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822231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59KB
看雪说课稿.docx
《看雪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雪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看雪说课稿
《看雪》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看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主要写冬天的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看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
课文以对话为主,内容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前面语言浅显易懂,师生最后的对话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为此,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会写“讲、打”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体会大陆和台湾的儿童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二、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家蒂多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课,我结合远程教育资源,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述法、质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合理的激励和评价,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而在“学法”上,我一直坚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固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恋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
三、教学理念
以角色对话为主,因对话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必作讲解,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对话中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台湾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在台湾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亲情中经历一次熏陶;
创设“向台湾小朋友发出邀请”的活动,激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创设“帮助老师”的机会,激活每个学生的内驱力,培养主动积累词句的意识和习惯,使字词句的教学具有持久活力;
创设“比一比”的活动,促使学生乐而不疲地把字写好。
四、教学准备
课件:
1、瑞雪图景;2、分动态和静态处理的课本第一幅插图;3、本课字词中故意出错误的字、词语;
教具:
中国地图。
四、教学过程
其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步: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
不同的季节展示着不同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去欣赏那美丽的雪景吧!
”然后,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欣赏雪景,感受雪中的美及乐趣,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通过老师充满激情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图、文、声的结合,使学生沉浸在美丽的雪景中,欣赏之后,孩子们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教师伺机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并及时设疑:
宝鸟台湾孩子只能在商店里看到雪景,这是怎么回事呢?
设计意图:
利用农远资源,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一开始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学习欲望得到提升。
教学的第二步:
初步感知,情感体验
1、初读课文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图,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
最后同桌互相交流识字的技巧。
2、检查生字
出示课件,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借助农远资源纠正学生的读音。
通过教师小结,教会学生识记生字的技巧,落实了训练重点,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设计理念:
这一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充分合理利用农远资源,让孩子们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
第三步:
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前进。
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设计了“我会说”“我会问”“我会答”三种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谈一谈对课文的认识,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创造,既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想象力。
接着让学生再次欣赏雪景图,感受雪美的同时,体会台湾儿童看不到雪的那种心情,并分组讨论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
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
最后通过师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完成本课的能力目标。
第四步,总结升华,憧憬向往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所以在这里,我大胆质疑:
小朋友们,学了本课,你们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
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教学目标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冬天到了,你们最盼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
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
师:
下雪了,多好玩!
你们是怎样玩的?
(学生回答)
二、板书课题、读题
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
(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是起示范作用。
)
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
(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
)
三、激兴初读
师: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
谁看雪?
在哪儿看雪?
看到了怎样的雪?
)
师:
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
]
师: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吗?
[想知道的内容提示:
1、谁看雪?
(台湾的小朋友看雪)2、在哪里看雪?
(在商店的橱窗里看雪)3、看到了怎样的雪?
(小朋友看到的是商店橱窗里用洁白棉花做成的雪)]
师:
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什么吗?
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内容,想想这些是讲什么?
(生读课文,问答提示:
讲老师告诉他们,童年在故乡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
师:
真聪明!
看来读书是要仔细一些才好哟。
当他们听到老师地北京看过并玩过真的雪,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生答:
什么时候到北京来看雪呀?
)
师:
在课文的哪儿讲了这个意思?
(生找到课文的第十段)
四、练读课文
师:
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不破句、不指读。
(生练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字音、断句)
师:
我们来互相比着读,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地方,好吗?
我先读第一、二段,请你们帮我指出错误。
(教师朗读第一、二段,可以有意出现一些学生能够发现并能帮助纠正的错误。
比如:
第一段把“是很难看到雪的”读成“是难看到雪的”;第二段把“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读成“孩子们在商店的窗子里看到了雪”。
)
(生评价 略)
[这样一来,学生在发现老师的错误并帮助老师纠正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后继学习因帮助产生的成就而快乐起来,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认真听的习惯,还巩固了对字词的认读]
师:
请每个学生轮读一自然段,注意:
尽量少被别人发现错误。
(每生轮读一段,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具体指导,薄弱之处教师范读并让学生跟读)
[在比赛中练习读书,给了学生一种外在动力。
为了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赞扬而努力,这是小学生内驱力中的主要成份]
五、练习对话
师: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数数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说”字,这是为什么?
(生答略)
师:
请你们先到课文中找出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起来。
(生划,教师巡视,发现都没把第九段划上,引导学生回读上文“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使学生悟出这也是老师说的话)
师:
先同桌之间练习练习,每人做一次老师,当一回学生。
(生练读)
师:
练得很认真。
下面我当老师,你们做台湾小朋友,开始对话。
(略)
(对话练习中要着重进行问句和感叹句语气的指导。
比如:
(1)“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的“吗”宜用上扬的调值“35”;
(2)“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的“的”宜用平调“33”;
(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的“吧”宜用高平调“55”。
)
六、作业
1、帮助老师把课文题目“长胖些”;
[此题意在巩固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锻炼学生从文章中提起主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提示:
(谁)(在哪里)看到了(怎样的)雪 ?
台湾小朋友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用棉花做成的雪;他们的老师童年时候在家乡北京看到了真正的雪。
根据回答板书如下:
台湾小朋友 棉花做成的
老师童年在北京 看 真的 雪
他们想到北京真的
2、你想让台湾小朋友到我们这来看真的雪吗?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台湾小朋友说呢?
(先从课文最后一句话“北京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引导,再让同桌互相扮演台湾小朋友和北京小朋友,练习北京小朋友邀请台湾小朋友到北京来看雪玩雪。
注意提示学生:
邀请时要介绍清楚下雪时的情景和玩雪时的快乐,可以凭借课文第九段内容和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说清楚这些)
(播放静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配上儿歌《友谊的歌儿传四方》去掉原唱处理成轻清音乐,学生进入情境练习“邀请”,邀请内容 略)
[这种合符学生心理的“邀请”活动能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邀请”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这是一种完全自觉的运用,对今后将产生持久的活力]
师:
听了你们真诚的邀请,我相信台湾小朋友肯定高兴极了!
在这,我为你们真诚的友谊鼓掌!
(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
从上节课同学们向台湾小朋友发出的邀请中,我知道了大家是多么盼望台湾小朋友早日到北京来看雪玩雪,孩子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这些美好的心愿真的会让台湾小朋友感动的。
我有个建议,想把你们这美好的心愿告诉台湾小朋友,你们说好不好?
二、拓展活读。
师:
用什么办法告诉台湾小朋友,祖国大陆的小朋友欢迎他们来看雪玩雪呢?
[此举意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估计学生能说出一些办法来,如果说不出,教师可引导:
写信请学校转交、寻找身边的台属帮忙打电话、网上求助等]
师:
好,我现在来当一回学校校长,你怎样向我请求帮助呢?
(生答 略)
师:
我现在是一位台属,我的女儿在台湾,你又怎样向我求助呢?
(生答 略)
师:
我现在就是新浪网,你怎样向我求助呢?
(生答 略)
师:
了不起,可爱的孩子们!
你们真的太棒了!
我向你们学习!
愿意帮助我吗?
(引入字词练习)
三、字词句练习
1、比一比,看谁能帮我从课文中找到合适的字给课文后面的生字组成词语?
(学生组词 略)
2、将这些词语认一认、读一读,等会儿检查我写的字,看能不能得100分?
(待学生认读字词约5分钟后,大屏幕出示故意写错的字,比如:
“省”字少一横,“商”字“冂”里写成“古”,“洁”字的“士”写成“土”)
3、比一比,看谁把第二题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写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右边伸长一些,好包住“炎”。
另外,教师还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一些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与学”这种双边活动是要讲究时机的,当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时,“教”如同隔靴搔痒,只有当学生进入了状态,有的放矢地“教”才能事半功倍]
师:
刚才我发现你们个个都写得很认真!
老师向你们学习!
下面是一个同学做的第三题,请你们帮助检查,看对不对?
(大屏幕出示:
1、老师(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3、小伙伴们在雪地上(打雪人)、(堆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4、天上(铺着)雪花,地上(飘着)银装,树上(披着)雪毯,到处一片洁白。
]
(生改,并评分 略)
5、你们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读起来最好听?
(生自主选择,略)
6、能把这些好听的句子背出来吗?
试试看!
(生读、背略)
7、看书中插图背诵第二段和第九段。
(生同桌互相背 略)
[练习是枯燥的,给枯燥的东西注上滋润剂,使它变得有弹性、有粘性!
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期望自己是最好的,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是一种享受,做外力强迫的事是劳役!
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在“自己选择”的空间里,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这样的学习即使任务重些也不觉得累!
]
四、质疑问难
师:
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问题预设:
为什么台湾很难看到雪?
资料准备及解答过程: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知道台湾在祖国的南方;2、复读本册第七单元的《我是什么》;3、让学生将这两种情况放到一起想一想,看谁能找到答案)
(生提问及解答 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无顾忌,留个空间给他们,他们的神必定无拘无束驰骋纵横,教师此时的职责不是强迫“千条江河归大海”,而是用智慧、用爱心去“润物细无声”;教师的视界不是盯住预设的教学程序完成与否,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度量课堂上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五、总结课文
师:
我们今天学了哪篇课文?
(生答 略)
师:
我们看到黑板上,自己心里说说知道了什么,准备好了就先对我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 略)
师:
很好,把刚才说的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
(播放动态的课本第一幅插图:
三个台湾小朋友面向大家招手,配乐《友谊的歌儿传四方》,下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看雪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