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157967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71KB
枣核教案.docx
《枣核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核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导入课文:
播放flash《月之故乡》,思考:
在月光如水的夜里台湾诗人彭邦祯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月是故乡明,在深沉美丽的歌声背后,是看不断的回乡路,割不断的思乡情,这首诗人们对故乡的刻骨思念。
彭邦祯是将浓浓的思乡情寄托在一轮明月之上,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却用手中的笔将这沉甸甸的思乡情寄托在看似普普通通、不占分量的枣核之上。
书写课题《枣核》,让我们走近这位老人,倾听她对家乡的思念。
二、展示目标:
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学习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
3、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简介作者
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
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国现代化社会生活和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老师用16个字来点评他。
“蒙古族人、燕京毕业、一专多能、情系中华”。
燕京大学毕业,文中的旧时同窗就是他的大学同学高君纯。
说他一专多能,是因为他是作家、文学翻译家、是二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他为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说他情系中华,是因为他远渡重洋,但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是赴欧记者中唯一回国定居者。
三、走近文本,整体感知
(一)放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在书上圈点勾画,利用课下注释和手头资料积累字词。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在“枣核”前加一个修饰语,说说你加这个词语的理解。
()枣核(凝聚深情、心系故土)
(二)几颗小小的枣核,牵动了游子多少浓浓的情思,作者是如何用“枣核”来串联全文的呢?
请默读课文,结合示例,在横线上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索枣核——用途蹊跷
枣核——
枣核——
议枣核——民族之情
四、细读课文
1、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故土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深情,作者从小处着笔,大处着眼,寄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发掘了有深意的重大主题——游子无时无刻不再怀念家乡,可是远在大洋彼岸的旧日同窗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呢?
请你细读课文作答。
索枣核、堆北海、植睡莲、栽杨柳、月夜追忆、
2、你看,海外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多么令人感动,她采用的思乡方式又是多么朴实,为了营造这种浓烈的氛围,作者采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枣核是全文的线索,同时作者又用枣核设置悬念、推进悬念,解开悬念,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你认为文中设置了那些悬念呢?
请再读课文,分别找出这些悬念,并说说这样设悬念的好处。
课文由旧时同窗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
用途蹊跷。
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
直到踏访后花园,她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五、品味揣摩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看不着、摸不着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友人的情感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请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或句子、词语,品味精妙所在。
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
(学生指出各自喜欢的语句,老师择其要,与学生一起探讨、品味,如再三、殷切、劈头、挑选……)
1、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联系该词语所在的句、段甚至文章主旨。
“我”动身访美之前,朋友“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枣核,可见枣核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读到最后,朋友才揭开了索要枣核的原因。
再来看这个“托”字。
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惜。
由此不难看出,朋友“托”枣核的动作,其实正表现了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3.他劈头就问我:
“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
(如“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
)
4.“你相信吗?
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
(如删去加点词语,句意有什么变化?
)
解答这道题,同样要联系人物的性格,联系文章的主题。
“几十里外”,表明旧时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表明旧时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表明旧时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
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六、解难质疑.
1、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
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2、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
①、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②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③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学生质疑,培养读书、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一旦离开故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大雁,随波逐流的无舵航船,而对故土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古往今来,我们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的优美诗篇
七、拓展赏析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首丘。
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乡土情结。
请写出2首描写游子思乡的古诗。
整体感知(寻“枣核”纲张目举) 课题是《枣核》,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思考:
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枣核”,文章是如何层层深入揭示中心的?
学生通过认真揣摩、朗读,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总结归纳要点。
精读课文(析“枣核”追根溯源)细读文章,老师暗生疑窦:
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
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正如搜狐网站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我为什么回国》中曾说过的“你不在主流文化里面,你的生活中必定缺乏营养。
我常常这样觉得:
任何离开从小长大的环境到另外一个文化圈子里面去的人,都不太可能在新文化圈子里融入主流文化,哪怕这个人外语讲得再好。
”也难怪老友如此思念家乡了。
“心动不如行动”,她除了思念故土还做了些什么呢?
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
学生从友人思乡的心理、语言、行动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感受美籍华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和拳拳爱国之心,了解海外游子独特的心境。
游子心境是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赏析课文(踏访后花园)旧时同窗始终思念北京的“北海”,不怕辛苦,不惜重金在后花园再造了“北海”,那赶紧去看看吧!
下面开始踏访后花园,大家在预习时已经根据文章内容亲手绘制了后花园图,来先睹为快,美文共赏析。
谁来当场展示并介绍一下设计思路及创作过程?
学生预习时根据文章内容亲手绘制的后花园图当场展示并介绍设计思路及创作过程,并根据出示的北海公园照片加以点评,探究课文特殊的写作背景,细细体会语言,掂量枣核的分量,聆听民族的心跳。
拓展活动一(身临其境 想像对话)席慕容在《乡 愁 》中说: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文中写她同老伴儿月夜时常并肩坐在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请你与同桌揣摩一下老人复杂的心情,分角色设计台词,即兴表演一下,不超过3分钟(要求:
以本文为依据,反应灵活,语言流畅,符合人物身份) 同桌之间一起揣摩一下老人复杂的心情,分角色设计台词,即兴表演,点评
拓展活动二(设身处地 劝归根) 老人是如此深爱自己的祖国,眷恋这一片生她养她的故土,要是有谁去劝她回国就好了,老师选了一个人,你们看合不合适?
倘若杨振宁与作者的旧时好友相识, 得知她思乡心切,请你以杨振宁的口吻写一封短信劝说好友回国定居.(要求:
依据上文提供资料现身说法,语气委婉,至少引用1个古今中外的爱国故事(除杨振宁本人以外),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不超过150字)国籍虽改,感情不变、心系故土:
《故乡的云》歌词: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国家。
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时何地,哪怕是“洋装穿在身”但“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由学生当场写作并诵读点评杨振宁简介:
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先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中国人. 在领奖仪式上,他用中国普通话说“我虽然是献身于现代科学,我对我所承受的中国传统和背景,引以为自豪”。
作为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在美居住60年后于1971年第一个回国.此后分别受聘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名誉教授。
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许多很有建设性的重要建议。
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总结全文:
《枣核》是一篇朴实中见深情,平淡中显精巧的华人思乡文章。
说它“朴实” 是因为语言简洁质朴饱含感情;说它“精巧” 是因为它以“枣核” 为线索,设置悬念,以小见大,整篇文章显得摇曳多姿。
相信我们和作者一样已经掂量出了枣核的分量,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情。
比一比,看谁 学习效果好?
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蹊跷( ) 嫣( )红 山坳( ) 萧乾( )3、《枣核》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聆听并进行当堂效果检测并加以修改1、友人托“我 ”带几颗枣核在家试种一事。
2、qī、yānào、qián3、
(1)从结构上看,是本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层层深入揭示中心。
(2)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思乡爱国之情。
(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枣核)见大(思乡爱国之情)。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
1、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首丘。
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乡土情结。
请写出5首描写游子思乡的古诗。
小小枣核,一石三鸟
《枣核》一文以“枣核”为题目,是因为“枣核”是本文的线索,用它设置悬念,推进悬念,揭开悬念。
“枣核”又是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将海外游子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
小小枣核,一石三鸟。
1.设置悬念
课文由旧时同窗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
用途蹊跷。
旧时同窗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
直到踏访后花园,她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2.贯穿全文
从结构上看,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
“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枣核,既是一条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思乡之情的感情线索。
3.以小见大
从写法上看,《枣核》一文就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
小题材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可以是整体中的一个小部分,可以是一件小物品、一个小动物……“大主题”它可以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可以是对人类社会的繁衍、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种道德和一份情感。
“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枣核》一文中,枣核很小,而且就“几颗”,“东西倒不占分量”,但旧时同窗却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
小小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之心。
作者介绍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
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
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文里文外
萧乾先生有才华,而且勤劳,这样的作家写的东西注定又好又多。
萧乾先生是巴金先生和冰心先生的好友,属于密友那一类型。
巴金先生说他佩服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他自愧不如他们,说才能要差好几倍。
冰心曾当面对萧乾先生说:
“你真能写,哪都有你的文章,我篇篇都看。
你真是快手!
”
——摘自舒乙《忆萧乾先生》
金章玉句
【原句回放】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题目设计】
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指津】
加点词语总是处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为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行为状态而服务的,所以要想准确的理解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就得联系该词语所在的句、段甚至文章主旨。
“我”动身访美之前,朋友“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枣核,可见枣核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读到最后,朋友才揭开了索要枣核的原因。
再来看这个“托”字。
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这个动作,表现出朋友满心欢喜地端详、欣赏枣核的情态,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珍惜。
由此不难看出,朋友“托”枣核的动作,其实正表现了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
【原句回放】
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题目设计】
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题指津】
解答这道题,同样要联系人物的性格,联系文章的主题。
“几十里外”,表明旧时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表明旧时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表明旧时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
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原段回放】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
“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题目设计】
这段文字写朋友居住的环境是不是闲笔?
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答题指津】
解答这一问题,同样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规则。
这段文字,交代旧时同窗居住的环境,突出旧时同窗物质条件的优越,强调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表面看来似乎与中心无关,是闲笔。
但如果我们联系游子思乡这一主题,就会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说明即便是这种优越的物质条件,也不能阻断朋友强烈的思乡之情。
这就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
作者由索要枣核起笔,开篇设置悬念:
用途蹊跷。
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却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人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
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
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总布胡同”那座小院将同“北海”一道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
读到后来,谁都能看出,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
着故乡,“都如意”也无法代替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一连串的想,把故乡的形象再现得多么真切!
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情不自禁地用京腔京味述说对故乡的思念,句句是思乡之苦。
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
(幻灯片2、3)
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
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
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
文章写了什么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
2、词语积累:
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
(2)找中心句。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
(线索)
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
( )枣核-( )枣核—( )枣核—( )枣核。
思考线索的作用。
(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
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
)
四、体悟情感
(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
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
明确:
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
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
(幻灯片11)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
(动作)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
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
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学生勾画、批注)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
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
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五、学习写法
1、思考: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1)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
(3)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
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
中国化的景物
简洁质朴的语言
七、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
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
(《乡愁》
《枣核》
【教学重点】
1、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由《我的中国心》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渲染气氛。
这首歌学生初一就已学过,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关于“枣核”的故事(投影课题、作者)。
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读一读,你一定会明白凝聚在枣核上的深情。
二、自主学习
定向感知
1、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
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它。
这叫做认识课文,感知课文。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
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人的说法不一样。
你可以从文章体裁、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法、给人启迪等等多个角度选取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1、放声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应该积累的字词。
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3、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枣核,她想做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5、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老人做了些什么?
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三、合作交流
1、字词
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明确:
课文中有三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这三处分别是:
第一段,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种枣树。
[板书:
带枣核、托在掌心、种枣树] 由此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3、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枣核,她想做什么呢?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齐读第七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
明确:
第七自然段中“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板书: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
教师小结:
通过老人这番朴实的话语,通过作者这些朴实的描写,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在想家了。
真是:
朴实的话语,浓浓的乡情。
教师:
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
(调动学生去体验老人的感情)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
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5、为了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老人做了些什么?
他还急切地想做什么?
(学生齐读8——10段后讨论)
教师:
(学生回答后归纳)这位老人亲手栽了垂杨柳、种了睡莲、堆叠了假山,还想再种下枣树。
[板书:
栽杨柳、种睡莲、堆假山、种枣树]
教师小结:
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
而且老人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
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明确:
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板书:
寄托切切思乡之意]
四、阅读提升
1、末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文章为何用“枣核”作为题目?
五、品析语言,体会感情
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文章内容鲜活实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
(投影出“课中话题”:
根据文章的叙述,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
4.我不知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老人把垂柳栽在什么地方?
睡莲池修在什么位置?
北海是怎样堆叠起来的?
六.总结
1.教师:
2.教师:
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
透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明确: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就用一个小小的物件,以小见大)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如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如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3.他劈头就问我:
“觉不觉得这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枣核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