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x
- 文档编号:8107040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92.26KB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x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惠东中学李文海
一、主题研究的背景:
我们已经跨入了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生活也日趋富裕。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对物质和道德精神方面的追求,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另外,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国门将更大程度的开放,随着国际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和交往的不断增加,国际上的各种不良意识和思潮也必然会更大程度地冲击着我们以有的道德意识和传统观念。
此时此刻,对于一个讲民主、讲法制的国家,如何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全民普法教育,培养“四有”公民,自觉抵制外来的许多不良东西的冲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形态的复杂化,一向比较纯净的校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种犯罪思潮争相向校园和学生中渗透。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特别是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均尚未形成,思想和行为很不稳定,自我控制力不强,比较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现在职工下岗人数增加和离婚率的上升,使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显得比较疲软,学生在家庭里得不到正常的思想教育,他们大多法制观念淡薄,经常旷课、逃学在外、偷窃、敲诈、行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从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分析,具有低龄化、暴力化趋向,甚至现在的一些青少年犯罪还涉及毒品和色情,并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
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在学校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针对实际情况,探索新方法,不断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做好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并使之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二、实践活动的目标
1、本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形成比较完善而又注重实效的法制教育和防差转差教育机制,努力减少和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2、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和整理材料,学会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发表见解,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他们一种内在的法律意识,要通过法律这面镜子来透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现象,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分清大是大非。
5、通过法律来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整体思路
学生分成几个小把组,组织形式采取的是小组合作探究与全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际交流的机会和团队合作的机会。
但要注意的是,要强调每个人的积极参与,避免出现一部分人忙,一部分人闲的现象。
1、小组成员通过阅读大量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讨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
2、召开有关单位、村、居委会负责人的座谈会。
3、学生走出校园,分组到社会上、家庭、学校和当地司法部门走访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事例及其违法犯罪的成因。
4、小组合作完成本组的调查论文,在全组展示活动成果,共同交流调查的心得体会。
四、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查询、座谈会、社会调查、合作探究学习等。
五、知识准备
通过上网及文献资料的查询整体上掌握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为学生的调查提供理论保证;了解当前党中央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见议。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关青少年心理及预防违法犯罪的相关内容。
六、研究过程
在学校党支部和政教处的带领下,按照“面对实际,群策群力,重点突破,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政教处、团队、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作用,争取在专题研究上有所创新,在工作成绩上有所突破。
具体的工作目标:
1⒈确定各组的子课题。
2⒉制定比较完善的分组调查目标。
3⒉调查形式主要有深入家庭、走入学校、步入社会、进入当地司法部门进行走访调查。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内容
2007年3月5日
教室
全体成员
教师介绍相关知识及研究方法指导,布置各子课题研究内容及各小组分工。
3月21日
图书馆﹑电脑室
全体成员
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背景及主要成因。
4月
教室
全体成员
讨论各小组的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各小组确定调查的主要问题,及突破的具体步骤。
5、6、7月
家庭、学校社会部门司法
各小组成员
针对自己的子课题在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与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座谈,了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不同原因
7月20日
教室
有关单位、村、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居委会负责人
现状及成因讨论防范工作
7月28日
教室
小组代表
介绍各组调查访问情况,上交调查总结及小论文。
8月
学校
全体人员
成果展示
根据具体的安排各小组分别走入家庭、学校、社会及司法机关进
行自己调查研究。
1、对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具备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2、帮助学生明确各自的调研方向,以及突破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调研中突出重点、把握思路。
3、指导学生在调研后对自己小组的成绩进行汇总,形成比较完善的书面材料,小组成员要积极的讨论,明确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所在。
4、在各小组调研的基础上,汇总所有小组的成果,组织全组同学在班内进行讨论,从整体上了解当前在青少年教育和管理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的建议和方案。
5、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村、居委会及社会各界人事召开座谈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附: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问卷(学生篇)
1.你认为,或在见闻的案例中你了解到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A.家庭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其他:
2.凭你的意识,你认为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危害程度如何?
( )
A.很严重 B.较严重 C.一般 D.无所谓E.你的见解:
3.你认为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有哪些?
()
A.好奇 B.盲从 C.逆反 D.寻求刺激 E.还有:
4.你所了解的案例中当事人所用犯罪手段如何?
( )
A.极其残忍 B.比较残忍 C.一般 D.含有慈悲心理
5.结合你了解的案例,你认为大多数青少年犯罪是( )
A.早就预谋好的 B.一时激动导致失控 C.不小心,失误
假如是你在案发当时,你认为你是否能控制住自己制止犯罪行为?
( )
A.能 B.不能 C.视具体情况定
6.你与你父母相处或沟通如何?
(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有距离,不能很好交流7.如果你与家人关系不是很好,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
A.他们过分溺爱自己 B.他们对自己要求过分苛刻 C.他们总是和自己想法不一致 D.他们自己都作风不正 E.其他:
8.你的家长与你经常交谈吗?
( ) 内容是关于什么?
( )
A.学习 B.感情 C.金钱 D.娱乐 E.其他:
9.你父母间感情如何?
( )A.很好B.较好C.一般D.不好,经常吵架
10.你认为父母间感情对你各方面发展重要吗?
()
A.最重要B.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C.一般D.无关紧要
11.你认为学校的学习氛围怎么样?
()
A.很好B.较好C.一般D.差
12.同学间感情如何?
()
A.很好B.一般 C.偶尔有矛盾 D.经常发生矛盾
13.学校有没有组织过全面深入的法制教育?
()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14.同学们的法制观念,防犯罪及自我保护能力如何?
()
A.很强B.较强C.一般D.根本没有
15.你认为学校现在的管理体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B.有一点帮助C.没有帮助D.可能助长犯罪
16.你认为如今社会的法制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来讲,完善吗?
()
A.非常完善B.一般,仅能预防部分C.不是很完善,有必要更新D.极不完善,急需更新E.你认为:
17.你所了解到的社会环境中可能引起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
A.黄,赌,毒B.封建迷信C.暴力D.网络E.其他:
18.你认为现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现象关心程度如何?
()
A.很关心B.一般C.关心不够D.很不关心,导致此现象频繁发生E.你认为:
19.你想对那些已犯错的青少年说些什么?
你对自己和其他青少年有何告诫?
20.你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何感想或建议?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问卷(家长篇)
1.你认为,或在见闻的案例中你了解到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 其中最主要因素是哪个( )
A.家庭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其他:
2.凭你的意识,你认为青少年犯罪对社会危害程度如何?
( )
A.很严重 B.较严重 C.一般 D.无所谓E.你的见解:
3依你的了解,现在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呈什么趋势?
( )
A.上升 B.下降 C.保持原状 D.不清楚
4.你对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看法是什么?
( )
A.暴露了社会法制的许多不足 B.暴露了学校教育的缺点 C.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缺点 D.青少年的思想太幼稚 E.你的看法:
5.你认为哪些心理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
( )
A.好奇心理 B.逆反心理 C.盲从心理 D.嫉妒心理 E.其他:
6.你认为外部哪些环境可以诱导青少年犯罪?
( )
A.黄,赌,毒 B.网络 C.黑社会势力 D.封建迷信 E.其他:
7.你认为现在的法制对于防止青少年犯罪来说,完善吗?
( )
A.很完善 B.不是很完善,但还过得去 C.不完善,需要更新 D.你的意见:
8.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你认为社会应负哪些责任?
9.你认为你与你的孩子相处得怎么样?
( )
A.很好B.一般 C.偶尔有矛盾 D.不好,经常有矛盾
10.你认为与孩子相处,并得到他们信任是( )
A.很容易。
你是怎么做到的:
B.很困难。
为什么:
11.你与你孩子经常交谈吗?
是 不 交谈内容是关于什么?
( )
A.学习 B.理想 C.感情 D.金钱 E.权利 F.其他:
12.你认为你对你孩子的态度怎么样?
( )
A.太溺爱 B.要求太严格 C.有时放松,有时严格 D.根据自己情绪定E.你认为:
13.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认为你的言行对你孩子有影响吗?
( )
A.有很大影响 B.有一点影响 C.没有影响 D.相信他(她)会识别好坏
14.你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如何?
( )这与你对她(他)的期望有无差距?
有 无A.很好 B.中等 C.一般 D.较差
15.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你着重看重孩子的哪方面?
( )A.考试分数 B.理论知识的掌握 C.动手能力 D.思想素质
16.你认为现在学校的管理体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无帮助?
( )
A.很有帮助 B.帮助很少 C.没有帮助 D.可能助长青少年犯罪
17.你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何看法或建议?
你想对那些失足青少年说些什么,或对自己孩子有何告诫?
七、学生成果展示(论文)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发育不健全,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
我们小组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原因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不合格的家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性格、品德的
的思想、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在重压之下,有的厌弃学习、逃学或离家出走,与老师、家长唱反调。
在生活上,有些未成年人追求高档玩具、高档学习用品、高档服装、鞋帽等等,什么都讲究最好的。
有的用压岁钱、零花钱或偷家里的钱去请客送礼、打游戏、聊天。
未成年人对电视、光盘、网站以及书籍、报纸杂志中一些不适宜、不健康甚至丑恶的东西缺乏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往往会学习、模仿或崇拜黑社会老大等人物。
由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破坏性、危害性极大。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因素
我们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来源于网吧、夜总会、歌舞厅、游戏机室,来自于不良图书、报刊、杂志、漫画和某些影视、录像作品,黄、赌、毒现象等。
1、来自文化市场开放的影响。
目前,影视、录像、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吸引力极大。
一部优秀的影视、录相、文学作品往往会激励中小学生奋发向上,勇于进取,可以起到良师益友的特殊作用。
反之,一部不良的影视、录像、文学作品则会消磨中小学生的意志,起着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例如,现在有些影视多半属于武打格斗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派打斗,或谈情说爱,这对中小学生来说,由于情节曲折惊险,感情缠绵离奇,黑社会老大威风凛凛,正适合他们的口味。
由于这种片子助于江湖义气,拉帮结伙,以打群架为荣的思想,使有些中小学生直接去模仿,打群架、称“老大”,寻求刺激,这些镜头往往是诱发青少年伤害案件及强奸案等暴力性犯罪的根源。
如未成年人罗某某绑架、敲诈勒索案件,就是模仿电视中的绑架情节,绑架隔壁邻居的小孩向其父母敲诈未果后,竟将小孩残忍杀害。
2、来自网吧、游戏机厅等娱乐场所的影响。
一是对网吧、游戏机厅等的监督不到位、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管理的婆婆多、变成谁都管不好、谁都不去管,使管理流于形式;二是大多数网吧、游戏厅经营商虽然店里有按规定挂起“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明牌标志,然而他们为了“钱”丧失良知,把未成年人父母给的吃饭钱、零花钱换成片片筹码,变成他们发财致富的源泉。
有的投机商竟然把网吧、游戏机厅开发在校园附近,为学生提供“便利”服务。
许多未成年人通宵达旦地在这些场所里玩乐,夜不归宿。
有的未成年人为了筹集玩本,不惜走上偷盗之路。
如据我校初中部反映,该校学生赵某,初二经常在网吧玩通宵。
致使该生沉迷于网吧,不思学业,成为问题学生。
我们于7月20日下午四时许随机抽查了当地网吧,均发现未按规定对上网人员行登记,对未成年人进行隐瞒,无法辩明上网人员是否是未成年人,在网吧中发现大量在校生。
据知情人事透漏:
我县学校周遍的网吧中凌晨3点经常有成群中小学生在内“包夜”
3、来自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谓的其他因素:
一是对销赃的打击力度不大,无形中助长了偷盗现象,使未成年人盗窃现象越来越多,特别是偷盗自行车的较为普遍。
如黄某某,就是全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自行车销赃者,公安因其年龄大(80多岁)、有病,无法对其进行打击,关一段后也只好将其放出,使其重操旧业;二是校园周边的无照食堂、小食店,这些无照食堂、小食店为了与学校争取就餐学生,购买劣质蔬菜,不注意饮食卫生,低价向学生出售。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吸引学生就餐,提供赌博、影视录像等不健康的活动,极大的危害了学生的饮食安全和心里健康。
三是校园周边书店,向学生提供低级趣味甚至不健康的书刊;四是168声讯点播台,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许多不健康的节目,游戏的点播更是危害极大;五是旅业经营业主的不道德行为,为学生提供了不健康的场所。
如据二中反映,车站旅社经常为夜不归宿的寄宿生提供住宿,每晚仅收十元钱,使该校寄宿生偷出校门和晚上回不了学校的学生,聚集于车站旅社,出现聚众赌博,男女混住的现象。
以上是我们在社会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这些都为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造成了有利的条件,也引起了我们小组的深刻反思。
八、教师成果展示(论文)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惠东中学李文海
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与走私、毒品犯罪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而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亦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
就我县而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一是人数逐年上升。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占所有的刑事和治安处罚人数比率越来越大,特别是刑事犯罪人员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30%左右,其中在校生又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四分之一以上;二是低龄化趋势明显。
16至18岁的未成年人比例大,绝大多数为男性。
据法院介绍自1998年以来,审理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9件127人,已滿14周岁未滿16周岁的占96人,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76%;三是文化水平偏低。
大多为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70%;四是侵财性或涉有财物违法犯罪的比率大。
一部分未成年人受金钱至上、拜金主义错误思潮影响,抱着“有钱就有一切”的思想,将盗窃、抢劫作案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挥霍和享乐欲望;五是违法犯罪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
从过去以盗窃为主逐步转变为抢劫、伤害等暴力性犯罪,出现赌博、敲诈、寻衅滋事、结伙斗殴,甚至嫖娼等多种形式的违法行为。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不良心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客观世界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就是社会上消极因素在一些未成年人不良消极心理因素中能动的反映,着眼于整个社会加以预控尤为必要。
但未成年人个体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如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求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犯罪是不良心理的结果及外化,未成年人犯罪不是偶然的。
人的违法犯罪总是在他不断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所滋长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就有什么样的违法犯罪形式。
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要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始于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像毒瘤随时可能恶化、扩散,侵蚀着未成年人稚嫩的心灵,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违法犯罪埋下了伏机。
在犯罪心理学中,环境、心理和行为活动作为三大变量,心理问题的形成其主要决定于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等的影响。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
而随着社会的日益工商化,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教模式悄然发生了嬗变,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一是家庭亲职教育弱化。
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父母作为负担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青少年陷入孤独的情形加剧,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青少年施加影响的机会和效果增强。
二是父辈权威弱化。
一些父母仍拘泥于传统管教方式,或者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不仅不能发挥家庭亲职教育功能,而且使子女失去家庭归属感与温馨感,并间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
当今青少年的父辈权威认同感趋于淡薄,敢于反抗上级、师长及父母,他们增强了独立、自主意识,但也滋生了倔傲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往往不自觉地走入歧途。
三是家庭稳定性的弱化。
今天的家庭不仅经历着结构性变迁,而且经受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家庭生活已不再象传统社会那样简单纯朴,各种婚外情、离异单亲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相伴而生。
“问题家庭”的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二)教育因素。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
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教育导向错误。
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
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
二是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有的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善于教育引导,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作用;更有一些教师师德不彰,不注重品行修养,陋习不避学生耳目,污染了学生的视听。
在这种缺位教育的环境下,青少年未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旦处于诱发环境中,极易酿成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学校管理乏力造成校园治安环境恶化。
这在城市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表现尤甚。
目前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情况是,重点学校和一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教学环境良好。
而差的学校和农村学校则生源不足、资金缺乏,教师难以安心从教,整个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
一些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或胁迫敲诈学生,加剧校园的暴力活动和治安环境的复杂化,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把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推向违法犯罪的泥坑。
(三)社会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是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
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
二是社会文化的污浊和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
青少年由于受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长期浸淫于这种不良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就会过多摄入其中传递的错误信息,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行为失去准则,从而导致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三是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
社会控制体系的虚弱导致了社会自力约束和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助长了青少年大胆涉足一些对他们不宜的领域,一些青少年因此迈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建议
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既要抓住重点,又要有发展眼光,才能建立适应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的、动态的控制体系。
(一)国家必须承担起责任主体的责任。
作为公权力的代理人,国家是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负责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掌握了国家的所有资源,只有它有条件也应该为此负责。
一要有明确可行的立法。
首先要修改完善青少年立法,建立一个全面的青少年立法体系。
其次要明确立法的主旨。
从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出发,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理念应是对青少年进行保护,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因而,相对应的,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受理机构的设置、处理原则的确立以及保护措施的制定等方面进行论证探讨,以期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控制体系。
最后要讲究青少年立法的可操作性,使之成为一部确实能保护、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法。
二要有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
建立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保障。
目前很多的执法部门对青少年涉足游戏厅、迪吧、夜总会等不宜场所该管的事不管,甚至参与包庇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社会环境恶化,违法犯罪大量滋长。
因此,抓好执法队伍,推进规范化建设,培养一支强大严明的执法队伍,切实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有效消除各种不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事物。
三要大力解决就业困难问题。
就业的困难造成许多青少年处于无业游民的状态。
因此,必须把我们的就业培训调整到与产业发展态势相适应,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平衡。
另外,政府应当通过教育培训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来实现对就业的指导,促进两方面之间的快速磨合,解决供需矛盾问题。
同时,要引导青少年在选择专业时考虑与就业相挂钩。
特别是对数量巨大的因各种原因而过早辍学的青少年,要加强对符合劳动法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实践 活动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