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docx
- 文档编号:8045268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3KB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docx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渗透绿色环境意识
——教师环境教育教学专题总结
语文科组郑惠英
随着我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校把建立绿色学校、环保学校作为普及环保理念、绿色文明的探索手段,积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学校的环保教育落实到各个部门甚至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
几年来,我们语文科组在教育教学中,也在努力探索,在班级里,课堂上,实践中,不断加强学生的绿色环境意识,下面就对科组的做法作一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班团队活动为载体,绿色环保主题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现代教育要求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因此在学校中实施环保教育越来越重要。
鉴于此,我们结合环保教育自身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班团队活动为载体,绿色环保主题教育贯穿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科教育,开创绿色环保主题。
课堂教学中强调多学科渗透环保元素。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环保意识。
另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
例如,自然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环保知识:
太阳的运用、矿产的合理开发、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等;语文课中有不少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拓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只有保护得当山河的美丽才得以永恒;劳技可辅导学生制作一些环保小工具等。
2、班团队活动,渗透绿色环境意识。
近年举办主题班会爱我家园,保护环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活动,给学生以积极的熏陶和影响;配合政教处组织学生开展绿化山河、爱我祖国、“东莞迎春花会”的征文、摄影、绘画比赛活动;配合团委组织学生举办“十八岁成人宣誓”活动;利用每学期学校的技能节,作文、手抄报、环保小制作、学生小品等都可以成为环保宣传的阵地;科组结合“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环境主题日聘请校内、外辅导员作相关讲座;宣传绿色环保知识,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通过学校的网站开辟专栏进行绿色环保知识教育;结合“防非典、防禽流感”等教育活动来开展卫生健康和环保知识教育等。
环保教育活动系列化和教育方法多样化,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教育效果明显。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积极探索学校环保教育的新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
因此我们提倡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1、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学校每年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安排学生旅游时充分考虑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渴求。
我们历次参观了旗峰山、广州植物园、小鸟天堂、东莞世博会。
另外利用农村资源优势,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镇区的一些企业:
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围虾养殖场等。
学校的摄影小组坚持利用假期开展自然采风摄影活动;地理、生物兴趣活动小组到校外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惯和天气变化情况,开展拥抱大自然系列活动,走向大自然、给小鸟安家、自然趣味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学生用已学的知识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自然生命的奥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具备一种奋发向上、勤奋学习、服务于社会的动力。
2、在“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
学校教导处组织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有不少是涉及渗透绿色环保主题的,如:
“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义”、“探讨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噪音的影响”、“探讨节约可利用资源的做法”、“关于无土培植的研究和调查”等。
同学们通过学习考察、实验监测、汇报交流、撰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开展研究活动,这样一系列的直接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担负起环保的重任。
实践证明,这样一种教育形式使我校的素质教育充满了生机,是学校环保教育的一种延伸,随着时代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教育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实施空间。
三、完善制度,加强督导,规范学生的环保行为。
学校制定的详细制度,规定了学生在校内不吸烟、不乱丢杂物、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书桌、不高声喧哗、不破坏绿化,自觉节约、回收再生资源等。
学校通过集体晨会、校会、班团队活动等教育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破坏环境的不道德性,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环保习惯。
同时,充分发挥三支学生干部队伍的管理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宣传教育、检查督导、奖励惩罚三结合,这些规章制度我校学生能自觉遵守。
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艺术化,达到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环境育人成了我校的教育特色。
随着创新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将对校园环境育人,学科渗透绿色环保等教育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标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环保意识强、环保纪律好的社会公民,为维护学校的现代花园式学校而努力工作,为创建全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出贡献。
政治科组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一、《政治常识》学科:
1、在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特点中,讲到国有经济的范围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地自然资源。
可以结合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发展国有经济,就要加强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地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使这些自然资源协调搞好,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有一个资源受到破坏,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2、在第三章企业第二节企业的经济效益中讲到,企业应防止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企业的经济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追求效益的同时可
能会带来“外部不经济”的问题。
如钢铁厂在炼钢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了周围环境;再如,为防止优秀人才“跳槽”不給职工提供培训机会等。
这些都是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盲目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
因此,社会主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且要从对个人、对企业、对社会的发展都有利的角度进行经营活动。
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下宏观的社会效益与国民经济中各企业、各单位的经济效益从根本说是统一的,社会效益好,可以为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微观经济效益普遍提高,社会效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因此,企业在追求本企业利益时不能以牺牲全社会的利益为代价。
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引起的对生态的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范围扩大,物种加速灭绝等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出于为子孙后代利益着想,世界出现了环境保护高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企业责无旁贷。
而且企业是现代工业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每一个企业都应从全社会、全人类的高度和大局来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目标之一,做到保护环境和追求经济效益二者并行不悖。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长篇专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3、在第八章我国的国家制度第一节我国的国体中,讲国家职能时讲到,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指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国家必须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
二、《法律基础知识》学科:
1、在第一课宪法第一节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中,讲到除了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之外,宪法还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是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的方针政策,是国家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如此重要的问题,理应由宪法予以规定。
我国宪法对改革开放、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等基本国策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2、在第四课经济法第二节加强质量监督,保证产品质量中,讲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伪劣产品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害,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之一。
如进口的洋垃圾电子产品等,既损害广大消费的利益,也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又是很难清除的。
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学科
1、在第一章职业及职业素质第三节职业素质及其构成中,讲到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
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破坏自然环境,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是与职业素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
2、在第二章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第一节职业道德的特点、核心和基本原则中,讲到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兴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企业在追求本企业利益时不能以牺牲全社会的利益为代价。
而且企业是现代工业污染的主要制造者,每一个企业都应从全社会、全人类的高度和大局来认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目标之一,做到保护环境和追求经济效益二者并行不悖。
如果企业在追求本企业利益时破坏了环境,这是职业道德所不许可的。
四、《哲学基础知识》学科:
1、在第一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第二节人的能动性及其后果中,讲到人的能动性有大有小,其结果有积极、消极之分,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取积极的结果,避免消极的结果,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运动本身所固的的规律,它是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不管你认识它也罢,不认识也罢,喜欢它也罢,不喜欢它也罢,它总是存在着,并且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发生作用。
人们必须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因此,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又不是消极无为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规律,还能够利用规律。
规律就其客观性而言本无利害、好坏之分的,利害、好坏从来都是对人而言的。
比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电由正极流向负极等等,都是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运用得好,就能给人带来巨大的益处;利用得不好,就可能形成巨大的祸害。
目前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顶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
三峡工程的各种设施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新条件,它对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对人民群众是极为有利的。
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事物的复杂规律认识得不清楚,也有不少活动不但没有给人类带来有利的后果,反而造成了很大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也应当认真地总结和吸取。
所以,如果不顾自然界发展的规律,任意破坏环境,就会受到自然环境的报复,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第一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第三节正确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讲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自然界中一但出现了人,也就随之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既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气候、地形、土地、矿藏、江河湖泊、生物、海洋等自然资源和环境,构成了生命的物质支持系统。
没有人类,地球可以照常运转,自然界的生态过程也可以照常进行。
但是,没有自然界,哪怕仅仅没有了绿色植物,甚至毫不起眼的微生物,人类就将无法生存。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
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随同这种含粉的块茎一起把瘰疬症也传播进来了。
这是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劳动要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对人类发出的警告。
但是,人类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性有了更自觉的认识,又具备了更加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手段,从而创造了一个越来越远离天然自然的新的世界。
然而,人类这种为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需要,向自然界无节制地盲目索取的行为,破坏了当今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全球性的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
如果人类放任这种趋势的发展,自然界终将失去供养人类的能力。
现在,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就有10公顷沙漠化。
中国有1/3的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
由于工业废物的倾入,河流遭受严重污染,使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已不宜饮用。
目前世界上面临水荒的人口3.35亿,有100多个国家存着缺水的问题。
水将是21世纪国际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专家预测:
如果人类对由于燃烧矿物能源而释放的CO2引起的“温室效应”不加控制,将导致极地冰川的融化,到21世纪末,海面将升高30厘米——100厘米,沿海崖线居住的占全球人口2/3的人类将直接受到威胁。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致使全球每天有50种生物从地球消失。
1991年世界森林大会的专家警告:
全世界消失的森林面积已达1700万公顷,这样下去,不到300年,森林就不存在了。
所以,人类必须摆正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
另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但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程度,必须建立在对自然客观规律正确把握的基础上。
人和自然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协调、和谐共处的关系。
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要爱护自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同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使现代文明得以存在和发展。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结合点
一.在数学课上加强动手能力的同时灌输环保教育。
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应用题、几何知识等都是通过对学具和教具的操作来形成表象,进行理解应用的。
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可以进行环保教育。
二.发挥教材的环保教育功能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
结合函数与数列知识的讲解,以应用题的形式为切入点,使数学知识与环保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从函数与森林覆盖率、数列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增强学生植树造林的意识,号召每一位同学爱护树木,积极投入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去。
结合概率统计的学习,分析我国环保状况,进一步强化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我国环保状况面前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为今后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奠定理论基础。
三.通过数学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在许多章节都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升华教学效果。
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数学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兴趣性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把思想教育、环保教育贯彻其中。
如,在讲解《概率统计》时,在完成本章教学后,可安排4人一组完成实习作业:
估计一次性筷子的用量。
操作为:
从本镇街几十间高、中、低档饭店中抽取5家作样本,得到这些饭店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的盒数。
并解决下列问题:
(1)通过对样本的计算,估计我市一年消耗多少盒一次性筷子?
(每年按350个营业日计算)
(2)在
(1)的条件下,若生产一套中小学生桌椅需木材0.07米3,求我市这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
(计算所用数据:
每盒筷子100双,每双筷子的质量为5克,所用木材的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3)假如让你统计该省一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量,如何利用统计知识去做,简要地用文字表达出来。
这个实习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通过调查计算,不得不惊叹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浪费了许多资源,环境保护不是口头上挂着的,而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四.在教师选择习题时渗透环保观念
我们的老师在选择课堂的习题和考题时可以适当地渗透环保的观念,一些应用性问题可以适当转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节约的观念,考虑最优耗费最小的思路.
所以,实际上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很多课程中渗透这些环保思想,只要我们教师平时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注意环保方面的动态,我们也可以做不折不扣的环保工作者
电子学科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一、《电子技能》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1.树立环保概念,援课中穿插环保知识,提出环保行动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
2.在实验中,不使用含铅等重金属电池,使用环保型电池,尽量使用整流电源,减少废电池的排放。
3.在实验中,回收元件脚、塑料制品边角料,提高二次使用效率。
4.在实验中,提倡使用松香作助焊剂,不使用焊锡膏作助焊剂,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5.定期介绍世界环保的新趋势、新方法和新成果。
二、《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1.实验课采用模拟的实验方式,减少纸张、碳粉等材料的损耗。
2.使用环保型的传真纸和碳粉,且加强用量控制。
3.实验时采用可擦写光盘,提高环保水平
4.收集实验用过的碎纸和废纸,实现回收再利用。
三、《电子技术基础》渗透环保知识教学结合点:
1.采用Multisim2001仿真软件作辅助教学,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电脑里仿真各种电路及实验情况,减少对电子元件的依赖和损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电子制造业的环保措施,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全球的产业与环保新形势,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3.制作多媒体课件,减少和杜绝使用塑料幻灯片,减少环境污染。
四、《EDA》渗透环保知识教学结合点:
1.所有的实验均在计算机操作,教学直观、逼真、不耗材,够环保。
2.课件共享,师生共用课件,交流自由,减少使用粉笔的频率,既高效又环保。
3.授课采用共享技术,无需用光盘,培养了学生的高科技环保意识。
五、《维护电工》渗透环保知识教学结合点:
1.采用循环再用式夹板作实验板的底板,提高其使用期限,减少废物排放。
2.进行实验时,制作定长度的导线,实现重复使用,提高环保素质水平。
3.动力实验采用模拟实验进行,减少危险和能耗,达到环保的目标。
电脑科组关于在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计划
为了在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促使学生树立爱护地球、保护绿色、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从学校开始,教育从学生开始,教育从点滴开始,计算机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把专业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环境教育,为此,计算机科组在本学年度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教育:
一、各教师在各自教学中要不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在寻找与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让学生了解使用电脑时如何节约用电节约资源、如何处理旧电脑组件,通过上网了解环保知识和内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珍惜资源,爱护资源。
二、在每个学期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环保电子报刊设计》比赛。
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整理有关环保知识的资料制作一份电子报刊,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注重个人修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三、在高三年级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网页设计。
让学生在网上搜集环保资料,全面了解环保知识,运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专业技术与环境教育共同提高。
四、在科组教研活动中,交流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与经验。
在每个学期开展至少两次环境教育方法与经验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布置有关任务,交流方法,从而使之落到实处。
电脑科组关于在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总结
在本学年度计算机科组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渗透环境知识,把专业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活动大力开展环境教育,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首先是各教师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在各自教学中不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抓住课程与环境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在专业教学中了解环保知识和内容,掌握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如何节约资源,在生活中如何爱护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我做起学会珍惜资源,爱护资源。
另一方面在本学年度通过一系列设计比赛活动,有效地开展了环境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
分别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环保电子报刊设计》比赛,在高三年级开展“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网页设计。
从比赛作品设计来看,作品内容丰富,环保主题突出,有些作品有一定创新,通过展板展出,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学生通过上网搜集整理有关环保知识的资料制作,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注重个人修养,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扩大学生视野,有效促进专业技术与环境教育共同提高。
同时科组在教研活动中,多次交流如何开展环境教育的方法与经验。
布置有关任务,交流方法,从而使之落到实处。
教师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从而不断提高了教育水平。
电财科组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电财科组的课程包括两个部分的教学,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务操作教学。
理念教学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理论,《商业会计》,《财经法规》等课程,实务操作教学课程包括了《财务通用软件》,《手工模拟做账》,《计算器的使用》等课程。
学生对本学科各课程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化的转换,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会计工作的内容,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吸收,并将会计知识与社会学,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环境治理与投入的调查,了解环境治理的成本与费用,加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节约意识教育等,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财经工作者打下基础。
幼教理论学科渗透环境知识教学结合点
幼教专业基础理论课包括《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和六科教学法,是实现培养合格幼儿教师这一目标的主要课程,它直接影响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的形成,指导幼教实践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幼儿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通过学习幼儿生理、心理、教育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幼师学生的综合教育技能和能力,使之符合幼师的专业理论的职业要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变的越来越不可分割,环保意识也成为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教师要深入学习幼师专业理论的职业要求,把握各科学习内容的要点,分析本科目的内容特点,结合环境保护的知识,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重点要使学生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心理健康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消除不利于幼儿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实践 活动 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