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817894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7.17KB
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Word版.docx
《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Word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Word版
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适用学科
高中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课时
知识点
1.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常考题型
2.能够分析高考现代文概括题的分类并且能够运用课堂所学方法解决对应题型。
教学目标
1.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散文内容归纳及概括知识点的学习情况,以便制定指导计划。
2.通过检测和评讲,使学生对自己的语文水平有清醒的认识,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教学重点
1.端正态度,认真测试。
2.讲清检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教学难点
1.系统了解学情。
2.引导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概括段(层)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二、复习预习
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
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答准答全”,不仅是对文本信息题的要求,也是对整张试卷的要求,反映了一种答题的境界。
要达到这一点很困难也很复杂,它对答题者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里,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从做题实践当中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便考生逐渐达到答准答全这一要求。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注意筛选的范围
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则。
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
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考点/易错点2
注意内容的层次
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四、例题精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负重的河流
黄 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
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
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
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
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
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
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
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
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
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
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
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
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
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
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
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
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
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
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
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
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
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
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
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
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
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
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
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
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题干】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答案】
(1)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
(2)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3)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惶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答题时不能想当然,不能脱离原文。
①~⑤段,表现塔里木河身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的重任,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顽强的搏斗而最终却避免不了失败的悲壮;⑥~⑧段着重表现塔里木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
从这几个方面思考并组织答案即可。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
吃饭了吗?
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
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
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
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
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
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
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
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
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
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
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
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
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
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
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
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
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
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
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
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
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
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
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
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
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
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
有删节)
【题干】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本题从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看法的角度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和“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本文从“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
吃饭了吗?
”写起,详细地叙写了一粒种子成为粮食的过程,人们养猪的过程和对猪的感情,生动地体现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然后转入大机器时代粮食被“篡改”的叙写,表现了对“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的现象的反思,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该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例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听朗诵
孙 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
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
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
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
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
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
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
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
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有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
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
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
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
时间沉淀,时间反复。
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
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
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
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
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
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
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
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
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
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
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
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
文字可泯,道义不泯。
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
【题干】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
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②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题,层层深入;③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呼应,顺理成章。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布局谋篇的能力。
作者以情感为主线行文,写了“不安定”之感的原因、经过、结果,逐层深入。
开头由听《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朗诵,回忆起青年时读这篇文章的情形,引发时间无情的感慨,再由此谈及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因素,最后揭示出“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
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
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
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
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
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
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
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
“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
”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
“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
”美学家朱光潜说:
“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
”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
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
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
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
“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
”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
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
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
“长城在这里呢!
”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
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题干】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答案】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答本题,首先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明确“废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从文中列举的大量例子看,废墟是一种“建筑遗存”。
然后根据各段的关键语句,概括这种“建筑遗存”的主要特点:
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三月关东
黄文山
关东三月,一个非常的季节。
尽管冬天即将过去,但春天并未到来。
这是季候中的一段耐人寻味的空白。
看不到鲜花,也听不到鸟啼,大自然显得冷清而平淡。
平淡得有些空荡,甚至有些无奈。
河面上依然结着冰,凝脂一般冻着一艘孑然无助的小船;树丫上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绿的动静。
虽说冰雪的生命很短,但三月还是它们的世界。
不仅背阴的山坡依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就是路两旁的堆雪,也在发着耀眼的白光。
阳光照在它们身上,就像照在被褥上,它们只是报以安详的一笑,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在三月的阳光下融化。
冬睡的山,此时大约醒来了吧。
那是一场太过漫长的浓睡,慵懒的阳光从它们身上拂过,反而让它们睁不开眼睛,它们似醒非醒的样子,就像稚童般憨态可掬。
不过,脱去了繁盛的绿装,山反而现出它们真实的面貌。
它们裸露的筋骨肌肉,让人想到关东汉子敦实的身躯;它们不用修饰的神态,也像关东汉子般爽朗。
穿过了辽河平原一路向南,便有一列列大山迎面驰来,这是天山山脉南行的步伐,雄壮、威严。
看这一重又一重的山脊在山边勾勒出一幅天然的关山行路图,总不禁让人想到宋琬的一首《关山道中》:
“拔地千盘深黑,插天一线青冥。
行旅远从鱼贯入,樵牧深穿虎穴行,高高秋月明。
半紫半红山树,如歌如哭泉声。
六月阴崖残雪在,千骑宵征画角清,丹青似李成。
”在少数写北地风情的诗人中,宋琬最见功力。
从车窗望去,山连绵起伏,层层叠叠。
尽管时届冬残,山坡上却看不到树叶凋零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则是满山遍野的柞树,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它们从来都是顶着满头黄叶,经受着寒冬的考验,无论厉风冻雨乃至严霜重雪,在新芽吐翠之前,决不肯轻易落下。
那树叶的颜色,不是华丽的金黄,也不是灿烂的红艳,而是土地那样厚重的赭黄,透着坚忍和从容。
于是,它们在关东漫漫的长冬里,坚持着,等待着。
等待也是一种美丽。
孤零零地看一棵棵柞树,实在不起眼。
它既没有挺拔伟岸的树干,也没有婆娑秀逸的枝叶,普通得就像一个个质朴的庄稼汉。
但千万棵柞树相呼应,相映衬,相扶持,随山形起伏,如巨毡延展,形成了一片让人徜徉不尽的风景。
在冬将阑而雪犹然之际,登凤凰山则别有一番韵味。
少了春花秋叶的点缀,山色则更显古朴苍然;听不到鸣禽流水的声响,山间倒更觉空旷清幽。
一座座深藏在山间的寺庙都还披着厚厚的雪装,瓦楞上是雪。
只有红漆的廊柱在这一片白色中闪耀着鲜艳的光泽,很有年头的庙宇经白雪这么一衬,竟格外精神起来。
铺在凤凰山的这片雪足有半尺多厚。
长长的一个冬季,说不清降了多少场雪。
雪的品格真让人崇敬。
雪不独个占着一方地盘,旧雪每每敞开胸怀,迎接天上降临的新伙伴。
于是新雪压着旧雪,后来者总是居上,最下面的雪早凝成了冰,上面的则是粉嫩的新雪,也许来到世上不过几天。
这雪白得洁净,白得让人心疼。
车停下了,人却迟迟下不了车,因为实在不忍心踩在这样洁白的雪地上,一踩,那洁白便有了伤痕,有了疼痛,但因此也就有了活生生的气息。
凤凰山在辽东诸山中以险峭闻名。
远远地看凤凰山,那锐如剑戟的山峰,在天际画出一道急剧起伏的影线,好像众多的山峰在负气争高。
而当你走到一座座山峰面前,才感到凤凰山的可贵和不易。
诸多山峰攒插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那山峰能不陡吗?
由于山势陡峭,表面的浅土被雨水冲刷殆尽,裸露出累累岩石。
是板块说也罢,火山说也罢,大凡山都是挤压的结果。
可以说,没有挤压便没有山峰,挤压越甚,山形越险峭。
那布满全山的悬崖峭壁,以及镶嵌在岩缝间的庙宇和悬挂于绝壁上的链梯,似乎都写着“坚忍”二字。
这便是凤凰山给每一个登临者最好的赠予。
【题干】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宋琬《关山道中》所写的关东山脉的特点。
【答案】这首词写出了雄浑、峭拔、冷峻的北地山景,其中的“拔地千盘深黑”写出了关东山脉雄浑威严的特点,“插天一线青冥”写出了关东山脉高耸峭拔的特点,“六月阴崖残雪在”写出了关东山脉冷峻的特点。
【解析】本题时特点概括题,首先要确定答案在文中。
在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回原文筛选答案即可。
【例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都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时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
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
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
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
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
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
两三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人教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教案散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教案 Word版 届人教版高三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教案 散文 阅读 归纳 内容 要点 概括 中心 意思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