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docx
- 文档编号:8058421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8.29KB
论文模板.docx
《论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模板
论文题目: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学生姓名
温嘉馨
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专业
安全工程
年级
2010级
目录
内容摘要1
Abastract1
1.前言2
2.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关系3
2.1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3
2.1.1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3
2.1.2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4
2.2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供动力5
3.技术创新模式5
3.1模仿创新模式5
3.2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7
3.2.1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特点7
3.2.2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优势8
3.3合作创新模式9
3.4自主创新模式10
4.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时需注意的问题12
4.1正确处理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12
4.2促进合作并推动协同创新网络建设12
4.3加大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13
5.结语13
参考文献14
附录:
翻译15
致谢21
内容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中小企业集群也已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
集群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出发,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创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简要的介绍。
旨在通过分析为集群内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打造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
Abstract
Innovationisthesoulofanation'sprogress,theinexhaustiblepowerforthecountry’sprosperity.Technicalinnovationisnotonlythefundamentalwayfortheenterprises’survivalanddevelopment,butalsothekeytoenhancetheircorecompetitiveability.SMEsisthemostdynamicpartinChina'smarketeconomy,SMEsclustershavebecometheimportantcarrierandeffectiveformfortechnicalinnovation.Enterprisescarryouttechnicalinnovationisnotonlytherequestofdevelopingthemselves,butalsotheinevitablechoicetofacethefierc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ThistextfirstanalyzedtherelationsbetweenSMEsclustersandtechnicalinnovation,andthenanalyzedthepatternsoftechnicalinnovationthattakenbytheenterprisesinChina’sSMEsclusters,atlastmadeabriefintroductionofthequestionsthatrequiredattention.Forthepurposeofprovidingcertainsuggestionsfortheenterprisesthroughtheanalysissoastocreateandenhancetheircorecompetitiveabilityandthenpromote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eventhenationaleconomy.
Keywords:
SMEs;SMEsclusters;Technicalinnovation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有中小企业法人单位约360万家,如果包含各类工商户企业数量更加庞大,总数达4300多万家。
就工业企业而言,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有中小企业27万多家,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万亿元,利润6千多亿元,解决了5千多万劳动力就业问题。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融资、销售及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因此中小企业仅靠其个体力量很难取得较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
中小企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
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目前在东南沿海地区比较集中。
当前,技术创新已逐渐成为维持与提升企业、产业及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而中小企业集群也成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它可以把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聚集起来,联合成在更大产业与地域范围内的集体创新行为,并且通过整合集群内企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设备、管理、培训等要素,形成集群整体创新优势,从而成功地提升产业、地区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主要有:
(1)实现集群内企业资源高度共享,而这种共享是单个孤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
(2)通过采用共同的流程和要素所获取的生产能力使得企业更易于获取新技术,而这种新技术的易得性仅凭单个企业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3)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集群内企业市场地位及竞争力;(4)在同属一个产业部门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及机构之间建立技术联盟,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式开展创新活动来达到上述目的。
2.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作用关系
2.1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有效组织形式
2.1.1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65%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与大型企业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基于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行动迅捷,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集群也成为了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技术创新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专业化人才、资金、信息、公共服务等等。
在中小企业集群中,中小企业通过集聚,能促使企业之间形成细致的分工,形成专业化程度极高的生产体系,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力也在工作中得到学习与锻炼,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
此外集群的发展也会带动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可以吸引一些优秀人才进入集群内企业。
同时,由于集群内企业彼此接近,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分散的个体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从而促进了企业家才能的培养,从而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由于集群内企业互相了解、信任,加上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固定的社会网络存在,企业之间相互筹措资金比较容易。
此外,通过企业集群的集聚力量,能吸引技术、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向优势区域集中,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规模效应,还能促进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其他组织机构的建设,带动软硬环境的发展,有利于吸引投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为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对无形资源(知识、信息、技术和品牌形象等)的共享也是中小企业集群成为技术创新重要载体的重要因素。
创新过程所需的大部分知识本质是隐性的,大部分的创新依赖于个体在组织中边干边学所获得的隐性知识。
由于隐性知识很难传递,需要在面对面的接触中来学习彼此的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在地理位置上要尽可能接近竞争者和供应商以便于交流。
集群内企业、机构的地理接近性和相似的文化,使企业间通过人员流动与非正式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加上员工频繁流动,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获得“知识溢出效应”。
一家企业的创新也很容易外移到区域内的其他企业,从而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模仿创新与协同创新。
2.1.2中小企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虽然大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同时具有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性,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效益,但是大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和企业组织刚性则会阻碍技术创新的涌现。
而大量的中小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技术创新。
同时基于企业自身实力考虑,中小企业集群方式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从技术创新过程本身的要求来看,技术创新涉及到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生产制造、商业化推广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共同起作用。
从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环境来看,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发展不确定性和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正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
它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企业协同合作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组织形式。
因为,集群内部的企业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集群内部企业的独立性,使得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保持了固有的灵活性;而集群内部各企业间的各种密切的关系,又使得在技术创新的活动中,能够在整个集群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获取技术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集群内激烈的竞争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集群中,在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生产同类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
不管是采用低成本路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独特的市场地位。
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市场地位和超额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竞争压力和利润驱动力,从而推动集群内企业重视技术创新。
2.2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供动力
在开放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区域内、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全球同行的竞争。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要想生存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企业是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集群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也就决定了集群的竞争力。
所以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动力,并且成为提高集群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开发新产品,进而开辟新市场,从而获得相应利润。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集群的竞争力。
使集群在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只有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降低成本,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集群才能生存、发展。
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换代,这也推动了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集群的活力,延长了集群的生命周期。
3.技术创新模式
3.1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之一。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吸收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技术秘密,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环节的中后期阶段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在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与其他企业(包括率先创新企业)进行竞争,以此确立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创新活动。
模仿创新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技术,它需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创新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
由于是模仿他人,企业在市场上往往以市场跟随者或市场补缺者的面目出现,从而可以使开发的针对性大大增强,同时由于模仿创新R&D资源投入较少,因而创新成本及风险可大大降低。
由于模仿创新对于资金占用比较低,企业可能会在生产运营的中后期阶段发挥后发优势。
2002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浙江民营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
结果表明模仿创新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流方式。
企业主要通过反求工程(购买产品、解剖设备)进行模仿创新。
有50.85%的被调查企业以购置机器设备作为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最大项目。
仅有20.2%的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试制上投入最多。
市场调研和培训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只是极少数企业的主要选择(见表3一1)。
表3一1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经费投入情况
技术创新中投
入最大的项目
购置机器
设备
新技术新产
品试制费用
购买
技术
研究开发
费用
市场调研
费用
培训
费用
样本平均值(%)
50.85
20.20
9.15
9.52
6.18
4.10
数据来源: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创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暨南大学“广东民营经济水平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广东大多数中小企业集群在起步阶段基本都是通过仿制和模仿创新来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的。
内源型集群中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技术创新多为模仿创新。
在接受调查的67家民营企业中没有一家技术水平在国际领先,对于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很多企业是通过模仿取得的。
抽样调查表明,自主研发的企业比例不到40%,有些企业甚至没有核心技术。
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缺乏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受制于人,抗风险能力较差。
外源型集群也缺乏内生核心技术。
如东莞电子信息企业有180多家,年产值超过50亿元,电脑整机所需零部件95%可在东莞配齐,然而境外企业在东莞设立的R&D机构却几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需要境外提供。
张炳坤和马建会(2003)研究发现,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多为引进或模仿,自主创新较少。
显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模仿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最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也是当今世界很多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有力的武器。
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一些企业来说,模仿创新是最现实的一条道路。
3.2集群式技术创新模式
所谓集群式技术创新,就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内的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以集群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技术创新,以实现集群内的资源共享,降低单个企业的创新风险,降低创新壁垒,使集群发挥所有单个企业不具有的技术创新优势,从而使集群内的各企业占有集群剩余。
3.2.1集群式技术创新的特点
集群式技术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协同竞争性。
集群是建立在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和依存的系统。
正如生物种群一样,竞争在企业群落中普遍存在,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以及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然而在群落中的竞争,不是通常的你死我活的关系,更多的是协作关系,竞争对手不是敌人,而是伙伴。
因此,协同竞争是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发展。
第二,资源共享性。
创新资源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集群内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
它们可以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可以分享共同的信息资源、可以拥有共同的专业人才市场,可以共同吸引风险基金,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创新特长,可以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
第三,地方网络性。
集群式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以产业关系为基础,以地理靠近为特征,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为支撑条件,以文化融合为联结纽带的本地化的区域创新网络。
地方网络性是集群式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
企业、创新中心、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服务咨询机构、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机构、培训机构等的健全与配套,各个机构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依存关系,各机构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
3.2.2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优势
集群式技术创新的优势主要有:
第一,知识的“溢出效应”。
这里的知识主要指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经营经验等隐性知识。
集群内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交织在一起,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增加了经营的“透明度”,行业的秘密不再是秘密。
于是,处于集群内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溢出效应”。
第二,“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
集群内企业彼此的接近和了解使得它们的相互影响加强。
由于相互之间差异较小从而导致竞争障碍的减少,加之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加努力创新,形成互相追赶态势。
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模仿效应会使新竞争者的新思想迅速往前、往后、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行业受益,这就是“追赶效应”。
同时,由于相互支撑的相关产业之间存在的所谓“拉拨(pulling)效应”,集群内的某些企业可以因那些先进的相关企业的拉拨而提升它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这种“拉拨效应”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方面,在有形的方面,包括生产配套水平的提升、关联技术品位的提升、共享基础设施的提升、共同地理市场的提升等;在无形的方面,包括所在区域知名度的提升、相关产品声誉的提升、相关企业社会声誉的提升、与政府关系的提升等。
“拉拨效应”产生市场开拓的整体优势,使得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不仅仅依赖打造自身品牌来扩大知名度,而且利用集群知名度的提升和区域品牌效应来开拓市场,这对于囿于自身实力的中小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根植性”。
集群式技术创新使集群内经济主体之间容易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联和共同的产业文化,并且创建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这一套行为规范的指导下,人们相互信任和交流,从而加快了新思想、新观念、信息和创新的扩散速度,节省了集群内组织的交易成本,这种特性称之为根植性。
根植性又被认为是集群优势的制度来源,它对于高科技技术园区的发展尤为重要。
3.3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
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R&D)为主要形式。
中小企业集群内的合作创新是指集群内部企业之间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
集群内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大都比较薄弱,合作创新是一种比较现实和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通过与高校或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且可以有效地规避创新风险。
从实践来看,目前合作创新行为主要有购买某种技术或专利、大学(包括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企业与企业合作等三种类型。
其中购买某种技术或专利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又称校企合作)是合作创新行为的主导模式,而大学与企业之间基于优势互补建立的合作是目前实践中最常见、最成熟和最有成效的一种合作方式。
当然,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型合作也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合作类型。
而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通常容易失败,原因是双方就开发什么、谁占有主导权、谁制订战略等方面常发生分歧。
在我国技术市场已经比较发达的情况下,购买某种技术或专利这种形式的合作已经基本不存在障碍。
其优点在于企业目的明确,市场交易速度快,由此产生的效益也比较明显。
但是这种模式适用范围较窄,往往是在企业新进入某一行业时使用,在原产品或技术更新换代和改造过程中则不能应用。
校企合作创新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吴江的绸都盛泽,集群内中的一大批企业纷纷与国内外科研部门和高校合作成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引进人才和产学研一体化,加快新产品开发。
如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联合创建“丝绸新品开发中心”等技术平台。
瞄准真丝绸后处理技术的世界难题,投入6亿多元巨资开发新产品。
其“三防”产品等一系列成果引起了海内外同行的关注。
同时不少中小企业也瞄准产业前沿领域,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新品。
如盛虹、祥盛、福华、艺龙、三联、新民、方圆等企业均拥有通过合作创新方式开发的拳头产品。
福建石狮服装集群内大部分骨干服装企业都建立了产品开发设计室和服装资讯馆。
同时与全国各地纺织服装院校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机制每年吸收来自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上千名。
企业与企业合作创新方面,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除了广泛的生产联系外,还进一步在技术创新上进行合作。
这种合作创新主要基于零部件的开发。
如温岭摩托车业集群内钱江集团就通过与配套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创新开发相关零部件。
在这种合作中,配套企业有时并不参与技术创新,而仅仅为核心企业提供试制服务。
如柳市低压电器企业集群内,配套企业为核心企业提供“免费”(以获得订单为条件)的试制服务。
3.4自主创新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来改进生产技术,攻克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获得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这种模式需要企业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因为在整个创新过程中,企业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技术创新活动。
自主创新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由于创新成果的模仿、解密都需要一定时间,加上法律对具有专利权的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使得企业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技术壁垒获得垄断或相对垄断地位,进而在一定时间内获得垄断利润;第二,核心技术的重大创新,可带动一系列新产品的产生;第三,自主创新企业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进而可以制定本行业或相关行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跟进者形成技术锁定,从而能够稳固其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可以通过转让新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第四,自主创新企业作为新市场的开拓者,可能比其他企业更早建立起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络,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当然,自主创新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投入大。
由于自主创新战略强调技术与市场开发的领先性,因此自主创新企业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费用来购置精良的研发设施及招聘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市场开发费用来完成后期的市场培育和启蒙;另一方面,风险高。
由于自主创新企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一旦失败,企业将承担较大的资金损失。
根据著名学者曼斯菲尔德对美国三家大公司自主创新的调查分析,60%的创新项目通过研究开发能够获得成功,只有30%的项目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