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docx
- 文档编号:8134094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26KB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docx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三篇
【篇一】
《8加几》数学说课稿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8加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身份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同时“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转变为:
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8加几》是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
和前面学过的9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不用像9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凑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2、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设计思路:
1、关于情景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2、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注意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本节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大胆尝试。
3、关于计算方法多样化的问题
在学生理解“看大数分小数,把几凑成十,十加几得十几”即“凑十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
4、积极引深,发挥“两主”作用
教学大纲指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探”,使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
教学流程:
一、知识再现,激趣导入
1、数的组成(对口令游戏)
2、找朋友:
9加几的口算练习。
二、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
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1、观察情景
(1):
“打靶图”
①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
②求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8+5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打靶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既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情景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自己发现问题的欲望
2、观察情景图
(2):
划船
在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①师:
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学生回答:
一共有多少人在划船?
③师:
求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4+8
在两个不同的情景中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3、揭示课题
师: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求一共?
都是用加法进行计算,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8加几的方法好不好?
(板书课题:
8加几)
三、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探究学习“8+5”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第一个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
师:
怎样计算8+5?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请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每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你们组的好方法。
(教师巡视)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
①1、2、3……12、13依次数。
②从8数到13。
③8和5合起来是13。
④13可以分成8和5。
⑤先数10人,再数3人,“10+3=13”
……
本节课以8+5为突破口,在重点研究8+5的基本思路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所用的方法。
这样,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又有和同伴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最后在全班交流汇报。
在汇报交流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的是“凑十法”,有的用的是数数法,方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师:
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
教师提问:
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方法。
这样,好的计算方法更加明朗化,更为突出。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小结
师:
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知道了,有的同学喜欢用以前学过的“凑十法”,有的同学喜欢用数数法,有的同学喜欢用10+5=15,15-2=13。
这些方法都正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3、迁移练习
(1)小组先交流解决:
4+8,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
(2)让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得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还知道哪些8加几的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获得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解决其他的8加几的问题,既能使学生把8+5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中,使计算方法得以灵活应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四、巩固练习
1、聪明屋:
(课件出示教材89页“课堂活动”第1题)
2、智慧山:
(看图填算式)
2、跳木桩比赛
师:
动物学校正在进行跳桩比赛,你能帮小白兔跳过木桩吗?
练习:
8+3=8+4=8+6=8+8=6+8=
学生计算,帮小兔顺利跳过了木桩。
整个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
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小结
师:
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本环节教师将自己评、他人评、评自己、评别人和教师评,学生评结合进来,让学生对自己整节课的表现有一个回顾和反思。
六、布置作业
【篇二】
《11减几》数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11减几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情惑目标:
①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从小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②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地计算11减几。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而初步感受退位减法的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小棒11根、圆片11个。
教学时间:
1课时
选择教法,突出主体:
《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情境教学,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采取“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
“兴趣是的老师”。
《新课标》也指出: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
本节课通过创设系列童话情境,一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体现了计算题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星期天呀,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放在了一个鱼缸里。
瞧!
(出示课件),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的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Cat说:
“瞧,我钓的鱼多!
”菲菲抢着说:
“不!
是我钓的鱼多!
”它俩越争越厉害,cat哥哥说:
“这里共有11条鱼,我钓的是6条花金鱼,你钓了几条黑金鱼?
看看吧!
”可是金鱼游得太快,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数出来。
它无奈的说:
“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
(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两只小猫的争论中自然提出,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交流,探索算法。
1、独立算法,合作探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1-6=5,然后引导:
你是怎么计算出11-6的?
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并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联系情境问题的尝试计算,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源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是课程标准中“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体现。
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交流汇报算法
要求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①10-6=4,1+4=5
②6+5=11,11-6=5
③11-1=10,10-5=5
④11分成10和1,1-6差6个,不够减,10-5=5
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合作”意义之所在。
在这里,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师导:
菲菲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解决了cat哥哥的问题,高兴极了。
它灵机一动,决定考cat哥哥:
“有11条金鱼,我钓了5条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金鱼?
”谁知cat哥哥马上计算出11-5=6。
小朋友猜猜,它用哪种方法算的这么快呢!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结:
小朋友们用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时你们要向cat学习,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尝试练习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进行,不仅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同时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对比和选择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练习与交流
师:
小朋友们都知道,菲菲想考考cat哥哥的目的没达到,心里有点不平,拉着cat就来到了河边,瞧!
(出示课件)
菲菲说:
“我知道刚才你早就数好了是6条花金鱼,那不算,有本事重来!
这河里有8只鸭子,岸上有3只,你能写出一个加法两道减法算式吗?
(注意还要算出答案)哈哈……这回总答不出来了吧!
”
cat说:
“这么简单的小问题,不如考考我们的小朋友们吧,另忘了,我们还要去买礼物,今天可是小猴的生日!
小朋友们,敢接受挑战吗?
让学生先自己解决,然后小组交流,怎么列算式,怎么算以?
全班反馈,同时板书:
3+8=1111-8=311-3=8
2、自主练习
充分表扬小朋友们后又继续引入:
小朋友们真棒,比菲菲可聪明多了,那谁你们能和cat一样回答得又快又正确吗?
(出示课件)噢?
河里发生了什么?
(又有一只鸭子从水里上岸了)
那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又说出一个加法两个减法算式及答复?
在此环节中,练习巩固层次分明,在看图列式说算法中,使学生逐步从多样化的算法中充分体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并且还能使他们充分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和明确体验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3、游戏,找规律,并提示课题。
师导:
小朋友们,花猫cat和猫咪菲菲礼物买得怎么样了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课件)
哟!
买了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礼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啥?
那得先解开礼盒上的密码11-()=()
①学生自己思考。
②汇报。
11-2=911-3=811-4=7……11-9=2
③比较每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提示课题。
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说出都是11减几的计算,从而提示课题,并板书:
11减几。
④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相互之间的联系,体会用相邻的算式可以推算出得数。
在此,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
在明确算法后,让学生解开礼物盒上的密码11-()=(),有多种填法,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并从中发现11减几算式中的规律,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四、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师:
猫咪菲菲他们拿着漂亮的礼物去为小猴过生日了,我们这节课也快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收获?
(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充分相信他们,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出示:
1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解决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把你们的想法告诉花猫cat和猫咪菲菲他们,好吗?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本次说课以程度参与为原则,我通过围绕花猫cat和猫咪菲菲创设系列情境,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引导,体验新知。
教学模式以简明生动,亲和力、感染力极强的儿童语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过程成为学生发现知识和学会学习的过程,真正的使学习变得轻松快乐起来。
【篇三】
教学教材:
《16、17、18减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内的退位减法95页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将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6、17、18减几”中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6、17、18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从中,让学生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激起学生回忆,通过迁移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一开课,多媒体呈现口算题,说说是怎样算的。
然后直奔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17、18减几。
通过口算唤起了学生回忆,这样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中,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让课堂轻松愉悦。
2、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我谈话进入,多媒体一步步呈现例1,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所以我在课堂活动中设计找朋友的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
我的朋友在哪里?
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
你的朋友在这里。
这样又会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4、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采用了同桌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唤起回忆。
在新课之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基础。
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同时通过口算和说算理,唤起了孩子们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出了准备。
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谈话进入,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内有许多花和树,它们美化了校园、净化了空气。
为了让这些花和树健康地成长,每天老师都让两位小朋友给树浇水。
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轮到哪两个小朋友了(ppt出示)。
你们看,原来今天给小树浇水的是小华和小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另外,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感受到计算与生活联系密切。
三、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因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17、18”对于“17、18减几”,学生有了“16减几”计算方法的迁移,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流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提高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活动,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同桌进行:
一人出16、17、18减几的算式,一人口算。
第二个活动:
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
我的朋友在哪里?
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
你的朋友在这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六、课堂练习,效果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1、2。
七、总结评价。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这种方式的提问,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八、板书设计
板书上呈现课题16、17、18列出的算式:
16-9=7,还有例2的两个算式:
17-8=9和18-9=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师大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说课稿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