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819935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19.51KB
免疫学复习提纲.docx
《免疫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复习提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复习提纲
本复习资料是我结合课件和书本整理出来的,因为老师没说重点,所以我把我认为大家该掌握的都整理出来了,把我知道的重要的地方也特别标注出来了。
大家参考看看吧~~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哦!
孙恺
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功能:
防御、自稳、监视
免疫应答的特点:
1免疫细胞必须被激活才能执行免疫功能
2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异性——特定的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应答中产生的效应细胞和分子仅能与诱导其产生的特定抗原发生反应。
记忆性——特异的免疫细胞具有保存抗原信息的功能。
耐受性——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可表现为针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不应答,即免疫耐受。
免疫分子:
6个抗原Ag、抗体Ab、补体C、细胞因子CK、白细胞分化抗原CD、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免疫细胞:
B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NK)、抗原提呈细胞APC(树突状细胞DC、单核Mon/巨噬Mφ细胞)、粒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食碱性粒细胞)及其他(肥大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脏和黏膜免疫系统),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互相联系。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并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一)胸腺★
解剖结构:
一层结缔组织被膜覆盖胸腺表面,并深入胸腺实质将其分隔成许多小叶。
小叶的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皮髓质交界处含大量血管。
图见书P15
细胞组成:
胸腺皮质细胞(TSC)和胸腺细胞(thymocyte)
不成熟T细胞(皮质)→成熟T细胞(髓质)
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功能;3、屏障作用
(二)骨髓★
组成:
分为红骨髓和白骨髓,红骨髓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实质细胞组成。
骨髓微环境指造血细胞周围的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细胞以及它们所表达的表面分子和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它是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淋巴细胞迁移成熟的必需条件。
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B细胞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三)淋巴结★
结构:
(1)皮质区:
浅皮质区(B细胞区),深皮质区(T细胞区)
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区内含淋巴滤泡:
①初级滤泡,无生发中心,含静止的成熟B细胞;②次级滤泡,出现生发中心,含大量增值分化的细胞
(2)髓质:
髓索(B,T细胞),髓窦(MΦ)
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25%,T细胞75%);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有害异物
淋巴细胞再循环:
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或淋巴细胞归巢。
(四)脾脏——人体最大免疫器官
结构:
红髓,白髓和边缘区三部分
PS:
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T细胞居住区)和淋巴滤泡(也称脾小结,B细胞居住区)
功能:
1、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B细胞60%,T细胞40%);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针对血源性抗原);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4、过滤有害异物
(五)黏膜免疫系统:
也叫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
组成:
1、肠相关淋巴组织;2、鼻相关淋巴组织;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
M细胞:
又称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顶部胞质较薄,胞核位于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内陷形成一较大穹隆,其中容纳T/B细胞、MΦ、DC。
M细胞→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抗原→将未降解的抗原转运给小袋中的巨噬细胞→后者携带抗原至集合淋巴结→引发黏膜免疫应答
功能:
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第三章抗原
一、定义★:
能与B或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以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二、特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异物性(非己的物质)
抗原刺激机体,使其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与机体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差异越大,则异物性越强,也即免疫原性越强。
2、免疫反应性——抗原性(antigenicity)或特异性
抗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某一特定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后,仅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的特异性由抗原表位决定。
抗原表位:
也称作抗原决定基,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
能被特异性淋巴细胞受体(TCR或BCR)识别并结合。
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交叉反应:
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共同抗原反应→交叉反应→临床误诊
抗原进入机体途径所产生免疫应答由强到弱: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三、分类★:
1是否具免疫原性:
完全抗原,半抗原
大多数物质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即为完全抗原而多糖、类脂、某些药物等属于半抗原,它们若与蛋白质载体交联或结合也可成为完全抗原,即表位-载体作用。
TD-Ag
TI-Ag
T细胞
依赖
不依赖
免疫应答
体液/细胞
体液
抗体类型
多种
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2对T细胞依赖性:
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注:
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及细胞抗原均属TD-Ag。
TI-Ag分为I、II两类:
I类可刺激成熟或未成熟B细胞活化;II类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活化)
3是否在APC(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
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注:
内源性抗原供CD8+T细胞TCR识别,外源性抗原供CD4+T细胞TCR识别)
4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噬性抗原
(注:
异实型抗原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参与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发生,与血型抗体的产生有关,用于临床诊断)
四、免疫应答★:
体内的免疫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释放免疫效应分子,执行免疫功能的过程。
影响免疫应答的因素:
①抗原的理化性质:
化学/物理性质、分子量、结构/构象、易接近性
②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
接种数量/次数、接种途径、佐剂
③宿主方面的因素:
遗传、年龄、性别等
五、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佐剂:
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例如:
弗氏完全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
超抗原:
是一类特殊的抗原性物质,其在极低剂量水平(1-10ng/ml)就能活化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
而正常情况下,普通蛋白质抗原只能激活机体总T细胞库中万分之一至百万份之一的T细胞。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一、定义★:
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血液和组织液中一类糖蛋白,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即:
B淋巴细胞→浆细胞→抗体
存在形式:
①分泌型Ig(SIg),主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发挥各种免疫功能
②膜型Ig(mIg),构成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二、结构★★:
1四肽链结构,链间二硫键连接;
2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
3氨基端和羧基端
根据构成H链恒定区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分为IgG、IgA、IgM、IgD和IgE。
可变区与恒定区
通过比较氨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近N端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区),而可变区以外的部分,位于肽链C端,其氨基酸序列相对恒定,称为恒定区(C区)。
可变区:
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变化较大(重链1/4,轻链1/2)
恒定区:
氨基酸数量、种类、排列顺序都较稳定(重链3/4,轻链1/2)
高变区和骨架区
重链和轻链V区各含3个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高变区(HVR),分别为CDR1~CDR3。
CDR以外的V区,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骨架区(FR),分别为FR1~FR4。
铰链区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易弯曲;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J链:
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可将单体IgA分子连接成多聚体。
如IgA二聚体和IgM五聚体
分泌片SP:
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60-70kD,为一种含糖的多肽,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IgA二聚体上,并一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保护IgA铰链区免受蛋白酶降解。
三、生物学功能★
(一)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
1、IgV区的作用:
识别和特异性结合抗原
2、IgC区的作用:
①激活补体;②细胞亲嗜性:
包括调理作用和ADCC作用;③介导I型超敏反应
(二)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1、IgG:
多为单体,是含量最高的Ig(75%-80%),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分4个亚型,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IgG可穿过胎盘,主动进入血液循环,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重要意义。
再次应答
2、IgM:
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可激活补体、结合抗原、免疫调理作用比IgG强。
初次应答(免疫接种后首先出现的抗体)
3、IgA:
可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黏膜免疫
v血清型IgA为单体,存在于血液中(10%-15%)。
v分泌型IgA(sIgA)为二聚体,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初乳、唾液、泪液),参与黏膜局部免疫。
4、IgD:
膜结合型IgD(mI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注:
未成熟的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mIgD)
5、IgE:
在血清中含量最低;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ε受体(FcεRⅠ)结合,引起Ⅰ型超敏反应;可能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四、人工制备抗体
(1)多克隆抗体:
在含多种不同抗原决定基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抗体混合物为多克隆抗体。
多克隆抗体是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混合物,并非针对某一特定表位,其缺点是:
针对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也不易大量制备从而应用受限。
(2)单克隆抗体
原理:
将正常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细胞融合剂存在的情况下融合,融合后的细胞既具有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又具有骨髓瘤细胞能在培养基中大量繁殖的特征。
这种杂交瘤细胞经过克隆形成细胞系,系内所有的细胞分泌的抗体是均一的,其结构、氨基酸顺序、特异性都是一致的,因而称为单克隆抗体。
这种技术称为杂交瘤技术。
免疫程序、剂量和方法是关系到是否能得到所需要的单抗的关键。
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制备成本低,已广泛用于疾病诊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和鉴定,疾病的被动免疫治疗和生物导向药物制备等。
第五章补体
一、定义:
补体:
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并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
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二、组成:
①补体固有成份:
存在于血液中,参与补体激活级联反应。
②补体调节蛋白:
参与调节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
③补体受体:
表达于细胞表面,通过与补体活性片段结合而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
三、补体的激活(大多数补体以无活性的酶前体形式存在)
★1、经典途径:
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
参与的补体成分依次为C1、C4、C2和C3。
C1大分子的结构
启动阶段----C1活化
C1q+上Fc段结合→发生构型改变→C1r活化→激活C1s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活化阶段----C3、C5转化酶的形成
C4C1s→C4a+C4b
C2+C4bC1s→C2a+C2b
C2a+C4b→C4b2a(C3转化酶)
C3C3转化酶→C3a+C3b
C3b+C4b2a→C4b2a3b(C5转化酶)
效应阶段(共同末端通路)----MAC形成并溶解细胞
C5→C5a+C5b→C5b6789n
激活条件: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
②每1个C1分子需与2个以上Ig分子单体结合
③IgM的CH3区,IgG的CH2区
2、旁路途径:
不依赖于抗体的存在,由C3和B、D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
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
启动阶段----C3转化酶
激活阶段----C5转化酶
效应阶段----共同末端通路
3、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
由MBL结合至细菌启动。
四、补体活化的调控
1自身的调控:
形成的中间产物(C3、C5转化酶)不稳定,成为自限因素。
2调节因子的调控:
①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的抑制剂;②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作用的调节剂;③保护机体组织细胞免遭补体破坏的抑制剂
调节的三个环节:
C1活化、C3转化酶形成、MAC组装(C1INH、H、I、DAF、C4bp、HRF、CD59P等)
五、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溶菌、溶细胞作用;免疫调理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介导炎症反应
第六章细胞因子
一、定义:
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通过结合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作用,在介导机体免疫反应及造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来源:
v活化的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尤其是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v基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等。
v肿瘤细胞:
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
三、作用方式及特点:
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
四、分类:
1、根据细胞因子产生细胞:
淋巴因子(淋巴细胞产生)如IL-2,3,4,IFN-γ等
单核因子(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如IL-1,6,8,TNF-α等
非淋巴/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如EPO,IL-7,IL-3,IFN-β等
★2、根据结构与功能:
v白细胞介素(IL):
白细胞产生并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也可由其它细胞产生和发挥作用。
v干扰素(IFN):
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分为Ι型(α/β)和II型γ干扰素。
v肿瘤坏死因子(TNF):
使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TNF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Mφ产生,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v集落刺激因子(CSF):
选择性刺激造血干细胞或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前体细胞分化、增殖,具有增强相应成熟细胞功能的作用。
v趋化因子(chemokine):
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表面,对各种白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
v生长因子(GF):
介导各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五、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主要表达于细胞表面,为跨膜蛋白,由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根据其胞外结构及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为5个家族。
Ι型细胞因子(凝血因子)受体家族、Π型细胞因子(干扰素)受体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趋化因子受体家族
六、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①参与造血/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②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③介导炎症反应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定义:
LAD是不同谱系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大多为跨膜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
将不同实验室所鉴定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CD)。
二、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相关信号转导的CD分子
1、CD3:
CD3与T细胞受体组成TCR/CD3复合物,分布于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在TCR与抗原-MHC复合物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CD4:
是辅助性T细胞Th的重要表面标志;也可表达于某些抗原提呈细胞表面。
3、CD8:
是细胞毒T细胞CTL的重要表面标志,部分T细胞及NK细胞也可表达CD8。
根据其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例如:
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
△三、黏附分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和信号转导,以及细胞的伸展与移动。
对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炎症和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
黏附分子的分类:
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黏蛋白家族、未归类的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的功能:
参与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和活化、参与炎症过程、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一、定义:
决定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或组织相容性)的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
其中,诱导迅速而强烈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定位于动物和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
MHC的编码产物即MHC分子或MHC抗原,其表达于不同细胞表面,主要功能是参与抗原呈递、制约细胞间相互识别及诱导免疫应答。
二、MHC复合体的两大特点:
多基因性-----指复合体由多个位置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多态性-----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的现象。
三、基因结构:
产物具抗原呈递功能,直接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MHC基因:
MHCⅠ类基因→MHCⅠ类分子(表达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人(B、C、A)小鼠(K、D、L)
MHCⅡ类基因→MHCⅡ类分子(表达于淋巴样组织中的各种细胞表面)人(DP、DQ、DR)
MHCIII类基因
1、MHCⅠ类分子结构
由重链α和轻链β组成
重链为跨膜蛋白,分为胞外段、跨膜段和胞内段。
胞外段的远膜端α1、α2结构域决定Ⅰ类分子多态性,共同构成抗原(肽)结合槽。
结合槽两端呈封闭状态,容纳8~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
近膜端α3结构域是与T细胞表面CD8分子结合的部位
2、MHCⅡ类分子结构
由重链α和轻链β组成
两条肽链均为跨膜蛋白,分为胞外段、跨膜段和胞内段。
胞外段的远膜端α1、β1结构域决定Ⅱ类分子多态性,共同构成抗原(肽)结合槽。
抗原结合槽两端呈开放状态,容纳10~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
近膜端β2结构域是与T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四、MHC遗传特点
1高度多态性----复等位基因的共显性表达。
复等位基因:
群体中位于同一基因座的不同基因系列即复等位基因,此乃形成MHC多态性的根本原因。
共显性表达:
两条染色体同一基因座每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基因都能编码相应的分子,从而共同表达于细胞膜上,共显性是MHC多态性的重要原因。
2单元型遗传----紧密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MHC各位点的基因组合,终生不变,可为个体的遗传标志,也可作为一个单位遗传给下一代。
3连锁不平衡----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此现象称为连锁不平衡。
五、MHC生物学功能
1参与抗原加工与提呈抗原:
内源性/外源性抗原在APC内被加工、处理所产生的小分子肽段与MHCⅠ/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继而表达于APC表面,供CD8+/CD4+T细胞识别,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2参与T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其限制性识别。
第九章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
淋巴细胞:
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体,其显著特征是异质性,可分为许多表型和功能不同的群体:
T、B、NK等。
人体内约有2*1012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30%,由胸腺和骨髓产生,其中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脾、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一)T淋巴细胞
一、T细胞的分化发育
1、T细胞发育的阳性选择:
通过阳性选择获得MHCⅠ类分子和MHCⅡ类分子限制性识别能力
早期胸腺细胞位于胸腺皮质,其表型为CD4-、CD8-,称为双阴性细胞(doublenegativecell,DN)。
随着胸腺细胞逐渐向深皮质区迁移,双阴性细胞逐渐转变为CD4+、CD8+双阳性细胞(doublepositivecell,DP)。
当DP细胞以适当亲和力与基质细胞表面MHC分子结合,则存活转变为单阳性细胞(Singlepositivecell,SP)。
与MHCⅠ类分子结合→CD4-CD8+SP细胞,与MHCⅡ类分子结合→CD4+CD8-SP细胞。
2、T细胞发育的阴性选择:
通过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性
位于胸腺皮髓质交界处的DC和Mф可高表达自身肽—MHCI或自身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经历阳性选择后的T细胞若与自身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即发生凋亡或失能,而不能识别该复合物的T细胞则继续发育。
★二、T细胞表面分子:
TCR-CD3→Ag-MHCII;CD4→MHCII;CD28→B7
1、TCR(T细胞抗原受体):
为T细胞表面特征性标志,可识别抗原,但不能直接识别蛋白质抗原,只能特异性识别APC或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体。
TCR-CD3复合物:
TCR与CD3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
TCR-CD3→Ag-MHCII
2、CD4分子和CD8分子:
成熟的T细胞只能表达CD4分子或CD8分子。
CD4分子是一条肽链组成的跨膜蛋白,胞外区具4个结构域,与MHCII类分子的β2结构域结合;CD8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两条肽链均为跨膜蛋白,胞外区各有1个结构域,与MHCI类分子的α3结构域结合。
CD4→MHCII
功能:
加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CD4+T细胞和CD8+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自身MHC-I类和MHC-II类限制性的原因。
参与TCR识别抗原产生活化信号转导过程。
3、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共同刺激分子受体):
初始T细胞的完全活化需要两种信号的协同作用:
第一信号由TCR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将信号传至细胞内;第二信号则由APC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
CD28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同源二聚体,几乎表达于所有CD4+T和50%CD8+T细胞表面,其配体为表达于B细胞和APC表面的CD80(B7-1)和CD86(B7-2),CD28/B7-1、B7-2是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对,它们之间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即第二信号。
CD28→B7
三、T淋巴细胞亚群
分类:
所处的阶段:
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
表达TCR的类型:
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
表达CD4/CD8:
CD4+T细胞,CD8+T细胞
功能: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Th细胞:
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Th1、Th2和Th3三类效应Th细胞。
CD8+CTL细胞:
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免疫学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