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 文档编号:8134830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77.26KB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水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盐酸B.一氧化碳
C.氢氧化钠D.氧化钙
解析:
A
【解析】A、盐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X可能是盐酸,正确;B、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和二氧化碳,错误;
C、氢氧化钠是碱,不与碱反应,错误;D、氧化钙与碱、金属氧化物均不反应,错误。
故选A。
2.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AlCl3、CuSO4、NaClB.BaCl2、NaCl、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
解析:
B
【解析】
pH=11的溶液呈碱性。
A.AlCl3、CuSO4溶液呈蓝色、NaCl。
B.BaCl2、NaCl、NaOH。
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
C.CaCl2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D.K2SO4、NaNO3、NH4Cl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氨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
这种气体是
A.氢气B.氯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盐酸将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选D。
考点: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点评: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4.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CH4+2O2
CO2+2H2OB.3Fe+2O2
Fe3O4
C.NaOH+HCl═NaCl+H2OD.H2CO3═CO2↑+H2O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CH4+2O2
CO2+2H2O,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3Fe+2CO2
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D、H2CO3═CO2↑+H2O,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aNO3HClNa2SO4B.NaNO3NaClCuSO4
C.CaCl2Na2SO4Na2CO3D.NaOHBaCl2NaSO4
解析:
A
【解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黄色,故选项错误;C、Na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BaCl2、Na2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NaOH中的氢氧根离子和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实质是Na+和Cl-结合生成NaCl
解析:
B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A.反应前后,溶液的pH变小。
故A错误。
B.氢氧化钠过剩,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故B正确。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
故C错误。
D.该反应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含义。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B.葡萄汁和苹果汁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牛奶和鸡蛋清都接近中性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葡萄汁比苹果汁的pH值大,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弱,说法错误;
B、葡萄汁和苹果汁pH值都小于7,溶液都显示酸性,故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法正确;
C、牛奶和鸡蛋清pH值都接近7,接近中性,说法正确;
D、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说法正确;
故选A。
8.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
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
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
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
解析:
C
【解析】
解:
由第二步烧杯中液体变为红色可知,①中试剂为碱NaOH溶液,②中为酚酞;加上试剂③后溶液变为无色,证明了碱被消化掉,故可判断③是稀盐酸,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熟记内容即可解决
9.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
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B.乙实验:
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实验:
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丁实验:
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甲实验:
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考点:
化学实验的探究。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Cl、NaCl、Na2CO3B.KNO3、Ca(NO3)2、NH4Cl
C.CuSO4、H2SO4、MgCl2D.AgNO3、NaNO3、HCl
解析:
B
【解析】pH=1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离子,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A、氢离子会和碳酸根离子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共存,故错误;
B、各物质的离子在氢离子存在环境中不会发生反应,并且都无色,故正确;
C、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故错误;
D、氯离子和银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且氯化银沉淀不溶于酸,故错误。
点睛: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1.“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钾B.氧化铜
C.碳酸钙D.氢氧化钾
解析:
C
【解析】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正确;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错误;故选C。
1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NaCl+H2O+CO2↑中和反应
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
CO+O2
CO2化合反应
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
Fe2O3+3CO
2Fe+3CO2置换反应
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
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D
【解析】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HCO3+HCl
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故A错误。
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
2CO+O2
2CO2,化合反应。
故B错误。
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
Fe3O4+4CO
4Fe+4CO2,氧化还原反应。
故C错误。
D.用稀硫酸除铁锈:
Fe2O3+3H2SO4
Fe2(SO4)3+3H2O,复分解反应。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解析:
C
【解析】
A.
B.
C.
,可以共存。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4.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混合后,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紫色
解析:
A
【解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l=NaCl+H2O,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Na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烧碱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溶液呈现红色。
故选A。
15.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B.NaOHC.CuOD.Zn
解析:
A
【解析】A.BaCl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没有减少;B.NaOH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而水几乎不再电离产生氢离子,所以氢离子减少;C.CuO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离子减少;D.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逸出,氢离子减少;选A
1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详解】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A不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C不正确;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水汽化吸热,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灭火方法:
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7.“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
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④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C
【解析】①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而提供物质中没有银离子,不能完成;②醋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醋酸不能与氯化钠反应,所以可以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能完成;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能完成;④硬水含的钙镁离子多,遇到肥皂水不会产生或产生的泡沫少,可以利用肥皂水来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能完成;所以能够符合题意的为②③④。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有效成分,如食醋中含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纯碱是碳酸钠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是解题关键。
18.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
A
【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A。
19.X、Y、Z分别是NaOH、HCl、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YX依次是( )
A.NaOHHClNaClB.NaClNaOHHClC.HClNaOHNaClD.HClNaClNaOH
解析:
B
【解析】A、稀盐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B、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色褪去,所以ZYX依次是NaCl、NaOH、HCl,故B正确;C、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故C错误;D、氯化钠不能使酚酞变色,故D错误;故选:
B。
点睛:
酚酞遇碱会变红色,酸碱中和会使红色消失。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
解析:
D
【解析】A.pH=0的溶液显酸性,错误;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错误;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增强,错误;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显酸性,用熟石灰中和,正确。
故选D。
2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和氯化钠——水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纯铝和硬铝——互相刻划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溶液
解析:
D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可以鉴别,正确;B、硬水与肥皂水混合能生成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C、硬铝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互相刻划,纯铝上会留有痕迹,可以鉴别,正确;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遇酚酞溶液都变红,无法鉴别,错误。
故选D。
点睛:
在进行物质鉴别时,所选择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应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把欲鉴别的物质区分开来。
22.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ZnSO4、NaClB.CaCl2、Na2SO4、NaOH
C.K2SO4、NaNO3、NH4ClD.CaCl2、K2CO3、NaNO3
解析:
C
【解析】A、虽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能大量共存,但FeCl3在水中为黄色,不符合题意,错误;B、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Na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该组物质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大量共存,且在水中都是无色的,符合题意,正确;D、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H+与K2CO3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aCl2与K2CO3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C。
点睛: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23.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
液体
胃液
胰液
胆汁
血浆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PH>7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故选B。
考点:
溶液的酸碱度
24.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都可以作保护气,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是氧化物,错误。
故选C。
25.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
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
甲
乙
丙
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解析:
A
【解析】
【详解】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
2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解析:
D
【解析】A、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还可能是盐溶液,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错误;C、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中和反应,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正确。
故选D。
27.如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番茄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4.0~4.4
3.5~4.5
6.3~6.6
6.8~8.0
A.AB.BC.CD.D
解析:
D
【解析】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玉米粥。
选D
2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由此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对外不显电性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图中A代表水分子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稀盐酸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生成水,钠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钠。
【详解】
A、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溶液对外不显电性,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溶剂质量增加,故B不正确;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水和氯化钠,图中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了,故A代表水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酸碱中和反应其实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29.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解析:
C
【解析】
【分析】
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由图可知,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B反应完全,溶液显中性,当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于水,由于碳酸钠溶液显弱碱性,故溶液变成碱性了。
【详解】
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1、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A正确;
B、当往HCl、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C不正确;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
NaCl、Na2CO3,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溶液之间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物的量之间的关系。
30.关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pH不断减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说明两者不反应
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A、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随着盐酸的不断消耗,酸性越来越弱,pH不断增大,直至超过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而不是pH不断减小,错误,B、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滴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仍为红色,有可能所加的盐酸量不够,氢氧化钠过量,故并不能说明两者不反应,错误,C、将一定量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故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放出热量,并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错误,故选C
考点: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中和 反应 知识点 练习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