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docx
- 文档编号:8126309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69.68KB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docx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
库区垂钓管理方案
(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2018年4月
附图:
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分布示意图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背景
黑龙滩水库是全市重要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担负着为市、区县中心城区提供饮用水源的功能。
目前库区有3处取水口,1处入水口,1处提水口,并且新规划了2处取水口,黑龙滩水库同时也是国家湿地公园。
因此,对水源和水质的保护至关重要。
黑龙滩水库位于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拥有较丰富的鱼类资源,长期以来垂钓行为较为普遍,且出现逐年递增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滩水库垂钓旺季每天平均接待钓友500人以上。
钓客的增加极大带动当地旅游和经济发展。
同时,也为黑龙滩水库的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
钓客在湖面违规搭建的垂钓平台,影响景区的良好风貌和形象;使用动植物、畜禽粪便、饲料等窝料诱饵进行垂钓活动和筏钓平台产生的生活垃圾对水体造成一定污染。
按照《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018年)要求,库区范围内应当依法划定禁钓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为达到保护要求,同时对景区垂钓行为进行有效规范和管理,本方案对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及库区垂钓管理进行科学规划。
为此,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和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管理处与方案编制单位一道,先后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调研,组织眉山市有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负责人召开了征求意见座谈会,同时数次征求部分钓友、湖区群众、沿湖农家乐、渔家乐经营者的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经过数十次修订完成了《黑龙滩水库禁钓区划定及库区垂钓管理方案》的编制。
第二节方案编制思路
一、坚持保护优先。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相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及决策部署要求,确保黑龙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
方案突出饮用水源保护、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理念,根据环境保护、发展现状和潜力编制方案。
三、方案在保持风景区自身完整的规划体系基础上,与眉山市及风景区周边地区的交通规划、航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政公用工程规划、风景游赏、服务设施、综合防灾、生态环境保护、色线控制等相关规划衔接。
四、贯彻“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在有效保护水质的前提下,在部分区域适度开展垂钓,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协调。
第三节原则
一、保护优先原则
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在安全、环保、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确定保护与开发目标,在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合理开展垂钓,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和效益,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和建设。
二、合理利用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把认识自然和改善、利用自然相结合,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强烈的发展意愿、钓友的垂钓选址习惯及经营者就近管理的要求,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布局禁钓区。
三、分区控制原则
根据黑龙滩水库渔业资源和保护对象分布的特点,结合周边社区发展的实际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划定禁钓区和垂钓区,分区域确定主体功能与管理目标,实行分片管理,分区控制,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和谐发展原则
协调黑龙滩水库的各种功能,在生态保护基础上,开展垂钓等功能,并合理维护生产性景观,使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存,促进黑龙滩水库的可持续发展。
禁钓区各类管理服务设施以及居民点的位置、规模、建筑风格等应与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
禁钓区的建设应积极考虑与当地村民的关系,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本地居民纳入禁钓区的管理与运营之中,促进社会和谐。
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
本着精简节约、扬长避短、讲求实效、因地制宜和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确定禁钓区,控制建设进度。
第四节设计要求
一、在景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法定规划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并符合景区规划相关控制要求。
二、与景区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
三、满足国家、省、市涉水、涉渔等安全设计规范要求。
四、结合沿湖群众、钓友等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
五、结合黑龙滩水库标识标牌、厕所、环卫设施等相关设置规划进行设计。
六、满足黑龙滩灌区管理处及相关单位的管理要求。
第五节规划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
2、国家和省市行政规章
(1)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
(2)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
(3)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2015年)
(4)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8年)
(5)《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1991年)
(6)《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016年)
(7)《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2010年)
(8)《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
(9)《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7年)
(10)《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2010年)
(11)《四川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00年)
(12)《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
(13)《眉山市黑龙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2015年)
(14)《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018年)等。
3、技术标准规范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5年)
(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要求(暂行)》(2015年)
(5)《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LY/T1755-2008)
(6)《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等。
4、规划参考
(1)《四川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2004—2020年)
(2)《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5年版)
(3)《天府新区协调管控(仁寿片区)总体规划》(2016年版)
(4)《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5)《仁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6)《仁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7)《黑龙滩镇总体规划修编》(2017年版)
(8)《眉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9)《四川省水利风景区(河湖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5年)
(10)《四川仁寿黑龙滩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年)
第六节技术路线工作方法
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库区组织编制了禁钓专项规划方案可供借鉴,如何寻找一套能够有效管理、引导禁钓划定方案的内容与方法,用于指导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产业与经济社会整体协调联动发展,是项目组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
库区旅游开发尚处于成长阶段,如何处理好饮用水源保护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相关部门对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方案肩负着引领黑龙滩水库生态发展方向和道路的使命,对探索长远时间内景区水质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七节规划范围
根据《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7-2030年)》等上位规划,结合实地踏勘情况,《方案》规划布点区域黑龙滩水库岸线长约310公里,水域面积23.6平方公里。
第二章上位规划分析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
黑龙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三级,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
(一)一级保护区:
1、黑龙滩水库市中心城区:
分别以龙庙取水口和月亮湾取水口为中心,径流路径500米范围所覆盖的水域;一级水域保护区沿岸,正常水位线以上至流域分水线外侧水平纵深50米的陆域,以及一级水域保护区内的岛屿。
2、黑龙滩水库仁寿民生隧洞:
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500米范围内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水域;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半径200米内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
1、黑龙滩水库市中心城区:
分别以龙庙取水口和月亮湾取水口为中心,径流路径为2500米的水域范围,除一级水域保护区外,不超过水面范围的区域;沿二级水域保护区沿岸,正常水位线以上水平纵深至流域分水线,或者隔离防护堤堤顶的陆域,以及二级水域保护区内的岛屿。
2、黑龙滩水库仁寿民生隧洞:
一级保护区水域上边界起,再上溯250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及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上,向两岸纵深延伸至山脊线的区域(两岸陆域纵向长度与水域长度一致)的陆域。
(三)准保护区:
黑龙滩库区内除一级和二级水域保护区以外的全部水域,以及从东风渠勤劳闸出水口上溯7500米渠段的水域;黑龙滩库区汇水区域内,除一级和二级陆域保护区外的陆域,以及从东风渠勤劳闸出水口上溯7500米渠段的两侧,纵深200米的陆域。
保护区应根据《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018年)的规定做好相关水源保护工作。
(一)准保护区
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除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磷化工、盐渍泡菜(发酵)池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2、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含除草剂);
3、禁止使用炸药、毒药、电具等捕杀各种水生动物;
4、禁止使用动植物、畜禽粪便等窝料诱饵进行垂钓活动。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划控制,禁止在准保护区内新增居民集中居住点,控制场镇建设规模。
装载剧毒化学品或者危险废物的船舶、车辆禁止驶入;装载其他危险品的船舶、车辆确需驶入的,应当配备防治污染物散落、溢流、渗漏的设施设备,落实专人保障危险品运输安全,并在驶入前二十四小时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
(2)二级保护区内
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法律、法规和《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从事经营性取土和采石(砂)等活动;
2、禁止设置排污口;
3、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小区);
4、禁止在消落区从事农作物种植或者畜禽、水产养殖;
5、禁止使用农药或者滥用化肥;
6、禁止从事网箱养殖、施肥养鱼等污染水体的活动。
黑龙滩水库入水口上溯至勤劳闸的渠道内水体参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保护要求进行管理。
禁止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区县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3)一级保护区内
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法律、法规和《眉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禁止设置与保护水源无关的码头;
3、禁止与保护水源无关的船舶停靠、装卸;
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组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常住人口搬迁,原有宅基地复垦后用于生态涵养林建设。
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区县人民政府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四川仁寿黑龙滩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黑龙滩湿地公园位于《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核心景区”,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三个水源保护区、快速通道西面东风渠段两岸200m范围和486m水位线以下湖面区域。
湿地公园区划为6个功能区:
白果坝湿地保育区、荫溪沟湿地保育区、杨柳河湿地恢复重建区、双燕子合理利用区、五里坪科普宣教区、综合管理服务区。
(一)白果坝湿地保育区
范围及面积:
该区最南端至长五间,位于东经104°01′42″,北纬30°02′05″;最北端至斑竹湾,位于东经104°03′57″,北纬30°06′17″。
东端至彭家湾,位于东经104°04′05″北纬30°05′38″;西端至水竹林,位于东经104°00′59″北纬30°02′46″。
全区面积1542.71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5.03%。
主要是黑龙滩水库大坝至白果坝之间的区域,主要由水库、岛屿以及环库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柏木林组成。
该区是拟建湿地公园的主体和景观载体,是湿地公园的生态基质。
(二)荫溪沟湿地保育区
范围及面积:
该区最南端至黄家楼,位于东经104°05′54″,北纬30°00′10″;最北端至斑竹湾,位于东经104°05′47″,北纬30°03′52″。
东端至罗家沟,位于东经104°06′35″北纬30°03′11″;西端至回龙寺,位于东经104°03′20″北纬30°01′47″。
全区面积1114.55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25.31%。
主要包括黑龙滩水库简车湾至荫溪沟尾的区域,包括了黑龙滩水库用于仁寿县的取水口,是湿地公园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同时也是湿地公园的生态基质。
(三)杨柳河湿地恢复重建区
范围及面积:
该区最南端至哨棚山,位于东经104°02′34″,北纬30°05′22″;最北端至二房祠堂,位于东经104°01′38″,北纬30°08′11″。
东端至白羊湾,位于东经104°03′25″北纬30°06′30″;西端至双河口,位于东经1043°01′28″北纬30°08′31″。
全区面积941.81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21.39%。
主要在杨柳河东风渠入口的区域,该区是湿地公园的入水口,黑龙滩水源上游,区内湿地退化较严重,周边森林植被需要恢复。
(四)双燕子合理利用区
范围及面积:
该区最南端至罗家湾,位于东经104°00′58″,北纬30°04′33″;最北端至李家机房,位于东经103°59′23″,北纬30°07′12″。
东端至老山湾,位于东经104°02′16″北纬30°05′26″;西端至蒋庙,位于东经103°59′07″北纬30°06′58″。
全区面积为660.55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15.00%。
主要包括湿地公园内双燕子的峡湾湿地及周边区域,该区具有一定可利用资源、人文与自然景观,可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憩体验活动,较易吸引游客逗留。
(五)五里坪科普宣教区
范围及面积:
该区最南端至人渡湖岸,位于东经104°02′18″,北纬30°06′34″;最北端至叶家沟,位于东经104°01′46″,北纬30°07′35″。
东端至松树豹,位于东经104°02′21″北纬30°07′07″;西端至圆包山,位于东经104°01′35″北纬30°07′05″。
全区面积142.71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3.24%。
该区在五里坪区域,今后成(都)自(贡)高速、成都天府经济开发区大道南延线、成都第三绕城高速、绵(阳)成(都)乐(山)轻轨等交通要道建成后,此区将是湿地公园人流量最大的区域。
各功能区利用方式:
1、湿地保育区:
区内所有资源以保护为主,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或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开发和利用。
2、恢复重建区:
以培育和恢复湿地为前提,可对森林、湿地资源采取适当的生态或工程措施人工促进其更新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
3、科普宣教展示区:
可利用湿地公园的湿地和森林资源开展以生态展示、科研宣教为主的活动;允许利用除湿地、林地之外的土地资源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4、合理利用区:
在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允许利用湿地公园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允许利用森林资源从事林下种养殖;允许利用除湿地、林地之外的土地资源从事游览道路修建、景点建设等;允许利用水面通航以及开展无污染的的水上游乐活动。
5、管理服务区:
允许利用除湿地、林地之外的土地资源修建保护管理、接待服务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会议、住宿等服务。
保护区应根据《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8年)和《四川仁寿黑龙滩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3)的规定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在湿地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围)垦、填埋或者排干湿地;
(二)永久性截断湿地水源;
(三)挖沙、采矿;
(四)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废弃物、垃圾;
(五)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鱼类洄游通道,滥采滥捕野生动植物;
(六)引进外来物种;
(七)擅自放牧、捕捞、取土、取水、排污、放生;
(八)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
三、设施规划
1、交通组织:
黑龙滩风景区为开放式风景区,游客从风景区的六个入口进入,到达风景区内的环湖路,通过环湖路与景区之间的支路连接,进入景区游览。
近期风景区内西环线禁钓区至大坝作为景区绿道,开行观光车,丘家堰至大坝段控制非景区车辆进入,在远期形成环黑龙滩的景区绿道。
2、车行道:
对风景区现状道路进行改造,新建环湖东路及到各景区的支路,新建道路长度44.8千米,改造道路16.8千米。
3、步行道:
新建景区步游道系统,联系各重要景点,共计长度17千米。
4、客运站:
规划黑龙滩镇、大坝社区、分水社区和任家湾入口四处交通客运中心,黑龙滩镇旅游车站按三级客运站标准建设,大坝社区、分水社区和任家湾旅游车站按四级客运站标准建设。
5、停车场:
规划共设置停车场15个,包括禁钓区、丘家堰、大坝社区、水竹林、分水古街、陈大山、石田村、苏家湾、乌龟山、红砂村、袁家祠、马家湾、刘家坡、任家湾、老鹰岩。
6、观光车站:
在禁钓区、丘家堰、大坝社区设置观光车首末站3处,在沿线的景点和设施区设置观光车换乘站。
7、码头:
风景区一共设置13个游船码头,包括五里桥、大梁子岛、林良所、梅桥铺、打锣山、袁家祠、金沙湾、水竹林、林技校、大坝、蟠龙岛、报恩寺、荫溪沟,游船码头可根据游客的需求,在景区内适当位置有所增减。
四、土地利用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永久建筑、游览设施、基础工程等用地需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第三章现状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
黑龙滩水库位于眉山市仁寿县境内,处于四川盆地南缘的丘陵地区,风景区北、东、南三面为接仁寿县,西接眉山市东坡区。
二、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黑龙滩水库所在区域属位于龙泉山脉二峨山西麓,龙泉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斜贯仁寿县境西北部,在黑龙滩水库由北向东呈现环抱之势,绕湖往南横亘。
区内低山、深丘、浅丘高低错落,层次丰富,使黑龙滩水库成为一个由群山环抱、山岭屏障所构成的地理单元空间:
东南面系深丘峡谷,西北系浅丘台地,区西部为低丘平坝、平台地貌,海拔500—550米,相对高度小于30米,谷宽50—100米,地势由北略向西南倾斜,开阔平坦,切割不深,沟渠密布。
东部为龙泉低山地貌,海拔一般600—700米,相对高差大于200米,谷宽30—50米,岩层倾角10°—23°。
山两翼多峡谷,地势急剧起伏,沟谷深而窄,呈“U”形,形成低山地貌。
(二)地质情况
黑龙滩水库处于川西台陷龙泉山褶皱束与川中台拱、威远穹隆的结合部位。
龙泉山自东北向西南斜贯仁寿县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属川西台陷熊坡—盐井沟雁行带,东南广大地域属川中台拱,南端为威远穹隆结构。
(三)水文
(1)地表水
黑龙滩水库坝址位于耶江河上游段,长滩河与阴溪沟汇合下游200米处。
坝址河谷呈“U”型,底宽约50米,顶宽约350米。
水库为条石弧型重力坝,长271米,高53米,顶宽6.6米,底宽52米。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85.5平方公里,径流总量5989万立方米,总库容3.6亿立方米,正常水位吴淞高程484米(黄海高程482.3米),校核洪水位吴淞高程486.3米(黄海高程484.6米),正常库容3亿立方米,死水位吴淞高程468米,相应库容6400万立方米。
(2)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以裂隙水、潜水为主,其次为承压水、岩溶水。
境内地层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储藏提供条件,孤分布广,埋藏浅,当地补给,就地排泄。
(四)气候
(1)气候要素
黑龙滩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7.2℃,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6.3℃,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7℃。
降水量偏高且集中,平均年降水量在1036.5毫米,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以7、8两月最多。
气温:
全年平均17.2℃,七月平均26.3℃,一月平均7℃。
降雨量:
全年平均1036.5mm,七月平均249mm,一月平均9.3mm。
相对湿度:
全年平均77%,七月平均81%,一月平均77%。
(2)降水
据多年观测:
累年平均≥0.1毫米的降水日数为145.7天。
其中5、6、7、9在15天以上。
最多月是9月,为16.4天。
中雨、大雨、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以7、8两月最多。
≥100毫米的大暴雨日数不多。
多年统计夜间降水量占70%,白天降水量占30%。
(3)日照
仁寿县多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27%。
累年各月平均最大为43%,出现在8月;最小为17%,出现在12月。
历年月最大日照百分率为61%,出现在1973年8月,月最小日照百分率为3%,出现在1982年2月。
(4)风
境内北风出现次数为最多,出现频率可达15%,偏北风出现频率可达26%。
累年平均风速为1.9米/秒,平均风速最大的季节是春季(3—5月),可达2.2米/秒,平均风速最小的月份是12月,仅1.5米/秒。
全年平均≥8级的大风日数是2.6天,大风日数以8月份出现最多。
(五)土壤
土壤以黄壤为主,地质构造为龙泉山背斜。
土壤类型以紫色土的粗粘砂石骨土为主。
(六)主要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分为水生植物和旱中生植物。
水生植物主要指生长在湿地区域的植物,主要水生植物共30科74种,其中蕨类植物约6科6种,
裸子植物暂未发现,被子植物24科68种;旱中生植物主要指生长在陆地和洪泛平原湿地区域的植物,因气候温和、相对高差不大,且受黑龙滩灌溉之利,区域内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垦殖指数较高,原生植被多被人工栽植的植物群落所取代。
据调查统计,除农作物之外主要有旱中生植物76科189种,其中蕨类植物9科10种,裸子植物5科17种,被子植物62科162种。
(2)动物资源
区域内主要有野生脊椎动物约73科205种,其中兽类9科15种,鸟类48科151种,两栖类2科3种,爬行类5科8种,鱼类9科28种。
其中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类11种;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类13种。
(3)鱼类
湿地公园境内有鱼类约9科28种,其中鲤科20种、占总数的70.0%以上,其余8科各1种。
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鱼、鲢、鳙、青鱼、鲤、鲫和鲇等。
(4)矿产资源
区域内无矿产资源。
(七)消落带
资料记载黑龙滩水库正常蓄水位484m,据调查,实际多年平均水位482.53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471.17米(6月),多年平均最高水位484.48米(11月),消落带一般2~3m高,平均宽2.65m,最宽可达20余米。
第二节现状综合情况
一、现状用地构成
规划区现状主要由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园地、耕地、草地和水域组成。
居民社会用地:
主要是指本次详细规划范围内现有的居民农房和配套设施用地,面积为33.28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3.41%。
对外交通通讯用地:
主要是成都至黑龙滩旅游公路,面积9.87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滩 水库 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