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8097866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31.30KB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2013.0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其中第Ⅰ卷共50分,第Ⅱ卷共40分,满分共9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②用18O标记氧气,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都有能量的转化,但是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
④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⑤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
⑥动物和人体内,形成ATP的途径主要是呼吸作用
⑦每克脂肪氧化放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高
A.三项B.四项C.五项D.六项
2.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③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能含有淀粉和麦芽糖;④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已知某蛋白质由三条肽链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S—S—”为由两个“一SH”构成的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
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A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该蛋白质分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8(A-3)+4B.18(A-2)+4
C.18m(A-3)D.18(A-2)
4.左下图表示的是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右下图表示的是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左图中可以知道pH=7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从左图中可以知道若影响人淀粉酶的pH由2升到7时该酶活性逐渐升高
C.从右图中无法知道酶C的最适温度
D.从右图中可以知道酶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是B
5.某学生为了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先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一段时间后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
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在于()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6.下列生理功能或生化反应与ATP的消耗有关的是( )
乳酸发酵 ②光反应 ③暗反应 ④根吸收K+ ⑤叶肉细胞吸收CO2
⑥小肠吸收葡萄糖和氨基酸 ⑦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 ⑧DNA复制 ⑨翻译
⑩神经传导 ⑪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运输
A.①②④⑤⑥⑩⑪B.③④⑥⑦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⑩⑪D.③④⑥⑦⑩
7.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8.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表:
处理情况
过一段时间后的检测结果
甲
剪去大部分叶
吸K+量稍微减少,吸水量明显减少
乙
注射呼吸抑制剂
吸水量保持不变,但吸K+量明显减少
丙
在培养液中增加钾肥
吸K+量没有增加,吸水量明显减少
请通过分析,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蒸腾作用明显减弱
B.乙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C.丙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有限
D.3株幼苗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矿质离子和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9.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图如下,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b。
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时,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
C.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
D.将处于a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清水中,则该萝卜条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
10.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组
5分钟的现象
再过5分钟
滴加清水5分钟
①
0.3g·mL-1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离复原
②
0.5g·mL-1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y
无变化
③
1mol·L-1KNO3溶液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z
④
1mol·L-1醋酸溶液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C.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11.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图示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
C.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12.有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做了以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实验结果的是()
13.右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Il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I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14.将长势、质量相等的玉米和小麦分别种植在质量相等的两个小容器的完全培养液中,如右图所示,天平处于平衡状态。
若用一个大型玻璃罩罩住此实验装置,几天后发现天平开始向玉米一边倾斜,造成质量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水B.阳光C.CO2D.矿质元素
15.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纯牛奶检出黄曲霉毒素超标140%。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会导致p53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诱发肝癌发生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p53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肝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
D.对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16.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4)的精巢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
C.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有丝分裂
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17.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
右图是能产生抗体A的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
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
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
D.三个都是打开的
18.某小麦种群中,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40%B.50%和62.5%C.62.5%和50%D.50%和80%
19.某男X和其两任妻子M、N分别各生有一子,但均在战乱中走失,现右图为X、M、N及4个孤儿的DNA样品指纹图,试判断M及N的孩子最可能是()
A.M的孩子是b,N的孩子是c
B.M的孩子是c,N的孩子是b
C.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a
D.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b
20.某种植物的株高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
现将最高和最矮的2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
21.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
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
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
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
⑤男人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⑥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③⑤⑥
23.图示DNA分子片段(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包含8种核苷酸
B.DNA双链中②为模板链
C.在③链上可以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
D.⑤代表的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转运RNA搬运
24.右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主要在a过程中
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
C.基因重组过程只发生于c过程中
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倍体细胞
25.下图表示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I体液、II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淋巴
B.I可遗传变异、Ⅱ突变、Ⅲ基因重组、Ⅳ染色体变异
C.IRNA、IItRNA、IIImRNA、Ⅳ密码子
D.I单基因遗传病、II常染色体遗传病、Ⅲ伴性遗传病
2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雌雄配子比例接近1:
1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A.有一种说法对B.有二种说法对
C.有三种说法对D.有四种说法对
27.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激素可以持续起作用
④抗毒素、抗生素和干扰素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A.2个B.3个C.1个D.0个
28.一项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多糖是一种抗体,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B.免疫细胞的凋亡是与遗传机制无关,而与糖类的多少有关
C.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利用海带多糖进行辅助治疗
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患者可服用海带多糖进行治疗
2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
30.下列五种反应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依次属于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的何种()
A.②③①④③B.②①④①③C.④③②②①D.④③②①①
31.世界顶尖杂志《自然神经科学》刊登文章指出,当人们在挠痒时,会刺激同一皮肤部位的各种疼痛和触觉感受器,痛觉和触觉感受器会产生一种“周围抑制”效应,瘙痒感就被短暂地“关闭”掉了。
请据此推理,抗组胺药、类阿片拮抗药等可暂时减缓瘙痒感的原理最可能是( )
A.阻止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B.激活瘙痒部位的痛觉和触觉感受器
C.使传递瘙痒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
D.激活瘙痒感受器发出瘙痒信号
32.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33.在下列①-④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①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②A-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
③A-细胞外液渗透压,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④A-皮肤血流量,B-体温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D.都可以
34.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尿糖产生的因素有()
①肾小管病变,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②一次性大量进食糖类
③病毒感染并破坏胰岛B细胞④胰岛A细胞分泌旺盛,胰高血糖素含量过量
⑤肥胖引发肌肉组织减少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35.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雌性激素只能被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若图乙可以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
36.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B.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C.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37.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
枝条及位置如下图。
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3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比例会影响脱分化和再分化
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④在形成无籽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⑤生长素对根、茎、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
⑥能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都抑制茎的生长
A.①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⑤⑥
39.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
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
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
40.屎壳郎(蜣螂)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最近,科学家才以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强壮昆虫。
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生物科学》在2010年3月24日刊登伦敦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者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可监测到的数据显示,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屎壳郎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和能量再循环的作用
B.屎壳郎将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C.蜣螂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
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这是种间互助的表现。
D.腐生动物之外,细菌也都是分解者
41.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42.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分泌某种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D.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43.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此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44.图中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
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
4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
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
⑤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只有两项B.只有三项C.只有四项D.全部正确
46.下列各图中三者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47.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48.有关下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该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丙图中,植物净光合作用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曲线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49.中国樱桃花粉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萌发率(%)不同,实验小组记录的数据如右图,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蔗糖溶液与水相比较,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
B.培养时间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C.蔗糖溶液浓度相同,在一定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D.蔗糖溶液浓度越大,培养时间越长,花粉的萌发率越大
50.2011年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
51.(8分)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
普通阳光(%)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小时后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届高三 第三次 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