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docx
- 文档编号:8183738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11KB
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docx
《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
从化学学科高考变迁谈理科综合教学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考试大纲及新旧高考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出发,阐述了如何搞好理科综合教学,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基本观点。
全文分四大部分:
一、高考化学突出科学素养和能力考查,二、从化学科看高考理科综合测试,三、高考化学复习策略,四、总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高三化学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书本为中心,着力于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怎样把知识讲透,易于学生记忆、掌握,追求全面而细致的讲述和反复练习,从而导致了“满堂灌”、“题海战术”及考试也是以检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要目标。
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是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
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用知识去创造发明,也就是说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造发明的能力,或者说是培养创造发明的素质,实施综合素质的考试,正是为了引导我国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新的高考改革明确指出:
要更加注重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查,这就要求从灌输知识转变到培养和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上来,实现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
这不仅是教学过程中主体角色的转变,而且是从教学知识取向(即知识立意)向能力与素质取向(即能力立意)的转变。
也就是由过去的“知道是什么”转向现在的“知道基本知识信息,怎么用”,这些变革要求教学观念要有根本性的转变,要改变那些习惯了的,自以为是的经验认识,代之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必须时刻注意激励动员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自己。
一、高考化学突出科学素养和能力考查
什么是知识、技能和能力?
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
而技能是指借助于智能自觉地运用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能力,知识是从理解的角度看,是懂不懂的问题;技能则是从运用的角度看,是会不会的问题。
能力定义有多种,那么高考化学能力指的是什么?
结合高考改革,高考更加突出化学科必须以学科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向能力测试倾斜,化学高考应该测试的能力,也就是中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培养的能力即: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高考化学考查的观察能力
化学学科中的观察能力,它要求突出“深刻”二字,不仅要注意到现象,还应考虑到现象后面的本质,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全面、深刻的观察。
对自然、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能力,它是丰富和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探求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扩大化学知识面并使其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
对观察结果的初步加工能力,它强调从观察中提取事物的特征和归纳同类事物的共性或归纳出表象的简单规律,初步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及其简单规律的正确描述,并形成记忆和判断。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常常出现某些特征现象、曲线、图型等,它们都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且往往是隐含的,只有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加工,才能发现其反映出的规律,提取出有用信息。
2.高考化学考查的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它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顺利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是规范地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功,实践证明它的考查离不开“学生实验”,是由其发展、派生出来的。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手、眼、脑并用的过程,常伴有生动、直观的物理现象及现象后面的新物质生成,其目的是获得某些知识和探求某种客观规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观察和记录,对所得结果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是一种认识的飞跃,是从理性角度考查化学能力的一个热点。
初步处理实验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混合物组分确认及分离、验证化学原理、纯度及定性、定量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敏锐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创造性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理科综合考查的热点。
3.高考化学考查的思维能力
它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精确性、逻辑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整体性(广阔性、综合性)及思维的创造性等,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利用和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的法宝,是各种能力的核心。
因此在高考中一直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有自己特定的操作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四个基本环节,其培养要依靠中学各个方面的协同来完成,表现在化学科中是以化学基本知识为载体,紧密联系化学实验,自然科学发展新技术和社会、环境各领域而培养起来的,它可以概括为:
①对中学化学基本知识内容能融会贯通,通过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贮存,并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能力,是其他思维能力的基础,不是靠老师灌输,而是要靠发挥学生主动性,自己独立思考而最终获得。
②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境)分解,联系所学知识迁移、转换、重组,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反应式或图表表达出来的应用能力,它是靠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和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能力来完成的。
二、从化学科看高考理科综合测试
1、高考命题的新特点
高考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表现在命题基本思想上是“以能力立意”和“以现实生活立意”,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支持了中学化学科的“双基”教学,为中学“全面打基础”的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②、突出科学素养和能力考查,充分体现了高考选拔功能。
③、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学以致用,体现了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两全”核心。
2、高考化学科内综合题特点
高考化学科内综合题特点突出表现在5个方面:
①、以理论联系实际和相关学科的交会点作为开拓知识面的生长点。
②、注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价值观。
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④、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检测考生创新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及实验能力。
⑤、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真实模拟现实,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侧重于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三、高考化学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与学习
老师要立足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对《大纲》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把握好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体系,打好基础,争取做到融会贯通。
2.强化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
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重点突出3个方面:
①、创造个性培养,它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化学学习中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质疑,它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个性因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结果,需要教师积极倡导、引导,加以培养,给学生尽可能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鼓励学生对一些观察到的化学现象或给出的化学事实、数据运用一定的原理、概念及物质变化规律去解释概括,得出结论,并能够将知识迁移,作适当的推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执着性,提高自学能力。
②、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强调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包括集中和发散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创造技能培养,在中学知识范围内,创造性技能主要指独立的个体对新知识、新方法和其蕴藏的基本规律的发现、认识,并掌握运用的能力,其培养应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练习,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特点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取创造性技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包括开辟第二课堂,丰富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具有更多地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日积月累,学生的创造性技能就会逐渐形成。
3.考前抓好系统复习
“理科综合”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科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综合”不是学科知识的“拼盘”,而是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复习的第一阶段,树立“系统”观,做好化学学科“双基”的夯实,注重能力的培养。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自身较完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和简明化。
系统复习首先要立足于课本,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每年的高考题都可以说是“万变不离课本”,教材是传授基本基础知识的依据,复习忽略了教材就是丢掉了根本。
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就必须首先将课本知识学精学透。
复习不是简单地记忆学过的知识,而应该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回过头来审视学过的知识。
因而在复习之前必须明确所复习的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目标,复习之后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
系统复习中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综合提高,两者都不可忽视。
忽视前者,复习是空中的楼阁;忽视后者,复习是浅显的重复。
由于“理科综合”从知识点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考查,知识点可能不考,能力不可能不考,在系统复习时应以知识点为载体,加强对能力锻炼。
要做到不仅要复习知识点,更要对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演绎、思考、积累、表达、概述形成能力。
中学化学的学习大体培养学生六种能力:
综合概括能力、概念辨析能力、思维迁移能力、观察操作能力、叙述表达能力和定量计算能力。
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是以知识点做基础进行横向对比、纵向归纳,拓宽演绎和思维发展,知识点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在一起。
所以知识点是复习的基础,能力是复习的核心。
(2)复习的第二阶段,树立“专题”观,做好学科内的综合,注重能力的升华。
据统计,历年高考中常考不衰的考点有二十余个,这一现象并不奇怪。
一是化学科的试卷相对有一定的稳定性;二是这些考点所涉及的知识是化学的基础和核心;三是理科综合的考查也是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
因此,要对这些热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并对每一个热点作出科学、简明的概括总结。
如,常见气体的鉴别、常见阳离子的鉴别、常见阴离子的鉴别、常见有机物的鉴别、常见有机物的制备、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常见无机盐的水溶性、除杂质的方法、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多种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电解的一般规律、多种计算题型的计算方法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专题总结,才能使表面上“杂乱无章”的知识变得系统化、条理化,才能便于理解记忆。
另外,此轮复习以练为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多作一些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练习题。
一题多解是指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道题,旨在锻炼发散性思维能力;多题一解是指对同一类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以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可以综合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培养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复习的第三阶段,树立“剪辑”观,做好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高考复习应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
经过前两轮复习后,在围绕知识点、考点练习的基础上,还很有必要进行“剪辑式”复习。
“剪辑式”复习是以知识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经”,以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纬”,不以教材顺序简单地机械地重复,而是以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
在这个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之下,“剪辑”化学的基础和核心知识;“剪辑”当今高科技发展方面的化学问题;“剪辑”社会生活方面的化学问题;“剪辑”物理知识在化学中渗透和应用(如:
天平上的化学计算,喷泉实验与气体溶解度,电学与电化学等);“剪辑”化学知识与生物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如:
涉及生活、健康、医药、环保、大气和水质污染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剪辑式”复习在头脑中建构一个清晰的“知识网”,使综合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使自己在探究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剪辑式”复习过程中,在思维上做好从分到综,从综到分的双向切换,做到能把综合的思维、综合的思想正确地表述出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终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
四、总复习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有侥幸心理
在复习时不要有通过大量做题,碰运气,撞到现成高考题目的侥幸心理,而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这种能力概括起来,就是“读懂信息—整理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的一般性本领,面对一道看来面目全新的考题,先不要怕它,静下心来读懂题意,理出头绪,运用自己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积极求解,以不变应万变。
2、做好最后的迎考准备
高考是一种融知识、能力、体能、心理等综合性的竞争。
最后临考前要调整心态、积蓄体能,适当降低学习的强度。
陷于题海,临场发挥肯定是不会好的。
着重注意以下3件事情:
⑴、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网络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若知识缺陷不补全,怎能谈上能力的提高?
不妨闭目静思,任选一个点,自由驰骋,看看自己线与线、点与点间有无脱节,努力使学到的知识更富立体感。
⑵、充分扩大已积累的成果
高三一年学生已做过数十套试卷,难以数计的习题,有些或许因时间久远已淡忘,或许当初也末能彻底掌握,最后阶段到了该整理、归纳、反思的时候了。
帮助学生不仅要再度审视当时所犯的错误,点滴教训铭记在心,而且要重点在方法、技巧上多作总结。
⑶、在邻近高考的最后阶段要有大胆的取舍精神
对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全部掌握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有大胆的取舍精神。
对于高考的热点问题力争把握好;对于自己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掌握的东西也要力争全面把握,确保在高考中不失分;但对于某些凭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搞清楚的“偏、难”问题,要大胆地置之不理。
否则,一头扎进“偏、难”问题中不能自拔,到头来,不仅没有把问题弄清楚,反而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这样一来,就不可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就不可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历年的高考实践证明,只要掌握了80%的知识,有20%的知识没有学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完全应该以从容的心态迈进考场。
3、以教材、学科特征为根本
从学科特点和知识系统出发,抓住教材的重点,突破能力训练的难点。
大胆抛弃与培养能力无关的知识,剔除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和习题。
以教材为根本,不引入生造的概念,以学科特征为根本,不使用离题太远的跨学科的综合题,不使用与教材无重要关联的、难度大的、无代表性的“联系社会“的习题。
总之,理科综合注重考查学生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要想从容地迎接新高考的挑战,概而言之不外乎注意两点:
一是学透、学活课本基础知识;二是掌握用学过的基础知识灵活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学特级教师谈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卷试题》
2、《从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看教学与复习策略》-----陆建刚
我要评论举报文章阅读(26)|评论(0)
上一篇:
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一篇:
多媒体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杭州教研网浙ICP备05013514号
2010Allrightsreserved地址:
杭州市孩儿巷6号7层-8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化 学科 高考 变迁 理科 综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