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6 人口学生版.docx
- 文档编号:822988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73MB
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6 人口学生版.docx
《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6 人口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6 人口学生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专题6人口学生版
【备战2013】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专题6人口(学生版)
【2012年高考题】
(2012上海卷)(九)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1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D.市场广阔
(2012山东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2012江苏卷)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舍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24题。
图12
2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
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4.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2012广东卷)3.老少比=
×100。
表1是200
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A.波兰B.西班牙C.白俄罗斯D.匈牙利
(2012全国大纲卷)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3,完成8-9题。
图3
8.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
(2012江苏卷)28.图15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2分)
(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3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5分)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15~16题。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
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2回答3-5题。
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
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B.甜菜C.橡胶D.青稞
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2011年高考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口(人)
迁入人口(人)
≥60
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000
15~24
2400
27500
0~14
640
5000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B.中小幼教师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
(2011年高考上海卷)(三)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6.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1年高考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
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6分)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
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
(3分)
(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
请据图简述其原因。
(6分)
【2010年高考题】
(2010广东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
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2010上海卷)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江苏卷)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2010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
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
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
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010新课标卷)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
(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2009年高考题】
(2009全国Ⅱ卷)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1951~2000年,该国()
A.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2009全国Ⅰ卷)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
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09江苏卷)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6、图7回答
(1)~
(2)题。
(1)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2)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009天津卷)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
(1)~
(2)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bc B.acd C.abd D.bc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 D.d
(2009广东卷)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6,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2008年高考题】
(2008海南卷)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
(1)~
(2)题。
表1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08江苏卷)图10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
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D.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2008上海卷)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
图1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
万人2000年)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_地区。
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
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_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
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2008全国Ⅰ)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
(1)~
(2)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4
2.22
1.11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
)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2007年高考题】
(2007广东卷)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17~18题。
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8.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前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2007江苏卷)图11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城乡人口爱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
A.农
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B.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C.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D.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28.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
A.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B.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C.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007上海卷)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16.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
口出生率较高
17.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18.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2007宁夏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亿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增加额占农民平均纯收入增加额的25.9%。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来自东部、中部、西部的农民工分别为3484万人,4251万人和2833万人,而在这三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则分别为7404万人、1569万人和1572万人。
材料二:
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
元)
年份
地区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东部
11334
12811
14159
16207
18217
23768
中部
5982
6395
6691
7757
9481
10608
西部
4687
5007
5473
6187
7219
9338
注:
*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材料三:
据报道,2007年,来自某省农村的在京务工人员董先生当选北京市党代表并出席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
他是北京某居民小区的保洁员,15年如一日勤垦工作,深受好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农民工流向的特征,并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经济原因。
(2007山东卷)8.图4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高考地理6年经典题精解精析 专题6 人口学生版 备战 高考 地理 经典 题精解精析 专题 人口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