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docx
- 文档编号:819749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32KB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docx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
2019-2020年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教学设计3套
一、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2、过程与方法:
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斯大林的一些文章、农业集体化情况等相关历史材料,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或表现(经济)
教学难点:
从斯大林模式中吸取什么教训?
四、教学导入:
问题:
列宁逝世后,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如何变化的?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板书课题)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
1.工业化的必要性
投影以下材料
材料一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继续发展,必须采取新的、强有力的措施,因此,为了使国家不再成为一个农业国家,为了使国家不再从国外进口小到铅笔、大到飞机等商品,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
材料三 斯大林说:
“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
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
“人们有时问:
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
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
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
回答:
你认为苏联为什么要实现工业化?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设计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工业化之前的苏联经济与西方经济的比较并不清楚,因此需要提供更加丰富、详实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工业化之必要性,进而使他们认识工业化到底改变了什么。
)
2.巨大成就
展示一组图片“捷报频传”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一五”计划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等。
(设计说明:
对工业化的成就,学生由此可以获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的认识。
)
3.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资料:
(1)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2)知识链接“斯达汉诺夫运动”。
(3)资料卡片“显然,这是人类意识在劳动方面的巨大觉醒。
这只有在工人觉得自己是主人的真正社会主义社会里才有可能。
——罗曼·罗兰”
提问: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
提示:
(1)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的体现。
(2)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3)制订并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二五”计划。
(4)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工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生产技术革新运动,如斯达汉诺夫运动。
(5)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经济危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遭受重大打击。
(设计说明:
目的一,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对教材所提供资料的重视;目的二,培养学生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能力。
)
4.工业化中的主要问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点讲)
图片显示:
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至于轻工业、农业都是次要的、从属的、为重工业发展效力的部门。
主张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资金的积累。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为8.1%,轻工业产值为210%,重工业产值为550%。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肉类按人口平均计算,1913年为31.4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设计说明:
“论从史出”是学史的基本要求,教材中只简单下了结论,即“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却无史实相印证,故放映这段视频帮助学生理解。
)
小结:
苏联的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这一过程中苏联迅速消灭了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统一管理。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农业集体化的背景(略讲)
投影以下材料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
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
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
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提问:
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提示:
小农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工业发展的需要;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即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农业集体化的过程(略讲)
学生在预习学案时,通过看书填空(如下),能够很好地完成和掌握农业集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教师可以设计一至两道选择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1927年
1929年
1932年
1937年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 D )
①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③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对农业集体化的认识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农业集体化的成败”
有人说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为工业化提供了必须的粮食,因而是成功的;有人说全盘集体化没有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而且农业生产没有得到提高,所以是不成功的;还有人说集体化消灭了富农,这是值得肯定的。
这些说法对不对?
你能提出更合理、更全面的观点吗?
(设计说明: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只要言之成理,便可给予鼓励,)
(三) 斯大林模式(重点讲)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简要说明便可):
⑴国际形势:
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⑵经济形势: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
⑶政治形势:
苏联成立;斯大林巩固领导地位
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
革命前存在大量农奴制残余;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根深蒂固
⑸思想环境: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理解
⑹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根本原因 这是由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设计说明:
在学习掌握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之后,可以说水到渠成,探讨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
2.填充表格,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重点)、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和特点。
定义
形成标志
特点
表现
吸取教训
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1936年苏联颁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高度集中
经济: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要遵循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重视商品和市场的调节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置与指令性计划之下是不可取的,农、轻、重要协调发展。
政治:
高度集权、个人专权
要健全民主法制,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防止权力高度集中和以党代政,反对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
个人崇拜、思想文化单一、用行政干预手段管理思想文化
不能用行政干预手段管理文化、学术问题,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设计说明:
表中的大部分内容放在课前学案预习时完成,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课堂上教师予以点拨,利用该表完成教学重点“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重点把握经济方面内容),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图片资料展示也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的认识。
)
3.评价斯大林模式
投影
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1.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3.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你对“斯大林模式利与弊”最深刻的感受,并相互交流(主要从经济角度考虑)。
布置作业
“斯大林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比较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建立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探究讨论: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给我们那些教训或启示(重点把握经济角度)?
(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和实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严重问题;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讲述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2.通过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分析、评价,使学生认识到: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通过对本节课的分析讲述,使学生认识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焕发起人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动用共性与个性、原因与结果、发展与联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及利弊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难点: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俄国从此进入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请同学们结合第一节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面临的主要形势有哪些?
2.为巩固新政权,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1)苏联经济恢复后,但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
(2)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
(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注:
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苏联的缔造者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当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时候,列宁因病于1924年1月21日逝世。
2、方针的制定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这次会议标志着苏联有计划、大规模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
3、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几千家企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工业化建设,如:
1935年出现的斯达汉诺夫运动。
4、成就
苏联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到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已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5、问题
形成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和理的经济结构。
注: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1)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则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
(2)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多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则是对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
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不同。
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是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历史历程不同。
资本主义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而苏联的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
第三,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而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
1、原因:
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即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方针的制定: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又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成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3、实施:
从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1930年,斯大林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农业集体化运动进行整顿和纠偏。
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4、结果:
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的93%,集体农庄拥有的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99.1%,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
5、影响: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1936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也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斯大林模式的实质:
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3、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1)经济: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
高度集权,个人专权;开展大清洗运动;
(3)思想文化:
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
4、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它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缺点和弊端:
经济上,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过死,经济总体效益差,不能长期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政治上,权力过度集中,民主太少,容易滋生个人崇拜,社会主义法制受到破坏;文化上,管理模式单一化、公式化,损害了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本课小结】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帝国主义封锁包围之中,苏联于二三十年代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在斯大林同志的领导下,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但同时,在苏联的经济建设中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如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
轻、重的比例失调;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及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病。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节教案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程标准要求: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的含义:
指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得失。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
阅读斯大林的一些文章、农业集体化情况等相关历史材料,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导入:
列宁逝世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形成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板书课题)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924年1月列宁因病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他抛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回归到“战时共产主义”思路上来。
1、苏联工业化的困难(背景):
(1)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内部技术落后、资金短缺,
(2)外部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威胁。
(3)并且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斯大林为首的党中央在工业化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业化方针与政策。
2、社会主义工业化——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1)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2)1926——1928年主要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
(3)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期间,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人们将忘我劳动的精神同掌握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劳动竞赛。
(4)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总产值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3、暴露出的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高积累获得;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等
结合教材P120“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
答案提示:
苏联政府对于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等。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状况: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种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为了克服小生产者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因此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2、农业集体化:
(1)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1929年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
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都在抢时间、争速度。
出现了“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使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
(3)1930年3月,斯大林的《胜利冲昏头脑》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4)到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结合教材120页的表格)
3、影响:
到1932年底,富农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的原则,使千百万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
也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4、教训:
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三、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1)经济方面
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经济体制方面的高度集中就是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决策权全部集中于中央,把人力、财力、物力的支配权统统集中于中央;实行以部门管理为主的集中管理体制。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这种计划的特点,一是指令性,国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二是排斥市场调节,把市场调节完全看做是资本主义的。
主要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管理经济主要通过党和国家机关发布命令、决议的办法,或者采取行政组织手段,与各经济组织、企业发生关系,组织经济生活。
(2)政治方面:
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
工会、共青团、合作社、苏维埃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他们都是党联系群众的“引带”。
党和国家融合为一,国家完全隶属于党,党包揽一切。
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
干部任职终身制。
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各级党组织虽有监察委员会,但监督的权限日益缩小,且同级党委的领导下,独立性也很小。
(3)思想文化方面:
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否定学术思想自由和艺术的多样性,以垄断、粗暴和高压的方式干预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混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压制学术自由,结果就是,“伟大领袖”一人的思维代替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维,思想理论上只有一种观点,学术文化上只有一个学派,艺术创作上只有一种风格。
(文化专制主义,窒息学术思想,造成思想的长期教条化和僵化)
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完本课后,你对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中历史 斯大林 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教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