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道应急预案.docx
- 文档编号:8133792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0.65KB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docx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隧道应急预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隧道应急预案
遵义市高新快线道路工程隧道工程
瓦斯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日期:
二零一一年九月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0号)。
1.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1.4《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
1.5《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9号)。
1.6《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质[2005]105号)。
1.7《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1.8《遵义市高新快线2号、3号隧道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9《遵义市高新快线2号、3号隧道施工设计图》。
1.10《煤矿安全规程》
1.1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编制目的
针对遵义市高线快线道路工程1号、2号、3号隧道施工设计图的地质情况,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瓦斯突出或爆炸等重大灾害事故,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程度和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遵义市高新快线1号、2号、3号隧道工程瓦斯隧道施工。
4、应急领导机构及职责
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隧道工区、各班组组成,组织机构图如下:
4.2项目应急救援人员组成及通讯方式
4.2.1紧急救援领导小组
总指挥:
任刚
副指挥:
唐勇、梅刚
组长:
姚凯、范俊杰
组员:
蒋友银、龙志豪、李运发、王维、黎秦、刘欢
1号隧道出口负责人:
俞龙
2号隧道左洞进口负责人:
张民
2号隧道右洞进口负责人:
周而宁
项目部紧急救援小组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
电话:
4.2.2隧道工区是隧道工程施工的主体单位,设立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工区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工区长组长,下设抢险抢修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疏散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隧道救护队。
4.4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
4.4.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组长由项目经理任刚担任,副经理梅刚和总工程师唐勇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部各部门成员组成。
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工区长姚凯担任,各隧道施工队现场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工区施工员、各作业班组成员。
通讯器材24小时待命,保持畅通,、工区应急救援预案小组组长、副组长、各作业班组长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
工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各隧道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对瓦斯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负责本项目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
工区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和集团公司及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应急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
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的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抢险救援具体方案,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
4.4.2抢险抢修组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保证隧道内通道的畅通;
4.4.3通讯联络组
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
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
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
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4.4.4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置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
4.4.5疏散警戒组
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
4.4.6后勤保障组
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并确保供应渠道畅通、便捷。
4.4.7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
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
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
4.4.8隧道救护队
发生灾害时,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和处理灾害。
救护队的任务是:
(1)积极协助工区经理搞好职工自救知识教育及预防灾害发生的工作。
(2)担任灾区的安全岗哨,引导遇灾工人安全撤出隧道。
(3)运送救灾设备和材料,配合抢险。
(4)当瓦斯隧道发生事故时,在项目部及地方救援队尚未到之前,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引导和救助工人撤离或协助其自救。
(5)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发展,将灾害消除在初始阶段。
5、遵义市高新快线隧道工程瓦斯灾害的预测及特点
5.1灾害的预测
高新2号隧道隧址起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三坝村高新快线左幅K2+010,右幅K2+110;止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板山村高新快线左幅K4+845,右幅K4+475,其中隧道洞身左幅K2+634~K2+948段,右幅K2+624~K2+938段出露煤系地层,属于高瓦斯段隧道施工;3号隧道隧址起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板山村上庄组,高新快线左幅K4+630,右幅K4+670;出口位于汇川区河溪村堡上组,高新快线左幅K6+270,右幅K6+305,其中隧道西洞口(左洞进口、右洞出口)属于高瓦斯煤层,属于高瓦斯段隧道施工,洞口开挖后,引发工程滑坡的可能性极大。
5.2灾害可能发生的原因和位置
5.2.1可能发生的原因
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瓦斯积聚,通风不当导致而成。
一方面爆破作业后,因爆破作业后瓦斯溢漏面急剧增大,洞内通风条件差,瓦斯浓度最易升高,另一方面是瓦斯突涌。
还有引起爆炸的原因是电力线短路、电气焊防火不当以及车辆、机械设备保养不及时等原因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5.2.5可能发生的位置
隧道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爆开挖和模板台车进行二次衬砌,因此爆破后未支护断面及模板台车附近是最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发生爆炸可能性最大,另外坍塌、超挖形成的空腔,错车道、隧道洞室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
5.3灾害特点
瓦斯爆炸的危害性极大,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可以产生极大的冲击波,一旦发生爆炸,洞内甚至洞外人员、设备都无法幸免,将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6、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6.1灾害的预防
6.1.1准备程序
1、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瓦斯检测
设立专职瓦检人员:
每个洞口6人、3班倒连续检测,检测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保证每班洞内同时有二名瓦检员,以确保掌子面、模板台车随时有一名专职瓦检员,另一名瓦检员巡回在横通道、错车道、断面变化处检测,并且保证有一名副经理值班。
带班作业人员及工班长必须随身携带便携式瓦检仪,保证每个工作面及二衬砌地段瓦斯浓度随时监控;瓦检员必须随时配带光学瓦检仪,重点部位必须使用光学瓦检仪,坚持使用瓦斯断电装置连续监测,其探头悬挂位置要能反映隧道风流中瓦斯的最高浓度。
2、瓦斯检测班职责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深刻认识到其工作关系到瓦斯隧道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关系到企业的声誉。
2、瓦斯检测工作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少检、假检并做到隧道瓦斯浓度记录牌板、检查记录、瓦斯台帐三对口(检查地点、检查日期、每次检查的具体时间、班次、检查的内容和数据、检查人姓名等必须完全一致),严格执行洞内作业特殊过程、关键工序批准制度。
3、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瓦斯浓度警示牌上,通知现场作业人员、门岗、通风工。
4、随时紧跟隧道作业人员到作业面并按照瓦斯检测地点及范围要求巡回检测,必须满足“三人连锁放炮制”和安全生产的需要。
严禁脱岗、玩忽职守。
5、必须在爆破之前监督检查将风管及瓦斯探头移至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爆破之后再监督检查将风管及瓦斯探头安装在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6、有权制止一切违规操作的行为,有权强令可能出现瓦斯燃烧等危险情况的工作面停工,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7、有权根据检测出的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通知通风工控制主风机工作档位,有权安排局部通风,有责任要求工区安排维修通风设备。
8、必须保护好瓦斯检测仪器,在携带和使用过程中严禁猛烈摔打、碰撞;严禁被水浇淋或浸泡。
对仪器的零点、测试精度及报警点应定期上报安质部进行校验,确保仪器测量准确、可靠。
9、在洞内瓦斯发生险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遇险人员自救互救,并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6.1.2、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1、瓦斯检测仪器、KJ90A型矿井瓦斯安全监控系统
项目部对检测仪器必须定期进行标定,并配备备用仪器。
对瓦斯隧道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得瓦斯检测方式。
2、施工设备
根据瓦斯隧道的类型配备相应的机械及电气设备,高瓦斯隧道所有施工设备改装为防爆型并加强维修和保养,严禁带病车作业,洞内照明设施全部采用防爆灯照明。
低瓦斯隧道可采用非防爆的电器设备,照明设施全部采用防爆灯照明。
6.1.3加强通风
⑴采用压入式方式实现隧道通风。
隧道施工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
⑵根据隧道的长度和所需风量设置通风机的规格。
每个洞口安装2台轴流风机(其中一台备用),通过双抗风管(阻燃、抗静电)将新鲜空气送至掌子面。
通风机设在洞外距洞口30m处。
风管最前端距掌子面5m,并且前55m采用可折叠风管,以便放炮时将此55m迅速缩至炮烟抛掷区以外。
⑶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设置移动式局扇(将轴流风机安装在平板车上)配合软风管供风,以增加瓦斯易聚集地段的风速,防止瓦斯聚集。
⑷在掌子面至模板台车地段的死角、塌腔等部位用高压风将瓦斯引出。
具体方案为根据瓦斯检测结果对其吹入高压风,将其聚集的瓦斯吹出,使之与回风混合后排出。
⑸高瓦斯隧道在每个隧道二衬台车上部设置5.5KW局扇一台,以吹散该处聚集的瓦斯。
6.1.4瓦斯监控
根据设计资料,瓦斯隧道采用人工监控和自动监控系统组成监控体系。
自动监控系统经比选论证,选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KJ90A安全监控系统做为主安全监控系统。
内燃驱动的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1%时立即停机。
在工作面的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在检测到瓦斯浓度>0.5%时报警,瓦斯浓度>1%时命令切断作业区电源,工人停止作业,瓦斯浓度>1.5%时撤出作业人员。
对需人工检测的部位,保证每15分钟检测一次,在瓦斯浓度>1.5%时,保证每5分钟检测一次。
在洞口测风站配备手动式测风仪,定期测定回风巷的风流速度。
当风流速度变化时,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隧道自动断电报警系统为声、光连动形式,同时左、右隧道连动,任何一个隧道遇到紧急情况,两个隧道同时报警。
6.1.5逃生通道的材质及设置要求
1、逃生通道所用管材可采用φ800mm的承插钢管(或φ800mm耐压波纹塑料管),管节长度为6-8M,壁厚不小于10mm,管节间可采用直径大于逃生管道10cm的套管连接,每端连接1m,采用橡胶圈或木楔临时固定。
为保证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对采用的材质管材,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处的牢固,并经实验室具体实验后,方可用于隧道中。
2、施工现场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登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外,应同时备足1米、2米、3米短节管道、转接接头(135°)等。
3、管道必须经加工方可使用,各单位可结合材质及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加工,要求连接简单、牢固、紧密可靠,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道,并易于打开和封闭。
4、逃生通道设置起点为最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5米,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20m以内的适当位置,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撑子面铺设,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药品,承插钢管纵向连接可采用链条等措施,防止坍塌时将钢管冲脱。
5、逃生通道在二衬台车移动就位过程中,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以随时确保逃生管道的使用。
6、逃生通道在经过掘进台阶时,应顺延台阶布置、可安装135°转接接头顺延,其管道架空高度和长度以不影响施工并便于开启逃生窗口为宜。
7、利用风水管作为紧急救生管道,应紧跟撑子面,末端距撑子面距离不得大于5m,且在管口附近配备醒目的工具箱,箱内存放应急电筒、活动扳手、锤子、钢钎等应急工具,便于遇紧急情况时打开风水管法兰盘,开通救生管道,及时输送水和食物。
8、设置的逃生通道应平整、干燥、顺畅,不得作应急逃生以外逃生用途。
9、撑子面应同时放置应急食物箱和救护箱,应急食物箱须存放10人左右一天所需的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食物;救护箱内各包扎纱布、消毒药水、常见外伤用药等。
10、应急抢险救援时应利用预设的逃生通道和救生管道迅速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当预设的逃生通道失效,应立即钻设救生管道进行联系和输送食物,钻进工艺采用跟管钻进,跟进套管必须采用专用地质套管。
6.2应急措施
总施工原则:
应严格遵循“勤检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锚喷”的施工原则,加强瓦斯含量的监测。
6.2.1施工组织措施
(1)当瓦斯含量不高时可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施工。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尤其是通风系统管理。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凡是参与该隧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了解瓦斯发生的预兆和规律,掌握事故防治和应急措施。
6.2.2瓦斯允许浓度指标
应符合下列规定:
总回风流中小于0.7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1%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1%以下。
6.2.3瓦斯检测技术
(1)瓦斯含量的测定
测试分为固定点测定和巡回测定,组成瓦斯监测系统。
(2)测定仪器:
手持仪表洞内巡回监测仪器。
手持式瓦斯检测仪配备给瓦斯检查员,进行巡回检查时使用。
(3)瓦斯测试的时间安排
工作面的瓦斯监测连续进行,回风道的瓦斯监测每班监测两次,装药前、爆破前和放炮后由瓦斯专职监测人员进行监测。
(4)瓦斯监测的人员安排
瓦斯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考核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5)测试数据的纪录分析
每班的瓦斯监测数据必须做好纪录,并绘制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对累计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瓦斯涌出的变化趋势。
6.2.4瓦斯隧道爆破安全措施
(1、)爆破作业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有突出地段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
(2、)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采用煤矿毫秒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大于130ms。
(3)装药前,必须进行瓦斯检测,在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的风流中,如瓦斯的浓度达到1%以上时,必须经过通风扩散,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后再装药。
(4)爆破炮眼使用炮泥封堵,炮泥的长度,岩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二,煤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二分之一。
(5)使用防爆式发爆器起爆,禁止使用动力或照明电源起爆。
(6)放炮后在放炮地点附近检查瓦斯的浓度,如有瓦斯超标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6.3应急程序
6.3.1报警程序
⑴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以电话、传真、书面、即时通信等形式报告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能准确传递事故(事件)灾难信息。
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报告的内容包括:
①瓦斯爆炸发生的时间、里程、人员伤亡情况;
②瓦斯爆炸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③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情况;
④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及报告时间。
⑵先期处置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和所在分部的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在第一时间内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组织人员、物资设备、车辆、通讯系统使用、调度工作,按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启用应急响应和紧急疏散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
另外可直接向社会救助系统请求援助。
根据救援预案,对受伤者采取有效的施救措施,并及时做好伤员的转送工作。
在救护伤员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凡与事故、突发事件有关的物件、痕迹、残留物等应保持原样,如抢救伤员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改变状态时必须做出标识和记录。
⑶应急支援接到事故信息后,集团公司领导和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立即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根据本预案指挥处置程序,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行动。
6.3.2人员撤离程序
撤离程序:
先撤离、后研究,必要时紧急避难,洞口为逃生出口。
6.3.3避难措施
①在隧道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备有应急电源的应急(诱导)灯。
在应急灯的附近要设通信设备、避难用器具、灭火器等。
②隧道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避难、演练训练计划,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退避的避难演练,做到所有施工人员熟知,并将演练结果记录保存。
6.3.4救援措施
⑴救护计划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救护计划。
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与作业区内的联络体制。
②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
③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
④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
⑤救护教育训练计划。
⑥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⑵救护设备
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便携式照明用器具、担架、便携式氧气瓶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
为了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各种救护用品数量必须大于洞内最大作业人数的1.2倍。
救护设备和机械,安质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维修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
⑶救护训练
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等救护训练。
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的保护用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
并且,除了对受伤者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还要进行止血等应急治疗。
再者,训练内容还必须包含自救、互救训练。
训练周期规定为每月训练一次,要求认真做好训练记录。
⑷救护措施
当发生险情时,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上报有关情况给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及时联系救援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
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6.4发生瓦斯爆炸的应急预案
6.4.1应急预案
⑴当局部瓦斯严重超标发生爆炸时,现场值班安全员、工班长或第一发现人要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禁止其他施工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
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及时核对现场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
现场值班安全员随即电话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报警,由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
⑵如果掌子面后部突然发生塌方,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撤离,需要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救援。
首先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若高压风水管没有砸坏,那么应通过高压风管向被困在作业区的人员供风、供食品;若高压风水管不能使用时,应采用大功率钻机,及时钻穿坍塌体向被困在作业区的人员,同时加强现场供风,并供应食品、牛奶等。
同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联系当地的消防、武警、医院等社会救援部门进行联合施救。
⑶抢救时,必须经上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后再进行抢救,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由医疗救护组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伤害进一步扩大。
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坍塌处理方案后,事故现场应采取与坍塌程度及范围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环境下,实施塌方抢险救援工作,而后进行塌方处理,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
6.4.2应急物资、设备
根据瓦斯爆炸的处理方案,要备有随时能调动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和各种必须材料,详见下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1台
2
装载机
1台
3
自卸汽车
3台
4
大功率钻机
1台
5
注浆泵
1台
6
钢拱架
40榀
7
小导管
100根
8
板材
1.0吨
9
方木
0.53吨
10
圆木
100根
11
塑料编制袋
1000条
12
锚杆
200根
13
水泥
5吨
14
灭火器
50个
15
便携式氧气瓶
50瓶
16
便携式防爆电筒
50把
7、报警、监控系统和报告程序
7.1报警、监控系统
7.1.1值班、登记
洞口设值班房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房设洞内工序状态揭示牌,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其他人员需进洞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洞口值班室登记方可进入,洞内施工机械实行进、出登记制,并建立详细记录台帐。
7.1.2通话设备
在洞口瓦斯监控调度室与应急小组负责人设置直通电话,隧道掌子面及二衬台车附近各设置一部防爆电话与洞口瓦斯监控调度室直通。
电话统一布置在线路的内侧。
7.2报告程序
由值班瓦检员或领工员或工作面第一发现人利用防爆电话报告洞口瓦斯监控调度室,瓦斯监控调度室人员立即报告工区应急小组领导(报告内容:
瓦斯燃烧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情况),由应急小组领导启动应急程序,同时第一时间报告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由分部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8、保护措施程序
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立即进入现场,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领导小组对所有技术、管理档案进行控制。
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秩序,无关车辆禁止通行。
无关人员XX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当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取消时,方可取消保护程序。
9、信息发布
事故的信息和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瓦斯 隧道 应急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