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 文档编号:8045337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4.12KB
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6日在南充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南充市人民政府市长高先海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0年和“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市委“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突出“五深入五突破”的工作重点,求实创新、开拓奋进,顺利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7.8亿元、增长15.3%。
工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80亿元、增长4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7亿元、增长18.9%。
农业总产值339.8亿元、增长4.3%。
——财税收入大幅增长。
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8.6亿元、增长3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2.3亿元、增长37.1%,一般预算支出184亿元、增长14.2%;基金收入59.3亿元、增长102.6%,基金支出61.4亿元、增长99.2%。
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9.6亿元、增长30%;一般预算支出23.9亿元、增长13.2%。
——投资拉动势头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56.7亿元、增长30.6%,其中39个省列和60个市列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27.4亿元、360.1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24%、111%。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
——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1%。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753.6亿元、增长16.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环境持续有效改善。
化学需氧量削减11300吨,二氧化硫全面实现控制目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2%。
人口自然增长率2.66%。
。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加快经济发展,加大项目攻坚力度。
全年包装储备项目5362个,续建重大项目67个,新开工项目43个,竣工项目38个,完成前期工作项目25个,争取国、省项目资金45.3亿元。
三坝核电站、嘉陵江南充段高等级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华能火电项目已完成选址,初可研报告通过评审,升钟二期项目进入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程序。
以PTA为代表的四川石化80万吨乙烯下游化工产业项目有望落户南充,汇源果汁、南京雨润、畅丰车桥等项目竣工投产。
兰渝铁路,南广、南巴、南大梁、成德南高速公路,国省干道改造,沙溪、凤仪航电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以“金桥工程”为重点的电网建设和通信业3G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医疗卫生基础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民生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二、围绕增强经济实力,大力培育优势产业。
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1.3亿元、增长4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6%,入库税金26亿元、增长32.4%。
全市新增园区面积8.4平方公里,新入驻企业123户。
南充经济开发区和蓬安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成长型超100亿产业园区。
化学工业园区以“两桥一路”为重点的基础建设快速推进,完成征地7000多亩,平整土地2000多亩,已具备项目落户条件。
全市粮食总产330.7万吨、增长1.9%。
“五大特色产业工程”完成投资27.8亿元,新建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园区19个,产茧1.8万吨,产柑桔39万吨,新栽速丰林46.2万亩,建成优质粮油生产基地120多万亩。
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0家,建成国、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
南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列入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并启动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全面推进。
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8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4.5亿元。
成功筹办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加快川东北粮食、药品、农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完成54个农贸市场“三化一改”建设。
社区商业“双进”、农家店建设、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会展促销等工作成效明显。
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02.2亿元。
实现旅游总收入91.1亿元,外贸出口6.18亿美元。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在全国、全省规模紧缩的情况下比年初增加76.1亿元、增长21.8%。
三、围绕特大城市目标,深入推进城市发展。
完成城市第七次总体规划修编,系统推进城镇体系、城市综合交通、市政管线、城市分区、土地使用等专项规划和重要地块、重点建筑城市设计。
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4%,其中市本级完成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0%。
全市土地出让总价款81.2亿元、增长62.4%,其中市本级17亿元、增长84.8%。
市政府新区、江东新区等开发建设力度加大,南门坝、清泉坝等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嘉陵江四桥、西华体育公园和下中坝开发工程有序推进,西河治理基础建设工程、北部新城、南部产业新城建设顺利启动。
城区内人行天桥、主要街道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和重点路口拓宽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投资7亿多元增添和完善了一大批垃圾中转站、环卫车辆等设施设备。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维护和城市环卫工作,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有效改善。
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复查,省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
四、围绕增添发展活力,加快改革开放进程。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
扎实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非税收入管理及“村财乡管、乡财县管”改革。
基本完成林权制度改革主体目标任务。
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投融资机制,小额信贷和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到25个,市商业银行开设贵阳分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加大投入,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占经济总量的57%。
密切关注国内外产业转移走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新签约项目323个,到位资金238.6亿元、增长23%。
五、围绕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全市投入资金54亿元,全面超额完成了“十大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5.69万人,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2.4万人。
努力提高环卫保洁工、机关聘用人员等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了被征地农民月供生活补助标准。
积极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发放“两免一补”资金4.3亿元,惠及学生85万人。
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好转。
成功举办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合唱艺术节。
在西部地区率先开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南充之声”专题节目。
《南充市志》(1707-2003)正式出版。
认真抓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推进。
档案、人防、气象、保密、人才、新闻出版、检验检疫、残疾人、老龄、红十字会、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族宗教、外事台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2006年至201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五年。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产业是基础,实力是根本。
我们始终把培育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不遗余力地集聚产业资本,创造社会财富,全市经济发展进入了持续健康的快车道。
地区生产总值5年增加近500亿元,年均增长14.6%;人均GDP达到1.32万元,完成目标146.7%。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5:
48.4:
27.1,其中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8%,比GDP年均增幅高14.2个百分点。
国税和地税累计收入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8倍、2.6倍,2010年国税和地税当年收入都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从50.4亿元增至184亿元,年均增长30.3%。
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2005年的10平方公里增加到63平方公里,入园工业企业554户,销售收入占整个工业的55%。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7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100亿元。
经济规模实现赶超,处于川东北经济区领先地位。
——区位条件凸现新优势。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基础设施滞后,区位条件不优,加快发展必然处处受限。
我们始终立足于打基础、谋全局、利长远,既积极争取支持,更注重自力更生,不遗余力地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后劲。
共实施重大项目3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5.3亿元,年均增长36.2%,是“十五”的3.7倍。
境内已有高速公路8条,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开工4条,竣工2条,总里程达425公里;共改造国、省干线公路733公里,新建二级以上公路87公里,乡村道路1.37万公里。
嘉陵江梯级开发9级航电枢纽工程基本完工,南充港客运码头建设进展顺利。
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全面完成,兰渝铁路开工建设,列车动车组直达北京、上海。
高坪机场已开通到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4条航线,机场改扩建加快建设。
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为支撑的快速通道和水陆空一体化对外交通网络,全市物流综合成本明显降低,区位优势明显增强。
——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城市是聚集产业的有效载体,城市发展事关全局。
我们始终着力于推进特大城市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遗余力地创新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努力把城市功能做优、实力做强、品位做高、形象做美。
全市城镇总人口从176.6万增加到231.6万,城镇化率达到37%,比2005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其中南充市主城区人口从58万增加到90万,建成区面积从57.4平方公里拓展到81平方公里,嘉陵江过江大桥达到9座,其中公路桥6座、铁路桥3座,“十一五”期间新建成3座、在建2座。
“以江为轴、拥江发展、跨江东进、北拓南延”的空间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已形成拥江主城、江东新区、产业新城、北部新城齐头并进、纵深开发新格局,即将迈入特大城市新行列。
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追赶跨越的有效途径。
我们始终着力于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加强经济合作,不遗余力地招大引强,借力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五年共履约项目2000多个,到位资金66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235个。
招商引资不仅实现了总量的快速扩张,而且项目质量显著提升,成功引进了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畅丰车桥、日上车轮、三环电子、四川国栋、中盐银港、康美药业、南京雨润等30余家上市公司和6家中央企业。
经济合作区域扩大到成渝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山东、台湾等地区。
外贸出口总额是2005年的3.6倍;利用外资2.97亿美元,是2005年的4.5倍;共组织外派劳务1.5万余人次,实现收入7800万美元。
——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群众利益无小事,凝聚民心是大事。
我们始终着力于了解群众诉求,努力为民办实事,不遗余力地推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协调发展各项事业。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6457元、2646元增加到12638元、4814元。
五年累计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59.82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30.55亿元。
新增就业22.9万人次,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新型农保分别覆盖63.81万人、85.6万人、18.35万人、8.79万人、5.92万人、48.17万人。
城市、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由52.4元、15元提高到138.5元、56.4元。
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00余项,取得自然科学研究科技成果872项,授权专利1058件。
教育事业总投入超过200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38万平方米。
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32%。
卫生事业总投入超过41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涵盖所有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4.7%,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年人均医疗救助标准分别从55元、45元提高到177元、168元。
文化建设共投入资金17.5亿元,建成乡镇文化站230个,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有线广播电视干网达6.9万公里、用户110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2%。
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5亿元,1138个重点贫困村贫困人口从25.4万人减少到9.9万人。
703个旱山村、5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全面完成升钟库区三年扶贫攻坚计划,实现了库区整体脱贫。
妥善解决了升钟水库、嘉陵江航电工程淹没区10万移民安置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和“挂包帮”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建成廉租住房8781套、经济适用住房1791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32618户。
集中处理房屋权属登记遗留问题18241户。
——和谐平安南充建设开创新局面。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促进社会和谐是政府的重要职集团、南运集团、力汇集团、长城燎原厂、演展公司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妥善处理了高坪机场、达成复线等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安置补偿问题,妥善解决了军转干部、乡镇“八大员”、邮政代办员等利益群体的长期上访问题,妥善排除了出租车经营权、滨江车站搬迁等重大稳定隐患,妥善处置了疑似“针刺”、涉外劳务纠纷等一大批突发事件,确保了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期间的安全稳定。
五年累计化解青居电站集资款、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程欠款等债务81.3亿元。
投入资金1.7亿元解决了市辖三区涉及180个小区、7万户、近30万居民水电气遗留问题。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体系,全市连续五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进一步健全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天网”工程、“两所一庭”等基础设施和政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
五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经济建设绝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当前发展绝不能牺牲长远利益。
我们始终致力于加大环保投入,逗硬落实节能减排制度,不遗余力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累计投入资金24.6亿元,完成工程造林补植104.14万亩,完成低效林改造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644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
投入工业污染治理资金1.58亿元,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达到91.6%,废水排放量减少12.7%,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0%。
万元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0.1%、32.1%。
新建污水处理厂6个,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目标。
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392个,建成2个自然保护区。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年日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嘉陵江干流水质长期稳定保持Ⅱ—Ⅲ类标准。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市经历大事、喜事、难事特别多的五年。
在这五年里,我们共同经受住了特大地震灾害、特大旱灾、特大雨雪冰冻、特大洪灾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抓住了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等重大机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喜事。
在这五年里,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变不惊、科学应对,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积极作为、大干快上,始终坚持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不动摇,始终坚持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不动摇,始终坚持“三个推进”工作重点不动摇,一门心思抓发展,艰苦奋斗求跨越,成功实现了化危为机、困境突围、逆势崛起,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抚今追昔,我们为顽强地挺过艰难而倍感自豪,盘点显著成绩而精神振奋。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市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跨越发展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二是资源要素制约仍然趋紧,转变发展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快;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改善民生任务仍然很重,社会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我们既面临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等诸多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也面临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加深、发展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压力较大等不少现实困难和挑战。
为抓好“十二五”发展,市政府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组织起草了《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一并提交大会审查。
今后五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为主导,按照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的部署,继续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坚持“三个推进”,实施项目推动,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为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基本原则是: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
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GDP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以内。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建设以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体系。
继续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保持投资强度,统筹推进交通、能源、电力、农村和通信、信息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把交通建设作为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完成兰渝铁路建设,积极争取成遂南达、渝广南、绵南遂内3条城际铁路和汉南泸、南绵两条铁路立项,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70公里。
完成在建的4条高速公路,争取遂西巴、渝川陕、南绵、南荣泸、南德、绵阆万、南营达、营蓬新、南充城区外环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列入国、省规划并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5公里,实现全市县县通高速公路。
完成高坪机场扩建工程,推进阆中通用机场建设,不断增加空运航线和运输能力。
加快嘉陵江南充段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完成南充港都京作业区多用途码头与嘉陵江沿线旅游客运作业区和货运作业区建设,加快南充港集装箱码头建设。
努力构筑“助推西三角、强化成渝北翼、引领川东北、统筹全域南充”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基本建成全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港口城市。
二、加快建设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支撑体系。
继续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带动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实力。
以PTA项目和龙岗天然气净化厂为龙头,培育壮大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以三坝核电站、火电、天然气发电、嘉陵江航电等项目为重点,发展壮大能源产业;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产业为依托,全面加强技改扩能、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以上,再造一个“南充工业”。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努力推进其它工业园区创建省级园区。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龙头,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壮大优质商品粮油、商品猪、蚕茧、甜橙、蔬菜、速丰林等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总产值实现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以上。
加快建设“一网、两平台、一园区、四中心、七配送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流发展网络,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旅游和金融业等服务业。
初步形成川东北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通信信息枢纽和能源基地。
三、加快建设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现代城镇体系。
继续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发展,发挥中心城镇和重点集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建成30个布局合理、产业集中、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点集镇。
重点抓好南充市主城区建设与发展,深化“南北拓展、三城同构”的城市发展战略,重点推进潆溪—荆溪片区北部新城、小龙—龙门片区东部新区、文峰片区南部产业新城,加速拓展城市空间,形成特大城市框架,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
优先开发新区,加大清泉坝、下中坝、望天坝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精品楼盘和地标性建筑,深入推进旧城改造。
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初步建成现代山水田园城市。
四、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
继续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建设,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险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扩大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统筹层次。
切实抓好农民还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推进开发式扶贫,解决50万人的脱贫解困问题。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站)2个。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大力支持驻市高校发展。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向社区、农村、边远地区延伸,实现农村广播、电影、电视全覆盖。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认真抓好“六五”普法组织实施,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市场。
积极实施法律援助,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五、加快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的改革开放进程。
继续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再造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强化行政监督。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创新,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和担保平台,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
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工作。
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完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服务外包,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201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世界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将继续缓慢复苏,产业发展面临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向好,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发展方式面临大转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支持发展的优惠政策更多,沿海地区产业面临大转移;省委、省政府提出了“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我市初步具备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必须也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充市 人民政府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