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004458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9.60KB
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虹桥第二小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设计者:
王敏
单元
六
课型
新授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例4)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本节课学习连续进位乘法学生容易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进位时加错数,错用进上来的数乘另一个数,教学时要特别注意。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索解决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连续进位的方法,注意连续进位的问题,熟练计算。
2、经历自主计算,小组展示订正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增强学生认真书写、仔细计算的好习惯。
3、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计算中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
德育渗透
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公平竞争的意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一、复习旧知
二、呈现情境,引入新课
1、口算
2×4+3=2×8+4=7×5+5=
3×8+4=3×2+5=4×7+5=
8×9+4=3×9+8=7×6+6=
2、竖式
2 5 8 4 1 2 6
× 8 × 6 × 7
2、学生动脑思考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1、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求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也就是求:
如果这个运动场全部坐满的话,可以坐多少人?
也就是求8个634是多少。
列式是:
634×8
2、竖式计算
会的同学一边在小黑板上板演,一边讲解,可以由其他组补充,也可以由其他组再次展示。
634
×238
5072
计算过程:
先用8乘个位上的4得32,向十位进3,在个位上写2;再用8乘十位上的3得24,表示24个十,加上进上来的3个十,一共是27个十,在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三、巩固提高、反馈总结
个位上写7,向百位进2;最后用8乘百位上的6得48,表示48个百,加上进上来的2个百一共是50个百,在百位写0,在千位写5,最后得5072。
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以适时发问类似下面的问题:
十位应向百位进几?
为什么积的千位上是5?
等等。
如果在计算中出现错误,试着找出错误原因,并与大家分享。
如果没有可以不展示。
预设学生可能出错的情况:
(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634
×238
4872
(2)进位加错
634
×238
5062
(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634
×238
1272
预设生总结:
我们在计算每一步时,都要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每场最多卖278张票。
每天最多有多少人可以看电影?
278×4=1112(人)
278
×334
1112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通过判断以及对错误的修改,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巩固算法,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二)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634×8=5072(人)
634
×238
5072
教学反思
虹桥第二小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设计者:
王敏
单元
六
课型
新授
课题
练习十八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但是计算还不够准确,本节课通过分析错例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与准确率。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笔算乘法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水平。
2、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复习巩固,进一步明确笔算乘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加强计算能力。
3、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笔算乘法的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以及找规律推理题
德育渗透
培养细心严谨的计算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一、复习导入
二、课堂探究、汇报展示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笔算乘法:
一次进位
连续进位
1、回忆乘法的笔算方法。
笔算方法:
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2、(
(1)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
从个位乘起。
(2)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
写在横线下面相应的数位上。
(3)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时怎么办?
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1、练习十八、1
选择第一、二题指名说算理,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八、2
师:
平时你们跳远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学生回答
看图,说图中信息。
列式解答(与自己的跳远成绩比较,增加学生的兴趣)
3、练习十八、3
看图说一说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列式解决。
说一说计算式注意哪些问题。
4、练习十八、4
观察表格,说一说获取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独立解决。
然后将问题同桌互换、解决。
5、练习十八、5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各种算法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算理和算法。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选择其中两道,指名板演说算理。
其余独立完成,同桌互批,改正。
6、练习十八、6
(1)观察主题图,找数学信息。
(2)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便于学生解决此题。
(3)独立思考,汇报。
7、练习十八、9
争做小医生:
检验下面各题,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重点说一说错在哪里。
8、练习十八、11
(1)观察主题图8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3)先独立解决再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9、练习十八、12
(1)观察主题图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重点说一说计算过程。
(3)先独立解决再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补充:
列综合算式时注意加括号。
10、练习十八、13
找规律,用规律。
99×1=99
99×2=198
99×3=297
.......
99×699×8
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汇报:
预设
规律一:
第一个因数都是99,第二个因数都加1。
规律二:
除第一题外,积都是三位数,积的首位比第二个因数少1,末位与首位的和都是9,中间一位都是9。
规律三:
9与第二个因数相乘的积左右分开,中间插入一个9,即使所求的积。
所以99×6=59499×8=792
培养学生观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情推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99×1=99
99×2=198
99×3=297
.......
99×699×8找规律
教学反思
虹桥第二小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设计者:
王敏
单元
六
课型
新授
课题
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并不难,但要细心认真,理解一个数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
学习目标
1.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初步学会举实例比较分析,论证推理的数学方法。
3、培养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体验解决困惑的喜悦。
教学重点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德育渗透
体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呈现情境,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谈谈0的一些情况,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例子当中用到了0。
1、学习例5
(1)孙悟空大闹天宫中也有有关零的故事,你想知道吗?
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圆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七仙女到蟠桃圆,只见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桃子呢。
出示(课件)课本第83页主题图。
小精灵问 :
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2)想一想,用加法怎样列式计算?
用乘法怎样列式计算?
0+0+0+0+0+0+0=0 0×7=0 7×0=0
想一想:
0×3= 9×0= 0×0=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们想的和小精灵说的一样吗?
(3)孩子们真聪明,小精灵想考一考大家!
(出示课件)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0和一个数相乘都得0,0和一个数相加仍得一个加数。
)
教师提示:
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符号,符号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2、学习例6
呈现例6主题图:
老寿星为什么会长寿?
(生命在于运动)去年他每天步行3圈,每圈502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你能估计一下大约多少米?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由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作好了铺垫。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三、巩固提高、反馈总结
(1)尝试:
502×3
(2)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行间巡视,请一名做题正确的学生板演,全体同学订正结果。
(3)提问:
在这道题的计算中运用到了哪些知识?
(运用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计算法则。
)
(4)今年老寿星每天步行3圈,每圈增加到508米,你能计算出今年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508×3(完成后说一说为什么十位写2)
师问:
说说这道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这道题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相同点:
都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不同点:
上一题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不需要进位,本题需要进位。
计算本题时应注意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与3相乘得0后还要加上进上来的2,因此积的十位上是2,而不是0。
)
(5)做一做课本84页,抽生板演,师生共同订正。
(6)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知识;还应用它计算了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的特殊情况,按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中间是0的那位也要乘,如果有进位的进上来几就写上几;如果没有进位时,这一位就要写0。
1、笔算下面各题。
(练习十九第1题)
2、你能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请说明理由。
(课本第85页第4题,目的是检查学生灵活应用跟0相乘的特征。
)
1+2+3+4+5+6+7+8+9+0
1×2×3×4×5×6×7×8×9×0
3、一头牛重60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等于8头牛的体重。
这头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反馈。
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理解中掌握了算法。
练习设计,本着练习分层次,多样化。
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0乘任何数都得0。
508
×23
1524
教学反思
虹桥第二小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设计者:
王敏
单元
六
课型
新授
课题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指导学生时要特别注意,因数中间有0,0也要参加计算,而末尾有0时可以利用简便方法不参与运算。
学习目标
1、经历比较算法探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推理能力。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收获成功的快乐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上几个0。
德育渗透
培养细心严谨的计算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一、复习导入
二、课堂探究、汇报展示
1、口算
20×3= 200×3= 2000×3=
10×4= 30×4= 500×4=
提问:
观察每一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
总结: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1.谈话引入
教学例7
出示主题图
2﹑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小小科学家》丛书,每套28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一共要付出多少元?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板书 280×3 = ?
(2)学生自主交流算法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280
×3
840
第二种算法:
280
×3
840
通过口算方法的交流,讨论,渗透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例题时,让学生自主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印象更加深刻。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3、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哪种更简便?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1、练习二十第1题。
1200×42800×3
2600×51300×9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竖式书写得对不对,出现问题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2题。
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在全班集体订正。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它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时应注意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对齐,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分层次的练习,不仅仅让学生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体验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80×3=840(元)
第一种算法:
280第二种算法:
280
×3×3
840840
教学反思
虹桥第二小学校数学学科教学设计设计者:
王敏
单元
六
课型
新授
课题
练习二十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但是在两种乘法共同出现的时候,容易出现混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个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总结,进一步区分两种乘法竖式的不同算法。
2、通过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计算严谨的好习惯,通过小组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巩固一个因数末尾和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准确率。
德育渗透
培养细心严谨的计算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一、复习导入
二、基本练习:
三、应用练习:
总结一个因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不同计算方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中间的0要参与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末尾的0不参与计算,直接写在积的后面就可以。
409×72800×5380×6207×8
请四位同学上黑板板书,其他人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二十的第3至8题
1、第3题:
指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算式第一个因数变大,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变大;第一个因数变小,第二个因数不变,积也变小。
3、第5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导学生把算出的积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提问:
四题有什么不同?
4、完成第6题:
读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基础练习巩固一个因数中间有0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集体智慧
三、提高练习
四、课堂小结
5、第7题:
先要求学生检查判断每道题有无错误。
错在哪里,
然后改正过来。
6、第8题:
观察、找特征,可以看出;连加题中是几个连续的自然数相加,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
因此,可以用最中间的那个数乘加数的个数。
1、在○里填上“<”或“>”。
9+0○9×0470×5○2400
250×4○240×5105×6○106×5
2、判断对错。
(1)两个因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因数。
()
(2)280×5积的末尾只有1个0.()
(3)800×9表示9个800是多少,也表示800的9倍是多少。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6□□2□
×7×4×3
59□21464987
3、请把1、3、5、0四个数字填入□里,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
分层次的练习,不仅仅让学生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体验0在数学思维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板书设计
练习二十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第六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