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ocx
- 文档编号:8103012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17KB
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ocx
《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和方法研究
东街小学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直在考虑当前的课堂实施是高效,还是低效?
于是小学数学
教学中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便被凸现出来,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教改洗礼之
后,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令人担忧。
课堂上,空泛的教材,加上冰冷的作业,几乎成为学
生唯一的信息源,它们远离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老
师传递的知识。
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
特别在进行了中小学数学衔接问题的研讨
后,中学教师提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小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再回顾以前所听过的有关计
算教学的课例,以及学生计算能力的测试。
我们觉得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学生的
计算能力是有必要的。
那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研究课堂教
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
效果的最优化。
所以我们在“塑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人才”的办学理念下,选择了
“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和方法研究”的课题,试图开拓一条有关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与实践之路。
二、理论依据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其计算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
而不同计算学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小学生不同学习
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不同个体知识积累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差异,又必然导致计算方法探
索过程的丰富多样。
教学中,我们通过仔细分析教材里不同计算方法的呈现特点,结合学生
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计算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了计算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的功能。
三、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目的,是活跃计算教学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励诱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真正凸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为学生主体服务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计算教学时,应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要鼓励算法多样化,要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学生非智力因素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感觉和知觉的发展,培养各种能力,从而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缺乏主动权的问题,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研究内容
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
每一堂数学计算课中,教师是怎样来实施新课程理念,怎样扎实,有效的上。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很好的把握“四有”,包括“有承,有新,有度,有理”,有承是指对于新旧教材,我们应该怎样去继承;有新是指怎样进行创新;有度就是计算教学应该把握的度去到哪里;有理就是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一堂好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是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保证他们的主体地位。
因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
基本训练、铺垫练习-----例题教学、总结法则------反复操练、形成技能。
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计算教学的目标围绕知识点,定位于牢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于是计算教学的课堂成了单调、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这种反复操练、强化记忆的学习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生命化教育理念下计算教学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激活积极情感,关注生命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
我们针对课堂教学中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课堂上缺乏诱导灵气,学课堂上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的现状,为深化教学改革,把切实有效的计算教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出:
(1)、在情境中体验计算的需要。
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生活原型中提炼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学习的现实意义。
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2)、在探究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的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
在计算教学的初始阶段,只要学生能说得出理由,教师都给予肯定。
但是随着教学的慢慢深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
学生的算法肯定存在思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只是优化的过程不是教师强制的过程,而是学生不断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价值。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体悟计算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饱含热情地去留意和观察身边的
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问题意识等数学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
通过实验,提高小学数学教材实施的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初步形成一套有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支撑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三)预期成果
(1)、积累课题实验的相关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案例录像,教学反思等,组织好课题实验研究交流活动;
(2)、据不同年级,年段的调查数据,作纵向和横向比较,采取适当的策略方法进行调整;
(3)、写出相关有质量的论文,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和方法研究”的实验研究报告;
(4)、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带动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
(2010.5.7—6.10)调查研究阶段。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
(2010.6.11—10.31)理论研究阶段。
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开展有关提高计算教学有效课堂教学经验总结和初步探索,初步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理
念、结构及方法。
结合“提高课堂有效教与学”活动的开展,重点探讨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第三阶段:
(2010.11.1—2011.3.31)实践研究阶段。
在全校各班级中,全面倡导有效教
与学的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炼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范例并撰写有效课堂教学案例集。
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四阶段:
(2011.4.1.—5.2)研究总结阶段。
对实验工作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
通化县实验小学王秀清
本教研主题的针对性,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果
(一)教研主题的针对性
计算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运用十分广泛;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
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但在现实教学中,计算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
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计算的态度;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教师教计算课效率低下,没有有效的方法,等等。
基于以上原因,提出了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教研主题。
(二)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对计算产生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1、通过研究,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错误原因,找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进一步探索有关计算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数学计算教学课的最初资料。
2、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研究的意义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中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计算方法却没有多大的变化。
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
对于每个人来说,仅在小学阶段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以上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
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
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
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算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
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
2、计算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1)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计算的每一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都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和公式的教学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都必须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把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应用到实际中去又必须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2)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例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等等。
教学中阐明这些相互依存的概念与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
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会了。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四)预期效果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通过学习和操作以及平时的相互切磋和教研活动的评课等,引发自我和相互之间的思想撞击,促使教师观念吐故纳新。
课题的研究与实施的基础是对理论的学习,最终目的是教师整体教育教学理念的综合提升。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力求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4)通过课题研究,探索计算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方案
1、申报阶段(2011年5月)
根据本校教育教学情况选题,申报课题。
2、准备阶段(2011年6月—8月)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
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计算教学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实验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
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3、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9月)
课题开题,完善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将方案与全校数学教师交流,寻求验证,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并将较为成熟的方法在全校推广。
4、总结阶段(2012年9月)
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准备验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提高 小学生 计算 能力 策略 方法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