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简答类题型最全总结.docx
- 文档编号:8123457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7.72KB
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简答类题型最全总结.docx
《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简答类题型最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简答类题型最全总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简答类题型最全总结
史上最全考研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最全总结
从第三章开始
第三章效用论
1.为了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政府拟在以下两种方案中选择其一:
(1)对凡购买该商品之每一单位补贴r(比例补贴);
(2)给予消费者收入补贴R(定额补贴);假定这两种不同补贴的总金额相同。
请用图比较这两种不同补贴方案会对消费者的选择和效用有什么影响?
说明政府采取哪一种方案更能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答:
如图3.21所示,设某消费者收入OA,其预算线为AB,而AB线的斜率为;若政府对X给予补贴,消费者只须负担一半,这如同X的价格下降了一半;因此预算线会右移至。
设原来消费点为C,效用为,当政府给予补贴之后,消费者会以的收入来购买OG的X;而在未补贴之前,此消费者欲购买OG的X,势必得花费EF的收入来购买,其差额为,即为政府所补贴的金额。
若政府付出相同的金额(之下,而把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亦即给予消费者的现金收入,则预算线会通过点而与AB线平行(此时X价格不会变动,如图所示);此时新的预算线会与一条满足水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故消费者的消费点会移至,而消费者的效用会增为,比间接补贴的效用更大。
这个现象的产生乃是由于在直接补贴之下,消费者能有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不会把补贴的金额全数用于购买X,故所能获得的效用也较间接补贴为大了。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在政府所付出的金额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直接给予消费者收入补贴的方案,可使消费者获得更高的效用。
4.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正常商品(一般低档品,吉芬品)需求曲线的变化特征
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可以分解为替借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其中,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大小及其方向,即总效用=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所谓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化的商品。
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
这一点可以借助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当一种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由I1移动到I2,消费者的均衡也由E1移动到E2。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某种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替代效应(x’11-x11)为正数值。
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
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量增加。
这就是说,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也是正值。
因此,价格下降的总效应大于0,即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增加,从而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图2-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2-2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分商品是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
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即这类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其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加以说明。
如图2-2所示,假定一种商品x1为吉芬商品,而另一种商品x2为正常商品。
当第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一方面,消费者倾向于价格下降的该商品代替较昂贵的另外一种商品,从而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由x11增加到x’11,即与其他商品一样,价格下降对吉芬商品所产生的替代效应(x’11-x11)为正值。
另一方面,随着该商品的下降,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
对于吉芬商品而言,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者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即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x12-x’11)为负值。
不仅如此,收入效应的绝对值超过了替代效应的幅度,从而使得商品价格下降的总效应为负值。
结果,价格下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因此,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正常物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总效用与价格反向变动
低档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向变动,且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总效用与价格反向变动
吉芬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向变动,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总效用与价格同向变动
生产理论
1.用微观经济学的最恰当微观经济学理论论述“减员增效”的意义?
答: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
当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去时,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某一特定值之前,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某一特定值以后所增加的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直到边际产量为负,则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总产量开始递减。
从以上分析可知,理智的生产者会选择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且平均产量递减的生产阶段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的投入是有限度的,过多的投入将带来生产的非效率。
国有企业过多的员工使得企业的生产脱离了生产的经济区域,造成了企业生产效率的低下,通过减员,减少过多的可变要素投入,使得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要素组合更加合理,从而带来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搞活国有企业意义重大。
5.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
(1)区别:
①假设不同。
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表示。
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
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
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来表示。
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
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③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
基数效用论使用表达式为,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
④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而序数效用论表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
(2)联系:
①都是从市场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②都是一种消费者行为理论,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做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
③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④他们推导的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
2.试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答: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人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最终会出现递减的规律。
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
在既定的土地上不断增加劳动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的例子,经常作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证。
(2)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这意味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志在更大程度上是农村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让亿万农民富裕起来,但只要还有70%左右的农业人口,守着极其有限的耕地,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转移出去,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就不可能富裕起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近十几年农村的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利于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成本理论
1分析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特征的原因
虽然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型,但是成因却各不相同。
SAC呈U型的原因是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而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可变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即AVC曲线自此开始转入递增。
而LAC曲线呈U型是由于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的作用。
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生产进入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
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投资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是可能进入报酬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一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成本和困难越来越大,再增加产量时,长期平均成本最总转入递增。
2.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N倍的投入产生了大于N倍的产出。
在特定的限度内,企业规模扩大后,产量的增加幅度会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
随着产出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步降低。
而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2)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的细化;
(3)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4)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
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的增加,信息失真。
同时规模过大也会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规模扩大所代来的成本增加,出现规模不经济。
第六章市场理论
1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所有厂商只有获得全部的正常利润?
在长期,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为零,也即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得不到超额利润。
当产品的价格下降时,会引起部分厂商退出该行业,由于部分厂商的退出,使该行业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会上升到原来的水平,恢复到原来的价格水平时,留存下来的厂商又达到新的均衡,因而说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就无法继续经营。
2.完全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状态下可能盈利与可能亏损,而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却通常有经济利润?
答: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
(1)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状态分析。
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图1中的SMC曲线和SAC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既定的生产规模,d曲线和MR曲线代表垄断厂商的需求和收益状况。
垄断厂商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将产量和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的水平。
在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尽管亏损额是最小的)。
造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的原因,可能是既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
厂商能决定商品价格,但不能改变消费者需求。
(2)垄断产生的长期均衡状态分析。
在长期均衡中,垄断厂商必然获得经济利润。
可用图2说明。
假定开始时垄断企业是在由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上进行生产。
在短期内,垄断企业只能按照MR=SMC的原则,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上将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调整到Q1和P1。
在长期中,垄断企业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进一步增大利润。
按照MR=LMC的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为Q2和P2,垄断企业所选择的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SAC2和SMC2曲线所代表。
此时,垄断企业获得比短期更大的利润。
垄断厂商能在长期内获得更大利润,原因是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的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关闭的。
3.比较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答:
(1)完全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厂商理论就是要说明厂商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如何决定其产量与价格的。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因此市场价格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这样,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收益总是与价格相等的。
所以,厂商的边际收益MR与平均收益AR也是相等的。
反映在图上,要求曲线dd、MR、AR三条曲线重叠并且与横轴平行,其高度等于市场价格OP。
(2)关于成本,厂商在技术装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数量,使得每一产量所对应的成本为最低。
从长期来看,厂商的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在开始时是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但当产量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开始递增。
这样就可以确定厂商的长期均衡点。
根据MR=MC原理,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为M,产量为OQ,价格为OP。
此时有MC=MR=AC=P,厂商获得最大正常利润。
假设MR≠P,如P上升到,则需求曲线也上升到。
根据图形可得,交MC于。
决定的产量为,价格为。
此时厂商的总收益是的面积,总成本是的面积(为与AC的交点),超额利润为。
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新的厂商加入该完全竞争市场。
由于新厂商的加入,引起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即线下降,一直降到与dd重合。
(3)相反,若P下降到,则dd下降到,据图形可得,交MC于M2,M2决定的产量为,价格为。
此时厂商的总收益是的面积,总成本是的面积(为与AC的交点),亏损额为的面积。
由于长期亏损的存在,迫使行业中的厂商退出经营。
从整个行业来看。
由于一些厂商退出这一行业,从而使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
这种调整一直到价格dd为止。
(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厂商的长期调整是与行业的长期调整同时进行的。
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所有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横向加总。
当行业处于均衡时,即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处于均衡并且没有厂商的进入和退出,市场处于均衡,由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均衡价格恰好使得行业中的厂商取得正常利润,即价格位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动,那么市场价格就会随之变动,引起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直到长期中实现均衡为止。
(5)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而且垄断厂商获得的利润留成不用担心因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即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保持利润(至少获得正常利润)。
垄断厂商之所以在长期内能获得利润,其原因在于长期内厂商的生产规模是可变的,以及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或者说垄断市场上不存在竞争。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仍然是MR=MC,可以表示为MR=SMC=LMC。
第七章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第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
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
第二,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率的函数,而且是闲暇愿望的函数。
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第三,当工资率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这样整条劳动供给曲线就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向左上方弯曲。
2.如果工人的工资水平下降,那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将如何影响劳动供给量?
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量取决于工资率的高低,工资率的下降对劳动供给产生两种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对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影响。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率变动对劳动者闲暇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工资率下降使得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会增加劳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反而减少的收入效应就使得劳动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闲暇时间,从而使劳动时间减少。
第八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1.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
一般均衡论的结论告诉我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个价格体系,使得所有市场都处于均衡。
如果这一价格恰好使得交换、生产以及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则说明完全竞争市场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下面考察这一点。
首先,从交换的角度来看,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寻求效用最大化,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即
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面对相同的价格,因而这意味着所有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均衡时都相等。
其次,从生产方面来看,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入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即
同样,由于所有生产者面对的生产要索价格都相同,因而经济处于均衡时,任意两个生产者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同。
最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
再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任何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选择的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即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
2.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
答:
依照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市场需求来源于消费者。
消费者出于利己的动机,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按既定价格支付购买商品的费用,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通过产品市场供求机制,消费者的支付变为企业的收入。
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选择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以使得每一产量下的成本为最低。
同时,厂商必然使其产量处于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之处。
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的情况下,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等于平均成本,这意味着厂商以最低的成本来进行生产。
不仅如此,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企业家支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工资、利润(或利息)和地租的总和,它们分别补偿劳动、资本和土地在生产上所做出的贡献。
上述描绘的市场机制运行结果可以通过所有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在所有市场上同时达到,即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一般均衡状态下,在不减少任何成员的福利的情况下,无法再增加任何一个成员的福利,从而社会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依照帕累托最优标准,首先,从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来看。
对于任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可以按市场价格选择任意的商品和劳务。
如果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其对于该商品的购买量取决于他对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估价:
如果估价超过价格,他就会购买;否则,他就不会购买。
这样,当每个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看,他们所消费的数量都是他们愿意持有的数量,任何数量的变动都不会使其中一个消费者得到好处。
其次,从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生产最终产品来看。
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必须选择最小成本的生产技术,以最合理的比例组织生产要素投入,从长期来看,厂商提供的产出倾向于使得技术最优、成本最低。
市场机制在生产方面的效率不仅在于企业合理使用生产要素数量,而且表现于资源在企业之间的配置。
如果企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企业使用该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恰好使得边际产品的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
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超过该要素的价格,企业就会更多地使用它。
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对所有厂商都相同,因而该种生产要素为所有的企业所生产的边际产品的价值都相等。
尽管不同的企业可以使用不同的生产技术,但从边际的意义上来看,谁也不能从单位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
任何使得生产要素在企业之间分配数量变动的再配置,都是缺乏效率的。
最后,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来看。
就一种特定的商品而言,价格既反应了消费者对于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评价,又反应了企业生产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成本。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数量的评价通过需求曲线表现出来,而企业生产不同产量时的边际成本则体现在供给曲线之中。
因此,当竞争的市场处于均衡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数量。
任何其他的生产数量都不是最优的。
若消费者的评价超过企业的边际成本,那么增加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反之,若消费者的评价低于企业的边际成本,则减少生产会增进社会福利。
同样地,在多种商品情况下,当市场处于均衡时,消费者与企业将面临同样的价格,企业按利润最大化提供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成本之比等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组合所决定的边际效用之比。
故,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提供消费者想要的产品组合。
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市场使得消费最优、生产成本最低,并且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组合。
因此,在帕累托效率意义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需要指出,以上得到的有关市场机制效率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
一旦完全竞争要求的一系列条件不能得到满足,市场机制就会出现失灵。
第九章市场失灵论
1、市场为什么为会出现失灵?
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依照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论证,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然而,在现实经济中,由于众多原因的限制,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即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足,出现资源配置失当。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1)垄断是经济中常有的一种现象,因为市场竞争的趋势是垄断。
垄断的存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社会福利受到损害。
以完全垄断的厂商为例。
由于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因而其价格也就是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从而界定了其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平均收益。
(画图说明)垄断厂商根据边际椐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
结果,价格高于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
由于价格度量了社会边际福利,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收益从而高于边际成本。
由于价格度量了社会边际福利,而厂商的生产成本是社会边际成本的衡量标准,因而垄断市场缺乏效率。
由于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另外垄断利润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政府经常对垄断进行干预,主要手段是反垄断法和价格与产量管制。
西方很多国家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把限制贸易的协议或共谋、垄断或企图垄断市场、兼并、排他性规定、价格歧视、不正当竞争或欺诈行为等规定为非法行为依法可以由法院提出警告、罚款、改组公司直至判刑。
对垄断的另一项干预措施是价格和数量管制。
政府管制可以是价格管制,也可以是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
在进行价格管制时,政府通常把价格规定在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市场需求之处。
在进行数量和价格管制时,政府可以采取市场需求与厂商平均成本相等的条件确定政策。
此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上最全 考研 西方经济学 微观 简答类 题型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