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史复习笔记.docx
- 文档编号:820046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1.68KB
西哲史复习笔记.docx
《西哲史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哲史复习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哲史复习笔记
西哲史复习笔记
(一)赫拉克利特
主要观点:
1.火本原说:
火是世界的本原。
从外在形态看,火是万物的本原,万物是火转化而成。
从内在本性看,万物与火一样,有着同样永恒的原则。
2.逻各斯学说
逻各斯的含义:
位于一切运动变化和对立背后的规律,是一切事物中的理性。
逻各斯在“火”中是直接表现的,但在其他万物中则是内在的,要靠理性才能发现它。
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概念引入哲学,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
逻各斯定义:
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
“逻各斯”(Logos):
最早由赫拉克利特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
客观上指世界的本原,可理解为原则和规律;主观上指人所认识的道理,可理解为理性和理由,是符合客观逻各斯的思想和真理。
对后世的影响:
1赫拉克利特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之中,他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的无定形性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合乎逻辑地得出了“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
2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在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对逻各斯和运动绝对性的强调,对认识论的探讨,从正反两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人;他的火与逻各斯学说直接为斯多亚学派所继承和发挥;黑格尔则根据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称之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黑格尔曾经不无夸张地说:
“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
”
(二)阿那克萨戈拉
努斯:
独立的、纯粹的精神力量
从阿那克萨戈拉开始,就把能动的东西规定为精神性的一种自由、一种自动性。
努斯提出的意义:
第一次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作了区分,阿那克萨戈拉把精神上的东西和物质上的东西一刀两断,精神就是精神绝不能混淆,它的特点就是能动性,能推动万物。
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哲学问题在阿那克萨戈拉之后,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种惯例。
奴斯:
是阿那克萨格拉提出的,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
他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种子构成的﹐种子本身是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可变的,其本身不能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推动运动的力。
但是因为这力必须认为是现存的,因此,他将此力赋予一种特别的、单一的物质,即基本实体,即奴斯,奴斯是一种物质元素:
均匀、不生不灭,奴斯以最细微的状态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物质之中。
(三)德谟克利特
观点:
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
即绝对的充实,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
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的,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2认为原子的性质有:
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原子的结合使万物产生,原子的分离使物体消失。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在性质上没有差别,仅在形状、体积和位置排列上有差别。
原子处在漩涡运动中。
3.认为心灵和灵魂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
4.在认识问题上提出了影响论和约定论。
原子(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的本意是不可分割,表示充实的最小微粒。
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因而是不可分的。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如何理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问题上最有说服力的学说?
早期的唯物主义大都以某种具体物质形态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这样的本源在说明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时会遇到单个本源如何变成万物的困难。
而之后的四根说和种子说也存在着矛盾性和局限性。
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元是原子和虚空,世界有无数东西,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任何东西从无中来,无中不能生有,也没有任何东西在摧毁后归于无。
自然界的实体,一切都从原子产生,一切也分解为原子,这就解释了世界的统一性。
而由于构成物体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体,这就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因此原子论在古代条件下,在解决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关系问题上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四)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思是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是相互对立的两种运动的产物。
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这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但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也没有承认实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
(五)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的美德主要指人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称为人的德行,并认为德行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因为人灵魂的本性是理性。
苏格拉底把道德与知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这一方向把道德行为知识化、科学化,对德育教育产生积极地作用;另一方面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单纯的知识问题,忽视了构成道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忽视了人的情欲和道德感性,完全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又把道德问题绝对化、简单化、永恒化。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包括哪些环节?
对现代教育有何启示?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分为四个环节:
讽刺、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所谓“讽刺”是指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是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通过启发,帮助人们降生他们自己的智慧。
所谓“归纳”,就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够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
从而得出对事物的“定义”。
“下定义”也就是得出最后的结论。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通、一般的过程。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①采用提问式的教育方法。
②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③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④创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柏拉图
“知识就是回忆”柏拉图认为,学习是灵魂在理性地要求或控制下对前世所学知识的提取。
感觉经验不是认识的来源,只起到唤起灵魂回忆的刺激作用。
追求知识就是追求死亡,哲学也就成了练习死亡之学。
柏拉图的回忆说成为后世各种先验知识论的先驱,强调理性认识,追求共相、本质,对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一知识论带有过强的唯心主义色彩,同时过多的关注内心会使人逐渐与外界隔离,拘泥于已有的知识而无法在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
理念:
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
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
它的特点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
单一性和多数性,有序性。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一方面论证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分离和对应关系,另一方面用“分有”和“摹仿”说明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的联系。
柏拉图的教育观及其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1)内容:
①国家教育观。
教育要立足于国家,要为国家培养人才。
国家政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家的职责,由政府统一管理。
②和谐教育观。
完备的教育包括两部分:
一是修养心性,培养善德;二是操练身体,增进健康。
身心要协调发展。
③终身教育观。
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④理性教育观。
教育要注重训练心灵和启发智慧。
(2)启示:
①国家教育观:
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②和谐教育观:
素质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
③终身教育观:
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也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提供适应的教育资源,形成学习型社会。
④理性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辨证推理能力。
试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理念是指客观存在的、借思维把握的一类事物的共性,它是一类事物的原本、范畴,而个别事物则是理念的阴影和摹本。
理念具有本原性、超感性、不变性、永恒性、绝对性、客观性、真实性、目的性、完善性、单一性和多数性,以及有序性的特点。
关于理念如何构成具体事物,柏拉图提出两种观点:
一是摹仿说,即理念是具体事物的范型,具体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但它不能完全达到理念的要求。
二是分有说,即个别事物的存在是分有了理念的存在,表示事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继承了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苏格拉底的“善”的理论,并把三者结合一起加以发展而形成的。
柏拉图的理念论颠倒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一般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单独存在。
然而柏拉图却把一般和个别事物相分离,使其变成与个别事物并列,甚至高居于个别事物之上的独立存在的单个物,因而走上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道路,这也是柏拉图理念论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柏拉图理念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相同理念决定的具体事物在性质上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其二,理念如何决定一类事物多方面的性质。
其三,现实世界中有的有理念却没有具体事物,有的有具体事物却没有理念与之对应。
其四,理念世界如何派生出现实世界。
(七)亚里士多德
实体:
通常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源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不表述主体;第二,独立自在性;第三,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本身是不变的。
他还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指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指事物的属和种。
四因说和潜能现实说也是对实体论的延续。
形而上学:
由亚里士多德提出,被他称为第一哲学。
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
13至19世纪,形而上学主要指研究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
黑格尔哲学则开始把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抽象、孤立、固定的思维方式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看不到事物内在本质的变化。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实体学说里对实体有哪些不同理解?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体”作为哲学的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的、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附于实体而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不表述主题,”而别的东西都表述实体。
第二,“不存在于一个主题里面”,这是说实体的独立自在性。
第三,“变中的不变”,实体的属性是可变的,而实体本身则是不变的。
实体1:
个别事物,第一实体。
能够作为实体的东西,是个别的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座房屋等等。
实体2:
属和种,第二实体。
第二实体是指个别事物的属种。
第二实体称得上是实体,这是因为,在一个判断中,第二实体也可以作为主词为其它范畴所表述,同时,在所有表述第一实体的谓词中,唯有第二实体能够表述第一实体是什么。
怎样评价亚里士多徳的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认为的德性的对立面是“过分”和“不足”两个极端,而德性是相对于两个极端而言的中道。
中道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时间、地点等各种条件选取适度的中道,在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对适当的人和对象,以适当的方式去处理。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创新之处在于道德上对德性的行为培养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双重强调。
他不仅认为德性超乎知识而关涉人的感觉和行为,主张有知未必有德;而且还强调德性之知不同于事实之知,有着显著的情景性。
这一思想对于批判道德行为选择上的规则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根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奴隶制社会生活。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对道德德性作出思考,突出强调德性的社会行为性,认为德性不是脱离人际交往的个人幻想,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规范对人们在相互对待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性欲求的理性规导。
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思想避免了绝对性和形而上学的错误,具有合理的相对性,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与罪过联系在一起的名称面前是不适用的。
(八)教父哲学
教父:
基督教实现大一统过程中教义的捍卫者、教规的制定者和公教会的组织者。
成为教父有四个必备条件:
遵循正统学说、过圣洁生活、被教会册封、生活在基督教早期。
教父哲学:
教父都是神学家,都没有完整的哲学理论。
但教父在创立神学理论时,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他们所知的哲学思想,或排斥、或利用改造、或求同存异。
哲学史家把教父著作包含的哲学因素,如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使用的哲学概念和思辨推理抽取出来,概括为教父哲学。
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
将信仰与哲学对立起来。
2理性辩护主义:
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
(九)安瑟尔谟
观点:
1“信仰寻求理性”
他试图把辩证法引入神学,当作论证神学信条的理性工具。
他像神父派一样把基督教信仰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一反教父派用信仰来排斥理性的做法,极力强调理性论证对于神学信条的重要意义。
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影响:
安瑟尔谟本体论证明在中世纪神学的意义在于:
它们构成了从教父哲学的神秘主义向经院哲学的理性神学过渡的重要中介。
所以他被人们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
(十)“奥康的剃刀”
奥康的新唯名论是反对实在论的,直接针对的就是实在论设置的普遍实在,在他看来,它们统统是无必要的、多余的,要坚决把它们剔除掉。
后人把他这个理论设立原则叫作“奥康剃刀”。
“奥康剃刀”用奥康的话表述为: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后人的表述为:
“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
”
(十一)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的含义
原义:
即“人文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历史学、文法、修辞学、诗艺、道德哲学等。
哲学上的含义: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
抬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
“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不所有。
”
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
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高贵。
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
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十二)培根
简述培根的四假象说
(1)种族假象:
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了主观主义;
(2)洞穴假象:
指的是由于个人的天性不同,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从而形成了个人的偏见,就好像一个人坐在狭小的洞穴内看事物一样;(3)市场假象:
指的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象;(4)剧场假象:
指的是人们盲目崇拜各种权威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心中而造成的偏见。
培根的四假象说系统梳理了人们在认识中容易陷入的误区,他把理智从先入为主的概念中解放出来,指导对事物进行无偏见的研究,由此奠定了实证科学的独立地位。
经验论:
主张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感觉经验,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都是对感觉经验归纳的结果,经验是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的唯一来源。
经验论片面地强调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实性,贬低乃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确定性。
以F.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
(十三)笛卡尔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出发,认为当我在怀疑一切时,却发现我在进行怀疑这件事本身是实实在在的,不可怀疑的。
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毋庸怀疑的,而思想必须有个思想者存在,所以他推出了他的著名命题:
“我思故我在”。
这一命题中肯定自身的存在是思想的、精神的实体,即心灵。
笛卡尔从思维活动推出思想的主体,其意义是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但把这一主体规定为不依赖于物质的精神实体,则是唯心主义命题。
唯理论:
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个别的、偶然的,因而是不可靠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不可能建立此基础上,而只能是从理性所固有的天赋观念中推演而来,这样才能说明科学知识的普遍有效性。
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
以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
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这种争论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1)主要分歧:
第一,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一般来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天赋观念。
第二,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
经验论这认为普遍必然性的认识能够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例如培根的“归纳法”。
与其相反,唯理论认为个别的感性经验是不可靠的,普遍必然性的认识不能够从个别的感性经验中形成,例如笛卡尔的内涵逻辑。
第三,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的问题。
经验论者对事物判断的错误归责于理性判断,认为人的理性判断并不可靠。
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的,排斥感性知识,而信赖与理性知识的可靠性。
(2)意义:
第一,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培根强调实验科学重要性,是实验科学的始祖;笛卡尔注重逻辑推理,是近代解析几何的创立者。
所以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争论直接影响到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方向。
第二,对近代哲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它直接影响了康德。
康德看到了近代唯理论、经验论的各自缺陷,极力在两者之间进行调和,这成了康德哲学最大的特点。
这也昭示着后来的哲学研究方向,即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各自取长补短。
(十四)斯宾诺莎
观点:
1.实体论
实体:
首先,实体是“自因”。
其次,实体是无限的。
其三,实体是永恒的。
所谓永恒,即存在自身。
其四,实体是不可分的。
最后,实体是唯一的。
属性:
所谓“属性”即实体的本质。
按照实体的本性,它的属性是无限的,但是“从知性看来”来,亦即就人的认识限度而论,我们只知道其中的两个属性,这就是思维和广延。
样式:
宇宙间只有一个实体,万事万物乃是这个实体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幅千差万别的统一图景。
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从宇宙整体出发,将实体确立为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通过一元论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以几何学方法来建立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
2认识论
实体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斯宾诺莎在《知性改进论》中把知识分成了四类:
(1)“传闻知识”;
(2)“泛泛的经验”;(3)“推论”;(4)“直观”。
3伦理论:
真观念
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幸福,以达到至善和神人同一的至上境界。
因此,他的本体论是基础,认识论是手段,而其最终的归宿则是伦理学。
(十五)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单子论
所谓“单子”就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多的、非物质性的、能动的精神实体。
它是一切事物的“灵魂”和“隐德来希”(内在目的)。
单子具有如下的特性:
1.单纯性
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
“单子”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monas,意即“一个”或“单纯”。
2.复多性
单子是无限多的。
3.永恒性
4.单子之间相互独立
5.质的区别
6.单子是自因
单子是单纯的,没有部分,因而它的变化和发展不可能来自外部,只能出于它的内部原因,这也符合实体独立自存而能动的原则。
莱布尼茨单子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复活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和能动性原则来克服机械论的缺陷,他所倡导的能动性、个体性和内在性等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十六)洛克
1.感觉与反省(感觉也被称为“外感觉”,反省也被称为“内感觉”)
“人们单凭运用他们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于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任何这样一种原始的概念或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2]。
洛克的解决办法就是“白板说”。
洛克哲学的基本原则是,“心灵是一张白纸”,“知识源于经验”[1]。
在此基础之上,他把知识归结为观念,把观念归结为经验,由此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
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分为对外的感觉和对内的反省。
感觉的对象是外界事物,而反省的对象则是内在的心理作用。
2.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
“观念”(idea)是洛克哲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观念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复杂观念”就是由几个简单观念所组成的观念。
3.两种性质的观念
洛克认为物体的两种性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体中的性质,另一方面是由物体中的性质所引起的心中的观念。
4.知识所谓知识就是理智对于两个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
知识有三个等级,它们从高到低排列为直观的知识、证明的知识和感觉的知识。
第一,直观的知识。
第二,证明的知识。
第三,感觉的知识。
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及其意义
(1)内容第一性质是指物体的大小、形相、数目、运动和静止等,这些性质是物体固有的,不依人的感觉而转移。
第二性质是物体指借第一性质的变状在人们的感官上引起的声、色、味等感觉的一种能力,即物体本身具有引起人们的色、声、味等感觉的能力。
这两种性质都是客观的,是我们的感觉得以产生的基础。
但两者又有区别。
第一性质的观念是对物体性质的直接反映,与物体的第一性质相似;第二性质的观念则受主体状况的影响和制约,与物体的性质不相似。
(2)意义积极:
洛克意识到了感觉具有主观性、相对性,主体的认识与客体在形式上有差别,但在内容上仍然是一致的,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洛克的这种观点较之于把感觉看作是简单的、照镜子似的反映论相比,是进步的,看到了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和主客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表明了感觉不单纯是外物作用于主体的结果,也需要依赖主体的生理结构,反映也不是指形态上的相似,乃是指内容上的一致。
这种考察在认识论上,无疑是一大进步。
局限:
他把物体的性质区分为两种,本身具有机械论的性质;他也过分夸大了第二性质观念的主观性、相对性;关于事物第一性质的观念是不是就没有主观性、相对性,洛克没作说明,为后来贝克莱发展主观唯心主义留下了余地;由于他坚持偏狭的经验论,洛克又散布了不可知论的思想。
(十七)贝克莱
贝克莱,英国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意识到了其哲学中所蕴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如果坚持心外有物的唯物论立场,必将导致怀疑主义和无神论的后果,这不仅会动摇宗教信仰的基础,也对科学不利。
所以,他便对洛克的经验论思想进行了一番改造,而且别出心裁地试图从经验论的立场证明上帝的存在。
1.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贝克莱认为在认识之中包含着两个因素,一是认识的对象即“观念”,一是认识的主体,某种认识或感知观念的东西,即心灵、精神或灵魂。
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感觉观念,一类是心灵通过组合与分解感觉观念而形成的观念。
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这个命题的完整表达应该是:
“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
在贝克莱看来,宇宙中的存在有三种:
第一种是只存在于感知者的心中的观念;第二种是可以感知观念的被创造的精神,即我的心灵和其他所有人的心灵;第三种是永恒无限的精神,亦即上帝。
任何事物都具有可感性质,所以它们能够被我们所感知,至于这些可感性质则并非我们的创造,而是上帝的作品。
2.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认为,一旦把物质概念这块基石去掉,整个建筑物就不能不垮台。
因此,贝克莱竭尽全力致力于消解物质概念。
贝克莱利用洛克哲学中的矛盾为其唯心主义作论证。
首先,“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不相同的东西是不能相互结合的,因而观念不可能与存在于心外的不是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哲史 复习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