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8093967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74.32K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含答案解析.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含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适应性试题一语文含答案解析
考生姓名座位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2018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语文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私是人的一种独有的生存特性,同时也是人的一项重要权利。
隐私蕴涵并体现了人的个性、人格、尊严、自由和价值维度。
只要人有羞耻心、自尊心,只要人有一定的独立性、个性,人就会维护自己的隐私。
拥有隐私也是人与动物的又一区别。
私人生活空间是隐私寓居之所,也是隐私存在的条件和领域,隐私是存在于私人生活空间隐秘的私人事务、私人活动和私人信息。
私人生活空间无论对于民主、自由与价值追求还是对于法制的构建都是必要的。
关注隐私问题、重视隐私权的保护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隐私受到窥视和侵害,私人生活空间受到骚扰和挤压,人的尊严和权利就得不到保障。
我国社会长期重整体轻个人,抹杀了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个性。
隐私观念和隐私权意识是淡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对于私人生活空间范围内个人自由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隐私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
维护隐私权是人维护个人自由、尊严和价值的需要,也是对人的深层关注,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表现。
网络隐私是存在于虚拟空间中的私人事物、活动和相关信息,网络隐私本身是一种新的隐私形式。
在虚拟空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隐私被窥视和侵害的几率越来越大,社会后果也越来越严重。
“网络隐私无隐私”,在网络空间中人的私人生活空间极容易受到侵犯,隐私很容易遗失或被窃取。
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中,可以实现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二元交叠。
在网络中,人可以建立私人生活空间,同时与他人进行互动。
从逻辑上讲,虚拟空间的私人生活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在网络空间中清晰地分界得以实现。
但是最安全的地方恰恰最危险,因为私人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界限清晰,一旦私人生活空间被人闯入,隐私就可能暴露得一览无余。
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这恰恰是极容易办到的事情。
赵水忠在《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一书中全面地揭露了网络隐私泄露问题,一句话道出实质:
“你浏览网络,网络也浏览你。
”
网络在私人生活空间方面形成一个悖论——网络创造一部分私人空间就会丧失另一部分私人生活空间。
“网络的发展有可能使我们的社会变成没有隐私的社会。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隐私的侵犯日益成为显现和重要的社会问题。
隐私作为人的重要权利,在虚拟空间中却可以被任意践踏,人的价值、尊严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挑战。
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设备在社会生活中将无所不在,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的能力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网络隐私问题体现着高科技的应用与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即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与技术之间的张力在不断加大。
(摘编自王治东《虚拟世界与私人生活空间——关于网络隐私的哲学文化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否拥有隐私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因为隐私是人独有的生存特性,维护隐私是人的本能。
B.网络技术侵犯使用者的隐私,现代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变成没有隐私的社会。
C.人类走向文明要求人们不断增强隐私意识,重视隐私权、维护隐私权、关注隐私问题。
D.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的二元交叠离不开网络,网络既是安全的地方,也存在危险。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维护隐私是人的本能”说法欠妥,原文“只要人有羞耻心、自尊心,只要人有一定的独立性、个性,人就会维护自己的隐私”;B项,“现代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使社会变成没有隐私的社会”说法绝对;D项,“私人生活空间和公共生活空间的二元交叠离不开网络”说法欠妥,原文“虚拟空间的私人生活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在网络空间中清晰地分界得以实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分别从隐私维护的重要性、隐私观念淡薄的原因、隐私维护的迫切性等方面,阐释了维护隐私权的意义。
B.文章第三段分析了网络隐私受侵犯的原因,并引用赵水忠的话论证了网络技术发展给隐私维护带来的挑战。
C.文章以隐私是人的生存特性和重要权利为立论前提,从现实空间和模拟空间两个维度论述了隐私泄露的危害。
D.文章运用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由介绍抽象概念到阐述具体事实,逐层递进分析,逻辑缜密。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D项错误,文中没有比喻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们的隐私意识和观念不是淡薄的,也没有缺失,那么有关隐私保护的问题就不会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B.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隐私的侵犯日益严重,这警示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技术发展的监督、监管。
C.网络创造一部分私人空间就会丧失另一部分私人生活空间,可见,在虚拟空间中人们的隐私在被保护的同时也会被泄露。
D.网络隐私问题是工具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矛盾的突出表现,这要求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要注意维护人的尊严和主体利益。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假设欠妥当,原文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对于私人生活空间范围内个人自由的追求越来越强烈,隐私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隐私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的原因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人们对于私人生活空间范围内个人自由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不是“淡薄和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乌镇的修辞
汗漫
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
“茅盾”这一笔名,显现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
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
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
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
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
他说,都去了国外。
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
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键黑键“弹钢琴”,后获释。
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
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
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
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
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
“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
”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
九十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
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
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
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
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晴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
乌镇还在乌镇吗?
我还是我吗?
“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
”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
从前的玉勒雕鞍、锦帽貂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选自2017年第3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对两个乌镇之子的简介入手,淡化作者的旅游踪迹,突出乌镇的地域文化,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
B.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并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他襟怀坦荡、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质。
C.“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讥讽老板的滑稽。
D.文章之所以写“孙家花园”几度更名,意在反映时代的变迁对乌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
【答案】B
【解析】A项,对散文主题归纳有误,作品不是“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而是对乌镇的文化旅游的观感与反思。
C项,句意理解不妥当,文章没有明显表示“讥讽老板的滑稽”的意思,但有对文化旅游的保留态度。
D项,曲解文意,“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错,从原文内容来看,“谅解”是木心和“我”对乌镇发生剧变的态度,“挽留”则是指当地政府对文化名人的真诚敬重和对文化的珍惜。
5.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
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含义上有何异同?
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参考答案】
(1)“乌镇的修辞”既指对乌镇的改造与修缮,也指乌镇借助两位作家的影响而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
(2)“修辞的力量”:
①第一处指的是因为茅盾的小说,乌镇一家普通杂货店被打造成“林家铺子”,“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
②第二处指的是文化名人木心的故居由“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其著作和人品永焕光辉,令人敬仰与怀念。
③两处“修辞的力量”含义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乌镇人们对文化的尊重和留恋之心。
(能结合文意加以理解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表层含义:
指对乌镇的改造与修缮;深层含义:
乌镇借助两位作家的影响而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
6.“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
你是否赞同?
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示例
(1):
赞同。
理由如下:
①乌镇作为江南小镇,人杰地灵,不仅有宜人的地域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了茅盾、木心等名人大家,让人喜爱与敬佩,其文化影响力绵延不绝;②乌镇被世风裹卷,随时代变迁,也有面目一新的剧变,甚至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对此我们也应予以谅解。
示例
(2):
不赞同。
理由如下:
①乌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闻名于世,固然值得去观光旅游,对于当地的文化名人,我们自然也会心生敬意,但是,假借文化之名,大行经济之实,毕竟有对文化的轻慢乃至亵渎之嫌。
②茅盾有《林家铺子》,杂货店老板就按小说里的描写来打扮;木心家的花园随着时代几经“修辞”,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可见,乌镇的文化味和历史感淡了、远了,清纯靓丽已消失,徒留遗憾、徒剩怅惘而已。
【解析】首先明确观点,然后从“地域风光”“文化底蕴”的角度分析原因。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为核心,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进程。
“红色经典”肩负着历史叙述、时代精神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重任,在推动革命历史经典化、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整合民众思想、统一社会价值取向、塑造新生共和国威信、完善当前道德想象和建构当代人的历史认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经典”的复杂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使其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中不断被解读和改编。
(摘编自段蕴恒《浅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与重塑》)
材料二:
根据调查数据,90.8%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27.3%的学生认为自已非常了解红色经典。
(摘编自吴茜《青少年红色经典书籍阅读调查及出版建议》)
材料三:
红色经典,通常以“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为代表,实际上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涌现出的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土地革命等时代巨变的文学作品。
这批红色经典最初走向海外,外文出版社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今天仍然能够看到读者对于这批红色经典的评论。
一位37岁的美国女图书管理员认为《林海雪原》内容有趣、十分吸引人,并为书中的人物精神所感动,该书让美国读者对故事发生的中国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福林教授今天仍然向该校研究生、本科生们推荐《林海雪原》一书,他认为《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是中国文学的代表,通俗易懂。
来自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国的130位读者对《青春之歌》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位印度的读者在留言中表达了感激之情:
“《青春之歌》这本书让我进入了共产主义文学的世界。
它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因此在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
这本书我至少读了5遍,我之所以阅读中国文学,都是因为受它的影响。
”
(摘编自何明星《红色经典在世界的传播》,2017年11月0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四:
2018年春节,实景影画剧《红色娘子军》在三亚首映。
沉浸在热带雨林中的观众坐在移动座椅上,穿越回到1931年的海南岛,五指山上、万泉河边,红色娘子军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战火时光一一呈现……
《红色娘子军》是经典故事,与之有关的电影、芭蕾舞等都已家喻户晓。
制片方以实景影画剧的形式,将它还原回原生背景——以海南热带雨林为环境意象,以静谧宽广的万泉河水为情感符号。
整台演出通过红色娘子军寻找光明与信念的烈火青春,浴血奋战的激烈战争场面,表现出壮烈而又昂扬的娘子军精神。
这个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内涵,获得新生命力。
无疑,它今天为我们提供的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新动能,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动力。
可以说,制片方和三亚所进行的这条将红色文化与实景演艺相结合的新路子为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盘活红色文化提供了新可能。
(摘编自罗明标、朱红军《红色经典的新演绎》,2018年3月1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青少年对红色经典书籍认同度及认知来源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青少年学生认为对红色经典书籍有所了解,52.8%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忆苦思甜、更珍惜现在生活”。
B.青少年学生普遍认同红色经典书籍的教育价值,认为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只是极少数人。
C.调查数据显示:
一半以上的青少年学生认为自己认知红色经典的来源为影视剧、教科书、学校活动。
D.调查数据显示:
三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父母、老师、同学的推荐”是自己认知红色经典书籍的来源。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三成以上”说法有误,表格中的比例是25.2%,不足三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色经典”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具有复杂文化内涵和巨大影响力,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B.外文出版社推动了红色经典走向海外,在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Coodreads上,现在仍然能够看到世界各地读者的相关评论。
C.从Coodreads上可知,红色经典传播到海外,也感动了美国读者,能够让美国读者理解中国当时的背景和现在的生活。
D.至少读了5遍《青春之歌》的印度读者表达了感激之情:
它让我进入了共产主义文学的世界,将我带入文学的大门……
E.实景影画剧《红色娘子军》使观众穿越回到过去,在五指山上、万泉河边,与红色娘子军一起为追求光明与自由而奋战。
【答案】CE
【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让美国读者理解……现在的生活”说法有误,文中只说“该书让美国读者对故事发生的中国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理解”;E项,“与红色娘子军一起为追求光明与自由而奋战”说法有误,原文“穿越回到1931年的海南岛,五指山上、万泉河边,红色娘子军追求光明与自由的战火时光一一呈现”。
9.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经典及其精神?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参考答案】
(1)进一步加强红色经典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认同度。
(2)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来源。
(3)进一步扩大红色经典的海外传播途径。
(4)立足新时代,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盘活红色文化。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红色经典及其精神,注意根据材料作答,材料一阐明“红色经典”的重要意义,因此要大力宣传;材料二通过图表的方式反映青少年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来源,因此可概括“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知来源”;材料三讲“红色经典”在海外的传播,由此概括“进一步扩大红色经典的海外传播途径”;根据材料四中的“这个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焕发出新时代的新内涵,获得新生命力”概括“立足新时代,深度整合红色资源,盘活红色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种谔字子正,以父任累官左藏库副使,延帅陆诜荐知青涧城。
夏酋令㖫内附,诜恐生事,欲弗纳,谔请纳之。
夏人来索。
诜问所以报,谔曰:
“必欲令㖫,当以景询来易。
”乃止。
询者,中国亡命至彼者也。
夏将嵬名山部落在故绥州,其弟夷山先降,谔使人因夷山以诱之,赂以金盂,名山小吏李文喜受而许降,而名山未之知也。
谔即以闻,诏转运使薛向及陆诜委谔招纳。
谔不待报,悉起所部兵长驱而前,围其帐。
名山惊,援枪欲斗,夷山呼曰:
“兄已约降,何为如是?
”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兵万人。
从李宪出塞,收洮州,下东宜诸城,掩击至大河,斩首七千级。
迁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知泾州,徒鄜延副总管。
上言:
“夏主秉常为其母所囚,可急因本路官捣其巢穴。
”遂入对,大言曰:
“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耳。
”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
敌屯兵夏州,谔率本路并畿内七将兵攻米脂,三日未下。
夏兵八万来援,谔御之无定川,伏兵发,断其首尾,大破之。
捷书闻,帝大喜,群臣称贺。
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敌亦畏其敢战,故数有功。
尝渡河,猝遇敌,绐门下客曰:
“事急矣,可衣我衣,乘我马,从旗鼓千骑,亟趋大军。
”客信之,敌以为谔,追之,几不免。
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
议者谓谔不死,边事不已。
(选自《宋史•种谔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B.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C.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D.谔善驭士卒/临敌出奇/战必胜/然诈诞残忍/左右有犯立斩/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谔饮食自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
种谔善于驾驭士兵,每当遇敌能出奇计,每战必胜,但为人狡诈残忍,身边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斩首,有时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忍看,种谔饮酒吃饭如故。
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士卒”“坐者”“谔”等即可作出判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加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B.“夏”指西夏,是历史上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曾与北宋对峙,苏轼词“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即喻指西夏国。
C.“畿”指我国古代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后又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畿内”“畿辅”“京畿”一般是指京城及其附近地区。
D.门下客又名门客、食客,指依附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多有一技之长,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曾有食客数千人。
【答案】A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A项,“‘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不全面,“字”与“名”意思有相同或相近的,也有相反的,如曾点,字晳,点为黑污,晳为白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谔屡立战功。
他跟从李宪出兵边塞,收复失地,攻占城池,斩首七千;攻打米脂时,面对增援的八万西夏军队,他巧设伏兵,大破敌军。
B.种谔备受重用。
皇帝认为种谔正值壮年,有征讨西夏的决心,就委以重任,让他节制众将;他的官秩一路升迁,一直做到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C.种谔为人狡诈,他曾在渡黄河时,突然遇上敌人,为使自己脱险,就欺骗门下客,让他扮成自己去追赶大军,门下客差点儿丢掉性命。
D.种谔富有智谋。
西夏人前来索要归附宋朝的酋长令㖫,种谔巧妙回应,让敌人无言以对;后来他又巧施计谋,迫降了西夏将领嵬名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作出判定。
B项,“皇帝认为种谔正值壮年,有征讨西夏的决心”错,文中“帝壮之,决意西讨”意思是“皇帝认为他豪壮,决意西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诜问所以报,谔曰:
“必欲令㖫,当以景询来易。
”(5分)
(2)文喜因出所受金盂示之,名山投枪哭,遂举众从谔而南。
(5分)
【参考答案】
(1)陆诜询问种谔用什么话来答复,种谔说:
“(如果)一定要讨还令㖫,就应当用景询来交换。
”
(2)李文喜于是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考前 适应性 试题 语文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