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8156722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8.28KB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选文言文练习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古文赏析。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
宁割席分坐②,曰:
“尔非吾友也。
”
【注释】①轩冕:
指车子。
②宁割席分坐:
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词。
①窃见管神色________
②尔非吾友也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3)管宁为什么要和华歆断交呢?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
________
②为弈秋之为听:
________
③诲:
__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__不同,所以__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曩①有愚者,常于室外县履②为志③。
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
其妻收履。
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
“吾家徙乎?
”徘徊不进。
妻见之,曰:
“是汝家,何不入?
”愚者曰:
“无履,非吾室。
”妻曰:
“汝何以不识吾?
”愚者审视之,乃悟。
【注】①曩:
从前。
②履:
鞋。
③志:
标志。
(1)翻译下列划线词语。
①及午________
②至薄暮________
③是汝家________
④何不入________
(2)翻译句子。
①不见履,讶曰:
“吾家徙乎?
”徘徊不进。
②愚者审视之,乃悟。
(3)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hǎo hào)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⑥,窥头于牖⑦,施⑧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⑨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⑩。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
【注】①子高:
叶公的字。
②钩:
衣带上的钩。
③写:
摹画。
④凿:
古代饮酒的器具。
⑤闻:
听说。
⑥下之:
到叶公住所处。
⑦牖(yǒu):
窗户。
⑧施(yì):
延伸。
⑨还(xuán)走:
转身就跑。
⑩五色无主:
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
(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________(hǎo hào) 似________(sì shì)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①天上的真龙知道_______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
②叶公并不是真的_______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请你结合着译文,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吧!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
【附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
“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
报偿
D.时人畏服之如是:
同乡
6.阅读理解。
东床姣婿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②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③:
“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④,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
“正此好!
”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xī)太傅:
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
②王丞相:
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
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③信:
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
④矜持:
庄重,拘谨不自然。
⑤逸少:
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1)用两条“/”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2)下列各句中,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丞相语郗信:
告诉
B.白郗曰:
姓氏
C.咸自矜持:
都
D.因嫁女与焉:
于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
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4)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7.阅读理解。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
“此织断,能复续乎?
”(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1)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___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________。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这句话中,“其母”的“其”指________,“其织”的“其”是指________。
8.阅读短文并完成下面问题。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李惠拷皮
后魏李惠,为雍州刺史。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
“以此羊皮拷知主乎?
”群下以为戏言,咸无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
“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而就罪。
(1)解释下划线的字。
①同释重担________ ②于何逃声________
③卒逢暴雨________ ④负薪者乃服而就罪________
(2)翻译句子。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3)李惠对州纲纪说出了断此案的办法,你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请解释。
(4)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
9.提高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1)解释“度”字。
先自度其足________
吾忘持度________
宁信度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
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
)
而置之其坐________ 至之市________ 而忘操之________ 反归取之________ 何不试之以足________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0.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 鼓:
________。
②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
________。
③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
________。
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
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11.学写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
(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2)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3)志在春雨,锤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4)志在________,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
A.所宝以百数(宝贝)
B.拊掌大笑(拍手)
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
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和( )。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
C.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D.知错就改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
13.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矛与盾
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u):
出售。
②誉之:
夸耀(他的)盾。
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③坚:
坚硬。
④陷:
这里有“刺穿”的意思。
⑤利:
锋利。
⑥或:
有人。
⑦以:
用。
⑧子:
你。
⑨弗:
不。
⑩应:
回答。
(1)翻译画线的句子。
(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1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jiàn)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附参考译文】
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
“谁敢劝阻就处死谁!
”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
吴王问他:
“你这是为什么呢?
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说:
“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
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
”吴王想了想说:
“你讲得很好!
”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1)对照译文,我能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谏:
________
②三旦:
________
③善哉:
________
(2)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 )
A.习惯早晨锻炼
B.用弹弓打黄雀
C.观察螳螂捕蝉
D.引起吴王注意。
(3)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
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言文阅读。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②。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③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韩性:
绍兴人,大学者。
②通儒:
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③被:
披。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
闻:
________遂:
________亦:
________
(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
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
B.做人要诚实守信
C.做人要孝敬长辈
D.做人要顾全大局
16.尝试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2)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②(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请从文中找出符合这句意思的话语。
)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17.课外阅读。
曾子①杀猪
曾子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③还,顾④反为女杀彘⑤。
”妻适⑥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⑦与婴儿戏耳。
”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⑧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⑨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
遂⑩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②之:
到,去。
③女:
通“汝”,你。
④顾:
回来。
⑤彘:
猪。
⑥适:
往,到。
⑦特:
只不过。
⑧待:
依赖。
⑨子:
你。
⑩遂:
就。
(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
(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18.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
“善哉乎鼓琴,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
“善哉乎鼓琴,_______。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按原文填空。
(2)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
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9.文言文阅读
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②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______。
(2)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再写出句意。
①子无敢食我也!
食:
________。
句意:
________。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走:
________。
句意:
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讲了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这只狐狸?
20.小古文阅读:
《伯牙鼓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锺子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_______的来历。
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_______。
(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________。
”
21.文言文阅读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于相,则虽皆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1)对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将枉于法 枉:
白白地
B.则虽嗜鱼 虽:
虽然
C.我又不能自给鱼 给:
供给
D.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恃:
依靠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②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能常自给鱼”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22.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兔走触株 株:
________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________
③冀复得兔 冀:
________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 耒:
________
(2)写出句子意思.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4)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23.读课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1)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
(好)书画:
________
一日(曝)书画:
________
处士笑而(然)之:
________
古语(云):
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 )。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
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少习骑,长而益精。
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嘻!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而/益精
B.其父名/在军书
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5.文言文
《终不知车》方孝孺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
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
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
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
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
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释】①越:
越国。
②“辐”(fú)”与下文的“辊(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
③诸:
相当于“之于”。
④相属:
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ài):
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
________ ②以为车固若是。
________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________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________
②及寇兵侵其境。
________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________
26.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
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等⑤。
宣王死,愍王⑥立,好一一听之。
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齐宣王:
战国时代齐国的国君。
②竽(yú):
古代的一种乐器。
③南郭处士:
南郭先生。
④说:
通“悦”,喜欢、高兴。
⑤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等: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廪食,官府供给的粮食,待遇。
以数百人,按(那)几百人(的标准)。
⑥愍(mǐn)王:
齐国国君,宣王死后继王位。
(1)请结合注释解释字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
使________ 好一一听之。
好________
(2)请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翻译下面句子。
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
(3)现在人们常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
27.完成文言文阅读
一轴鼠画
东安(a)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b),献之邑令(c)。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d)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e),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f)举轴,则踉跄(g)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
a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b一轴:
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c邑令:
县令。
漫:
漫不经心,随意。
d旦:
早晨。
e物色:
察看。
f逮:
等到,及。
g踉跄:
形容猫跳跃捕鼠的样子。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东安一士人善画________ ②漫悬于壁________
(2)县令因为什么感到奇怪?
(用原文回答)
(3)翻译: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28.文言文阅读
(二)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精选 文言文 练习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