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docx
- 文档编号:8023926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713.84KB
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docx
《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地理江河之变
第四章: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第一节黄河
(一)背景
中华文明摇篮之一,早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发源于青藏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渤海,4000余公里,第二长。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流长度4675千米,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
)
历史上探讨黄河起源:
《元史》表明古人已确定黄河源头所在。
青海→甘肃→(黄河中游段)“几”字形,山西陕西的界河“山陕峡谷“→(黄河下游)河南孟津以下地段。
经常改道,除大汾河外无主要支流。
地上河(仅此段有此属性)(河南开封塔:
砖石结构)
(二)有记载黄河重大改道之前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
河南、山西、甘肃。
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
诞生于山东,兴盛时向西拓展至湖南湖北。
史前时期黄河下游遗址分布图中各文化都有共同的空白处——河北阜新地带、华北平原重要组成部分。
河流进入华北平原华北地带后处于漫流状态,没有固定的河道,多股并行或河道迁移不定,洪水期流路更加复杂。
洪灾导致人们无法在此处定居。
夏朝:
大禹治水:
随山浚川:
依照水往低处流的原理进行河道疏导,使其入海。
山经大河,禹贡大河
(三)第一次重大改道——由漫流到有了固定河道
春秋时期:
人口增多、土地拓展、粮食增多、军队形成,为了拓展疆土,开始修筑河堤。
最早是齐国,修堤作为军事屏障。
赵国、燕国仿效修堤。
各国对土地的需求使河道向内扩展,最终形成一条河道。
战国前:
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以河南濮阳为顶点):
《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汉志大河
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四)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
泛滥持续50余年,因为主要经济区在黄河中下游地带,河北大名是王莽祖坟所在地,王莽迟迟未堵黄河。
公元69年,东汉根基稳定,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
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800年内安流。
(五)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
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改道程度最高。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开始时逐渐向西移动,直到接近太行山才停止)
东流走向:
1.京东故道:
基本与隋唐同。
2.横陇故道:
自今清丰县东与1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二股河:
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向南决堤,流向徐州等地,侵占淮河河道。
苏东坡记载,到徐州水已变清。
)
从北至南,每十年就会进行一个周期变动。
宋代因此而内忧外患。
朝中关于如何治水,分为北流派和东流派。
东流派:
北流在天津注入海河,已进入大辽境内。
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应该堵住北流以防辽人从水路进攻开封。
(即保持东流派)
北流派:
千百年内东流处水位已非常高,无法找到合适水道,而北流只要设好关卡即可。
(六)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南宋初年,女真人南下,宋朝廷为挡住女真人,以水代兵,人为决口自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泗水为淮河支流,容纳不下黄河,河水决堤又形成一些支流。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
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
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
(6/10)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七)第五次重大改道
起因:
人为决口。
蒙古人进入中原,女真人迁都至开封,又南下至河南商丘一带。
双方因信息不同,都想以水代兵。
蒙古人为决口,然而归德(商丘一带)实际上高于黄河。
所以为女真人换来了最后几个月的存活时间。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夺濉入淮。
2.夺汴入淮。
3.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
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
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潘季治理。
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1.夺颍入淮(大黄河)。
2.贾鲁河(小黄河)。
3.夺涡入淮。
4.夺濉入淮。
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
6.曹县、鱼台入运河。
废黄河是第五次夺淮后黄河主干道。
(八)第六次重大改道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九)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
自然原因:
自然力占主导。
地貌循环理论。
在地貌营力作用下,平坦地面抬升过程依次经历幼年、壮年和老年发育期,不同阶段地貌起伏变化以及经历时间均不同。
外力挤压形成沟壑、腐蚀加剧——夷平化反复进行。
土地侵蚀是按其基岩的形态来进行的。
黄土高原正处于青年期->but北风吹来了沙子,积在了地表上。
地质学家分析至更新世黄土高原至少已经经历了三次堆积、侵蚀交替的轮回期,全新世期间黄土高原虽然仍有高空降沉堆积,但地貌过程则以侵蚀为主。
1962年,谭其骧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But科学分析显示:
人为原因30%,黄土高原地貌演化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自然侵蚀占绝对优势,治理成效较为有限。
人类活动在整个侵蚀总量中仅占较小部分。
第二节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
(一)云梦泽
云梦:
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
范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云梦泽是一个湖泊的概念。
但汉代的《子虚赋》中的云梦不是水体。
云梦泽:
云梦的一部分,大的湖泊。
在现在的湖北省。
云梦泽水体最浩大的时候以30m等高线为界,在枯水期以25m等高线为界。
汉水:
长江的一级支流
A先秦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泥沙淤积,形成荆江三角洲与武汉西侧泛滥平原两处,云梦泽限于两处平原之间。
章华台:
观赏性人工高台,配有宫殿。
说明路上三角洲已经发展至此。
此处为路上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郢:
楚都所在。
后来被称为江陵。
武汉:
地势很高,至此水被束缚住。
长江在荆州处90度转弯,在古代无堤坝束缚。
洪水期此处冲破河道,漫溢至中游北段
B秦汉时期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扩展,汉代设立了华容、云杜县,云梦泽被排挤到华容以南,东、北为沼泽。
秦汉时云梦泽面积变小。
古华容在湖北(黑字),不是今天的华容(在湖南)
华容道:
湖泊中间的细长隆窄线。
从三国志的记述中可以发现此路非常泥泞。
C魏晋时期长江携带泥沙继续向南汇集,新扩展的三角洲设立监利县、惠怀县,云梦泽向东移动,基本位于云杜、惠怀、监利以东。
唐宋时期云梦泽主体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
云梦消失原因:
唐宋前主要为自然原因,其后主要是人类影响。
人类影响湖泊的过程:
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走以下三条道路
①陕西->秦岭->四川②沿古代运河进入南方③洛阳->河南南阳->湖北襄阳
第三条路线造成此地人口激增。
围湖造田,修堤排水开垦农田:
元末明初云梦泽消失,变成了江汉平原。
云梦周围主要城市:
襄樊江陵(郢都)鄂州。
(二)荆江河床
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00公里。
1.荆江漫流阶段:
第四纪以来河槽淹没湖沼之下,并随新构造运动向南掀动荆江漫流向南移动、汇集。
2.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
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陆上三角洲,主泓道向南偏,三角洲上的夏水、涌水成为分流水道。
路上三角洲泥沙淤积,长江荆州一段是泥沙堆积的松软河道。
受第四纪以来的内力影响,,长江北岸地壳抬升,泥沙随江水向南岸堆积。
拥到了今天长江主干道,北边支道消失。
3.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
随云梦泽解体,统一河床塑造完。
荆江沿岸县治的设置:
公安(三国)、石首(西晋)、建宁(北宋),县治自上游向下游增置的时间与荆江河床的形成一致。
荆江一段形成河曲洪水期洪水不循弯曲的河道走,而会截弯取直,故荆江段很险。
截直取弯的地理学解释:
因素1地球自转偏向力,导致原本应该直线运动的物质出现有右偏,南半球相反。
因素2地壳运动
河岸一侧力量加强,以侵蚀为主。
带到堆积岸,形成牛扼湖所以曲流发育截弯取直不断发生。
(三)洞庭湖演变
A洞庭湖区原属地堑式盆地,全新世初普遍上升,湖区原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
先秦汉晋时期有局部沉降,形成小湖泊与沼泽化现象。
至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四水——湘、滋、沅、澧仍直接入江。
华容隆起为荆江与洞庭湖的分界。
B东晋南朝时期江水向南侵蚀力加强,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湖区,形成广阔湖面。
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
C垸田:
围湖造田的典型。
原为洞庭湖所在位置。
垸田导致洪水下泄很难。
需要寻找合适的疏导方式。
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
D:
近100年洞庭湖不断萎缩,19世纪后70年,萎缩600平方公里,20世纪前50年萎缩1050平方公里,20世纪50-80年代萎缩了1610平方公里。
(四)鄱阳湖的变迁
隋唐时期→→宋元时期
鄱阳湖属于新构造断陷湖盆,全新世以来由于赣江泥沙的淤积,已成为河网切割的平原。
留下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汉代在现在湖区设立过枭阳县。
(后来枭阳县只留下一个岛屿)五世纪前后由于湖底下沉,同时赣江北部支流改道,泥沙供给停止,湖面扩大。
唐五代宋鄱阳湖向东南方向发展,枭阳县附近均为湖水。
明清时期湖面扩展,但湖底逐渐淤浅。
近几十年支流携带的泥沙造成湖面自南向北萎缩。
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不如湖南开发得快。
原因:
人口南迁时尤其在早期,人们走湘江到而非赣江道。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唐。
后来宋朝赣江道发展原因:
宋时都于开封。
Especially元祐党人被发配到岭南。
就开发出了:
开封->运河下江南->逆走长江->鄱阳湖->赣江->岭南的路线,鄱阳湖才开始大发展。
文人来至此处。
(e.g.唐宋八大家3位是江西的,经济带动文化的标志)
(五)太湖水系变化
1.三江时期(震泽):
太湖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湖泊面积较小。
2.湖泊兴盛时期:
长江三角洲不等量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加积,使太湖平原不断向碟形洼地发展(发生侵蚀和泥沙积累形成洼地)。
太湖平原地貌的演变,使河流比降发生变化,原来疏通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变成海水倒灌的通道。
娄江、东江淤积尤甚,主要导水由吴淞江完成。
(但吴淞江后来和运河交汇,)自此太湖平原多洪水,且形成众多湖泊。
(吴淞江,运河上无风力时有拉纤通道。
下面可以走水,纤夫走的石墩道泥沙加剧道路阻塞,河水流通不畅围湖造田不畅。
也即出现了现在的问题:
太湖下泄通道不畅通)
3.水网系统的形成:
五代吴越时期,初步完成了水网系统。
太湖水系变迁大致沿着:
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
本节要注意很多图上有很多城市,注意识记,必要的时候再看看ppt
第三节海岸线变迁
中国就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千米的岛屿岸线,杭州湾以北地区历史上岸线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有渤海湾、黄河三角洲、苏北海岸等。
(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的冰山、南极冰盖、格陵兰岛的永久性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上国家版图减少。
印度板块向喜马拉雅山脉方向移动。
世界形势?
怎么笔记里有这一段?
)
(一)辽东湾海岸
辽河平原在第四纪海侵后,滨海部分被淹没,未被淹的地方,因排水不良,形成沼泽。
从西汉到唐初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10世纪后海岸线开始由黑山-辽中一线南移。
(二)渤海湾海岸变迁
贝堤:
类似堤坝,但完全由天然形成,海水退去后海生生物留在堤坝上,故命名为贝堤。
是海水稳定停留过的证据。
渤海湾有三道贝堤。
1.殷商时期。
2.战国至唐宋时期。
3.宋以后。
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海河携带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水下三角形,会如黄河一样形成新的陆地。
(三)黄河三角洲
范围:
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
(其实是黄河决口的范围)。
新增长的土地形成了内地少见的湿地环境。
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从1953年至1982年间,就造陆1100平方公里。
(四)苏北海岸线变化
1.在距今5000-4000年深入内陆30km。
此后海水后退,形成数条沙堤、贝堤。
2.自西汉至北宋海岸基本稳定在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范公堤的位置。
(范仲淹建范公堤,挡住向内陆的海浪,防止农田被影响。
曾经的海岸线更向海洋发展。
)
3.自黄河第四次改道后海岸不断向东延伸。
4.1855年后黄河改道,泥沙的巨额补给源中断,最终海岸线受到海洋侵蚀而微向内移。
淤泥质海滩,黄河由此注入海滩为沿岸带来淤泥质海岸,苏北人在海滩上发展养殖业。
该地海水浑浊无沙滩不宜发展常规旅游业,可以踩淤泥。
(五)长江口岸
距今6000——5000年,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为浅海、泻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此后岸线不断扩展。
崇明岛:
第三大岛屿,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变大的过程,崇明岛未来将和北岸连在一起。
(怀疑长江主航道北移使得已成岸的海门一带被冲断,后长江主航道又南移,海门一带又逐渐成陆?
)中国南方方言分布图:
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大体以长江为界。
崇明岛、南通吴方言区。
岛上持吴方言的人不断迁入北岸,导致北岸有持吴方言的人群。
入海口情况大约是:
隋朝形成胡逗洲岛(南通)→北宋胡逗洲岛连接陆地,形成通州→明中期长江偏向北泓,陆地被淹没→清末长江重新回泓。
北岸大涨。
启东和石港湾的快速成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历史地理 江河之变 中国历史 地理 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