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水试验方案.docx
- 文档编号:823390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84.31KB
满水试验方案.docx
《满水试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满水试验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满水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本项目为北京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碧水源膜产业基地项目中的库房改造项目。
主要为新建钢结构车间、脱水机房、设备间及构筑物8处。
2)工程概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
试制车间等4项
工程地址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开发区内
建设单位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
质量目标
合格
合同工期
2011年8月10日、竣工2012年5月5日,
3)工程主要内容:
①新建钢结构试制车间约3700平米,主要包括钢结构试制车间的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机电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外墙板和屋面板工程等七项。
②负责完成脱水机房、设备间土建工程及装修工作。
构筑物土建结构内容,不含设备电气安装。
③负责完成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检验、检测工作,并承担全部费用。
专业分包单位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检验、检测工作及相关费用。
④负责竣工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装订等项工作及全部费用,各专业承包单位负责本专业范围相关工作及费用。
⑤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招标人相关管理规定组织施工,需要出入厂区时应按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如遇国家领导人等到厂视察,需要暂停施工时,承包人应配合招标人的接待工作。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施工合同;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3、《泵安装技术规范》(SD204-98)
4、《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三、满水试验组织机构
满水试验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
梁秀娟
副组长:
李伟、梁雄
成员:
李建军、王克晋、常志佳、刘建华、王涛、邱贤壬
四、试验前准备
1、封堵漏口、缺陷修补
所有试验池体预留孔洞,在进行满水试验前先将其封堵严密,以免影响试验成果。
封堵时采用九五砖砌筑,1:
3水泥砂浆抹面。
局部麻面、蜂窝、螺栓孔、预埋筋须在满水前修补、剔除处理。
2、蒸发水箱
根据实验要求,制作直径为50cm、高30cm的敞口钢质水箱,水箱内侧用强力胶粘结一段钢卷尺,刻度朝向水箱内侧,以便观察。
3、池内清理
施工时池内留有许多钢管、扣件、木模板部件、泡沫及混凝土碎屑等,试验前需将其清理干净,尤其是木质模板。
4、设置钢梯
根据图纸要求先对池壁内做好上下爬梯。
5、设备准备
本单体满水试验及沉降观测共需潜水泵8台,s1水准仪两架、照明灯具八套(碘钨灯)、手电筒备用。
6、试水水源
池体满水试验所用水需无臭低色度、酸碱度适中、无重金属污染,无油污不影响清水砼表面。
本工程试验用水采用厂区内自来水管道,必要时可以利用消防管道进行池内灌水。
7、设立沉降观测点
各试验水池设立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记录每2小时记录一次,所有沉降观测点在闭水试验开始前前一天进行试验。
试验时做好沉降观测记录。
观测点布置如下所述:
池壁外侧各分区交接处两侧,四个角点和池体直线长度超过10米处。
沉降观测点采用钢钉锚固至池体表面,并用红漆标识。
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7、池体内水位观测标尺的安装
水位观测标尺选用一米长度的钢板尺6只,分别固定在第一、二次进水水位处,标定水位测针。
便于观察记录。
8、人员准备
项目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已全部到位,充分熟悉并掌握施工区域。
人员及机械配备表
工种
数量(人)
机具
规格
数量(台)
电工
2
手电筒
6
安装工
4
测量工
2
力工
10
五、满水试验方案
为了保证池体满水试验有序进行以及环保文明施工的要求,我部对本次满水试验用水进行合理利用,具体安排如下。
本次试验先对清水池、出水池、膜池、调节池、还原反应池进行闭水试验,待清水池、出水池、膜池完成闭水后,池体内用水导入至生化池。
还原反应池及调节池完成闭水后,池内水导入一级UASB池。
待生化池完成闭水后池内水导入至二级UASB池。
二级UASB池完成闭水后所有水源导入至一级UASB池、沉淀池及储泥池。
1、闭水试验一览表
我部根据工艺图纸常用水位标高及池体高度储水最大值进行闭水试验,池体单次冲水高度不高于池体三分之一池高,注水速度不宜大于2m/天。
具体如下:
部位
池体高度(m)
工艺水位(m)
池内水深(m)
闭水高度(m)
一次闭水高度(m)
二次闭水高度(m)
三次闭水高度(m)
还原反应池
4.30
-2.3
1.7
2.45
0.82
1.64
2.45
调节池
5.30
-2.5
2.5
3.25
1.08
2.17
3.25
出水池
5.30
2.8
3.6
4.35
1.45
2.9
4.35
清水池
5.30
工艺无水位标高参考出水池进行
膜池
5.30
3.5
4.3
5.05
1.68
3.37
5.05
生化池
7.00
3.7
6.2
6.95
2.32
4.64
6.95
一级UASB池
10.50
7.0
9.5
10.25
3.42
6.84
10.25
二级UASB池
10.50
7.0
9.5
10.25
3.42
6.84
10.25
储泥池
2.85
工艺无水位标高闭水试验高度小于池体高度0.5米。
沉淀池
7.50
6.5
7
7.2
2.4
4.8
7.2
2、充水
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
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3、水位观测
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未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3、闭水试验标准
在满水试验中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
水池渗水量按池壁和池底的浸湿总面积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2·d。
试水合格后即可缓慢放水,池内至少要留0.5米深的水,以保持池体湿润状态。
水池闭水试验应填写试验记录。
满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池壁外的各项工序及回填土。
4、设备及材料表
设备材料名称
数量
备注
s1水准仪
2台
照明灯具四套(碘钨灯)
8台
手电筒
8个
潜水泵
8台
水龙带DN100
500米
电缆
400米
救生衣
8套
5、水位观测
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
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时间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6、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高约30㎝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7、水池的渗水量
A1
q=—〔(E1-E2)-(e1-e2)〕
A2
式中q渗水量(L/㎡.d);
A1水池的水面面积(㎡);
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
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
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未读数(㎜);
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
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
注:
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②雨天时,不做滿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③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行测定。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措施
1、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场。
2、全体职工必须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技能,对变换工种的工人实施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并及时做好记录。
3、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对工人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4、各特种作业人员都要按要求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不超期,名册齐全,真实无误。
5、对塔吊、搅拌机等大型施工机械以及脚手架等重要防护设施报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6、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全部佩戴证明其身份的工作卡,各类施工人员应戴有识别标记的安全帽,遵守劳动纪律、无违章作业行为。
7、按规定对事故进行报告处理,事故档案齐全,并认真做到“三不放过”。
8、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一律戴安全帽,系好帽带。
9、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作业。
10、严禁打架斗殴现象的发生。
2、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各项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条例》组织施工与作业。
2、攀登作业应搭设符合安全规定的脚手架或梯子,高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视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它安全设施。
3、各工种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如有,不准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
必须处于根据上层作业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的半径范围之外,并设置安全防护棚。
4、分层施工楼梯,梯段边和顶层楼梯口应设置临时护栏,涂以红白安全色标。
5、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棚宽大于通道宽度,棚顶采用双层顶棚满铺木板。
6、试验水池临边装设临时防护栏杆,长度大于2m时,设置立柱。
临时防护栏在试验注水前完成。
7、安全帽须经有关部门按国家标准检验合格后使用,不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并且正确使用好,扣好帽带。
8、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高挂低用,不将绳打结使用,作业人员须穿防滑鞋,扣紧袖口和脚管。
9、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必须是准用产品。
10、在水池明显位置悬挂防止坠落、溺水等警示标志。
11、池内的各类材料如钢管、半成品钢筋、模板全部清理出池,严禁在脚手架的跳板上堆放大量的模板,严禁在高空以材料为脚手垫高进行工作。
12、高空脚手架跳板保证最低有0.6米的宽度,相邻连接的跳板帮扎牢固,脚手架的外挡必须设0.8米高的护栏杆,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脚手架的根部要处理得牢固。
池体走道板,必须搭设环向走道1米高的钢管栏杆。
13、高空在2.5米以上的拆卸模板要搭设脚手架或系安全带,以防止拆卸时人员失手跌落,严禁空手攀登冒险作业。
同时周围做好防护措施。
14、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严禁在施工区域嬉笑打闹玩耍。
尤其禁止在高空跳板上似干非干,打瞌睡。
15、电工要经常检查电路是否安全,保证水泵连续工作,不发生问题。
16、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在积极抓好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的同时尤为要重视生产安全问题。
确保在试水过程中不出现问题。
七、应急救援系统及工程紧急预案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
梁秀娟
副组长:
李伟
成员:
王克晋、常志佳、邱贤壬
1、报警和通讯
1、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项目部人员应马上向调度或者领导报警,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
2、现场值班人员或总机在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各专业队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
3、指挥部人员根据事故类别迅速向总公司主管部门、甲方、公安、劳动等上级领导机关报告。
报警和通讯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发上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b、事故类型:
溺水、火灾、停电、触电、人员受伤、中毒;
c、必要的补充: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2、现场险情处理要点
1、溺水事故专业队的任务
a、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b、现场配置救生衣8套,进场施救人员需穿救生衣。
c、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水池。
d、密切注视事故发展情况。
2、停电事故各专业队的任务
a、属于现场故障派抢修队迅速进行抢修,属于工地外故障及时了解何时能保证供电。
b、物资供应站准备好抢险任务所需要的设备、材料。
c、运输队迅速将抢险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运送到现场。
d、医疗队要根据气候和现场环境保障抢修人员的工作卫生条件,在现场随时准备救护受伤人员。
3、人员伤亡事故
a、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相应医院。
b、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c、有人员受伤后立即组织抢救,并向医疗机构报警。
d、查明受伤原因以便采取对应处理措施。
3、应急方案
1、电缆火灾
a、在扑灭电缆火灾时应使用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鞋。
b、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c、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d、分析事故原因,对于破旧或老化电缆及时更换,对于负荷功率过大的电缆可以减小
电缆负荷或更换大功率电缆。
2、人员伤亡事故
人员受伤后,根据伤势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如是轻伤可以采取简单医疗包扎止血,如果属于严重外伤则应简单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对于严重内伤则应不移动伤员的情况下简单处理,同时向120报警,请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3、人员中毒
如发现有人或多人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时应分析原因,确认是否为食物中毒,对于食物性中毒患者,应尽量让其吐出所吃食物并送医院做进一步调查。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满水试验组织机构2
四、试验前准备2
五、满水试验方案4
1、闭水试验一览表5
2、充水5
3、闭水试验标准6
4、设备及材料表6
5、水位观测6
6、蒸发量测定7
7、水池的渗水量7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7
1、安全管理措施7
2、安全防护措施8
七、应急救援系统及工程紧急预案9
1、报警和通讯9
2、现场险情处理要点9
3、应急方案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验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