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053535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9.97KB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0、七律长征(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了解时代背景,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读了解时代背景,初步感知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同志吗?
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
A、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B、请同桌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
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C、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指名学生逐句朗读诗歌(七律:
七言律诗,每两句为一联)
理解词语的意思: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五岭:
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长征: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长征的事?
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历史事实。
师相机补充.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
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3、教师小结: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四、指导朗读《长征》
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七言律诗)
作业设计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0、七律长征(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诗题。
“七律”代表什么?
“长征”呢?
2、指名朗读全诗。
二、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1、教师朗读,学生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长征图”?
2、小组讨论并交流:
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3、在这几幅图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幅图?
读读说说自己欣赏的“图画”;还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讲一讲自己欣赏的理由。
4、学生自学,在诗歌的精华处圈圈画画.
5、全班交流:
谈自己欣赏的图图。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A、“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
(1)出示: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2)想象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
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3)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呢?
那该怎么读呢?
(体会诗句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
(4)再带着对红军崇敬的心情读一读。
B、“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1)出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2)补充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回忆《飞夺泸定桥》等课文,感受长征途中的险恶。
(3)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的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4)从这九死一生、背水一战、急流险滩、枪林弹雨、嘹亮号角、奋不顾身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能把它读出来吗?
C、“喜踏岷山雪”
(1)出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读一读。
(3)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
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4、加深理解,回归全文。
A、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可以体会到,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红历过千难万险。
)
B、那毛主席为什么只写了五幅“征难图”?
(它是由几幅画构成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诗只选几个典型的画面作艺术概括。
)
三、播放歌曲,提升情感。
1、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2、播放歌曲。
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英雄气概
飞夺泸定桥乐观精神
喜踏岷山雪
作业设计
1、熟读成诵。
2、课后收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感受其诗词的风格。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
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请根据出示的内容,猜猜说的是谁!
(板书:
彭德怀)
2、这篇课文,就和彭德怀有关,补充课题,生齐读。
3、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要读准确每一个字,读通顺每一句话。
4、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5、同学们,记得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
“聪明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书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蕴涵的感情。
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这样一双眼睛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在着篇文章的背后蕴涵的是怎样一种感情。
(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爱他的战士。
)
二、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过渡:
这样一份深深的“爱”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潜心默读课文,画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句子,或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传达了一份爱意。
2、交流: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句子。
(相机出示)
A、有时彭德怀抚摸着……一直看着它吃完。
你觉得哪些词语特别强烈地刺激着你的神经?
结合句子说说理解。
指导读好这句话。
小结过渡:
这是流淌在细微之处的爱,同学们,这就是细节!
(出示:
细节)世界上,最令人感动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细节。
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中,你们读到了吗?
B、彭德怀深情地望着……对警卫员们说……
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吗?
“深情”包含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C、彭德怀背过脸去。
一个简单的动作那是爱的体现。
D、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军帽……
你们知道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吗?
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E、彭德怀推开……端开!
”
面对眼前那一碗鲜美的肉汤,他却“发火“了,他是在对谁“发火”?
(理解“发火”)感情朗读。
三、感悟文章主旨
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体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可是它只是一头普普通通的牲畜,为什么值得一位大将军如此情有独钟呢?
1、生交流出示“这匹从江西出发就跟随……小山似的。
”
2、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生交流)
3、那这样以为功臣,彭德怀又这么喜欢它,为什么要杀它呢?
(板书:
杀)
4、生交流出示:
A、“过草地是……找不到了。
”(播放《过草地》录象)
B、“现在,草地……燃眉之急。
”理解:
燃眉之急,在当时“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
在这“燃眉之急”彭德怀想到了什么?
你能理解他的这个决定吗?
5、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红军长征途中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透过细节,品位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情意,更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爱。
板书设计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细节
爱更爱战士品位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用“燃眉之急”造句。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原因。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深情导入,揭示命令。
1、揭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彭德怀非常爱他的大黑骡子。
(板书:
爱)
2、既然彭德怀那么爱他的大黑骡子,可他却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下达枪杀大黑骡子的命令呢?
板书:
为了革命
3、读课文,看看彭德怀先后共下了几次枪杀的命令?
二、第一次命令
1、引:
为了战士的生命,为了革命的胜利,彭德怀决定杀牲口以解燃眉之急,当饲养员告诉他连大黑骡子在内一共还有6头牲口时,他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出示)
从彭德怀命令的语气中你感受到什么?
(果断——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谁?
(自己的战士)他想到过自己吗?
(没有)从哪看出来的?
(全部牲口也包括他的大黑骡子)那可是他心爱的坐骑啊,他都顾不得了,这是多么无私的精神境界呀!
2、战士们第一次恳求:
当老饲养员和警卫员听到首长这个决定后,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
此时,老饲养员心情怎么样?
(着急)战士们此时急不急?
(也很急)他们急什么呢?
(首长没有大黑骡子怎么走出草地呀!
)一起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3、战士们第二次恳求:
听了战士们的话……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引读):
“部队现在……走出草地。
”看来彭总并没有听从战士们的劝阻,还是要杀大黑骡子,此时,老饲养和战士们又是如何恳求的呢?
(出示)
从老饲养和战士们请求的话语中,你能体会到此时此刻老饲养员和战士们的心情吗?
指导朗读。
三、第二次命令
1、引:
战士们都舍不得杀掉心爱的大黑骡子,难道彭总就舍得吗?
战士们的再三请求搅乱了彭德怀的心。
彭德怀不耐烦了,严厉地下达了第二次命令。
2、此时此刻,彭总为什么不耐烦了呢?
这次命令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让副官长负责杀骡子(可见任务艰巨。
)
4、过渡:
命令下达了,他却不忍心亲眼看着大黑骡子倒下去的身影,于是他背过脸去,忍着心痛,等待着执行的枪声,可是——(出示句子)
5、这是怎样的20分钟呀!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你们认为这是怎样的二十分钟呢?
(漫长的、紧张的、令人窒息的、难熬的、折磨人的……)
四、第三次命令
1、过渡:
此时此刻,有多少战士正挣扎在死亡线上!
一边是心爱的大黑骡子,一边是忍饥挨饿的战士,为了战士的生命,为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胜利,彭总还能再等下去吗?
(不能)因此,彭德怀发怒了,他怒吼道——“副官长,快开枪!
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
”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出示、齐读)
2、同学们,从彭总怒吼的语气中你听出了什么?
让我们和彭德怀一起生气、一起着急,一起怒吼——(齐读)
3、短短的几十分钟,彭德怀下了三次命令。
你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
(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
)
五、总结(出示、引导齐读)
1、读这段话:
你从两个“融进了”读懂了什么?
2、引:
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万险,战士们身无“御寒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晕倒了能勇敢地爬起来,紧紧地跟上去。
”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
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
(是彭德怀关心战士,爱护战士的无私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红军战士。
)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板书设计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为了革命
爱杀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练习》、《练习册》。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2、大江保卫战(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解决课文中字词。
教学难点
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揭题,了解学情
1、从对解放军的认识谈起。
2、揭题。
读,说说读题后想到了些什么?
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3、教师口头渲染大江保卫战的过程。
二、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注意停顿。
听的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读的怎样?
(教师伺机正音,同学评议。
)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指读,请同学说说注意点。
(2)、读音:
鏖(ao)铮(zheng)字形:
铮、筝、挣、睁凌、陵、棱鳞、磷、嶙
(3)、描红。
(4)、理解“闪烁”、“惊心动魄”,并指导造句。
()闪烁,()场面使你惊心动魄。
三、读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要求简单用一个词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板书:
(1)大江告急,打响保卫战。
(2)保卫大堤(大堤抢险)。
(3)面对洪水显英雄本色。
(4)黄晓文把丁带伤扛麻包。
(5)抢救群众。
(6)大江永远铭记。
3、围绕题目,用重点段突破法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1):
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
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
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4、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魄、稀、锋:
左窄右宽
赛:
上下要写紧凑。
板书设计
22、大江保卫战
作业设计
1、抄词,用带点词造句。
2、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3、熟读课文,进一步批注感受。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2、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复习导入:
1、视频播放(洪水、音乐)师讲述: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大江保卫战。
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搏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江保卫战。
2、师:
在这场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场面,课文具体给我们介绍了什么呢?
(护堤救人)。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课文一起来到抗洪前线,领略人民子弟兵战斗的风采!
二、精读课文。
1、(出示护堤场面)师讲述:
首先我们来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上看一看,这是解放军官兵在九江赛城湖抢险护堤的场面。
这场面怎么样?
人民子弟兵怎样?
(惊心动魄)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小节,看看哪些句子、词语让你惊心动魄?
透过这些句子词语,让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人民子弟兵?
可以写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2、生交流所画的句子
☆“四百多名……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顿时:
就是马上,立刻)
☆“官兵们肩扛……全然不顾……”(索性、全然不顾。
全然不顾:
什么也顾不了。
这群官兵怎样?
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
3、师:
肩扛沉重的沙包来回穿梭,他们全然不顾;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大堤,保护大堤!
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
大堤,保护大堤!
是的,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这样的信念,他们的救援才能这样的神速、及时。
你还有什么新体会?
☆“一个个奋然……伤痕累累。
”(出示图片)
4、同学们,他们一个个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奋然跳入水中,这就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啊。
(齐读)
同学们愿意加入到这钢铁长城中来吗?
愿意成为这钢铁长城中的一员吗?
(愿意!
)那,战士们,狂风来了,你们怕不怕?
(不怕)那,我们高喊我们的口号:
“狂风为我们呐喊!
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
这是一群怎样的子弟兵(乐观)
5、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激烈的、艰苦的)文中哪个词告诉你的(鏖战)经过几小时的鏖战,这时的解放军官兵呢?
面对这群疲惫不堪的官兵,面对这伤痕累累的汉子们,你想说些什么?
(生交流)
6、咱们的老百姓把对他们无比的敬意,所有的千言万语都融入到这副对联中: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指名读,反复读,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7、这样的人民子弟兵,人民能忘记吗,祖国能忘记吗?
(不能忘记,我们应该把他们深深地刻在心里,这就是铭记。
(齐读最后一小节)
8、在这群官兵中,有一位英雄连长——黄晓文,他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
(指名读第4小节)
一位作家说过:
在所有的艺术语言中,最要紧的是动词。
黄晓文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成功,是与作者准确运用一系列动词分不开的。
找一找描写他的动词,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扯”可以换成“撕、拉”吗?
“捆”换成“扣、包”呢?
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传神!
人物的语言也能令人物形象动人心弦(来不及了、不顾自己、一心为民,体会雷厉风行)透过黄晓文的动作、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意志坚强、一心为民的英雄黄晓文,这样的黄晓文,文中用哪个词来概括他的形象。
(铮铮铁汉)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这样的铮铮铁汉,人民能忘记吗?
祖国能忘记吗?
(齐读最后一小结)这些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线的铮铮铁汉,我们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9、过渡:
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指名配图朗读第5小结)
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人民子弟兵?
(不怕牺牲、舍己救人……)书上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
☆战士们……飞向……(理解三个“飞向”,他们救的何止是周运兰和小江珊两个人。
看:
(投影出示)他们把年迈的老大娘救出了危险的房屋,他们把救生艇让给了在洪水中苦苦挣扎的人民群众,所以在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文中哪里也是指子弟兵?
10、总结、过渡:
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
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
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他们是大救星。
引读第5节。
这鱼水似的深情,人民群众怎能忘记?
万里长城作证,巍巍大地作证,人民子弟兵永远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我们将永远铭记——1998年的夏天,永远铭记——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人们用自己的满腔敬意与感激谱写了一曲赞歌《为了谁》,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设计
22、大江保卫战
大堤抢险(面)英勇无畏
铁汉本色(点)鱼水深情
勇救群众(点)
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简单写写感受。
2、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反思
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备课纸
总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习作6(两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
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
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
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
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
说话有趣吗?
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
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
(满分5分)
a:
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
(1分)
b:
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
(2分)
c:
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
(1分)。
d:
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
(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1、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六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