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 文档编号:8093832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63KB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版
2010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3月6日在锡林浩特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闫宏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受重大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各项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解近忧、谋长远的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75亿元,增长2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6.01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2.4亿元,增长22.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34亿元,增长24.8%。
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16.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增长36.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8亿元,增长26.4%。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通过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拓展三产,三次产业比重由5.1∶67.2∶27.7演进为4.8∶66.1∶29.1。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传统工业稳步增长,新型工业快速推进,服务业提速增效,产业实现结构优化、多元发展。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投资结构明显改善。
通过政策引导和园区培育,扶优扶强,抓大不放小,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民生状况切实改善。
财政投入更加注重向基层、民生和困难群体倾斜,全年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资金达到5.4亿元,增长42.1%。
“十件实事”全面落实,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4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81元,分别增长17.2%和14.8%。
人均住房面积提高到30平方米。
每百户家庭轿车拥有量达到12辆。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6亿元,增长20%。
地区形象大幅提升。
以迎接全区第五次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为契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全力改善民生状况,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扩大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达到了“以会促创、以会促建”,“展示文明成果,提升发展水平”的目的。
地区形象全面改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跻身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5位。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保增长、扩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明显成效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解忧助力,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呈现出逐月加快、稳步向好的态势。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8.3亿元,增长17.6%。
积极协调铁路部门解决煤炭运输问题,帮助企业拓宽销售市场,全年煤炭产量达到2347万吨,新增300万吨。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保持华油稳定生产,原油产量完成78万吨。
努力提高火电设备利用时数,电力及热力供应业产值增长19.4%。
兑现冬羔补贴860万元,活畜加工量突破400万羊单位,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业产值增长63.5%。
引导建材行业加快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产值5.3亿元,增长59%。
先后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意见》等5项政策措施,协调落实贷款8亿元,减免各类税费4.5亿元,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入驻园区的工业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53户,新增81户。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0户。
投资与消费强势拉动。
强力推进122项影响全局、支撑长远的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6项,建成投产项目28项。
农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工业完成80.8亿元,服务业完成55.8亿元,分别增长267.5%、4.9%和67.5%。
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锡乌铁路、锡克铁路、锡多铁路复线、胜利煤田西二号铁路专用线和锡林浩特至白音华一级公路、胜利矿区高等级运煤专用公路开工建设。
完成通村公路170公里。
工业供水、给水扩建、中水回用、污水处理、小孤山水库等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相继竣工。
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材、绒毛、中小企业创业等园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
13项农牧业产业化项目、五大建材物流园区、五大商贸中心、三个星级酒店建设进程加快。
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投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鼓励和刺激城乡居民消费,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10项措施,商品住宅、商业用房和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分别增长21.5%、220%和21.8%。
组织开展家电下乡和农机补贴等活动,兑现补贴资金900万元。
二、调结构、提质量,发展后劲与活力不断增强
新兴产业快速起步。
围绕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
煤机制造、风机叶片制造、矿山车辆装配、工业电器生产等制造业项目和锗工业园科技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国能褐煤低温干馏半焦、蒙元褐煤提质项目成功实现试生产。
灰腾梁风电项目建成46万千瓦,实现并网发电44万千瓦。
风机塔筒制造项目开工建设。
风机总装厂项目开工在即。
编制完成光电子和光伏产业园区规划,与1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装备制造、高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44%。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呈现出投资加大、速度加快、后劲增强、层次提升的良好局面,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融合配套能力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到39.6%,实现税收4.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30.2%,增长52.1%。
运输物流业发展提速。
生产生活和机械销售维修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16.2亿吨公里,增长30%。
铁路运力达到2990万吨,增长21.5%。
机场扩建工程竣工运营,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达到13.2万人次。
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商业模式加快发展。
金融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包商银行入驻经营,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
金融业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
旅游业实现新跨越。
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5亿元,增速均在50%以上。
环境保护持续加强。
罕山水泥厂彻底关闭。
取缔市区储煤场48处。
拆除市区燃煤大灶41台,取缔不达标燃煤锅炉8台。
新区污水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沼气发电综合利用工程等一批生态环保设施投入使用。
每万元GDP能耗下降6.39个百分点,二氧化硫减排465吨,化学需氧量减少2190吨。
强化胜利矿区生态保护,督促企业投入环保资金1.5亿元,完成绿化220万平方米,严格落实各项抑尘措施,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达到97%。
全面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萤石资源初步实现了集约开发。
严格清理规范采石采砂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不符合发展实际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1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9项,企业投资兴业的环境明显改善。
组织实施国库集中收付、财政收支分类、“一卡通”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有偿出让采矿权6个。
深化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改革,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和工程全程监理制度。
全面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实现土地净收益2.1亿元。
大力推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累计节约建设资金6亿多元。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和优化配置。
紧紧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全年共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37个,争取上级资金4.4亿元。
引进盟外资金73亿元,增长18%。
三、重生态、转方式,畜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围绕“转人、减畜、增收、增绿”,整合投入资金9.5亿元,大力推动草原生态恢复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
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44.8万亩,新增围封草场100万亩、高产饲草料地1.5万亩,禁牧、轮牧面积分别扩大了284万亩和200万亩,分别达到可利用草场的28%和16%。
以整户整嘎查移民为重点,完成牧民新居一期工程和宝力格嘎查整体搬迁工程建设,转移牧区人口2812人,稳定就业率达到75%。
避灾型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新增畜棚畜圈4.4万平方米。
建成水源井104眼,安全饮水工程6处,解决了7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畜群畜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牧业年度牲畜总数压减4.5万头只,其中山羊和劣质畜减少5万只,引进西门塔尔牛9428头,实施黄牛冷配3.2万头、肉羊杂交15万只,加工冬羔39.4万只,牲畜良改比重和大畜比重分别提高到98.3%和6.7%。
产业化层次逐步提升。
培育牧民互助合作社48家,建成肉牛、肉羊工厂化养殖场各4处,订单出栏牲畜比重达到33%,伊利有机奶加工等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四、强基础、增功能,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致力于持续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和完善城市聚集要素功能,投资13.9亿元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城区电网改造工程按计划推进。
热力输出技改扩容,新增供热能力220万平方米。
生态植物园、城市展览馆、数字化指挥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新建改造道路17公里,铺设“三水”管网14公里、供热管网14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
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人均文化体育休闲场所面积分别达到24平方米、22平方米和26平方米。
城区绿化覆盖率、供热普及率、污水处理率、供水率分别提高到30%、72%、85%和87%。
多措并举,吸纳社会资金19.6亿元,新开工房屋面积136.7万平方米,房屋销售面积112万平方米。
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4.1亿元,增长44.2%。
大力实施城市美化工程,狠抓精细化管理,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显著改观。
城市化水平跨入全区前列。
五、惠民生、促和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把就业作为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应对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落实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培训效果、开展就业援助、强化就业服务等一系列就业政策,有效推动了就业工作。
全年征集就业岗位和新增就业人数分别达到1.35万个和1.01万人,分别增长1.35倍和1.26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1%以内。
“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脱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转移家庭”至少一人实现了就业。
通过人才储备、事业单位招聘、人才市场推荐,900余名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待遇逐步提高。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5万人。
启动城乡居民大额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95%,报支比例提高到70%,报销封顶标准提高到3.5万元。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封顶标准提高到3.5万元,大病互济医疗保险封顶标准提高到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支比例提高到70%。
城镇居民和牧区低保金全年分别提高了360元和180元,分散和集中供养五保户供养金全年分别提高了300元和200元,惠及困难群众1.1万人。
落实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全市200多名贫困大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
实施了“四个一”关爱工程和“民情”工程,在政府投入1亿余元的基础上,汇集社会资金500余万元,集中解决了1.8万余人的生产生活困难。
提高离退休人员和嘎查、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工作者及保洁员工资待遇,及时兑现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津补贴。
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工程稳步推进。
全年完成危旧房拆改3200户。
面向特困群体的500套廉租住房如期完工。
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34万元。
加大劳动者维权工作力度,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近1000万元。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保持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投入1.74亿元实施新区学校等6所学校的建设工程,新改扩建校舍7.2万平方米。
拨付义务教育经费和民族学生助学金2300余万元,受助学生7.8万人次。
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增资政策,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和优秀教师奖励资金。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中考总成绩A等占全盟的52%。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转化和推广力度,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设研究基地5处,引进新技术8项,研发新产品17项,获得专利3项。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总投资5亿余元的文化产业园全部建成。
贝子庙修复工作有序进行。
新改扩建基层文化站(室)29所。
圆满完成第六届国际游牧文化节等节庆活动。
成功组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天堂草原》等文艺演出。
潮尔道节目获得文化部表彰。
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
新区医院续建工程全面推进。
新改扩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4所、卫生院7所、卫生室10所,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
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获得自治区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
通过市场运作、政府投入、上级补助等方式,筹资3700多万元新改建社区阵地25个,全市5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达到60%以上。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重特大刑事案件得以及时侦破,治安总体形势平稳。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和消费环境明显好转。
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投入3000余万元解决了一批疑难信访积案。
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得以加强。
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稳步推进,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
档案、史志工作取得新成绩。
红十字会、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呈现新亮点。
六、抓服务、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依法行政,严格履职。
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85件。
进一步清理规范性文件,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了行政许可。
大力开展软环境改善提升年活动,推进了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转变。
政务公开积极推进,各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
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加大行政监察力度,确保了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礼金、治理机关“小金库”等专项整顿活动,勤政廉政建设全面加强。
强化预算执行和专项资金审计,资金运行更加规范。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能够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逆势而上,来之不易。
我们不仅较好地完成了保增长、促发展的预期目标,而且在应对危机中提高了驾驭复杂局面的实际能力,在改革创新中积累了破解难题的重要经验,为做好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盟委、行署和市委正确领导、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大力相助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锡林浩特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不足、结构不优、质量和效益不高、重大产业项目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
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不足,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大、层次不高。
二是生态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牧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
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聚集辐射带动能力需要不断增强。
四是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教育、医疗,特别是水、电、暖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亟待解决。
五是政府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需要大力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比较薄弱,等等。
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010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发展在关键节点上实现突破的重要一年。
新的一年,既充满新的机遇和希望,也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现在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迹象,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进一步稳固,总体环境好于去年。
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国外需求仍然不足,国内市场竞争加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国家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准入门槛,我市传统资源型产业面临加快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国家投资内涵发生变化,主要用于在建项目,我市扩大投资的难度增加。
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把握形势,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又要在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善于从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从不利的环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从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寻求和拓展发展空间,更加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盟委、行署重要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继续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扩大内需拉动,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真正做到富民与强市并重;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3%。
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增长2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24.2%。
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锡林浩特市 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