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810255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89.99KB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精品.docx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精品
浙江省宁波市2018-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导试简表
本试卷考查要点
校本纲要目标
相关题号
基础知识(15分)
掌握字音字形近义词及成语病句
1、2、3、4、5
默写积累(10分)
熟背教材规定背诵篇目
20
现代文阅读理解(14分)
1、把握文意2、理清思路3、概括要点4、赏析文句
12、13、14、15、16、17
古诗文阅读理解(32分)
1、古文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今异义、文意理解、文言翻译2、诗歌欣赏
6、7、8、9、10、11、16、17
语言运用(6分)
归纳重要信息、概括大意
18、19
写作(40分)
写作
21
书写(3分)
卷面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倔强(juè)祈求(qǐ)坍圮(pǐ)恪守(kè)
B.隽永(juàn)殡仪馆(bìn)蓓蕾(lěi)老饕(tāo)
C.笨拙(zhuó)炽热(zhì)滂沱(páng)纤手(xiān)
D.生肖(xiāo)啾啾(jiū)寒濑(lài)襁褓(qiá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蜇了啊。
B.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
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籍。
C.他比以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
D.他紧紧地按住我的肩膀,我闻到的是一股烟熏火撩的糊味和脏味,这是从他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来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强者不会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他们善于在顺境中找到阴影,在逆境中找到光亮,从而激励自己________难关。
(2)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_____下来。
(3)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________—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
A.渡过 倾注 因而 B.度过 倾泻 因而
C.渡过 倾泻 然而 D.度过 倾注 然而
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年轻过,疯狂过,吵闹过,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变了。
B.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的咆哮了一阵子。
C.工商行政部门在这次打假行动中,共没收了三卡车假货,从假百货到假食品无所不有,令人叹为观止。
D.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二.文本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 厥:
其,泛指列国的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
决定
C.胜负之数 数:
次数
D.始速祸焉 速:
招致
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故为之文以志
D.其势弱于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其实亦百倍 B.可谓智力孤危
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以有尺寸之地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A.赵尝五战于秦B.戍卒叫,函谷举
C.其势弱于秦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
“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的手法来阐述“弊在赂秦”的论点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Ⅱ卷(各类题型,共87+3分)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阿房宫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阿房宫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3题。
①童年的时候,家乡还有许多牌坊。
这叫贞节牌坊,哪个女人死了丈夫,再不嫁人,就立下一个。
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
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偏长的头,有狭狭的嘴。
一骨碌爬起来,奔逃回家。
夜里,风暴雨狂;早晨,庄稼平了,瓦片掀了,大树折了,赶快去看牌坊,却定定地立着,纹丝不动。
被雨透透地浇了一遍,被风狠狠地刮了一遍,亮闪闪地,更精神了,站在废墟上。
②村外有一个尼姑庵,最后一个尼姑死于前年。
庵空了,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老先生,说要在这里办学堂。
后来又来了几个外地女教师,红着脸细声细气到各家一说,一些孩子上学了。
学了几个字,便到处找字。
乡下有字的地方太少,想牌坊该有字,一座座看去,竟没有。
一个字也没有。
村子里一个很老的老头说,立牌坊得讲资格,有钱人家,没过门的姑娘躲在绣房里成年不出,一听男方死了,见都没见过面呢,也跟着自杀……
③孩子们每天走进破残的尼姑庵上学。
尼姑庵真让人吃惊。
进门平常,转弯即有花廊,最后竟有满满实实的大花圃藏在北墙里边。
不相信世间有那么多花,不相信这块熟悉的土地会挤出这么多颜色。
这群孩子只要向它投了一眼,立时入魔,一辈子丢不下它。
往后,再大的花园也能看到,但是,让幼小的生命第一次领略圣洁的灿烂的,是它。
女教师说,这些花是尼姑们种的。
④孩子们渐渐大了,已注意到,女教师们都非常好看。
她们的脸很白,所以一脸红马上就看出来了。
她们喜欢把着孩子的手写毛笔字,孩子们常常闻到她们头上淡淡的香味。
“你看,又写歪了!
”老师轻声责备,其实孩子没在看字,在看老师长长的睫毛,那么长,一抖一抖地。
学生一大就麻烦,开始琢磨老师。
寒假了,她们不回家,她们家不过年吗?
不吃年夜饭吗?
暑假了,她们也不回家,那么长的暑假,知了叫得烦人,校门紧闭着,她们不冷清吗?
好像都没有家。
她们像从天上掉下来的,掉进一个古老的尼姑庵里。
她们来得很远,像在躲着什么,躲在花圃旁边。
⑤一天,乡间很少见到的一个老年邮差送来一封信,是给一位女教师的。
后来又来过一个男人,学校里的气氛怪异起来。
再几天,那位女教师自尽了。
孩子们围着她哭,她像睡着了,非常平静。
孩子们毕业的时候,活着的教师一个也没有结婚。
⑥1985年,美国欧·亨利小说奖授予司徒华·达比克的《热冰》。
匆匆读完,默然不动。
小说里也有一块圣女的牌坊,不是石头做的,而是一方冰块。
贞洁的处女,被她的父亲封进了冷库,冰冻在冰块里边。
小说的最后,是两个青年偷偷进入冷库,用小车推出那方冰块,在熹微的晨光中急速奔跑。
两个青年挥汗如雨,挟着一个完全解冻了的姑娘飞奔湖面,越奔越快,像要把她远远送出天边。
⑦我默然不动。
思绪乱极了,理也理不清。
我的家乡为什么有这么多不透明的顽石呢?
严严地封住了包裹着的生命。
偷偷种花的尼姑,还有我的女老师们,你们是否也有一位老父,哭着把你们送进冰块?
达比克用闪闪烛光形容那位姑娘的秀发,你们的呢,美貌绝伦的中国女性?
把女儿悄悄封进冰块的父亲,你们一定会有的,我猜想。
你们是否企盼过那两个挥汗如雨的青年,用奔跑的热量,让你们完全解冻,一起投向熹微的天际?
——余秋雨《文化苦旅·牌坊》(有删改)
[注]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告诉我们,这几个女教师“都有逃婚的嫌疑”。
12.第一段中有不少景物描写。
(1)从这些描写来看,童年时代的作者对牌坊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段末写牌坊“定定地立着,纹丝不动”,这样写的含义是什么?
(4分)
答:
(1)
(2)
13.第四段描写女教师们的“好看”,用意是什么?
请分两点回答。
(4分)
答:
(1)
(2)
14.作者引用了司徒华·达比克小说《热冰》中两个挥汗如雨的青年的例子。
这个例子在《牌坊》这篇文章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回答不超过30字。
(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宁波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精品 浙江省 宁波市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