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095607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89KB
哈三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
《哈三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三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三中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哈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四模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要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
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的精英移民团:
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①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
②有人说,山水是中国士人的圣经,一点不假,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乡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遗产,而那份潜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
而老庄哲学恰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它对士人选择在山水间隐居的影响也异常深远。
③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
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
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
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④而浙江永嘉优越的地理位置,楠溪江不俗的山水,是理想的桃源圣地。
这块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一江入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
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所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
王权的神经末梢亦少到达,很适于寻找桃花源的士人隐居。
⑤一个寻找桃花源的精神团队,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托底。
楠溪江的山水,遗世独立,山高水长,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诗意于山水间的耕读生活方式。
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至少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
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也非常有幸,穷则可独善其身,达亦可兼善天下,出世入世两方便。
⑥楠溪江的山水有福,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
正是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士人精神对自然山水建构的人文山水,才使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也不是自守封闭的客家围屋土楼,而是士大夫精神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⑦他们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楠溪江两岸布置得诗意浓郁。
泉涌如涓的水调,吟出山水绕桑榆的村韵,小桥观冷月碧落洒青石的夜晚,还有日落黄昏不如归去之牧笛奏出的幽幽乡情,这些是他们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构造出的山水人文精神的画卷,而这才是士人的精神靠山。
⑧六朝以后,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
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⑨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以: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千古俪句,名满天下。
不知是永嘉名胜感发了他,还是他的文采美饰了永嘉,总之,山水之美与人文精神相映发,原本就是中国文化的诗性审美所在。
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1.下列不属于士大夫在山水间寻找桃花源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士人对山水有一种乡愁式的眷恋,而这份潜藏在生命里的山水乡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
B.老庄哲学为士人在山水与人文之间开凿了一条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审美领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独立的风景线。
C.山水诗、山水画、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从而成为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D.山水远离朝廷,隐逸者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2.下列关于永嘉山水适合隐居的原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永嘉地理位置优越——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天然屏蔽了世外的纷扰;而楠溪江的山水不俗——山高水长,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桃源圣地。
B.据《永嘉县志·疆域》记载这里的山川形势,可谓“楠溪太平险要,扼绝江,绕郡城,东与海会,斗山错立,寇不能入”,王权的威力无法到达,很适于士人隐居。
C.一个宗族的隐逸,要以富庶的山水为依托。
楠溪江一带土地肥沃,又有舟楫之利,是个殷实的盆地,足以支撑士人携带家族追求耕读山水间的诗意生活方式。
D.楠溪江地理隐蔽,却又天然地连山通海,为移民提供了开阔的精神领地与生活空间,在南宋以前,是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
来此隐居的士人群体出世入世两方便。
3.下列关于“楠溪江的山水有福”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楠溪江迎来了具有文化建设能力的、给予自然以人文关照的士人安居。
这种精英宗族移民模式,使得楠溪江不是落草为寇的水泊梁山,而是士大夫对山水信念的一次践履。
B.士大夫在山间溪边开田筑屋,聚族而居,创谱牒,建宗祠,将自然的景致摄入到人文情怀的感发中,楠溪江两岸被他们布置得诗意浓郁,构造出山水人文精神的动人画卷。
C.六朝时期,永嘉建郡,中原衣冠南渡,文人墨客或访山问水楠溪江,或游宦永嘉。
真是楠溪江之幸,也亏得这好山好水,才配得起这些星光灿烂般的名宿。
D.南朝梁太守、骈赋大家丘迟曾高度赞美过永嘉山水。
魏晋之高逸,流风遗韵到南朝,也多亏了士人的精神呵护,才使得楠溪江形成了桃花源般的一个自由空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
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
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
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
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
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
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
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
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
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宪成尝曰:
“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
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
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
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
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
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
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
“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
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
”疏入,不报。
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凡救三才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
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杀戮禁锢,善类为一空。
崇祯立,始渐收用。
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朝廷内外B.裁量人物品评
C.宪成姿性绝人超越D.比宪成殁比较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顾宪成“品行端正,敢于忤上”的一组是()(3分)
①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②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③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④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
⑤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
无锡旧有东林学院修复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等人在其中讲学,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
B.顾宪成曾经说:
“在朝廷做官,志向并不在皇上,在边地做官,志向不在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君子是不这样做的。
”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
C.顾宪成为淮南巡抚李三才说话,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
顾宪成后来也觉得这一做法有些出格,为此后悔。
D.崇祯登基后,贤明之士才渐渐有所任用。
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无耻小人势力大张,使国家受害,明代灭亡后才停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
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5分)
译文:
(2)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9.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9.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答: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
(1)~(4)题。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著张维译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
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
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
“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
”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
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
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
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
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
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
萨拉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
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
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
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
”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
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
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
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800美元!
这足以让我们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
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
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
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
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
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
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
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1)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几段对室内摆设如家具、雕塑、烛台等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点的特征,为下文情节中“萨莎”为自己的诈骗对象选择得当而沾沾自喜做铺垫。
B.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老妇人”的骗术十分高明,她和“萨莎”的一番对话就使“萨莎”放松警惕,放心地在沙发上入睡,可谓是精于此道,深谙别人心理。
D.“老妇人”收拾好了所有的用具,并且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而最后眼睛还在房间里打量,这可能是在检查是否漏出马脚,可见她具有极高的警惕性。
E.“老妇人”发现“萨莎”的钱包里居然有800美元,不禁喃喃自语,十分惊喜,可见其偷盗的主要原因是物价飞涨,不得已而为之。
(2)小说中“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概括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菜鸟”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以“菜鸟”为题更好,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题。
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
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
这大概好些人知道。
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
那我就从这写起?
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
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
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
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
贺把这信给我看了。
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
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
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
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
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
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
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
在“文革”中,去看过他几次。
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
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
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
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
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
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
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
“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
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
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
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
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
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和朱光潜先生曾有过激烈的论争,学术见解也不甚相同,但在作者心中对朱先生却仍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
B.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他为自己对朱光潜先生造成的伤害懊悔不已。
C.本文采用倒叙手法,抓住典型细节,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朱光潜先生崇高的品格,表达了深沉的悼念之情。
D.“文革”中作者与朱光潜先生会面时只叙友情,不谈美学,既有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也有两人观点相悖的原因。
E.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家。
(2)在这篇悼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光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3)作者与朱光潜先生曾经激烈地相互批评过这一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答:
(4)朱光潜先生对“论敌”的态度给你哪些启迪?
请你结合文本分条陈述。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
耶稣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
B.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掌握住了度的问题,演唱和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
C、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
D、海尔集团经过进三十年的惨淡经营,不断创新,终于使全球消费者都对海尔的产品喜欢和认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
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
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个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
D.刀耕火种的原始居民,在赤热的阳光下,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了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有时放开喉咙咿呀歌唱,还常常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秦淮八艳”谁都知道,究竟是哪八位却未必说得上来。
马守真相传便是“秦淮八艳”之一,兰是其一生最为钟爱的绘画题材,她最擅绘坡地上随势而生的野生兰,。
①兰叶多以没骨写出②石头则以润笔散锋随意勾出,与兰、草相配,极有野趣
③行笔流畅,线条飘逸④大小间杂,聚散相生,与兰花相映,生机盎然
⑤地面苔草信手点染⑥墨色在行笔中自然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极富层次感
A.⑥①③⑤④②B.①③⑥⑤②④C.①③⑥④②⑤D.⑥③①④②⑤
16.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一张海报,其中存在五处不够准确、简明、得体的地方。
请先写出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5分)
海报
①为了迎接“元旦电影展”和开展学生影评征文活动,②营造同学们的校园生活,③陶冶同学们的情操,④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水平和电影评论写作水平,⑤特邀请著名电影艺术家张小歌赴我校作题为“如何欣赏电影艺术”的讲座。
⑥时间为2012年5月28日,⑦地点在校礼堂,⑧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中学学生会
2012年5月20日
序号
修改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6分)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较高的社会群体)中有14%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当中,还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富跑跑”现象率见诸报端。
移民移走的不仅是财富,更是对国家的信心。
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指出,国家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中国富人不管国家大局,没有起到先富的作用。
针对这一现象,请给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新一代青年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阐明理由,不超过80字。
六、写作(60分)
18.请以“守得云开见月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高 语文 模拟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