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docx
- 文档编号:8179895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5.59KB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docx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检验基础名词解释和大题整理
名词解释:
1.血清离体血液自然凝固后分离出的液体
2.抗凝剂或抗凝物质能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
3.碱性染料有色部分为阳离子,能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DNA、RNA等结合,主要用于细胞核的染色
4.红细胞计数(RBC)血液一般检验项目,与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结合,常作为诊断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指标之一
5.血红蛋白(Hb或HGB)在人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是红细胞内的运输蛋白
6.网织红细胞(RET)在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
7.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8.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中性粒细胞的体积大小相差悬殊,不均一性增大
9.中毒颗粒在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
10.核左移外周血液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的现象
11.核右移外周血液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
12.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疾病、应激状态或过敏源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表现为胞体增大、胞浆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
13.退行性变细胞发生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等现象,常见于衰老和病变的细胞
14.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核酸变性、聚集形成的颗粒,经碱性染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
15.血型及血型系统血型:
血液各种成分抗原的遗传性状,是血液主要特征之一血型系统:
由单个基因或多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所产生的一组抗原
16.交叉配血试验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中是否含有不相配的抗原和抗体成分的试验
17.ABO血型鉴定盐水介质法ABO血型抗体以IgM为主,属于完全抗体。
IgM抗体分子链较长,能克服红细胞表面的排斥力,同时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能在生理盐水中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18.红细胞直方图正常红细胞直方图是一条近似正态分布的单峰曲线,通常位于36~360fl范围内,横坐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坐标表示不同体积红细胞出现的概率
19.血小板直方图正常血小板直方图是一个偏态分布的单峰光滑曲线,通常在2~30fl范围内,主要集中在2~15fl
20.激光散射法将稀释、染色、球形化的细胞悬液注入鞘液流中央,单个细胞沿着悬液和鞘液流两股液流整齐排列,以恒定流速定向通过石英毛细管,即流体动力学聚焦技术
21.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22.乳糜尿由于泌尿系统淋巴管破裂或深部淋巴管阻塞致使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液中,尿液呈乳白色浑浊
23.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3个/HP
24.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受到感染、中毒、损伤或继发于肾小球疾病时,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而出现的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25.组织性蛋白尿来源于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26.尿比重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
27.尿渗量尿液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的总数量,与颗粒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关,蛋白质和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对其影响较小,可以确切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
28.尿液离心染色显微镜检查法为了鉴别病理性有形成分和提高白细胞、闪光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和真菌的对比度,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尤其防止漏检透明管型,可在染色后进行显微镜检查
29.透明管型又称玻璃管型,主要由T-H蛋白构成,也含有白蛋白及氯化钠,呈无色透明状,在碱性尿液中可溶解消失
30.草酸钙结晶无色方形闪烁发光的八面体或信封样,有两条对角线互相交叉,有时呈菱形,偶见哑铃型或饼状
31.尿液有形成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在显微镜下检查到的成分
32.代谢性糖尿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高血糖所致
33.蜡样管型是由颗粒管型衍化而来,或因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逐渐形成的管型,也可能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的
34.隐血试验(FOBT)检查粪便隐血的试验
35.肠道菌群失调症粪便中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比例>1:
10,正常菌群减少甚至消失,而葡萄球菌或真菌等明显增多
36.精子活动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活动精子所占精子总数的比例
37.精子活动力精子前向运动的能力
38.生精细胞即未成熟生殖细胞,指各阶段发育不全的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及发育不全精子细胞
39.精子计数一种指计数单位体积内的精子数量,即精子浓度。
另一种是精子总数,即单次排出的精子的绝对数量(精子浓度×本次精液量)
40.前列腺液由前列腺分泌的不透明的淡乳白色液体,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41.磷脂酰胆碱小体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呈圆形或卵圆形,折光性强,大小不均,形似血小板,但略大,故观察时应与血小板区分
42.阴道分泌物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主要由阴道粘膜、宫颈腺体、前庭大腺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混合而成,俗称白带
43.脑脊液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的无色透明液体
44.黏蛋白定型试验是一种简易的黏蛋白筛检试验,可粗略区分炎性积液和非炎性积液
45.血性渗出液一般呈红色、暗红色或果酱色,常见于创伤、恶性肿瘤、结核性积液及肺梗死
46.漏出液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的体腔积液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积液
47.渗出液炎症时渗出的液体局部组织发炎所致的炎性积液
48.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链抗原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
解答题:
1.血液标本常用抗凝剂和抗凝原理
抗凝剂
抗凝原理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中断
枸橼酸钠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
肝素
加强抗凝血酶灭活丝氨酸蛋白酶,阻止凝血酶形成
草酸盐
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
2.皮肤采血法的采血方法
◆轻轻按摩采血部位(左手无名指指腹内侧或耳垂),使局部组织自然充血
◆消毒皮肤,待其干燥后,紧捏采血部位两侧
◆右手持一次性消毒采血针迅速刺入(深度以2-3mm为宜),血液自行流出或稍加挤压后流出。
第一滴血液因混入组织液,一般将其弃之不用,或根据检验项目内容要求决定是否使用
◆采血结束后,用无菌干棉签压住采血部位以止血
3.皮肤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采血时必须注意严格消毒和生物安全防范,采血针为一次性使用
◆取血时可稍加挤压,但切忌用力过大,以免使过多组织液混入血液中
◆采血要迅速,防止流出的血液发生凝固
◆采用手工法进行多项常规检查时,血液标本采集顺序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4.软接式双向采血针的采血方法
◆在穿刺点上端扎压脉带,并嘱受检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暴露
◆拔除采血穿刺针的护套,左手固定血管,右手拇指和食指持穿刺针,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刺入皮肤,再向前(针头与皮肤成5°角)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有回血后,将胶塞穿刺针(双向针的另一端用软橡皮乳胶套着)直接刺入负压采血管的胶头盖的中央,血液被自动吸入采血管内,同时松解压脉带
◆如需多管血样,将刺塞针拔出后再刺入另一采血管
◆采血完毕,嘱受检者松开握紧的拳头,并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点,拔出穿刺针,继续按压穿刺点数分钟
5.红细胞生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缺氧,如新生儿(增高35%)、高山居民(增高14%)、登山运动员、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者
◆雄激素增高,如成年男性高于女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如情绪波动(感情冲动、兴奋、恐惧)
◆长期重度吸烟
◆静脉压迫时间>2分钟(增高10%)
◆毛细血管血比静脉血测定结果高(增高10%~15%)
◆日内差异,如同一天内上午7时的红细胞数量最高
◆药物影响,如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药物
6.简要说明引起红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
增多
原因
相对性增多(血容量减少)
呕吐、高热、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增多
1.组织缺氧:
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代偿性增高:
异常血红蛋白病
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非代偿性增高:
肾癌、肝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瘤、肾积水、多囊肾和肾移植术后
原发性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7.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
◆评价疗效
◆放疗和化疗的监测
◆药物影响
8.血涂片制备的质量保证项目和评价
项目
评价
载玻片
保持中性、洁净、无油腻
制备血涂片
1.良好的血涂片的“标准”为血膜由厚到薄逐渐过渡。
应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分布均匀,两侧留有空隙,边缘整齐
2.血膜厚度、长度与血清的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推片速度及红细胞比容(HCT)有关。
血滴大,角度大,推片速度快则血膜吼;反之则血膜薄
3.HCT增高时,血液粘度较高,宜保持较小的角度,可得满意的血涂片;相反,HCT低于正常时,血液较稀,则应用较大的角度和较快的推片速度,才可获得满意的血涂片
染色
血涂片应在1小时内完成染色,或在1小时内用无水甲醇固定后染色
9.病理性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疾病
临床意义
组织损伤
严重创伤和大手术后,心肌梗死后3~4天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迅速增多
恶性肿瘤
与肿瘤组织坏死、纤维蛋白原增高、感染和贫血有关
炎症疾病
急性细菌感染(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迅速增多)
风湿病活动期(抗原抗体复合物增加)
结核病活动期、风湿热活动期(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
HIV感染(血清标志物阳性伴血沉增快是AIDS早期预测指标)
自身免疫病
结缔组织疾病,血沉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具有相似的灵敏度
高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慢性肾炎、
免疫球蛋白增高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黏液性水肿、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其他
退行性疾病、巨细胞性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瘤
10.影响血沉测定的因素
变化
因素
评价
增快
血浆因素
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和异常克隆性免疫球蛋白,α、β球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
红细胞因素
大红细胞容易形成缗线状,使血沉加快;各种原因的贫血
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细菌、药物、代谢产物和异常抗体等中和了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药物因素
葡萄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白明胶、青霉胺、口服避孕药、甲基多巴、葡聚糖、普鲁卡因胺、茶碱、维生素A
标本及物理条件
标本溶血、血沉管倾斜、温度过高
减慢
血浆因素
白蛋白、糖蛋白及磷脂酰胆碱等增高,抑制红细胞缗线状形成
红细胞因素
数量增加、大小不均或球形、镰形细胞增多,不利于缗线状形成
物理条件
血沉管不洁净或血柱含气泡、温度过低
药物因素
阿司匹林、可的松、奎宁
1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反应性增多的原因
类别
原因
急性感染
细菌、某些病毒、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及寄生虫感染(最常见)
炎症
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支气管炎、肾炎、肾盂肾炎、结肠炎、胰腺炎、甲状腺炎、皮炎
组织损伤
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
血细胞破坏
严重血管内溶血
急性失血
消化道内出血、脾破裂、官外孕破裂
恶性肿瘤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肝癌、胃癌)和肺癌
急性中毒
代谢性、化学物质、药物、生物毒素等中毒(与趋化因子增多有关)
12.根据粒细胞的动力学特点,简述粒细胞分布、细胞池及细胞种类
分布
细胞池
细胞种类
动力学特点
骨髓
分裂池
原粒~中幼粒
具有分裂能力,1个原始粒细胞经过3~5次分裂,可增殖为16~32个晚幼粒细胞
骨髓
成熟池
晚幼粒及杆状核
不具分裂能力,经历3~5天,并逐渐发育成熟
骨髓
贮存池
杆状核及分叶核
停留3~5天,数量约为外周血液的5~20倍。
中幼粒到分叶核粒细胞的成熟时间约5~7天,受到刺激时可缩短为2天
血液
循环池
少量杆状核,分叶核
为骨髓贮存池释放到血液的粒细胞的50%,随血液循环,约停留10~12小时,半衰期约6~7小时
血液
边缘池
分叶核
为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粒细胞的另外50%,粘附到血管壁上,与循环池的粒细胞随时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并与循环池合称为总粒细胞池
组织或体腔
组织固有池
分叶核
为逸出血管壁进入组织或体腔的粒细胞,生存1~4天,执行防御功能,不再返回血液,在组织中破坏、清除或排除
13.病理性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的原因和意义
血小板
原因
临床意义
减少
生成障碍
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肿瘤、放射性损伤、巨幼细胞性贫血
破坏过多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耗过多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分布异常
脾大、血液被稀释
先天性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增多
原发性
慢粒、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
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急性溶血、肿瘤
其他
外科手术后、脾切除
14.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和缩短的临床意义
◆延长:
1.先天性FⅡ、FⅤ、FⅦ、F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原发性纤溶亢进症
3.血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
◆缩短:
1.先天性FⅤ增多症
2.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药物影响,如长期服用避孕药
15.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Fg增高:
1.感染:
毒血症、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无菌性炎症:
肾病综合征、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3.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
4.恶性肿瘤
5.外伤、烧伤、外科手术后、放射治疗后
6.其他:
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Fg减低:
1.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结构异常:
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2.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
DIC晚期、纤溶亢进、重症肝炎和肝硬化
16.ABO血型系统抗原存在的部位
◆完全抗原:
红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上皮细胞等细胞膜上
◆半抗原:
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或分泌液中
17.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输血
虽然,约99.6%中国人为Rh阳性,且健康人血清中一般不存在Rh抗体,但是,为了保证输血安全,输血前必须做RhD抗原鉴定,Rh阴性受血者必须输Rh阴性血
◆发现新生儿溶血症病
如果母体血液中含有针对胎儿红细胞的IgG类Rh抗体,IgG类抗体可以通过胎盘,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故鉴定新生儿及母亲Rh血型及检查Rh不完全抗体,以利于发现新生儿溶血病
18.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配到合适血源,验证血型
配到合适血源,并进一步验证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鉴定是否正确,以避免血型鉴定错误而导致的输血后严重溶血反应
◆发现亚型
如A2亚型一部分人含有抗A1的血清,与A1型红细胞配血时,可出现凝集
◆发现不规则抗体
虽然ABO血型相同,但当Rh或其他血型不同时也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即使没有进行Rh或其他血型鉴定,通过交叉配血也能发现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不合或存在免疫性抗体
19.简述血液分析仪检测中的质量保证
◆血液分析仪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要贯穿于临床医生的申请,护士或检验人员采集标本,运输人员转运标本,检验人员接收标本、检测、复查确认、打印结果、发出报告,以及临床满意的全过程
◆检测前质量保证:
1.合格的检验人员2.合适的检测环境3.合格的血液分析仪
4.配套试剂5.合格的检验标本
◆检测中质量保证:
1.仪器启动2.室内质控3.标本检测4.仪器清洗
◆检测后质量保证:
1.实验室内结果分析
2.结合临床情况作相关分析
3.定期征求临床对检验结果的评价
4.记录和报告难以解释的检测结果
20.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当体积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适应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出血细胞群,并分别进行计数,这就是电阻抗原理
21.血细胞计数误差种类及其减少方式
误差种类
原因
误差减少方法
技术误差
采血部位不当、稀释倍数不准、充液不当、稀释的血液混合不均、血液凝固、器材处理及使用不当和细胞识别错误
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仪器误差
器材(计数板、盖玻片、吸管)不准确、不精密
校正各种器材
计数域误差
血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均匀等
扩大细胞计数范围和数量
22.血液分析仪报警的概念
◆血液分析仪的功能主要有三项:
1.筛检和报告正常检验结果,此时,一般不出现任何报警
2.技术条件已成熟,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在仪器或实验室设定的检测项目规则内作出报告时,也可无报警。
但多数情况下仍出现报警,以提醒检验人员密切注意已经出现的异常
3.标本不能满足实验室预先设定的各项规则时,仪器必然出现报警,必须复查。
◆检测结果出现报警意味着仪器直接向临床报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已经明显降低,在没有复查确认或有效解释前,不能直接向临床签发检测结果报告
23.尿液标本采集的一般要求
项目
一般要求
患者要求
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按常规生活、饮食
生理状态
运动、性生活、月经、过度空腹或饮食、饮酒、吸烟及姿势和体位等可影响某些检查结果
避免污染
1.患者先洗手并清洁外生殖器、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2.女性患者特别要避免阴道分泌物或月经血污染尿液,男性患者要避免精液混入
3.要避免化学物质(如表面活性剂、消毒剂)、粪便等其他污染物混入
采集时间
用于细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使用无菌容器采集,以便利与细菌生长
特殊要求
1.采用导尿管标本或耻骨上穿刺尿标本时,医护人员应先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采集
2.采集婴儿尿标本时,由儿科医护人员指导,并使用小儿专用尿袋采集标本
24.红细胞管型及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管型:
管型基质中嵌入形态完整的红细胞
◆红细胞管型是由于肾小球或肾小管出血所致,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及IgA肾病等
25.血红蛋白尿及其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多,超过珠蛋白结合能力(约1.3g/L),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通过肾小球滤出而形成血红蛋白尿
◆临床意义:
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及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PCH)、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常见血管内溶血的因素与疾病见下表
因素
疾病
红细胞破坏
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大面积烧伤、剧烈运动、急行军、严重肌肉外伤和血管组织损伤
生物因素
疟疾、所装芽孢杆菌中毒
动植物所致溶血
蛇毒、蜂毒、毒蕈(xùn)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DIC
药物作用
伯氨喹啉、乙酰水杨酸、磺胺、非那西丁
免疫因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血型不合的输血
26.进行尿液分析时有何种情况时进行显微镜检查
◆医生提出显微镜检查要求
◆肾脏病患者(无论初诊还是复诊)均应直接进行标准化显微镜检查
◆任何一项尿液理学、化学检查结果异常。
尤其是干化学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和亚硝酸盐4项中有一项异常者,必须进行显微镜检查,并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准
27.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原理
◆尿液的化学成分使多联试带上的试剂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液中化学成分的浓度成正比。
当试带进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比色槽时,各试剂模块依次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不同的反射光,仪器接受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经微电脑处理,计算出个检测参数的反射率,与标准曲线比较校正,最后以定性或半定量方式自动输出结果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原理的本质就是对光的吸收和反射。
试剂模块颜色的深浅对光的吸收、反射是不同的。
颜色越深,光吸收越大,光反射越小,反射率越小;
28.管型及形成条件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质凝聚体
◆管型形成应具备3个条件:
1.原尿中有白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
这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其中T-H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2.肾小管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浓缩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质及盐类浓度增高,而酸化则促进蛋白质进一步变性凝聚、沉淀
3.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有利于管型的形成与排泄,即发生病变处于“休息”状态肾单位的尿液瘀滞,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当该肾单位得到修复,恢复功能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管型可随尿液排出
29.肾衰竭管型的临床意义
◆肾衰竭管型也称为宽大管型。
肾衰竭管型提示肾脏病变严重,急性肾衰竭多尿早起患者尿液中可出现大量宽大管型,随着肾功能改善而逐渐消失、消失。
慢性肾炎晚期尿毒症时可出现肾衰竭管型,常提示预后不良。
在异型输血后溶血反应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其尿液中可见褐色宽大的血红蛋白管型。
肾挤压伤或大面积烧伤后的急性肾衰竭,其尿液中可见带色素的肌红蛋白管型
30.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临床意义
◆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而尿蛋白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见于:
1.暂时性镜下血尿:
见于健康人,尤其是青少年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站立时间过长或重体力劳动后。
女性还应注意月经血的污染,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2.泌尿系统疾病:
如泌尿系统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畸形等。
血尿有时是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唯一临床表现
3.生殖系统疾病:
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4.其他:
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等
31.粪便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上消化道出血时,由于胃液的消化作用,红细胞已被破坏粪便中也难见到
◆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时可出现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直肠息肉、痔疮、急性血吸虫病等
炎症损伤出血:
白细胞、红细胞可同时存在
细菌性痢疾:
红细胞多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数量少于白细胞
阿米巴痢疾:
红细胞多黏连成堆并有破碎现象,数量多于白细胞
32.粪便中细胞(红细胞)形态及临床意义
细胞
形态
临床意义
生理
病理
白细胞
(脓细胞)
无或偶见白细胞,形态完整者与血液中的粒细胞无差别
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坏死、破损、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颗粒、胞核不清楚(即脓细胞),常成堆出现
1.肠炎:
白细胞增多不明显,一般<15个/HP,分散存在
2.细菌性痢疾、溃疡性肠炎:
可见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检验 基础 名词解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