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里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8051639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41.57KB
传播学原里复习资料.docx
《传播学原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原里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原里复习资料
传播学原理复习
1、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研究对象
1定义:
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特点:
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研究对象:
人类传播的现象、人类传播的规律、社会传播的系统、传播的发展。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
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
以手抄为主。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
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3、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
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4、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
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5、信号的特点
①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②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
6、象征符与信号不同的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7、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1)人类语言的特性
①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②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
③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2)语言符号
①语言的特性:
随意性、开放性、社会性、线性与概括性
②语言的传播功能:
语言是最基本简便的传播媒体;语言是思维发展的工具,是人之发展的催化剂;语言能够控制受者的注意域限,引导其思维方向。
③语言的一般特性:
抽象性、静态性、有限性
④语言的误用:
死线抽象、自我投射、误认同一、估计极端化
(3)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①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等。
②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
③非语言符号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4)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超前性、可靠性、连续性、多维性、多样性、多重性
(5)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补充、替代、强调、否定、调节作用
8、符号的基本功能
①表述和理解功能;②传达功能;③思考功能
9、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10、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①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人们对词的理解不同)
②语言符号的多义性(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
11、象征性社会互动
(1)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2)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
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
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
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1传播者的意义:
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
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
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1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
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
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
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
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
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13、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1)传播的基本过程
编码解码
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信宿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而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五W:
Who(谁);Say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②内容:
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③评价:
a.意义:
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
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内容:
讯息信号接受的信号讯息
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2评价:
a.意义:
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
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4)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内容:
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②评价:
a.意义:
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
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内容:
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②评价:
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
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
②内容:
③评价:
a.意义:
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
b.不足:
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1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
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
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
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15.人内传播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
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
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
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3)人内传播的特点
①人内传播的过程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③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④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对其它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4)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
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5)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interaction)
①布鲁默:
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②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③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
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
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
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④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6)米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thinking)
①定义:
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的一种。
②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
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
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③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④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16、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
①定义:
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②特点:
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③社会功能:
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④动机:
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2)库利的“镜中我”(thelooking-classself)理论
①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这种联系包括: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②“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③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17、群体传播
(1)、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
①定义:
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②社会功能:
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
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
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2)群体的两个类别:
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3)群体的社会功能:
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
②群体是个人信息来源与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3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5)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①定义:
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
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
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6)群体规范:
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7)群体压力: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8)趋同心理(遵从性):
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9)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
18、集合行为
(1)定义: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2)形成条件:
a.结构性压力:
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
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3)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传播机制:
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③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19、组织传播
(1)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①定义:
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
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
具体地: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2)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①渠道:
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
b.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点:
交流的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
②形式:
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20、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
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
②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
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以十九世纪30年代的大众报刊出现为标志
大众报刊;电报、电影、广播;电视媒介
21、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1)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a.布莱士:
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
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
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
c.库利:
“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
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
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
②“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背景:
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
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
b.清水几太郎:
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
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2)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①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②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3)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
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
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
②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22.传播媒介
(1)传播媒介的两种含义
①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②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①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有意义的讯息
②媒介:
人的延伸
③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这不需要动员更多的器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4冷媒介:
传达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是需要动员多种器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3)“电视人”和“容器人”
①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
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
b.“容器人”(中野牧):
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4)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①定义: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②特点及其意义:
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