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 1.docx
- 文档编号:8074721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104.87KB
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 1.docx
《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 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1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
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P4-5
答:
因为人文地理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
人文地理的主要特性是: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不同地理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影响外,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断地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人口的分布与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法,以动态的观点,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P7~P14
答:
A、人文地理学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对未知区域的探索和描述构成了古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内容。
(1)在国外,地理学发轫于古希腊学者。
被尊为西方文学鼻祖的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持》和《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2)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巴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力国说明人类人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卡尔·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前者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后者则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B、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近代时期的研究是不断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相继产生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文地理学的学派,如下:
(1)德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主要形成了以拉采尔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赫物纳为代表的区域学派,以施吕特尔为代表的景观学派。
(2)法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法国学派特别重视小区域研究,重视实地考察。
主要为以白兰士为代表的人地关系学派。
(3)英国的近人人文地理学
英国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
(4)美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美国的主要思想源于德国,但逐步形成特色。
(5)俄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
其思想也主要承袭了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在经济地理学内形成了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两大学派。
C、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西方人文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出现计量地理学,60年代引发理论地理学,70年代倾向于人本主义。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空间科学的发展以及自动化制图的进步,现代人文地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地理学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实践应用能力。
研究趋向倾向于以下几点:
(1)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等等。
(2)新的研究方法,如计量方法的应用、心理学分析法的引入、信息资料收集手段的变革。
(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如注重生态观点且倾向于社会化、人文化、实用化。
而边缘学科的分支也显示出勃勃的生机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P15-16),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P16)
答:
建国以后,中国人文地理学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经济地理学取代了人文地理学。
1980年以后才恢复人文地理学并得到长足的进步。
(一)1949—1979年
此阶段:
经济地理盛兴、人文地理衰落。
全盘学习苏联的理论和方法把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全盘否认人文地理。
(二)1980—1990
此阶段:
人文地理复兴。
国外人文地理学发展迅速并成为各国地理学科最活跃的一个分支,研究成果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也要求开展多方面的的人文地理研究,促使中国地理界重新评价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评价。
(三)1990年以来
此阶段:
人文地理学进入了全面发展和提高。
其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的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中国人文地理学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经济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改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一些具有明显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的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P20
答: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是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并应用于研究解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课题,需要人文地理者去参与研究。
如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地域城镇体系的研究、行政区域的合理调整和市镇设置等等。
第二章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答:
一个文化区具有一个特定的文化体系,包含许多文化综合形成的文化复合体,划分文化区并确定其界限,探讨当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区,研究文化区的演进过程及其内容,其范围可包括全世界,也可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都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
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
答: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1)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特征:
a是双向的,但有主次之分b有选择的c在传授、接受过程中,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理解。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试举例说明。
答: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和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地域文化;(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了人文景观。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人地关系论应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人的作用有一个改变的过程。
一开始人受自然的控制处于劣势地位,后来人居于主导地位可以改变环境为人类服务,现在仍是这种状况。
和谐的人地关系是目标,人和自然是平等的地位,相互依存,是朋友。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吸引了各个不同学科学者的参与,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人地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对于我们更深刻了解人地关系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向,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真实,在指导实践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6.试述文化区、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
它们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
其中,文化区是文化的空间现象,而文化扩散则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即为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之一。
文化整合,则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就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即是从各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出发,通过扩散的时间过程使时空相结合,以其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与其他人文现象的整合情况来分析其复杂的相互关系,最后以现存的人文景观来说明上述过程与关系的形象表现。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
虽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课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阶段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程序一样,其典型模式是: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
1、立论依据与研究内容;3、经费预算的说明;2、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三、收集、整理资料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五、分析研究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经验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不足之处:
一是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
二是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实证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1)积极作用:
■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论。
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2)负面影响:
■经济决定论的倾向;
■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
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人本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忽视人这个主体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从结构的整体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能看出;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法:
访问法;资料收集方法;随机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资料法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
描述、比较和归纳
(4)在相关的国外网站上检索1990年以来社会地理学进展的文献,并做一个综合评述。
代表性文献:
具体的查不到,可能找书本每章后面的参考文献就可以了吧。
研究特点:
1、成果不断增加城市社会地理在1990 年以后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与主导地位。
2、研究内容多样化,从最初的城市实际性问题探讨过渡到城市全方位问题的结构式剖析,这一时期, 社会地理学研究注重对社会问题的结构性解释, 女性主义地理、疾病与健康地理、想象地理以及各种哲学思潮的探讨( 如话语权、权力空间、身份建构与重构、空间隐喻、文化意义等) 等论题成为主流研究范畴, 区域社会地理的综合研究也转向异文化区域, 如非洲、东欧、南亚、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3、方法论转变,社会地理学方法论演化路径基本上呈现出量化到质化、客位到本位和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方法( 尤其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等) 等特点。
研究内容:
社会公平问题一直是西方社会地理关注的核心, 其实质是围绕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异、对城市资源的分配合理性和市民对城市文明成果的享有程度而展开。
可分为:
弱势群体地理、福利地理学、女性主义地理学、疾病与健康地理、犯罪地理、感应地理。
四大概括性特点:
问题导向性、主题多样性、地方指向性、定性与本位研究主导。
第四章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1)成因: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①经济方面:
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②政治因素、文化因素:
如1947年的印巴分治使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因为印度信奉印度教,巴基斯坦信奉伊斯兰教。
③生态环境:
在历史上各个时期,世界各地都出现过因洪涝、地震、火山等环境灾变引起大规模移民的现象
(2)影响:
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突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财富、政治势力、分配不公平、管理和组织不善、资源浪费以及军事活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发展,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以上因素产生的问题更加恶化,更激化了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不过,从正面来看,大量的人口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的保证,可以大力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把人口的劣势转为优势,扬长避短。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导致人才和劳动力的外流。
从迁入地来看,综合环境的改善或者导致生态环境问题。
(3)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
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
成因:
①自然因素:
东南半壁地势平缓,气候暖湿,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地势高峻,气候干冷,降水稀少,土壤贫瘠,人口较为稀疏。
②社会经济条件:
东南沿海地区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政府优惠政策扶持,就业机会多,福利好,交通发达。
③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自古以来,东部人口就多于西部人口且多分布于大河沿岸地势平坦地区。
东南沿海一带有我国的政治中心。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审美标准,居于一定的地理坏境,除了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反作用。
首先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不一样,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地理景观。
其次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例如汉族偏向于佛教就会建很多寺庙,而回族的人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居住的地方会有很多清真寺。
这样很大程度上形成不同的地理景观。
还有就是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不一样,民俗和节日不一样,饮食习惯不一样,在土地上面种植的粮食作物也不一样,这也会影响到地理景观。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1、农业对社会的影响
(1)人类为了发展农业,创造和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对改善自身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了条件。
(3)由于农业的形成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了剩余的粮食可供储存,使人类可以过稳定食物供应的生活。
(4)把粮食进行加工、煮熟食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寿命的延长、婴儿的成长与发育。
2.农业的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采集和狩猎活动相比较,有三点重大差异。
(1)使人类定居下来。
农业是以土地为资源进行生产,若一年的收成能满足一年的基本需要时,人类就会定居下来,改变以前的流动生活方式。
(2)使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减少.农业生产来,一般不需要集体活动,只有几个人就可以进行种植、收获等生产活动。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且聚居于一处。
在农业单位面积土地上可容纳较多的人群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而采集与狩猎的人群则不宜集聚于较小的地区内,否则食物资源就会不足。
因此,农业生产要求定居、聚居,由此带来了村落的出现,并且在此基础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文明的出现,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是大河流域,河流提供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它科学技术,创造出伟大的古老文明。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比如梯田,是人们根据地理环境而建的。
依水建水田,依山建梯田。
由于在山区,地势不平坦,加上山体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从而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建造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农业景观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密切相关,根据当地的日照、降雨、河流分布、干旱/湿润、平原或山区等条件因地制宜。
这样能节省人力物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
3.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答: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指,假定以下六个条件:
1.孤立国中唯一的巨大城市位于沃野平原的中央,周围为其农业腹地,平原被未开垦的荒野所包围并与其外界完全隔绝;
2.城市是腹地多余产品的唯一市场,并且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
3.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4.腹地具有均质性,即认为各地的土壤肥力、气候等地理环境相同;
5.腹地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6.腹地经营者是追求最大利润,并且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器农业经营类型的农民;
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并且有产品生产者——农民负担。
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
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
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
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
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
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如图3-1所示,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
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佛山市三水区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水产、畜牧、蔬菜3大农业主导产业和“一轴五园一带一心”的总体功能布局,即以北江干流为农业发展轴,将迳口农业园区、大塘综合农业园区、芦苞~乐平基塘系统示范性农业生态园区、青岐基塘系统养殖区以及白坭农业园区五大园区串联起来,构建芦苞涌两岸生态隔离带和绿色生态走廊,并在乐平镇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贸易、物流与信息服务中心。
附:
三水农业空间布局
迳口—六和农业园区位于北江上游,是水源涵养区,群山环绕,水质及周边自然环境较好,建立鱼类种苗繁育中心和新品种的养殖与推广示范基地,构建迳口—六和优质苗种组团,配合当地的自然林区和果园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渔业。
芦苞—乐平农业园区的西河片主要发展渔猪立体养殖、东河片主要发展渔鸭立体养殖,同时建设高标准的工厂化养殖厂,构建高效渔业养殖组团。
芦苞生态隔离带主要位于芦苞涌以北,考虑到与工业区的衔接,同时借助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建立现代化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构建水产品加工和营销组团,配合优质花卉农产品和悠闲度假的优势适度地发展休闲渔业。
西南街道青岐园区的规划则根据城市规划的实际需要分阶段实施,借助青岐水质优良、无污染的优势,近期一半发展优质水产,规划项目包括建立无公害罗非鱼的出口基地和观赏鱼养殖与品种培育示范基地,一半发展畜牧水产立体养殖;中期全面推广优质水产养殖,构建绿色水产品和观赏渔业组团;长期规划作为未来建设预留用地。
第六章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工业的发展:
(1)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工业革命首先在纺织业中出现突破,使工业在城镇地区集中。
纺织工业的突破使英国的棉布不仅控制了英国市场,并且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很快占领世界市场。
(2)钢铁工业:
传统的炼铁是在乡村进行的小规模作坊式生活,技术上的进步是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采煤工业:
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
(4)运输业:
纺织工业,冶金工业,采煤工业的大发展对运输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5)机械工业:
蒸汽机的出现,使瓦特名声大振,蒸汽机广泛使用。
(6)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在英国起先是由纺织工业的发展带动的。
(7)食品工业:
化学工业的发展又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工业的再发展: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将工业生产推到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全国扩散)
工业的扩散过程: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纪的三分之二,棉布占二分之一以上,铁产量占二分之一。
在此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只要方向是欧洲和北美。
(1)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一)北美工业带
北美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该地区运输条件十分优越。
(二)欧洲工业带
主要集中于西欧地区,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口进入欧洲大陆西部,
从荷兰和法国、德国接壤处延伸到意大利北部。
其中的莱茵—鲁尔工业区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
(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过去为苏联工业区。
主要分部的地带有:
莫斯科及其附近、伏尔加河沿岸、顿涅茨大煤田地区、乌拉尔山东麓、西伯利亚。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国。
该国资源贫乏,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所以工业布
局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业区:
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沿岸、阿根廷东部、委内瑞拉西北部和墨西哥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整合版2 人文地理学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