影响因素如下:
1.陆地生态系统:
是由光、二氧化碳、水、营养物质(物质因素)、氧和温度(环境调节因素)六个因素决定的。
①光:
光强升高,光合速率直线上升,达到光饱和点;光照时间长,提高产量。
一般情况下,植物有充分的可以利用的光辐射,但是冠层下的叶子光辐射可能不足,白天时有时光辐射低于最适光合强度。
②水:
最易成为限制因子,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显著抑制光合速率。
各地区降水量与初级生产量有最密切的关系。
③温度:
温度升高,总光合速率升高,但超过最适温度则又转为下降;而呼吸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呈指数上升;结果使净生产量与温度呈峰型曲线。
④营养物质:
是植物生产力的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是N、P、K。
对各种生态系统十佳氮肥能增加初级生产量。
2.海洋生态系统:
①营养物质:
最重要的是N、P,有时包括Fe,营养物质的多寡是限制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原因。
②水中叶绿素含量。
③光:
太阳的日总辐射量和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衰变系数。
3.淡水生态系统:
①营养物质:
最重要的是N、P。
②光。
2.1.5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99.5概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的常用方法
03.3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并作评述
97.3试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测定方法及原理。
1.产量收割法:
①适用于:
中等高度的植物群落,常用于估算陆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和牧草等的生产力。
②方法原理:
通过收割、称量绿色植物的实际生物量来计算。
为使结果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中多次取样,有时还需要测定地下根部分。
③优点:
简单易行,对于一年生植物和农作物的测量相当准确。
2.氧气测定法:
①适用于:
水生生态系统。
②方法原理:
常用黑白瓶法。
先从待测深度的水体中取水,以测定水中原来的溶解氧。
再将一对黑白瓶放入待测深度的水中,经过一定时间(24h)后取出进行溶解氧的确定。
黑瓶不进行光合作用,其溶解氧量的减少就是该水体的群落呼吸量。
白瓶与对照瓶溶解氧的变化就反应了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差,即群落的净生产量。
氧的生成与有机物的生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换算出产生有机物的量。
③缺点:
细菌呼吸的耗氧量会产生影响。
3.二氧化碳测定法:
①适用于:
陆地生态系统②方法原理:
用塑料帐篷把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进入和抽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的二氧化碳的量就是进入有机物质中的量。
③缺点:
改变了群落样方的环境条件。
改良法:
空气动力学方法,定期测定从林冠到地面剖面上的二氧化碳含量。
4.pH测定法:
①适用于:
水生生态系统,特别适用于实验室中的微生态系统。
②方法原理:
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改变了水的酸碱度。
因此可连续记录系统中pH值的变化开孤独按初级生产力。
③优缺点:
不影响生物群落,水域中缓冲物质的影响,要做标准曲线。
5.放射性标记测定法:
①适用于:
水生生态系统②方法原理:
把具有14C的碳酸盐放入含有天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杨瓶中,沉入水中短时间培养,滤除浮游植物,干燥后测定其放射活性,通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量。
③优缺点:
浮游植物在黑暗中也能吸收14C,因此要做暗校正。
6.叶绿素测定法:
①应用于:
海洋及其他水体②原理:
在一定光密度下,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有一定关系。
通过薄膜将天然水过滤,然后用丙酮提取,用分光光度计监测计算。
③优点:
方法简便,花时间少。
2.2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
2.2.1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1.次级生产(secondaryproduction):
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2.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09.6图示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上述图解是一个普适模型。
它可以应用于任何一种动物,包括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对于一个动物种群来说,其能量收支情况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C=A+FU,C:
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
被同化能量,FU:
排泄物;A=P+R,P:
净次级生产量,R:
呼吸能量。
2.2.2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1.消费效率:
食草动物对植物净生产量的利用。
(1)植物种群增长率高,世代短,更新快,被利用的百分比高;
(2)草本植物维管束少,能提供较多的净初级生产量;
(3)浮游动物利用的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
2.同化效率:
草食、碎食动物同化效率低,肉食动物高;
3.生长效率:
肉食动物的净生长率低于草食动物。
不同动物类群有不同的生长效率。
2.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2.3.1分解过程的性质
1.概念:
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
还原为无机物,释放能量。
2.意义:
在建立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资源分解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大气中CO2浓度;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3.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
(1)碎化:
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的碎屑。
(2)异化:
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的分解,从聚合体变成单体(如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进而成为矿物成分(如葡萄糖降为CO2和H2O)。
(3)淋溶:
可溶性物质被水淋洗出,完全是物理过程。
2.3.2影响分解过程的因素
03.6生态系统中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
1.影响因素: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资源的质量、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三方面。
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
1分解者:
①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体内具有各种完成多种特殊的化学反应所需的酶系统,微生物通过分解细胞外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分子状态,一部分吸收,一部分留在环境中。
大多数真菌具有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酶,能分解植物性死有机物质,在缺氧和极端环境中只有细菌能起分解作用。
二者配合能分布许多物质。
②陆地分解者:
A:
小型土壤动物:
原生动物、线虫等,不能碎裂枯枝落叶。
B小型昆虫,中型土壤动物:
对大型动物粪便进行处理和加工。
C大型土壤动物,蜗牛、前足列、节肢动物等,是碎裂植物残叶和翻动土壤的主力,对分解和土壤结构有明显影响。
低纬度热带地区起作用的主要是大型土壤动物,其分解作用明显高于温带和寒带;高温度寒温带和冻原地区主要为中、小型动物,它们对分解器的作用很想。
③水生分解者:
A碎裂者,以落入河流中的树叶为食。
B颗粒状有机物质搜集者,一类从沉积物中搜集,另一类在水体中滤食有机颗粒。
C刮食者,口器适应于在石砾表面刮去藻类和死有机物。
D以藻类为食的食草性动物⑤捕食动物,以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2资源质量:
资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影响着分解速度。
①各种化学成分的分解速率:
单糖>半纤维>纤维素>木质素②C:
N:
分解资源的C:
N常可作为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度指标。
最适C:
N大约是25~30:
1,由于带分解物质N的含量较低,所以N的含量常成为限制因素。
3理化环境:
①一般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因而土壤中易积累有机质。
②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于缺氧抑制微生物活动,分解速率极低,因而有机物质积累量极大。
③热带土壤中,无脊椎动物、大型土壤动物对分解活动起作用,分解速率高;寒带和冻原的土壤中多中小型土壤动物,对分解的贡献小。
2.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97.5从能流特点,试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区别
10.6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半自然生态学的异同
1.城市生态系统主导成分是人,主要生产工业产品,是依靠外来的能源非生物生产系统,非生物的能量输送和散失,对空气有加热做用,产生空气污染、水域污染和垃圾。
2.半自然生态系统(农田)主导成分是农业生物,主要为农业产品,是不成熟、不稳定、高产的生物生产系统。
还依靠太阳能以外的附加能源(机器、肥料、杀虫剂等),能净化空气。
3.自然生态系统主导成分是绿色植物,是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能力,较封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机物的合成分解过程,没有垃圾、增温和附加能量。
00A必答题。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1.量流动的主要路径为:
能量以日光(Sunlight)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以植物物质形式贮存起来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通过生态系统,以动物、植物物质中的化学潜能形式贮存在系统中,或作为产品输出,离开生态系统,或经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有机体呼吸释放的热能自系统中丢失。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系统,某些物质还可通过系统的边界输入如动物迁移,水流的携带,人为的补充等。
2.特点:
能流在生态系统中是变化着的;能流是单向流;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过程,就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能量在流动过程中,质量逐渐提高。
2.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96填空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一般有:
声信息、光信息、电信息、磁信息。
生态系统中包括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新一。
1.物理信息,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
①光信息:
高空的鹰通过视觉发现地面的兔子。
②声信息:
鸟类的鸣叫为同类报警,蝙蝠的声纳定位系统。
③电信息:
鳗鱼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
④磁信息:
信鸽凭借自己身上的电磁场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确定方向和方位。
2.化学信息,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信息传递。
①动物和植物间的化学信息:
例如许多花蕊中含有昆虫的性信息素,能吸引昆虫。
②动物之间的化学信息:
如七星瓢虫捕食棉蚜虫时,被捕食的蚜虫会立即释放报警信息素,于是周围的蚜虫纷纷跌落。
③植物之间的化学信息:
如胡桃树能分泌大量胡桃醌,对苹果起毒害作用。
3.行为信息:
植物的异常表现和动物的异常行为传递某种信息。
例如蜜蜂发现蜂源时,就有舞蹈动作的表现,以告诉其他蜜蜂去采蜜。
4.营养信息: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就是一个生物的营养信息系统,各种生物通过营养信息关系联系成一个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整体。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
2.生物小循环:
环境中元素经生物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3.1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1.库:
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的。
生态系统中各组分都是物质循环的库,如植物库、动物库、土壤库等。
2.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
①元素的性质:
有的元素循环的速率快,而有的则比较慢,这是元素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②生物的生长速率,它决定生物对该物质吸收的速率以及该物质在食物网中运动的速度。
③有机物质腐烂的速率,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有机体很快分解,供生物重新利用。
④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开垦农田和砍伐森林引起土壤矿物质的流失,从而影响物质循环的速率。
另,化石燃烧把硫和二氧化硫释放大气中。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97.1生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