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方法之七价格战应该怎么打.doc
- 文档编号:804870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52KB
市场营销方法之七价格战应该怎么打.doc
《市场营销方法之七价格战应该怎么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营销方法之七价格战应该怎么打.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场营销系列之
价格战如何打出高质量
可以说,价格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价格战又是如何形成的?
认为价格战是低水平的营销,这是清流思维;认为价格战不赚钱,这是简单思维。
敢于发动价格战,打出高水平的价格战,并在价格战中赚钱,这是战略思维。
价格战不是谁都能玩的。
如果不是行业巨头,发动价格战也没人应战,也不会改变行业的价格体系。
能够发动价格战,能以价格战改变价格体系,并最终改变行业格局,这样的价格战为什么不能打?
如果认为价格战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弱智营销,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点弱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那些以价格战闻名的中国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最后的胜利者。
一场好的价格战,既能扩大市场份额,又能清理门户,还能赚得免费的广告,同时还能赢利。
然而,把大众认为简单的价格战打出技术含量,却是并不简单的事情。
除了价格比别人低,什么配合措施都没有,这是处于生存边缘者经常玩的把戏,这种行为不能称之为价格战。
单方叫阵,没人应战,自己跟自己玩,这种做法不是价格战。
如果以这种思维想象行业龙头的价格战,那么就犯了“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错误。
那些打赢了价格战的行业巨头,往往宁愿被社会误解,也不愿意透露打赢价格战的真谛。
只要能够享受胜利成果,被社会误解又算什么?
被专家们贬低又如何?
关于企业价格战的剖析
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我们几乎都可以用“价格战”来描述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什么类型的行业和企业容易陷入价格战?
如何减少价格战造成的损害呢?
本文将对此展开出略的探讨。
一、价格战的形成原因?
中国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战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发生的。
在这一时期,政企分开,私营企业大量涌现,外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中国企业走上了价格战的不归之路。
因此,应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分析中国价格战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上的原因:
1、严重的生产过剩。
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项目较多,普遍的全国性的生产过剩格局已经形成,企业为了能够销售出自己的产品,减少大量积压的库存,不得不争相压价。
2、人均收入普遍较低,价格弹性很大。
相对发达国家,国内收入水平仍然很低,所以商品销售的价格弹性很高,普通老百姓更关注的是价格。
3、市场结构的不成熟性:
各行业各类型企业遍地开花的现象非常严重,企业普遍较小,达不到较高的经济规模,太多旗鼓相当的企业,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导致价格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二)微观层面原因
1、短期行为严重,品牌意识差。
国内企业家往往注重短期的经营业绩,对培养企业忠实的顾客群体不够重视,销售额受价格变化影响很大,诱使企业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
2、企业内部水平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技术研发水平、营销水平、管理水平较低,资本基础也不够雄厚,缺少实施品牌战略的能力,无法形成差异化、细分市场的优势。
价格战赢利模式之一:
“未来销量”式价格战
打价格战之初是赔钱的,打赢了价格战就赚钱了。
赚钱的关键在于“未来销量”,所以称之为“未来销量”式价格战。
在价格战过程中,竞品不敢应战,因为如果应战,实际上是拿100g/袋的包装与自己的70g/袋的包装竞争,打垮的不是白象,而是自己赚钱的老产品。
点评
白象的价格战,技术含量有三点:
1.白象开辟了一个新的产品包装和价格区间,价格战不影响自己的老产品;
2.对手不敢轻易应战,对手如果应战,是在“新老产品互搏”,损己不损人;
3.以“未来销量”为现在定价,即以价格战成功后的销量给成功前定价。
只要打赢了价格战,销量上升了,成本结构一定发生变化。
如何打出高质量的 国美的价格战也属于此种模式。
在国美亏损时,黄光裕还在坚持做两件事:
一是快速扩张;二是打价格战。
快速扩张,就是用未来销量支持打价格战。
这种价格战的技术含量在于:
成本结构是动态变化的,价格战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市场份额的改变,来改变成本结构。
这种价格战应关注的是,如果以静态成本看待价格战,那么销量越大,亏损越多。
很多企业正是因为按照静态成本计算,因而不敢打价格战。
市场结构和行业特征是价格战产生的重要原因,按照经济学供求理论,容易形成价格战的行业一般具有以下比较显著的特征:
(一)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相对稳定的市场容易形成临时均衡状态,如果市场预计或者正在扩张,那么其他行业的企业或者资本就会寻求机会进入,而原有企业为提高行业进入壁垒,可能会采取建立价格屏障的方法,而若新进入企业实力雄厚,则会首先降低价格打破原有的价格秩序。
以国内光伏产业为例,做为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2007年,国自产高纯度多晶硅只有1000吨左右,而仅2008年上半年即有34家厂商开工建设高纯多晶硅提纯项目,投产后产能总和为6.8万吨。
随着国内产能急速扩张,而应用范围小,必然导致竞相压价,做成以价格取胜的低端产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市场进入壁垒较低。
如果市场进入壁垒将对较低,外来企业很容易加入竞争序列,将导致大量企业和资本涌入,竞争对手的竞价,价格竞争就会加剧。
以互联网行业中的网络建站为例,在当今CMS横行、自助建站软件横行的年代,建站已经不是什么技术活了,刚学会上网10几天的人就能做个网站出来,极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导致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仅以南京市为例,目前类似的网络公司已达到一千余家,而员工规模超过20人的仅占1%,大量的竞争者只能通过残酷的价格手段打市场,市场价格也一路下跌,以标准网站为例,其建设价格已从3年前的2万元降低至目前的不到5000元,更有企业抛出不到3000元的血拼价。
(三)产品差异化不明显。
产品的差异化使竞争者通过降低措施难以达成预期收益,由于消费者对不同产品认同的差异,使单纯的价格下降难以改变消费者的价值认知,降价者缺乏相应的利益动力。
反之,产品差异化较小,也即产品的同质化较严重,价格的高低就成为消费者选购的重要标准,降低价格就有可能增加销售量,因此,产品差异小的行业容易造成降低销售的现象。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海尔和联想的成功与困境。
当年海尔从家电异军突起凭的是“将产品竞争转化为服务竞争”的战略选择,以及“以服务支撑品牌”的核心竞争能力。
同样,联想将IBM、HP等计算机大佬挤下舞台,凭的是“将产品竞争转化为使用竞争”的战略选择, 以及分销增值系统的管理能力。
战略和能力的匹配,形成产品体系的差异化,获得的是“不战
价格战赢利模式之二:
结构性价格战
只有价格可比,才有价格战;要价格可比,必须产品可比;产品可比,一定是同质化产品。
所以,价格战实际上是同质化产品之战。
经典案例:
火腿肠行业
火腿肠价格战之初,春都是第一品牌,双汇是第二品牌,春都的销量比双汇大。
价格战开打之初,双方的产品结构差不多。
在那个供不应求的年代,谁有心思去做产品结构?
规模是第一位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所有火腿肠的主流产品价格和质量急剧下降。
最初的价格下降,损失的是利润。
价格下降到一定阶段,开始出现亏损。
亏损的价格战怎么打?
春都的做法是不打价格战,因为它的品牌比双汇厉害。
双汇的做法是继续打价格战,但同时推出毛利很高的新产品“王中王”。
这个产品推出很艰难,为此,几乎把整体营销队伍,从副总到业务员,进行了整体更替,结果是高端产品占比急剧提高。
双汇再用“王中王”获得的利润支持普通火腿肠打价格战,逼着春都不得不应战。
春都当时面临两个选择:
如果不应战,市场份额下降;如果应战,利润下降。
春都最初选择了不应战,结果销量下降;后期开始应战,结果市场份额和利润同时下降。
最后,一个开创了行业的行业龙头几乎消失了。
点评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是很多人对价格战的直观认识,事实也确实如此。
因为以“清理门户”为目标的价格战,要让对手退出市场,没有“自损八百”的勇气是不行的。
那么,在“自损八百”的同时怎样才能不输掉价格战呢?
关键是创造赢利的产品,以赢利产品的利润支持亏损产品打价格战。
在价格战中,哪些产品能够被人记得呢?
一是高端产品。
因为高端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二是小批量产品群。
因为销量小,不受对手关注,所以能够享受高毛利;三是差异化产品,没有可比价格。
价格战越惨烈,“失血”越严重。
在“失血”的同时,要找到能够“输血”的空间。
那么,在打垮对手的同时,还能够在价格战中赢利。
双汇打赢价格战的技术含量在于:
规模分摊成本,结构产生利润。
行业成长期,毛利很高,规模是第一位的。
行业成熟期,“规模优势”可能变成“规模包袱”,即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解决的思路就是用结构创造打价格战的空间。
以“清理门户”为目标的价格战多属此类,多发生于产业集中的晚期。
经典案例:
彩电行业
长虹发动过多轮价格战。
第一轮、第二轮,目标是市场份额集中,迅速成为行业龙头。
这两轮价格战之初,彩电行业的毛利很高,所谓的价格战只是降低了毛利,结果是:
该做大的做大了(长虹等),该死的还没死掉(中小彩电企业)。
从第三轮价格战开始,价格开始低于盈亏平衡点价格,有规模的企业可以赢利,没有规模的企业肯定亏损。
短期亏损还能支撑,长期亏损或者参与多轮价格战,就会被淘汰,从而实现产业集中。
点评
行业的成长期,价格战可以扩大份额,但无法置对手于死地。
到了行业成熟期,当市场容量无法扩大时,争夺“存量”的竞争必然导致价格战。
这种价格战的结果通常是“清理门户”,“清理门户”一定要清楚对手的盈亏平衡点。
这种价格战模式的技术含量在于:
发现压垮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对手已经接近于盈亏平衡点时,摸准对手的盈亏平衡点规模和价格,发动致命的一击,就可以“清理门户”。
有这种意识的企业不多,但不少企业无意中做到了这一点。
模式三讲的是竞品的盈亏平衡点,本模式讲的是自己的盈亏平衡点。
目的是拉开与对手的差距。
经典案例:
格兰仕
格兰仕从卖“鸡毛掸子”转行做微波炉时,广东有上千家企业,毛利高得很,都活得很滋润。
格兰仕做微波炉后,率先降低毛利,两年后就跃居行业第一。
以后,格兰仕的规模每跃居一个级别,盈亏平衡点价格就下降一个台阶,格兰仕就做一次降低。
格兰仕的多次降价其实没有明确的对手,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拉开与对手的差距。
同时,让那些想进入微波炉行业的潜在对手断了想法。
点评
这种价格战是真正的王者之战,真正的王者是没有对手的,它的对手就是自己。
把每一个盈亏平衡点都当作新的起点,通过降价扩大规模,逐步让盈亏平衡点上移,就能够独步天下。
这种做法,就是同时打价值战和价格战。
明着打价值战,暗着打价格战。
经典案例:
国内某著名擅打价格战的企业,把产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概念产品、明星产品、主流产品、防火墙产品。
明星产品有光环,既有现金流,又有高额利润,采取“高价量中”政策。
主流产品是畅销产品,毛利低,销量大,采取“价中量大”政策。
防火墙产品基本属于亏损产品,不做不行,量大双亏损,就采取“价低量小”政策。
概念产品代表公司形象,技术先进,稳定性好,通常采取“高价量小”政策,甚至采取“高价无货”政策。
点评
在中国做企业,自己是想独善其身,但未必不会成为对手的标靶。
打价值战的企业,如果不能抑制对手,对手会以价格战扰乱价值战。
这种模式的技术含量在于:
明着打价值战,暗着打价格战。
既打价格战,又不影响形象和利润;既干扰了对手,又让对手无力干扰自己。
华龙公司曾经推出的“六丁目”就是防火墙产品。
从产品品质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场营销 方法 价格战 应该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