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1课时.docx
- 文档编号:8237332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8
- 大小:194.21KB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1课时.docx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1课时.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41课时
总第
(1)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1-2页)
共
(2)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搜集和利用数据的重要性。
3.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感受生活中的数据,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发现信息。
难点:
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做出合理推断。
教学易错点
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统计图?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三、自学指导
1.课件展示有关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大屏幕)。
学生看图思考。
2.出示例1。
你能从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同时,教师进行说明与引导。
可以追问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是怎样比较的……
揭示:
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种地形的面积。
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
学生交流、汇报。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1.2.3.
六、课堂小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一下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吗?
作业
设计
练习一5.
板书
设计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
(2)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3-4页)
共
(2)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3.能对统计图中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有效的分析。
难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易错点
三种统计图的意义容易混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们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1.我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知道了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我知道了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3.我了解了常用的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选用哪种统计图能适当地描述数据。
……
三、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师:
顾英收集了本班20名女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和自己四年级以来五个学期50米跑的测试成绩,制成了如下统计图。
(课件出示:
教材第7页第6题)
学生观察统计图。
师:
上面的数据还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
说说你的理由。
师: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画一画。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并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师: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四、巩固练习
5、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练习一6.7题
板书
设计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统计图
要想清楚的看出各部分份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
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3)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9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圆柱,体会其特征,
难点:
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圆柱的特征。
教学易错点
圆柱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游戏导入新课
1.把这个玩具快速旋转,可以形成一个()
2.举出生活中的圆柱
三、自学指导
大家举的例子是不是圆柱的,观察老师手中的教具看一看圆柱有哪些特征。
(学生看教具思考)。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师:
圆柱体简称圆柱。
仔细观察圆柱,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
生1:
圆柱从上到下一样粗。
生2: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
生3:
圆柱有一个面是弯曲的。
2.介绍圆柱(课件出示:
教材第9页圆柱直观图):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作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3.找出游戏中长方形的长做了圆柱的(),宽做了圆柱的())
发现了什么规律
4.圆柱的高有几条,如果把这个长方形旋转的边换一下,得到的圆柱与原来的一样吗?
五、巩固练习
P10练一练,P13页1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作业
设计
10页练一练
板书
设计
圆柱的特征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4)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柱的侧面积(11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
2、进一步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易错点
侧面展开图与半径,直径,高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通过对圆柱的认识,你对圆柱有哪些了解?
我知道了圆柱的特征,上、下两个面都是相等的圆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
三、自学指导
沿着圆柱侧面上的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与圆柱有何关系
四、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出示一个带完整商标的罐头盒。
师:
这个罐头盒是什么体?
(圆柱)
师追问:
它的侧面是哪个面?
让前排的学生指给全班同学看,使学生明白这个圆柱的侧面实际上可以用罐头盒上的商标纸来表示。
(2)投影出示例2。
(3)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
要求商标纸的面积,我们可以把商标剪下来再计算。
师:
怎么剪?
生:
沿着高剪。
(4)全班学生按照这种办法剪一剪。
学生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将商标纸剪开,再将商标纸打开,教师将剪开后的商标纸展示在黑板上。
师:
现在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
教师追问:
长方形的长是多少?
宽是多少?
它们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5)小组讨论,并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学生汇报:
我们把商标纸反复地包在圆柱的侧面,我们发现: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高。
底面圆的周长=3.14×11=34.54(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34.54×15=518.1(平方厘米)
师:
刚才同学们计算出商标纸的面积,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我们简称侧面积。
(6)教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教师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可以通过这些条件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五、巩固练习
P12页练练
6、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设计
P12页练一练1
板书
设计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5)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9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易错点
几个公式容易混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复习热身
只列算式不解答
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2.一种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状的,轮宽1.6米,直径0.8米,前轮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张师傅要做一个半径为2.5米,高3米的圆柱形铁皮烟囱。
他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4.一个圆柱形粮仓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米,底面直径是4米。
这个粮仓的高是多少米?
5.做一节长15分米,侧面积是47.1平方分米的圆柱形烟囱。
这节烟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分米?
教师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可以通过这些条件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二、导入新课
师:
我们学习过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谁愿意说一说你对表面积的理解?
三、自学指导
生:
圆柱的表面积由两个圆形底面的面积和侧面的面积组成。
师:
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生: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的两个底面面积与侧面面积之和。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示例3中的圆柱图。
师: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汇报。
师:
要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
底面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我先求的是底面圆的面积,再求侧面积。
底面积=3.14×1×1=3.14(平方厘米) 2个底面积=3.14×2=6.28(平方厘米)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也就是3.14×2×2=12.56(平方厘米)
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12.56+6.28=18.84(平方厘米)
5、巩固练习
练习二8---12题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作业
设计
课本14页7.8.9题
板书
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侧面积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6)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柱的体积(15--19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在充分展示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们推理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易错点
圆柱转化为长方体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二、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圆柱形状的水杯。
(1)在杯子里面装满水,让学生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2)师: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圆柱的体积)
三、自学指导
1.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
怎样求圆柱的体积呢?
体积公式会写吗?
2、你会把圆柱平均切成16份,拼成长方体吗?
(1)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体积是否相等?
(2)它的底面积变了吗?
(3)它的高变了吗?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师: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动手拆一拆,拼一拼,看一看拼出来是什么形体。
(2)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
生1: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
生2: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生3:
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生: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
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
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
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
师:
用字母如何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V=Sh。
启发学生回答:
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学生:
底面积和高,或者底面圆的半径和高。
五、巩固练习
P16页练一练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作业
设计
课本19页14、15、16题
板书
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 × h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7)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20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锥的特征,知道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圆柱和圆锥。
难点:
体会其特征。
教学易错点
圆锥的三维视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时候喜欢玩陀螺,陀螺是什么形状
三、自学指导
1、圆锥有几部分组成
2、圆锥有哪些特征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认识圆锥的特征。
师:
这些物体都是圆锥形状的,简称圆锥。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最上面图)
学生观察图。
师: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1:
我们玩的跳棋下面是圆锥。
生2:
我们常见的建筑用的沙子经常堆成圆锥。
……
师:
每个小组里课前也准备了一些物体,请大家从里面挑出圆锥形状的,就像刚才我们研究圆柱一样,看看圆锥有什么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圆锥的特征?
生1:
圆锥有一个顶点。
生2: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生3:
圆锥的侧面是曲面。
师:
你能指出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吗?
(课件出示:
教材第10页圆锥的直观图)
强调: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五、巩固练习
1.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圆锥的是( )。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作业
设计
课本13页1、2题
板书
设计
圆锥的特征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8)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圆锥的体积(20----23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2.指导学生学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断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5.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得到圆锥体积公式
难点:
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易错点
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自学指导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复习引入
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呢?
生: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师:
你想知道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大小会与什么有关呢?
师: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究竟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三、自学指导
1、课件出示例5。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
图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学习新知,合作交流
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1、(用学具演示)①在空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
②把圆柱里的水倒进圆锥,问:
把圆柱内的水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请大家猜测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的情况,让学生通过推理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2、学生讨论实验情况,汇报实验结果。
3、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1/3用字母表示:
V=1/3Sh
深化理解:
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乘以1/3?
4、教学试一试,强调注意些什么问题。
五、巩固练习
练习四1、2、3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作业
设计
练习四8、10题
板书
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1/3
=底面积×高×1/3
用字母表示:
V=1/3Sh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易错题目完成情况及分析
总第(9)课时
六年级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刘晓宇审核人:
温佳佳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24---25页)
共
(1)课时
调整与反思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2.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圆柱表面积,圆锥以及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难点:
圆柱表面积,圆锥以及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易错点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调整与反思
一、口算热身
二、导入新课
三、回顾与整理。
四、练习与应用
五、课堂小结
一、口算热身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关于本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进行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三、回顾与整理
师:
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
教材第24页最上面问题。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圆柱的特征:
上、下两个面都是相等的圆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圆锥的特征:
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作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沿着圆柱侧面上的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究竟包括圆柱的哪几个面。
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想到了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转化”方法,借助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在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苏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41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