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008525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6
- 大小:63.88KB
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二上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1、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二、探究新知
5)巩固新知
四、小结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
谁矮?
高多少?
矮多少?
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
师生量课桌。
交流汇报:
课桌的长是几拃?
教师提出疑问:
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追问: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教师指出刻度线、O刻度、长度单位“厘米”并明确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
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
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
谁上来指指看?
我们发现了什么
师:
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
追问: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教师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
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
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
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O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
怎么量?
5.实践应用。
拿起数学书,找到封面上比较短的那条边,估计这条短边大约有多长?
再量一量,看你估计得是否准确。
再量一量数学书长边的长。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说明:
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
测量从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还认识了1厘米的长度,并会用手上的尺子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生回答
生按要求比一比
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自由发言
生1:
5拃。
生2:
5拃半。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
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
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学生可能回答:
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刻度1……)
学生活动
(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
(很短。
)
(让学生自由发言。
)
学生积极发言。
学生自主学习。
同桌合作量一量。
再汇报交流。
(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通过师生用各自的一拃量课桌的长度,体会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测量同一长度所得的结果也就不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体会掌握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强化练习,加深1厘米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
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教学反思:
2、课题:
认识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师:
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
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积累运用
四、小结
1.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2.引入。
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
教师指出:
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
(板书课题。
)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
教师指出:
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板书:
1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
(注意:
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1.量一量,填一填。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出示一支铅笔。
)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
大约几根长1米?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它有多长?
为什么?
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
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生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
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不合适。
)
(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生来量。
)
(让学生说。
)
指名上台量一量。
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10个10厘米。
)
让学生数并作答。
(100个)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
(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
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同桌合作量一量。
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感受用厘米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认识米。
通过对米尺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米尺一共是100厘米,就得出1米=100厘米。
这时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加深对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理解。
练习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参与看、指、比划、量、找等大量的操作,促进他们对米的认识,并培养良好的数感。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3、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
学生:
学生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二、互动新授
三、巩固新知
3、总结
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
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1.教学例6(认识线段)。
(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
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
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
追问:
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
教师演示:
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2)教师指出:
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
(板书课题。
)
(3)认识线段是直的。
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
拉直,现在呢?
(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
是线段吗?
怎么判断?
小结: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找线段。
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
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
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
(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
(4)量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
(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
2.教学例7(画线段)。
(1)学画线段。
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
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
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
教师演示:
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设疑:
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
怎么画?
(2)做一做。
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
(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
)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
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
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1题。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
(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
2.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
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说说画出的是什么图形。
3.巩固应用。
(l)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出示图形,先估计,再用尺量。
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对边相等。
)
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四条边相等。
)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7题。
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
(比较快。
)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
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
(不是。
)
(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
(学生拉直毛线。
)
(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
是线段。
)
(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
(学生演示。
)
引导学生操作:
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
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用手把线拉着,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对线段的直观认识,再组织学生观察比较,突出线段“直”的特点,接着动手量出线段的长度,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
使学生的探索活动空间变大。
创设“尺子坏了怎么量”的环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教学反思:
4、课题:
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三.练习拓展
四、小结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
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板书课题。
)
1.教学例8。
教师谈话: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降低难度:
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引导:
方法一:
排除法。
l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
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
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
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
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讨论:
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引导:
60米是多大?
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
(不会。
)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
操场的长是28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课桌高90()
1.辨析题。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题)
2.估一估。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
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
4.量一量。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1题)
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小结:
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初步认识了线段,学会确定长度单位。
(学生用手比划。
)
(让学生猜测。
)
指名回答,说想法。
(学生交流。
)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
复习厘米和米,用手进行比划,为后面估测、推算长度作好铺垫。
创设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分析、交流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课件的演示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思考的思维空间,教师再适当指导,并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在交流中感受数学的思维和方法。
练习题形式多样,通过合作推理、空间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板书设计:
确定长度单位
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课题一: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经历去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从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由来与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小木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提供参加博物馆场景,引入课题
师:
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
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
二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列式?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列出式子后有没特别的方法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
学生思考并讨论,各说出不同的方法与见解。
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情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一、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师:
例1问题的解答式子我们刚才已写出来了,你是怎么算的,尝试做做看。
师:
到底谁做得对呢?
那我们用小木棒摆摆看。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认真听)
师:
从摆小木棒的过程,你发现那个结果是正确的?
是怎么算得?
师:
除了那种方法还有没别的方法呢?
谁来说下。
怎样列?
能否把它算出来,等会并说说你的算法。
师:
从刚才的同学陈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用竖式计算加法时,应该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
1、个位和个位一定要对齐。
2、个位和个位数字相加。
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2
师:
刚才问题我们已解决了,要是老师换一个问题,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怎样解决?
谁来?
师:
能否能用竖式来计算?
(请学生上黑板完成)
师:
写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计算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般从哪位起呢?
师:
总体来说,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应该怎样做?
要注意什么问题?
总结: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起,相同数位相加。
师:
是否会自己做了呢?
试试看……
(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完成)
有学生用口算的方法算,有做对的,也有做不多的。
有的可以马上用竖式计算,学生说想法及理由。
学生回答用竖式。
学生回答是个位的5与2相加得到的。
学生看见课本的竖式就会告诉你怎么列。
并说出算法。
学生边练边说自己计算方法。
学生认真做,有部分同学上黑板做。
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
学生回答: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相同数位相加。
让学生学会总结做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与语言表达等能力。
用小木棒摆,方便学生列竖式并计算。
了解学生刚才知识的理解并运用能力。
再次巩固学生独立列竖式和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P13第1、2题
巩固知识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起,相同数位相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例1、例2、
十个十个
3535
+2+32
————————
3767
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起,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反思:
课题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第11页主题图。
问:
二
(1)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这辆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
怎样列竖式计算?
当个位数字相加满十时,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而且说出要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3
师:
两位数加两位数怎样加?
我们先看老师在黑板摆的小木棒,观察应该怎样算?
(教师在黑板摆出像教材一样的小木棒让学生观察图思考)
当个位两个数字加后满十怎么办?
怎样列竖式计算?
应该怎样算?
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知道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是否会做了?
一起试试看。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
5根小木棒+7根小木棒=12根小木棒,12根小木棒有一个十和2
学生列出竖式并说出算法。
学生说出:
当个位两个数字加后满十应向十位进1.
通过摆小木棒让学生更形象地观察出算法。
让学生学会总结做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自己独立思考与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材14页做一做,练习二第1、2题
(让学生说出整个计算过程,当,满十时怎么做?
)
学生一一回答
充分巩固刚才学习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