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一复习资料补充资料.docx
- 文档编号:815528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7.56KB
最新大一复习资料补充资料.docx
《最新大一复习资料补充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一复习资料补充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大一复习资料补充资料
绪论
一、“文化”的含义
《易·贲卦》的《彖传》: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
刘向《说苑》: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以文教化"
在西文中,"文化"(culture)同样也是一个与自然(nature)相对的概念。
它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为耕种,后引申有栽培、养殖、教养、修养、培养、教育、发展、尊重之意。
nature是一种自然原质,而culture则意味着对这种自然原质的某种人为加工和修饰。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泰勒(Tylor)《原始文化》: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
《现代汉语词典》: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
《辞海》1999年版:
(1)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2)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
如“学文化”即指学习语言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
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水平。
现代汉语使用的“文化”一词是英文culture经日文转译过来的,最初与“文明”同义。
作为一个词语,“文化”的含义很广泛,可指读书识字,可指人品修养,也可指文学艺术、文博图书等。
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有广狭两种理解:
广义的文化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单指精神方面,主要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人类学或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二、文化的层次
二分法: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三分法: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四分法: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习俗(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本课程所讲的“文化”适用于广义。
其中学术、思想、宗教、艺术等专题属于精神范畴,“职官科举”和“礼俗宗法”属于制度习俗,“天文历法”、“衣食住行”属于物态文化层面。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外在特点
1、统一性;2、连续性;3、包容性(同化力);4、多样性。
(二)内在特点
1、人文精神:
人间情怀——神学情怀
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本位,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在人与神的关系中,人权至上;
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为主宰。
天、地、人并列,以人为中心。
表现:
(1)非宗教性倾向:
没有全民信仰的宗教,没有执着的宗教情结,神权始终被压服在皇权之下。
《述而》:
“子不语怪力乱神。
”
《雍也》: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先进》:
“天道远,人道迩。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
(2)关注现实人生,不追求灵魂的不朽,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影响:
既无宗教倾向,也无科学精神,失去了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好奇心。
2、伦理核心
偏重道德的价值取向,强调人伦关系和尊卑秩序。
表现:
(1)以德治国,以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
《先进》: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唐太宗品评大臣的标准:
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贞观政要·任贤)
(2)强调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家庭、家族、宗族、国家)。
正价值:
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
内圣外王,修齐治平,亲民爱物,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铁肩担道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强化了国家的凝聚力。
负价值:
家族本位,君主本位,剥夺个人的权利,扼杀个人的自由。
辜鸿铭:
“人生的目的,那就是入则孝,出则悌,即在家为孝子,在国为良民。
”对自杀者常不能给予同情原谅,因为他放弃了社会责任。
3、和谐意识——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包含的。
主要不是提倡认识自然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而是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
(1)人与天地万物是同类相通的,构成一个整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与自然融为一体。
张载《正蒙·乾称》: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荀子》: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
(2)人的活动要新人自然的法则。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主客二分:
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
提倡认识自然世界的本来面貌、客观本质,并改造和征服自然。
表现与应用: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平衡协调;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和为贵;
《国语·郑语》:
周太史史伯: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礼之用,和为贵。
”
(3)在人的身心关系上处于最佳状态,适意平和。
4、中庸之道
“中庸”的本义是“用中”,要求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要合乎“中”的原则。
不走极端,适可而止。
《礼记·中庸》: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无忌惮也。
’”
《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
《论语·子罕》:
“子曰:
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论语·先进》:
“过犹不及。
”
《论语·子路》: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
5、实用理性
马克斯·韦伯:
中国文化是“实践理性主义”的(《儒教与道教》),是一种“社会伦理”而非“宗教伦理”,其目的是为了“纯粹的实用”。
“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
表现:
(1)非宗教,世俗化,立足于此岸今生,经世致用。
(2)哲学只关注人生实务,缺少终极关怀,重人伦而轻自然;
影响:
只有技术,而无科学,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终极真理探索的好奇心。
6、整体思维
长于用整体的观点和视野观察和把握事物。
反对把思维对象先割裂成各个孤立的部分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其组合起来,而是自始至终视任何对象为一整体,在整体感的统驭下意识到整体内部各部分的联系与区别,当下把握事物的本质。
第一章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生成的地理背景
(美)威斯勒:
“自然环境并不产生文化,而是稳定文化的因素。
赋予文化地域特性的因素是经济形态,尤其是获取食物的手段。
”
黑格尔《历史哲学》:
“(北半球温带大陆)是历史的真正舞台。
”
中国地理的特点:
1、适宜的温带气候;产生了发达的农耕文明
2、肥沃的土地资源;导致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3、封闭的区域空间。
四周都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
地理特征的影响.导致中国文化的封闭性.
“中国”概念的演变
历史上“中国”并非国名,不等同于地理上的统治疆域。
古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有三方面的含义:
1、地域;2、政治;3、民族文化。
在历史上的多数时期,中国指的是汉族政权统治的中原。
1、西周:
天子的京师,与“四方”相对
2、春秋:
中原的诸侯,不包括秦、燕、楚、吴、越,与“四夷”相对,相当于“诸夏”
3、战国:
七雄所据,长江以北
4、秦汉:
延至长江中下游
5、隋唐:
包括华南
6、明清:
内地十八省
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
康熙时订立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次用“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行政区划与地方官职
(1)秦汉时期——郡
秦统一后,实行中央集权制,把天下分为36郡,郡的长官为守,或称郡守,汉代改为太守。
汉初,实行郡、国并存制,王国与郡为同级的行政单位。
东汉郡数稳定在105个。
(2)东汉末至南北朝——州
为了监察的需要,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13个刺史部,当时习惯称一部为一州。
东汉末年,州便成为郡上一级的行政区划,直到隋代,州一直是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
州的长官称刺史或牧。
(3)隋唐时期——道
隋文帝撤销了郡,实行以州统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
为了监察的需要,唐朝把全国划分为10-15个道,作为监察区,每道设一采访处置使,或称观察使。
唐代中后期道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其长官为节度使。
(4)宋代——路
宋仿唐的道制,改十五道为十五路,路原来也是监察区的性质,后来转变成监察区与行政区之间的一种区划。
路由经略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常平司四个部门构成,长官分别为经略安抚史、转运史、提点刑狱使和提举长平使。
(5)元明清——行省
自元代开始,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最高行政区划——行省。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是中枢机构中书省派出的办事机关。
最初是一种临时设置,元朝时固定下来,就成了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简称“省”。
行省的长官像中书省一样设丞相、平章政事等。
明初撤除行省,最大的行政区划是布政使司,习惯上还称为省。
其长官为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清代康熙时,改布政使司为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巡抚或总督。
六、重要区划单位的演变,及其官名的变化。
1、州——理想中的地理区划——监察区——行政区
长官:
刺史、牧、知州
《禹贡》九州: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2、县——最早、最稳固的行政区划
长官:
县令、县长,知县
3、府——建于唐,特殊的行政区划(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宋代分京府和次府,于京师设府尹,其他府长官为“知府”——明朝,府的设置普及,高于州县。
长官:
府尹,知府
4、道——唐代初为监察区,后为一级区划——清代为省的派出机构,介于省与府之间。
长官:
唐——采访处置使、观察使,节度使;清——“道员”,别称“道台”、“观察”。
总结:
(1)在各级地方行政区划中,县是最稳定的一级;
(2)一级行政区划,通例是越划越多,越划越小,直至取消,如“州”。
(3)最高行政区变化最频繁,其内在原因是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往往由监察区或军务督理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也由派出的中央官员转变为地方官。
(4)历史上多数时期以三级行政区划为主。
第二章图书典籍
第一节书籍的演变
一、书籍的材质:
简牍、丝帛、纸张、石碑
古埃及写在一碰就碎压成片的草纸上,古巴比伦人写在泥砖上,古印度写在羊皮、丝织品上,后来又写在棕榈树叶上,叫做pattra,译作“贝多”,故中国称佛经为“贝叶经”。
中国自商周以来就写在竹简木牍上。
木质的书写材料称版、牍、方。
古人把一块木板叫做“版”,写了字的木板叫做“牍”,如果是一尺见方的牍,就叫做“方”。
版的主要用途是写录物品名目或户口,这样的版牍,称为“籍”或“簿”。
另一用途是画图,特别是地图,因此用“版图”代表国家的领土。
版的又一用途是通信,一般用一尺见方的版,因此信件叫“尺牍”。
通信时,在版牍上面要加盖一块版,叫做“检”,在检上写收信和发信人姓名叫做“署”。
把两块版用绳子扎起来,在绳结处加上一种粘土,在粘土上捺下印章,叫做“封”,粘的土叫“封泥”。
竹制的书写材料称简策。
一根一根写了字的竹片,就是“简”,把若干根简编连在一起就成了“册”,通常又借用“策”字。
《礼记·聘礼》:
“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
”孔颖达正义:
“策是众简相连之称。
”古人写书究竟用简还是用牍,取决于文字的长短,文字不多的就写在木板上,文字多的就要写在竹简上再编连成册。
古简长度不一,据王国维考证,战国时期的简,最长的二尺四寸,其次是一尺二寸,再次是八寸。
两汉时期的简,最长的二尺,其次是一尺五寸,再咨的是一尺,最短的五寸。
长简用来写经典,短简用来写传记、杂书。
唯有法律才写在特长的三尺简上,所以后世有“三尺法”之谓。
每简所写的字数也有多有少,通常为22至25字,最少的只有七八个字。
石经:
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清刻十三经
二、书籍的书写方法:
刀刻、笔写、雕印
竹、木、帛都是用笔墨书写的,在竹木上写错了则用刀刮掉,叫做“刊”。
三、书籍的装帧制度:
简策制度——简牍
卷轴制度——丝帛、纸张
册叶制度——纸张
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第二节书籍的种类和经典
一、四部分类法
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刘向《别录》
刘歆《七略》的分类:
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四部”是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渊源于晋初荀勖的《中经新簿》,确立于《隋书·经籍志》
荀勖四分法:
甲——六艺,乙——诸子,丙——史记,丁——诗赋。
东晋李充将乙、丙对换。
一、经部:
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共十类。
二、史部:
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共十五类。
三、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四、集部:
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共五类。
二、十三经
《国语·吴语》:
“挟经秉桴。
”韦昭注:
“经,兵书也。
”
庄子·天运》:
“孔子谓老聃曰:
‘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
’”
唐朝“九经”:
A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
B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十二经:
A、B+尔雅
十三经:
孟子
十三经注疏:
《周易》:
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
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
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
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
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
汉赵岐章句,宋孙奭疏。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朱自清《经典常谈》
杨伯俊《经书浅谈》
三、廿四史及史部经典
(一)四大史体:
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志体
1、编年体——以时间为纲,所有文明古国出现最早的史书形式。
代表作《春秋》(《左传》)
东汉·荀悦《汉纪》
晋·袁宏《后汉纪》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清·陈鹤《明纪》
清·夏燮《明通鉴》
从《春秋左传》到正续《通鉴》,到《明纪》,形成了自春秋至明末2400年连贯的编年史
2、纪传体——以人物为纲。
《史记》开创纪传体体裁
《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宏伟壮丽,平实畅达,《汉书》博洽翔实,古雅含蓄
纪、传、表、书(志)
从《史记》到《明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朝末年五千年的历史,形成衔接不断的纪传体史书。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纲。
始于隋·王劭《隋书》,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
从《绎史》(远古至秦末)、《左传纪事本末》到《通鉴纪事本末》、《续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构成连贯不断的本末体史书系列。
4、典志体——以制度为纲。
(1)纪传体中的“书”、“志”
(2)典志专著。
首创于唐·刘秩《政典》
三通:
唐·杜佑《通典》
宋·郑樵《通志》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十通:
三通+续三通(乾隆年编)+清三通+清续文献通考
会要、会典:
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
私人所修称“会要”,以事类为纲;官修者名“会典”,以官署机构为纲。
唐·苏冕《会要》首创
王溥《唐会要》、《五代会要》
会典始于明朝官修《明会典》,清朝仿修《钦定大清会典》
(二)正史
含义:
1、内容正规,代表主流思想,得到官方认可;
2、体例:
纪传体。
乾隆时把正史与纪传体固定联系起来。
魏晋南北朝——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
唐代——三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宋代——十七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唐官修,房玄龄)
《宋书》(梁沈约撰)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
《梁书》《陈书》(均唐姚思廉撰)
《魏书》(北齐魏收撰)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
《隋书》(唐官修,魏徵)
《南史》《北史》(均唐李延寿撰)
《新唐书》(宋官修,欧阳修)
《五代史记》(宋欧阳修撰)
元丞相博罗问文天祥:
自古至今兴废多少?
文天祥答曰:
“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
”(宋史·文天祥传)
明代——廿一史
增加:
《宋史》《辽史》《金史》(元·脱脱)《元史》(明·宋濂)
清代——廿二史
增加:
《明史》(清·张廷玉)
清代——廿四史
增加:
《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等)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民国——廿五史、廿六史
增加:
柯劭忞《新元史》、赵尔巽等《清史稿》
一、《史记》西汉·司马迁二、《汉书》东汉·班固
三、《后汉书》南朝宋·范晔四、《三国志》西晋·陈寿
五、《晋书》唐·房玄龄等六、《宋书》南朝梁·沈约
七、《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八、《梁书》唐·姚思廉
九、《陈书》唐·姚思廉一○、《魏书》北齐·魏收
一一、《北齐书》唐·李百药一二、《周书》唐·令狐德棻
一三、《隋书》唐·魏徵等一四、《南史》唐·李延寿
一五、《北史》唐·李延寿一六、《旧唐书》五代后晋刘昫
一七、《新唐书》宋欧阳修等一八、《旧五代史》宋薛居正
一九、《新五代史》宋·欧阳修二○、《宋史》元·脱脱
二一、《辽史》元·脱脱等二二、《金史》元·脱脱等
二三、《元史》明·宋濂等二四、《明史》清·张廷玉等
清代考史三部名作
赵翼《廿二史剳记》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三)史学传统
1、官私并修。
唐代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官修史书制度
官修长处:
(1)资料完备;
(2)人才全面
短处:
(1)官方意志,思想禁锢;
(2)水平参差
私修长处:
(1)利于独断,直抒己见;
(2)文风统一,结构完善
2、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
●齐庄公与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
崔杼知道后,便设计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异母弟杵臼为君,是为景公。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太史书曰:
‘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
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左传·宣公二年》: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
“不然。
”对曰: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
“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
●贞观九年,唐太宗要亲阅国史,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表反对。
认为“前代不观”,是避免史官“希风顺旨”,影响史书信度。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再一次问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褚遂良:
“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
”“朕有不善,卿必记耶?
”又要求看起居注,坚持原则的褚遂良与黄门侍郎刘洎又进行劝谏。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又问褚遂良:
“卿知起居,比来记我行事善恶?
”回答是“善既必书,过亦无隐”,唐太宗公然说“望史官宜不书吾恶”。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又问司空房玄龄为什么自古帝王不能看当代国史,要求房玄龄“撰录进来”让他看看。
房玄龄无奈,只好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略国史”撰写成编年体高祖、太宗《实录》,呈太宗审阅。
然后按照唐太宗的要求对有关历史记载进行“改削”。
此次所“删略”、“改削”的《贞观实录》,起贞观元年止贞观十四年,当然然溢美不少。
(《旧唐书·褚遂良传》)
3、才学识德
刘知几“史才三长”:
才学识
章学诚“史才四长”:
才学识德
《文史通义·史德》: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非识无以断其义,非才无以善其文,非学无以练其事……记诵以为学也,辞采以为才也,击断以为识也,非良史之才学识也。
……德者何?
谓著书者之心术也。
”
4、经世致用
以古为镜,资治当代
四、类书与丛书
类书:
分类辑录文献资料的书籍
隋·虞世南《北堂书钞》——现存最早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宋·李昉主编《太平御览》
宋·王钦若主编《册府元龟》
明·解缙主编《永乐大典》
清·陈梦雷主编《古今图书集成》
丛书:
各类图书的汇辑
最大的丛书:
四库全书
唐玄宗时,在宫廷中修建了四个书库,分别储藏经、史、子、集四类书籍,所以叫“四库”。
乾隆年间,集中大批人力,编成了《四库全书》,刻印7部,分藏于七处:
北四阁
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
紫禁城——文渊阁
圆明园——文源阁
沈阳故宫——文溯阁
南三阁
扬州——文汇阁
镇江——文宗阁
杭州——文澜阁
今存文津阁本共收书3503种,79337卷。
《四库全书》的编订虽然在客观上起到了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的作用,但是清代统治者藉此对大批古籍进行了审查、甄辨、改动和删除,甚至禁止和焚毁,其负面作用不容低估。
据统计全毁书有2400多种,抽毁书有400多种。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库全书的总目录。
全书200卷,共著录书籍3458种;另有“存目”6788种。
《总目》所著录的每一部书,都附有《提要》,对作者的生平事迹,著述渊源,书的内容性质、版本、文字,及其他方面的优缺点,都作了简括的介绍、考证和评论。
为后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不少具体的资料和线索。
第三章 学术思想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
“吾国学术,大略可分七期:
先秦之世,诸子百家之学,一也;两汉之儒学,二也;魏晋以后之玄学,三也;南北朝、隋、唐之佛学,四也;宋、明之理学,五也。
清代之汉学,六也;现今所谓新学,七也。
七者之中,两汉、魏晋,不过承袭古人;佛学受诸印度;理学家虽是辟佛,实于佛学入之甚深;清代汉学,考证之法甚精,而于主义无所创辟;最近新说,则又受诸欧美者也。
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
”
第一节 先秦诸子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创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
”
司马谈:
“论六家之要指”(《史记·太史公自序》):
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汉书·艺文志》增加:
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十家九流
一、儒家
《说文解字》:
“儒,柔也,术士之称。
”——儒最初只是职业,所长在典礼。
古礼是他们的饭碗,守旧是他们的习性,文弱是他们的本分。
《论语·雍也》:
“子谓子夏:
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
孔子对儒的贡献:
由术而道,由技能而主义(礼之本),孔子是第一个有主义的儒。
儒成为学派始于战国。
《汉书·艺文志》: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
1、伦理观:
(1)仁
“仁者爱人。
”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大一 复习资料 补充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