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docx
- 文档编号:823385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08.15K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
语文(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西方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从一种文字出发,积寸累尺地渡越那许多距离,安稳到达另一种文字里,这是很艰辛的历程。
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讹”又是不能避免的毛病,于是“媒”或“诱”产生了新的意义。
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
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
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
勇于自信的翻译家也许认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需再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
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效力。
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品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灭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事实。
他引导他们去跟原作发生直接关系。
能读原文以后,再来看错误的译本,有时不失为一种消遣。
有人说,译本愈糟糕愈有趣。
我们对照着原本,看翻译者如何异想天开,用胡乱猜测来填补理解上的空白,无中生有,指鹿为马,简直像一位“超现实主义”的诗人。
但是,我对林译的兴味绝非想找些岔子,以资笑柄谈助,而林纾译本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也并不完全由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浅、不够理解原文。
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玫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
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功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也许还会鄙视林纾的经不起引诱。
(节选自钱钟书《旧文四篇:
林纾的翻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使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却保存了原有的风味。
B.两种文字之间的距离、译者跟原作者的距离、译者表达能力欠缺等都会使译文走样。
C.文学翻译的“化境”只是一种理想,由于“讹”无法避免,因而“化境”是无法实现的。
D.翻译本图省事,却变为导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与目的相去甚远,费力不讨好。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不是“译者跟原作者”,而是“译者跟原作品”。
C项,不是“文学翻译的‘化境’”,而是“彻底和全部的‘化’”;再者“文学翻译的‘化境’”是能够实现的。
D项,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与目的相去甚远”之说不当,“费力不讨好”更无从谈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为了论证文学翻译的“化”和“讹”的关系,援引古今中外论据,辩证而形象。
B.文章把好的翻译和坏的翻译进行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二者之高下、优劣不言自明。
C.文章对林纾翻译西方小说的功过得失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给后来者提供借鉴。
D.文章围绕着文学翻译的“化”“讹”“媒”“诱”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与原文不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秀的翻译作品,既要忠实原著,保留原先的精神姿致,而又不露生硬牵强的痕迹。
B.文学翻译的所谓“媒”,就是通过译本作为媒介让读者去阅读原著,促进文化交流。
C.林译小说的“讹”,不是因为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而是因为没有抑制写作冲动。
D.坏的翻译那是糟蹋原著,因为译本的不堪卒读,进而连累原著,居间反而成了离间。
【答案】C
【解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林译小说的“讹”,与“他的助手们语文程度低”不无关系,只是“不完全由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城市的空间
周闻道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
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
记得幼时,妈妈就经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
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
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
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
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
想家里既拥有阳光,拥有通风透爽,又拒绝霜露和飞蛾。
有时就忘了,比如今晚。
敞开的窗就像一个黑洞,漏出去的灯光很少,以致没跑多远,就被黑夜吞噬在路途,几乎看不出搏斗和挣扎的痕迹。
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
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
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
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
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
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浴房、席梦思,都与我一样悬空着。
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
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
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跌入万丈深渊,我感到迷茫和恐慌。
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曾经久久盯着鸟的巢穴发呆。
我家住龙泉山脉之头,房子被许多树和竹簇拥着,空中的鸟儿成了我们的友好邻居。
我曾看见鸟儿构筑鸟巢的情景,那是一对美丽的画眉,也许正是新婚燕尔,总是在林间追逐、嬉戏,好像有无尽的快乐需要它们去缔结。
突然间,雄鸟不见了,雌鸟似乎早就心中有数,并不惊异和寻求。
它守候在一枝竹杈间,安静、深情,像一位盼君归来的新娘。
不一会儿,雄鸟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截柔软的草叶。
雌鸟柔情地接过草叶,安放在竹杈间,用嘴和足理了又理。
我这才明白它们是在修房子,心里竟有几分感动。
几天之后,当我再次来到竹林时,一个毛茸茸的鸟巢,已经稳稳地挂在竹杈间。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来到竹林,只见几只幼小的鸟儿从鸟巢里探出身体,张开口,接食大鸟衔回来的虫子。
眼前的情景让我感动万分。
现在,我们修了房,进了城,走过的脚印渐渐被风尘淹没。
猛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已经越走越远。
到达古罗马斗兽场,是在秋日的午后。
天空清丽,没有欧洲大陆常见的艳阳高照,也不是川西平原旷日持久的阴沉忧郁,而是一种阴凉的晴。
这古罗马的天,以一种特殊的阴柔之美迎接着我。
曾以为斗兽场如竞技场一般,是一片平坦而开阔的场面。
而呈现在我面前的却只是一片残垣断壁。
规范有序的圆拱形外窗,左右合围,围成一个庞大的椭圆,上下重叠,一层一层,直上云霄。
离椭圆壁很近,贴着残壁往上看,一种沧桑便与淡云连在一起。
到了顶部,圆壁往外翻卷,卷出一溜浅浅的檐。
许多阴阳交错的图案,精湛而优美,镶嵌在高高的檐上。
据说,观看斗兽时,座位从下至上,便是地位的递增。
现在看见的最高处,是斗兽场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事实上,完整保留的不足椭圆的一半。
坍塌是依次递进的,像一只硕大的圆筒,被人用了一把锋利的大刀,斜斜地使劲一劈,留下一个椭圆的斜口。
有位朋友来我家,打来电话,问我住在几层。
我住的并不是最高层,至少还有两层在我之上。
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窗口,就是这幢楼房的四周,还有许多楼层层叠叠。
楼外有楼,天外有天。
我弄不清楚在这个城市里,究竟哪幢最高,我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因此,即便是白天,天气晴朗,空间很大,我的视野也非常有限。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家”开篇,又以“家”结篇,既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又在内容上加以强化,从而突现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以“踏实-悬空-迷惑-回忆—思考-感悟”的心理历程为主线,将多个似乎并不关联的材料片断有机地串联了起来。
C.“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这一比喻,反映了“我”被“悬空”后不踏实与迷惘的心理感受。
D.文章突现了眼前古罗马斗兽场“断壁残垣”的景象,表达“我”对“地位”的思考和“不知自己身处什么位置”的迷茫。
【答案】D
【解析】不是“迷茫”,而是“感悟”,为文末主旨的揭示作铺垫。
5.联系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5分)
【参考答案】①视野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城市的客观环境有限(限制),不清楚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②由于没有处理好物质、地位与家庭、情感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地位而忽略了家庭和情感,导致人生的视野变得狭窄、短浅。
[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
6.文中的“悬空”一词有什么含义?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居住在高楼上,远离地面,心里觉得像悬在空中一样。
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与大自然,没了精神依偎,心里觉得空荡荡、不踏实。
③过分着眼于物质与地位,视野受到局限,人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显得空虚、不踏实。
[6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发展、繁盛,不过短短二十年,却已然成为当下最具时代特色、最富有活力的大众文学样式。
中国现代文学主张“人的文学”“活的文学”“真的文学”,文学要为现实、为人生,表现自我。
受外来文学的影响,中国现代小说常见浓墨重彩的心理描写,运用多线并进的结构形式,刻画“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式的主人公,艺术含量和思想密度大,小说风格滞重、沉郁、苍凉。
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是“轻”的文学,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讲述奇人奇事,叙述人物的困境和愿望的实现,故事性强,结构显得简单,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生含量与艺术含量相对要稀薄,更注重娱乐性,风格上轻松、明朗,充满谐趣。
网络文学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精神内质上与当下读者的心意相通。
网络小说对接的是中国古代“小说是劝人的”传统,承载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非判断分明,包含仁、义、礼、智、信、善恶有报等正能量价值观。
但网络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古典的道德价值观上,而是和现代小说相通,融入现代的价值理念,表现个人勤奋努力的意义。
网络故事的场景设定是虚拟的,但人物的精、气、神是当下的。
网络小说要吸引读者,常采用一些基本的故事套路。
受商业化的驱动,网络小说需要快速更新,借用套路,是难度最小的写法,导致许多部小说好像是一部小说,跟风、同质化倾向严重。
这是网络小说面临的困境。
但是即便是借用同样套路的作品也有高下之分,决定作品质量的不仅是故事模式,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对故事结构的把控力、对生活的洞察力、故事中人情事理的合理性、类型领域的开拓性、细节深处的表现力等。
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适当沉潜,提高修养,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摘编自《网络文学何以有效对接文学传统》)
材料二:
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
以当代的现实社会为背景,描写真实生活中的情节、展现现实矛盾的小说,部分故事情节中可以加入少量幻想类情节。
(摘编自《2017年中国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
材料三:
网络文学的兴起很大程度源自对读者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的捕捉和满足。
但是,敏锐捕捉并不代表一味迎合,对创作者而言,既不能落入“写书人抄不算抄”的自我欺骗,也不能被点击量、更新频率甚至作品字数等牵着鼻子走。
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不排斥商业逻辑,但并不意味就要屈从盲从。
那些披着商业运营外衣,唯点击率至上,将“流水作业”代替原创,夹杂色情、暴力、媚俗等“精神鸦片”的行为,只能是自我陶醉的泡沫,泡沫消散,未来将难以为继。
事实上,网络文学目前急需构建一种成形的社会逻辑。
内容扎实、笔触精致,关注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关怀人的生命和心灵,好的作品各有其出彩之处,但没有一种出彩是以抛弃文学作品应有的正向社会意义得来的。
今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通过客观指标和量化标准对网络文学进行社会效益考核。
有了指挥棒,还需自念紧箍咒。
对于网络文学创作者而言,理应在行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少一些浮躁逐利、多一些伏案定力,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回归对所处时代和生活本身的关注。
唯有如此,网络文学才能在量的高原上继续打造质的高峰,让更多作品走进人心。
(摘编自《莫让网络文学被资本绑架》)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类题材网文读者有强烈的分享意愿。
超半数的读者会直接推荐给周围的人;近半数读者会以打赏投票等方式让作品排名前列,间接推荐给更多的读者。
B.现实类题材小说独有的生活感和代入感,容易让读者产生更多共鸣,因而这两个选项的占比最高,均超过六成。
其次读者也很看重情节的曲折、新颖。
C.近四成的现实类题材网文读者会为喜爱的作品撰写书评,甚至会有少数读者进行同人创作,可见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已经让读者成为网络文学的再创作者。
D.网络文学创作更面向读者。
推荐、投票、打赏这些阅读之外的相关行为,或者对作品类型进行评价都意味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可见便捷的网络交流平台已经让读者成为网络文学的再创作者”言过其实。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将网络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相比,分析了它的艺术特点,也指出其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破解之道。
B.材料一和材料三立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必须立足于向读者传递正向的社会价值观念。
C.大多数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读者希望故事背景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真实感,这正是读者对网络文学时代性的要求。
D.《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为网络文学的社会效益考核制定了客观指标、量化标准和奖惩方案,是创作者的指挥棒。
E.随着网络文学市场与影视、游戏等众多娱乐市场的结合,网络文学体现出巨大的营销价值,因而创作者应更加看重经济效益。
【答案】AC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表述错误,材料三只一个方面;D项,并未制定“奖惩方案”;E项,“应更加看重经济效益”错误,材料三说应“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
9.网络文学的商业运营是一把“双刃剑”,创作者们如何在商业化和艺术性中间找到平衡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参考答案】①学习优秀的文学传统,关注时代和生活,拓展阅读视野,潜心创作,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
②创作者需要考虑读者群体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但不能毫无原则地一味迎合读者,而应专注于创作本身;③转变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不能屈从盲从商业逻辑,被市场所左右。
【解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或谈自己的观点,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
此题注意从文中的句子“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学习,网络作家需要拓展阅读视野,深入生活,适当沉潜,提高修养,超越商业化的局限,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网络文学的兴起很大程度源自对读者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的捕捉和满足。
但是,敏锐捕捉并不代表一味迎合”“也不能被点击量、更新频率甚至作品字数等牵着鼻子走。
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不排斥商业逻辑,但并不意味就要屈从盲从”概括答题要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桢,辽阳渤海人。
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
桢少好学,尝业进士。
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
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
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
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
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
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
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
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
是时,奚、霫军民皆南徙,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
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
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
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
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
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
“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
及疾革,书空独语曰:
“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
”薨,年六十九。
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
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
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B.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C.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D.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
【答案】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
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注意主语常省略。
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
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比如本题:
“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的意思是:
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因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
其中“尝夜饮干禁”,“干”是冒犯的意思,作谓语,宾语是“禁”。
故应在“禁”的后面停顿,排除A项、D项。
“(高)桢”作主语,谓语是“杖之”,而“濒死”是说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人被打得要死。
故应在“濒死”后停顿,排除C项。
“由是”的意思是“因此”,一般在句子的开头。
据此推断B项正确。
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
疏通语意:
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
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
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
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举人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称进士。
一甲授官,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B.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为正长官。
C.路,我国古代宋元时期最高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
最初是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划。
D.薨,古代用于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从汉朝开始太后的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的死也都叫“薨”。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
A项,举人参加殿试错误,应为参加会试;贡士参加殿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桢少年好学。
即使祖上为官,也不曾荒废学业,还曾经学习准备考取进士。
B.高桢不畏权贵。
痛打海陵王宠爱之人,检举官吏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
C.高桢尽责政事。
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
D.高桢方正严肃,简朴沉静。
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和妻子、儿女端坐一整天,也不苟言笑。
【答案】B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憎恨原因错,强加因果。
所以选B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
(5分)
(2)桢因固辞曰:
“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
(5分)
【参考答案】
(1)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用平定盗贼的期限要求他。
(2)高桢借故(趁机)推辞说:
“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
”海陵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高考 语文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