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质量检测三稳态与环境.docx
- 文档编号:8006738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05.25KB
模块质量检测三稳态与环境.docx
《模块质量检测三稳态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质量检测三稳态与环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质量检测三稳态与环境
模块质量检测(三) 稳态与环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葡萄糖、尿素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各种激素和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D.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解析:
选B 内环境的成分有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和信号物质,其中营养物质主要有水、无机盐、葡萄糖等,代谢废物主要有尿素、尿酸等,气体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等,信号物质主要有激素、神经递质等。
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所以固醇类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内。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
B.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
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
解析:
选B 寒冷状态下,机体产热加快,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与合成速率都大大增加,因此合成量与水解量都增加。
为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
由于题目中明确指出这是正常人的状况,因此机体的散热量约等于产热量,体温保持稳定。
下丘脑为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3.(2013·皖北协作区联考)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水不足时,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产生量会增加
B.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和垂体
C.胰岛素主要通过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含量降低
D.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可以阻断TSH的效应,体内含有该抗体的患者的血液中TSH含量应比正常值低
解析:
选A 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胰岛素是调节物质,没有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与其对应抗体结合后,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低,通过反馈调节使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4.(2013·日照一模)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
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D.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解析:
选C 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会不断积累。
5.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顶芽分泌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大量堆积在侧芽,抑制侧芽生长
B.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C.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利用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
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既能进行极性运输,也能进行非极性运输
解析:
选B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导致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生长受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既可保花保果,又可疏花疏果;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
6.(2013·合肥模拟)在一个系统中的某些量之间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关系,下列对这五组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血糖含量变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②害虫数量——害虫天敌数量 ③二氧化碳浓度——绿色植物数量 ④下丘脑的分泌活动状况——垂体的分泌活动状况 ⑤水体中含N、P等元素的无机盐的含量——水生生物的数量
A.每组中,后者量的变化结果,将作为信息直接调节前者量的变化
B.每组中,若前者量增加都有可能引起后者的量相应地增加
C.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每组中,后者是影响前者量的变化的唯一因素
解析:
选B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不会直接作用于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而垂体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
作用于甲状腺而不是下丘脑,下丘脑与垂体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以②为例,害虫的天敌数量并不是影响害虫数量的唯一因素。
7.将同种且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体横置,植物体在失重和有重力的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并不相同,在失重的环境中,植物体横向生长,在有重力的环境中植物体的根和茎分别朝向重力方向和背向重力方向生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失重环境中植物体的a侧与b侧、c侧与d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B.有重力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情况为a侧
C.有重力环境中茎的弯曲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该事实可以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
解析:
选C 失重环境中植物体水平生长,说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是均匀的,因此,a侧与b侧、c侧与d侧的生长素浓度相等。
由于重力的影响使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浓度在靠近地面一侧较高。
有重力环境中茎的弯曲生长是由于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比远离地面一侧的高,促进生长的效果更好所致,可见,茎的生长并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茎的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没有重力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是均匀的,有重力时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因此,该事实可以说明重力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
8.下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B细胞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解析:
选C 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则甲为胰岛B细胞;根据图形,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对垂体活动没有抑制作用;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9.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生长
解析:
选A 由曲线图可知,玉米植株平均株高在9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但无法知道玉米的种群数量是否达到最大值。
任何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
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增长主要是由其遗传特性决定的。
10.下图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
有关对肾上腺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
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解析:
选D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有关,而肾上腺素是氨基酸衍生物,不是蛋白质;低温下,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从而增加产热量;低血糖刺激下,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含量上升。
11.下图为HIV侵染甲细胞示意图,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侵染B细胞
B.HIV能特异性地侵染甲细胞,与甲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受体有关
C.图中④⑥⑦所示过程中,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④和⑦
D.艾滋病病人的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不受影响
解析:
选B HIV主要侵染T细胞;HIV能特异性地侵染T细胞,与T细胞膜表面存在HIV的特异性受体有关;图中④⑥⑦所示过程分别为逆转录、转录和翻译,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逆转录;艾滋病病人体内的T细胞受侵染,其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也会受到影响而降低。
12.(2013·南京模拟)下图甲表示图乙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向右传导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接受a传递来的化学信号后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B.④和⑤所处状态是轴突膜上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的结果
C.a处在兴奋传到后开始合成神经递质,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始大量开放
解析:
选B 突触后膜接受神经递质后,可以产生兴奋,也可以产生抑制,故A错。
④→⑤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钾离子外流是恢复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到a处以前就合成了,只是在兴奋传导到该处后开始释放(而非开始合成),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最终造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因此,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并非始于②时期(因为此时已经形成了动作电位)。
1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
科研人员先对该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该林地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种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丁香
0.12
1
油松
0.13
0.81
1
刺槐
0.14
0.76
0.84
1
A.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
C.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林地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
D.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
解析:
选D 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中,因已具备土壤等条件,故属于次生演替。
常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由表中数据可知,油松和刺槐相遇频率最高,二者的竞争最激烈。
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物种增多,营养结构变为复杂,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所提高。
14.下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在甲、乙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乙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
解析:
选B 图中甲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应在甲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乙处能量为(n-a-b),其中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储存在初级消费者体内未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被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小于(n-a-b)。
15.(2013·青岛模拟)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
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解析:
选B 该地区褐色雏蝗种群数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同一年中数量波动较大,呈现单峰型,高峰在卵期,低谷在成虫期。
但是在不同年份,虽然卵和若虫数变化较大,但是成虫数却相当稳定,因此应属于稳定型。
16.右图甲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S”型曲线,图乙是几种预想的“J”型与“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B.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C.②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③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D.①代表的是“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④代表的是“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解析:
选A 理想状态下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其增长速率随时间呈“J”型如②;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由于环境阻力的增大,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减少,因此“S”型曲线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为K/2时最大,种群数量在K/2前,增长速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达到K/2后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种群数量为K值时增长速率为0,如④。
17.(2013·临川模拟)糖尿病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其关系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渴觉在下丘脑中形成
C.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经有氧呼吸产生
D.发生糖尿病的原因只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析:
选C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渴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糖尿病的病因也可能是靶细胞上胰岛素、的受体受损,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
18.下图1表示信息在神经细胞中的传递规律,图2是图1中某结构的放大图。
对其中的认识有误的是( )
A.结构①是树突,结构②也可能是树突的膜
B.结构④中所含物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
C.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后,出现Na+内流
D.结构③中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
选D 图中结构①是树突,结构②是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结构④为突触小泡,所含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膜的流动性;X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后,Na+内流导致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结构③为突触小体,其中发生的信号变化只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19.(2013·吉林模拟)胰岛素对肝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调节过程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
B.肝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C.血糖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多,激发过程①
D.过程①②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实现了对血糖的动态调节
解析:
选C 肝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因此其膜上有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
由图可知,肝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血糖含量升高,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从而激发过程②。
过程①②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使血糖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
20.(2013·西安模拟)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如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
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
下列有关该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注: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
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
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
解析:
选C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可以和神经递质作用于同一细胞;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量饮酒会抑制ADH(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尿量增加;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
21.右图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动作电位,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解析:
A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受刺激后,细胞膜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形成的,Na+的内流量直接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大小。
该神经元经药物处理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说明该药物可能阻断了细胞膜上部分Na+的通道。
22.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右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解析:
选C 本题中没有光照前、后生长素含量的有关数值,故不能得出单侧光对向光侧生长素的合成是否有影响。
由于根背光弯曲生长,证明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的生长速率;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根的生长速率先增后减,且在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01mg/L和0.1mg/L时根的生长速率小于不加外源生长素时根的生长速率,体现出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即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NPA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在NPA溶液中培养的水稻幼苗,其弯曲角度小于不加外源生长素时的弯曲角度,说明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23.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身体感受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
解析:
选C 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等)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共同影响。
感觉中枢是一切感觉产生的区域,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和脊髓。
2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关于该生态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①M可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可代表无机盐、CO2 ②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③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④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而进行的 ⑤鹿比植物的能量少的原因之一是植物的遗体、残骸中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⑥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对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A.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D.①⑤⑥
解析:
选D 因为该图表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流向情况,所以M表示光能和CO2等无机物,N表示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呼吸和产生的CO2和散失的热能,P表示由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的热能和CO2等;图中蚊子和狼之间是寄生关系,秃鹫属于分解者,因此图中表示的不是捕食食物链;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随物质的流动而传递;鹿比植物的能量少的原因是植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能量、植物的遗体、残骸中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以及未被利用的能量等未传递下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25.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
下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解析:
选D 图中没有反映出三种鸟类的食物关系;食物的种类决定领域的大小;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维持在10%~20%,与鸟的食性无关;体重相同的鸟类的领域面积越大,说明其所需的食物来源越稀少,得到的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2分)(2013·长沙模拟)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
下图为在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该生理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cAMP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
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UCP1基因的表达要经过________过程实现,BAT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该基因的表达。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________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
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__。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_______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____和________,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解析:
由图中看出布氏田鼠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一方面下丘脑的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褐色脂肪组织细胞,即神经调节,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另一方面通过激素调节使产热增加。
由题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素和cAMP都能促进UCP1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
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大量合成是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若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不能形成ATP,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布氏田鼠通过细胞中脂肪分解增加,同时,ATP合成减少来增加产热。
答案:
(1)神经递质(递质) 反射弧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转录和翻译(答全给分) 甲状腺激素和cAMP(答全给分) (3)线粒体内膜 热能 (4)神经调节和体液(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27.(10分)(2013·东莞一模)“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
请根据图分析问题:
(1)B为________激素。
与健康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的B激素分泌量________。
Graves氏病患者C激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raves氏病是一种________病。
糖皮质激素(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治疗Graves氏病,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D物质的合成和F过程,D物质为________,F过程代表________。
(3)健康人受到刺激后,使垂体的________分泌增多,从而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4)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________。
解析:
(1)根据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机制,可知A、B、C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Graves氏病患者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Graves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D物质为淋巴因子,F过程代表增殖、分化。
(3)根据分级调节机制,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是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调节甲状腺的活动,这种调节称为分级调节。
答案:
(1)促甲状腺 少 一方面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另一方面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的过量分泌
(2)自身免疫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3)促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质量检测三 稳态与环境 模块 质量 检测 稳态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