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百花神谱.docx
- 文档编号:821879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1.13MB
古代的百花神谱.docx
《古代的百花神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百花神谱.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的百花神谱
十二月
2010-03-0906:
17
农历十二月
一月:
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孟春 柳月上春华月征月 华岁早春新正正阳之月
二月:
丽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 季春仲阳丽月 如月命月酣香
三月:
桃月绸月季月莺月晚春暮春寎月 春晚 蚕月上春春日末春寐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
阳月麦月梅月纯月初夏余月槐月孟夏首夏初夏 阴月正阳朱明清和月、
五月:
蒲月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端月 超夏 皋月郁蒸
六月:
荷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且月伏月季夏季月 旦月
七月:
瓜月巧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 桐同 霜月孟秋初秋凉月早秋;
八月:
仲商竹春正秋仲秋壮月 中秋 桂秋 商吕仲秋桂月
九月:
菊月暮商霜序朽月季秋玄月 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晚秋杪秋三秋三孟秋青女月
十 月:
良月露月初冬开冬阳月冬月孟冬阴月上冬冬正阴月、飞阴月小阳春
十一月:
畅月葭月仲冬幸月辜月 冬月中冬 龙潜月
十二月:
冰月腊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涂月严冬暮冬星回节寒冬腊月
日语十二月的别称及意义
01。
睦月(むつき):
正月、初春月、年始月、太郎月、年端月
02。
如月(きさらぎ):
梅月、雪解月、初花月、小草生月、木芽月、梅见月
03。
弥生(やよい):
桜月、桃月、嘉月、春惜月、梦见月、花见月、花咲月
04。
卯月(うづき):
鸟月、花残月、清和月、得鸟羽月、夏初月、卯の花月
05。
皐月(さつき):
雨月、橘月、早月、菖蒲月、早苗月、五月雨月
06。
水无月(みなづき):
伏月、葵月、常夏月、鸣神月、鸣雷月、风待月、松风月
07。
文月(ふみづき):
兰月、凉月、七夕月、七夜月、女郎花月、文披月
08。
叶月(はづき):
叶月、秋风月、月见月、木染月、浓染月、红染月、雁来月
09。
长月(ながつき):
菊月、菊咲月、夜长月、小田刈月、红叶月、寝觉月
10。
神无月(かんなづき):
神有月(出云)、神去月、雷无月、初霜月、时雨月
11。
霜月(しもつき):
霜降月、雪待月、神乐月、神归月、雪见月、露隐叶月
12。
师走(しわす):
极月、蜡月、限月、果月、春待月、亲子月、梅初月
睦月的意思是,睦表示对人尊重,关心他人,与他人保持友好关系。
如月的意思是“欢庆”。
弥生的意思是“新生”,一到春天,花草皆露新芽,初生之象。
卯月的意思是“生长”,正逢草木发芽、万物苏醒之际,代表无尽的活力与发展力。
皋月的意思是“热暑”,因为从这个季节开始天气会逐渐变得炎热。
水无月的意思是“没有水的月”,象征日本的雨季。
文月的意思是“书信往来的月”,也许正在你焦急等待之时会有信来。
叶月的意思是“离家出门”,因为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旅游季节。
长月的意思是“夜长的月”,因为从这个时侯开始夜晚将会变得漫长。
神无月的意思是“神仙离开的月”,据说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日本各地的各路神仙都会聚集到“出云”这个地方来开会。
在日本除了“出云”这个地方把“神无月”叫作“神有月”之外,其它的地方都会叫作“神无月”。
“神有月”的意思是“神仙回来的月”。
霜月的意思是“结霜的月”,因为从这个季节开始天气会逐渐变得寒冷。
师走的意思是“连平时很悠闲的老师都会变得繁忙”。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繁忙的时期。
可是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
一月;睦月(MUTUKI)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因为正月是一家人和睦相处度过快乐每一天的月份,所以叫做“睦月”。
二月;如月(KISARAGI)着更衣的意思就是天气暖了,脱下来的衣服随时可能因为到春寒又穿回去,由于“如”字的发音与“着更衣”相同,所以简称为“如月”。
三月;弥生(YAYOYI)“弥生”的意思是渐渐生长旺盛的意思,也就是形容三月是草木逐渐开始成长的一个月。
四月;卯月(UTUKI)溲疏花在日语里就是卯花,而四月正式卯花盛开的季节。
五月;皋月(SATUKI)“皋”字的发音是“さつき”,而“さつき”的意思就是插秧,五月就是这样一个播种的时节,因此有时也称为“早苗月”。
六月;水无月(MINADUKI)顾名思义啦~旧历的六月梅雨放晴,降水自然会变少。
七月;文月(HUTUKI)在七月的时候,人们会作文供奉牛郎织女,所以叫作“文月”。
八月;叶月(HATUKI)在《奥义抄》中,树叶落下的季节被称为“叶落月”,简称叶月。
九月;长月(NAGATUKI)《拾遗和歌集》中写到,随着秋天的到来,夜晚会逐渐变长,人们期待能够尽快与恋人在第二天早晨会面,因此感觉夜晚太过漫长,所以叫做“夜长月”,简称“长月”。
十月;神无月(KANNADUKI)日本全国的神在每年十月会聚集在出云之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神都不在家所以称为“神无月”,也因此,只有出云称十月为“神在月”。
十一月;霜月(SHIMOTUKI)“霜月”一词出自《奥义抄》,当中记载“十一月,由于时常降霜,所以被称为霜降月”,之后从“霜降月”演变成了“霜月”。
十二月;师走(SHIMOTUKI)最早把十二月称为“师走”的是《日本书纪》,其中恒武天皇纪将十二月写为“十有二月”,念做“しゎす”(音同“师走”),《奥义抄》中说十二月是僧侣到处颂经的时候,僧侣师父们四处奔走十分繁忙,所以称做“师走”。
水果篮子里面的人物名字也使用了月份的别称,但使用的并不是我们所例举的这些,我们例举的只是其中最常见的。
其实在日语中每个月份都有很多别称,比如红叶月,时雨月,神乐月等等。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12个月的英语名称的来历。
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
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类推。
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January--1月
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先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要眺望未来。
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
英语January,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
每年2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
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
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
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
3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月,新年的开始。
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
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
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
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
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
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
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ne--6月
罗马神话中的裘诺,是众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
古罗马对她十分崇敬,便把6月奉献给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来命名6月。
英语6月June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也有学者认为,Junius可能是古代拉丁家族中一个显赫贵族的姓氏。
July--7月
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
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
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
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
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
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
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
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
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
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
英语8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9月
老历法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拉丁文Septem是“7”月的意思。
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袭用旧名称来称呼9月。
英语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10月
英语10月,来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
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历法改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November--11月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乌斯用其名命名11月。
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他明智地对大家说,如果罗马每个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出现了第13个皇帝怎么办?
于是,11月仍然保留着旧称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
英语11月Nov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December--12月
罗马皇帝琉西乌斯要把一年中最后一个月用他情妇的Amagonius的名字来命名,但遭但元老院的反对。
于是,12月仍然沿用旧名Decem,即拉丁文“10”的意思。
英语12月Dec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诗人骚客做花神
(1)
2009-10-1819:
08
正月梅花花神
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终日与梅鹤为伴,被人称为“梅妻鹤子”。
他咏梅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如石破天惊,成了遗响千古的梅花绝唱,以致于“疏影”、“暗香”二词还成了后人填写梅词的调名。
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
又正月兰花神屈原
他亲手在家“滋兰九畹,树蕙百亩”,把爱国热情寄托于兰花,并赞兰花“幽而有芳”,且常身佩兰花,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
雪花,关于雪花飘飘的岁寒早春时,一般人为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
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尤其为世人钟爱。
二月杏花花神
有些地方流传的是燧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
三月桃花花神三月桃花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
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
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
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
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桃花花神皮日休他在《桃花赋》,赞扬桃花为“艳中之艳,花中之花”,并以古代许多美人作比拟,使人见了桃花,犹如见到美人。
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疆二十年,屡次大败契丹军。
可能是他抵御外寇就像桃木能驱逐凶祸样,因此被封为桃花花神。
唐朝诗人崔护,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而流传千古。
四月牡丹花花神
据说是曾写下多首牡丹诗的唐代诗仙李白。
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与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对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
牡丹花神欧阳修他遍历洛阳城中十九个花园,寻觅牡丹佳品,写有我国第一部栽培牡丹的书《洛阳牡丹记》。
牡丹花神杨贵妃
五月石榴花花神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锺馗,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
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锺馗,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锺道,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
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锺馗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骞,人们为赞颂张骞这一功劳,所以尊他为石榴花花神。
石榴花神卫氏,又称卫夫人。
东晋女书法家。
姓卫名铄,字茂漪。
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汝阴太守李裾妻。
工书法,师钟瑶,正书妙传其法。
羲之曾拜她为师。
又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
他赞“扬州芍药为天下之冠”,任扬州太守时,看到官方举办“万花会”,损害芍药,滋扰百姓,便下令废除“万花会”,受到百姓拥护。
六月荷花花神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
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据说荷花花神为西施,她曾在苏州锦帆泾留下采莲的故迹。
也有人说,西施帮助越国打败吴国后,越王把西施接回越国,但王后十分嫉妒西施的美貌,把西施抓到江边绑上巨石沉入江底。
老百姓都不相信西施会死,传说她做了荷花神,住在一个小岛上,每年采莲节,就能在湖边采莲的女孩当中看到她。
又六月石榴花神江淹
他写《石榴颂》云:
美木艳树,谁望谁待?
……照烈泉石,芳披山海。
奇丽不移,霜雪空改。
七月蜀葵花神
蜀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其中黄蜀葵又称为秋葵,在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黄菱葵。
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一般人说的“昨日黄花”,就是以秋葵为写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
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他写一极其动人的歌,即: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由于李夫人极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又七月荷花神周敦颐
他的散文《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品种: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又七月鸡冠花花神陈叔宝
八月桂花花神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领间,花族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
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一说是五代的窦禹钧。
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故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旁”。
为西晋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容貌美丽并善长吹笛。
赵王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导致石崇被赵王所杀,绿珠于是堕楼殉情。
人们以桂花的散落比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
桂花的花神相传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
九月菊花花神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
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据说为陶渊明。
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以菊为友,曾写下很多咏菊的诗句。
菊花神左贵嫔,《晋书》左贵嫔,名芬。
兄思,别有传。
芬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武帝闻而纳之。
泰始八年,拜修仪。
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为《离思赋》。
又九月桂花神洪适
他对桂花情真意切,咏诗道:
“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
共道幽香闻十里,绝如芳誉亘千乡。
”
十月木莲花神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
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十月芙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
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
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
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
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
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乐曲以笙吹奏出缥缈的乐音,引人进入芙蓉仙乡中。
中阮优美的旋律,写出芙蓉城内朵朵湛放的娇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绚丽非常。
芙蓉花神范成大晚年居故里苏州,随地就势筑亭建榭,遍种芙蓉,写有《携家石湖拒霜》、《窗前木芙蓉》等赞美芙蓉,后人谓芙蓉二妙:
美在照水,德在拒霜。
芙蓉花神花蕊夫人
后蜀费氏,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号花蕊夫人。
蜀地多植芙蓉,后人称芙蓉花神。
《列女传》花蕊夫人,于署灭离宫前往北宋时,悲愤做诗“四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又花蕊夫人,百美排第二十四。
芙蓉花花神孟昶
孟昶的三千后宫中,最受宠爱的是「花蕊夫人」。
她十四岁入宫为歌妓,十七岁便以洋溢的才情,压倒三千粉黛。
她不仅懂诗词、通音律,更擅长歌舞,还精通烹食,更协助孟昶制颁《官箴》、刻印经史、设置「匦箱」,广开言路、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画院、编成我国第一部词选《花间集》,在在显示她并非凡花俗女。
孟昶为她描眉、封为慧妃,将《花蕊夫人宫词》刊行天下。
她的天生丽质,孟昶形容「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乃赐号「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的多才多艺,也表现在日常生活层面。
她用芙蓉花捣汁染布,以花绘做帐,称为「芙蓉帐」。
每逢初一,孟昶必定吃素,且喜薯药,花蕊夫人便将薯药切片,用藕粉拌匀,再加上五种佐料,使之清香扑鼻,吃起来又酥又脆,看起来洁白似银,有如圆月,当时称之为「月一盘」。
又十月兰花花神据说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
十一月水仙花花神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
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如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
又十一月水仙花花神洛神
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
洛神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美丽女神,相传为古帝伏羲之女,名叫宓妃。
因在洛水渡河被淹死,所以做了洛水女神。
她是美丽的代名词。
《离骚》,《洛神赋》都写过她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白居易。
茶花神王昭君
“昭君出塞”,“青冢”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每个人心中。
她回眸电笑,化解了北方干戈,同时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蹩脚宫廷画家——毛延寿从此名垂千古。
又十一月菊花神陶潜
十二月腊梅花花神
据说是宋代的苏东坡及黄庭坚。
因为他们倡议将黄梅改称为“腊梅”。
腊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
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
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
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
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即双双殉情于湘江。
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蜡月水仙的花神了。
乐曲由木管吹奏出淡淡的和弦,如湘江粼粼波光。
古筝的清雅旋律,形容出水仙犹如凌波仙子的仙姿。
高胡柔细的音色,画出水仙的碧叶如带,芳花似杯。
雅洁恬静的旋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一如娥皇女英的至情至爱,动人心怀。
水仙花神高似
水仙花神洛神
关于十二月令花与花神还有以下说法:
正月梅花——寿阳公主柳梦梅江采萍林逋, 一月兰花一一屈原
二月杏花——杨贵妃 燧人氏 二月梅花一一林逋 玉兰花杨贵妃
三月桃花一一息夫人 杨延昭戈小娥皮日休崔护
四月牡丹一一李白貂婵丽娟 欧阳修李白 四月罂粟花——貂婵
五月石榴——钟道 张骞 公孙氏 五月芍药——苏东坡
六月莲花——西施 六月石榴——江淹
七月蜀葵——李夫人石崇凤仙 七月荷花——周敦颐 玉簪花李夫人
八月桂花——徐惠谢素秋绿珠 八月紫薇——杨万里窦禹钧
九月菊花——陶渊明 陶令公梁红玉 九月桂花——洪适
十月木芙蓉——石曼卿 张丽花貂婵 十月芙蓉——范成大屈原
十一月山茶——自居易王昭君洛神 白乐天梧桐 十一月菊花——陶渊明
十二月水仙——娥皇与女英甄宓 高似孙苏东坡黄庭坚 十二月老令婆腊梅
润月花神杨再兴,天竺独对万年青。
四时花神沈月姑
诗人骚客做花神
(2)
2010-03-1211:
05
正月梅花花神
玉阶生寒,珠泪盈眶。
我念我皇,今夜,欢歌燕舞,可千万千万,别梦寒。
——《全唐诗》
梅妃江采萍是大唐王朝有名的才女妃子,也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数不多的才女妃子,她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
因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昵称她梅妃,又戏称为“梅精”。
唐玄宗曾宠爱她至极,后宫其他妃子都视而不见。
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为红颜之事争风吃醋,并擅长于书文,常以东晋才女谢道韫自比相传她写了《箫》、《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八篇文赋。
其最有名的诗作莫过于选入了《全唐诗》的那一篇《谢赐珍珠》。
多才多艺的江采苹,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一代丽人才女将梅品的清雅脱俗、孤傲高洁融入了灵魂,到头来死于乱兵之手,后来在温泉池畔梅树下发现梅妃。
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洁;
《楼东赋》: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
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
苦寂寞于蕙宫,但疑思乎兰殿。
信标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
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
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百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