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99371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16.38KB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枕上诗书闲处好
孙守名
我抱着一摞书走下台阶,走出图书馆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熟识的学长。
三两句寒暄后,他便指着刚与我擦肩而过的老者说,那位便是宋学大师刘乃昌先生。
我颇为诧异,转过头去,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灰呢子大衣,鸭舌帽,还有不疾不徐的步履。
这大概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了。
那时的刘乃昌先生早已是颇有名气的学问大家,专攻两宋文学,尤致力于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的研究。
只可惜,造化弄人,我竟没能亲耳聆听过先生的教诲。
对于刘乃昌先生,我是只闻其名而未识其人。
第一次与先生接触是在一个春光融融的午后,我有些冒昧地轻轻地敲了三下门,然后双手交叉忐忑不安地立于楼梯旁,紧张兮兮地望着不断下楼行色匆匆的一些陌生老师。
朋友筹划出一本有关中学诗文的课外读物,很想找一位全国知名诗词研究专家来写序文,自然就想到了先生。
这样的事情最终落在我身上,义不容辞却又心中惶恐,担心先生会一口回绝。
正当我大汗淋漓之时,门开处,温文尔雅的刘先生走了出来。
先生将我让至家中,落座后,便仔细询问来访的缘由。
待我语无伦次地讲明来意,先生竟满口答应,并约定一周为限。
我转身告辞,温和的,满脸微笑着的刘先生一直将我送至楼下,才慢慢转身上楼。
再后来,似乎熟识了许多。
一周后,将取来的序言以快件方式寄出后,我长长舒了一口气,为这件事做得圆满而暗自庆幸。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刘乃昌先生竟找到西联教室来,着急地告诉我需要更动的三处,其中一处竟是标点。
我暗自吃惊,不禁为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肃然起敬。
近年来,我顺着文学发展脉络写过几篇人物散文,几次想动笔描绘一下那位“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才女李清照,但又踌躇再三,总是无法落笔。
个中原因,似乎很多。
脑海深处,还是怕看到李清照“寻寻觅觅”的戚容,“凄凄惨惨”的眼神,如若不将心沉入无底的暗夜,沉入到巨大的国破家亡的苦痛中,要想靠近她,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于是我又翻捡出刘乃昌先生的研究文章,从中苦苦品味那位让有宋一代大放异彩的才女的人生轨迹。
也许,我想,刘先生的笔下,这位有着悲剧命运的旷世女神比我写出来的还要鲜活。
刘乃昌先生离开曲园转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后,与我有过大概两次通信。
其中一次是写毕业论文时,我先是选定了南宋词人辛弃疾,阅读了大量书籍后,感觉思路似有若无,断断续续,于是决定给刘先生写信。
只是,刘先生的通信地址我是不清楚的,查阅了邮政编码后,冒昧写了封现在看来不知所云的信件,投入邮箱后,便苦苦等待起来。
一周,两周,三周,再也等不得,只好转入现当代文学。
待论文结构框架大致成形,先生的那封信却如雁般飞来,既惊喜,又苦涩,论文的事难以再向先生启齿,信也似乎不必再回。
每每想到先生的鼓励之语,心里总是感到酸楚。
刘乃昌先生已然作古,他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我眼前,思之让人悲哽。
先生一世,为人低调。
有关他的生平材料公开发表的少之又少,这位师承夏承焘的文学研究大家,对于名,对于利,如同浮云一般。
他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即便是晚年身患阿尔兹海默症,唯一的记忆还是宋词。
“谁把西风移画扇,淡了胭脂,冷了凝香腕”,宋词之美,美得让人心醉。
重回青衫长袖、羽扇纶巾的古宋时代,思清新婉丽的晏几道,叹弱柳扶风的李清照,吟着哀愤的诗,听着古雅的曲,那是怎样的一种荡气回肠啊!
无怪乎刘乃昌先生超凡脱俗,清古洒脱,那是他读透了宋词的精髓。
因编辑各类图书,自然会引用到刘先生一些有关宋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内心时常感到愧疚不已。
总想当面再次聆听他的教诲,又怕打扰先生晚年的清修生活。
先生驾鹤,令人痛心。
感恩之情,时时萦怀。
想到李清照在《摊破浣溪沙》中的一句词,“枕上诗书闲处好”,破其意而解之,先生正是将诗书学问做到“闲处”,做到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所以他成了一位令世人景仰的宋代文学研究泰斗。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3月4日,有删改)
【注释】刘乃昌(1930-2015):
山东滕县人,原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词学家、宋代文学研究家。
先后出版《辛弃疾论丛》《苏轼选集》《苏轼文学论集》《姜夔诗词选注》《宋词三百首新编》《晁氏琴趣外篇晁叔用词校注》等专著十余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虽然向刘先生的求助没能得到及时回复,但“我”内心依然充满了对先生的敬意。
B. “我”对于没能亲耳聆听过刘先生的教诲而深感遗憾,因此后来多次找寻机会走近先生,也曾写信向他请教过有关学术问题。
C. “我”在撰写有关李清照的文章时感到难以下笔,只好借助刘先生的研究文章,这一细节表现了“我”对先生研究成果的高度信赖。
D. 在作者看来,刘先生将诗书学问做到了“闲处”,成为宋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泰斗,是深谙“枕上诗书闲处好”精髓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用学长的话,表现出刘先生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读者勾勒出一个精于学术、深受爱戴的人物轮廓,为下文做好铺垫。
B. 文章多次引用李清照的词句,既看出刘先生对有着悲剧命运的旷世女神的偏爱,又表现我”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C. 文章以时间为序,用“我”的耳闻目睹记叙了与刘先生的交往,对先生虽师承大家却为人低调、不慕名利且一心钻研的一生表达了景仰之情。
D. 刘乃昌是宋代文学研究家,他出版的十余部学术专著涉及宋代文学的各个层次和方面,其研究面广,研究程度深,成果卓著。
(3)刘乃昌先生有哪些人格魅力?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B
(2)A
(3)①待人温和,温文尔雅。
“我”惶恐不安地请先生作序时,他温文尔雅,满口答应,并送我至楼下。
②做事严谨。
刘先生发现序言中还有三处需要改动的地方,“竟找到西联教室”“竟是标点(其中一处)”③鼓励后生,提携后学。
“我”在写毕业论文 时,给刘先生写信,先生的鼓励之语,令“我”心里感到酸楚。
④不计名利,专注学术。
他为人低调,对名利如同浮云,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
⑤超凡脱俗,清古洒脱。
刘先生深谙宋词让人心醉、荡气回肠之美,做到了“闲处”。
答出以上三点即可,如有其他,需言之成理。
【解析】【分析】
(1)B项,“‘我’对于没能亲耳聆听过刘先生的教诲而深感遗憾”和“多次找寻机会走近先生,也曾写信向他请教过有关学术问题”因果关系不成立,其中第一次与先生交往是受人所托。
故选B。
(2)B项,“刘先生对旷世女神的偏爱”错误,文中强调刘先生体会的深且透,比我写的还要鲜活;C项,“景仰之情”错误,要求考生紧紧抓住本语段提到的“思之让人悲哽”,此句为中心句。
就因此才体现全文对刘先生的“景仰之情”;D项,“专著涉及宋代文学的各个层次和方面”错,结合“注”看出刘先生对宋代文学研究的对象较多、方面较广,而非“各个层次”。
故选A。
(3)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担心先生会一口回绝。
正当我大汗淋漓之时,门开处,温文尔雅的刘先生走了出来”“我转身告辞,温和的,满脸微笑着的刘先生一直将我送至楼下,才慢慢转身上楼”概括第一点;根据“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刘乃昌先生竟找到西联教室来,着急地告诉我需要更动的三处,其中一处竟是标点”概括第二点;根据“待论文结构框架大致成形,先生的那封信却如雁般飞来,……每每想到先生的鼓励之语,心里总是感到酸楚”概括第三点;根据“先生一世,为人低调。
有关他的生平材料公开发表的少之又少,这位师承夏承焘的文学研究大家,对于名,对于利,如同浮云一般”概括第四点;根据“无怪乎刘乃昌先生超凡脱俗,清古洒脱,那是他读透了宋词的精髓”“先生正是将诗书学问做到‘闲处’,做到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所以他成了一位令世人景仰的宋代文学研究泰斗”概括第五点。
故答案为:
⑴B;⑵A;
⑶①待人温和,温文尔雅。
“我”惶恐不安地请先生作序时,他温文尔雅,满口答应,并送我至楼下。
②做事严谨。
刘先生发现序言中还有三处需要改动的地方,“竟找到西联教室”“竟是标点(其中一处)”③鼓励后生,提携后学。
“我”在写毕业论文 时,给刘先生写信,先生的鼓励之语,令“我”心里感到酸楚。
④不计名利,专注学术。
他为人低调,对名利如同浮云,只知道研究、教学和笔耕不辍。
⑤超凡脱俗,清古洒脱。
刘先生深谙宋词让人心醉、荡气回肠之美,做到了“闲处”。
答出以上三点即可,如有其他,需言之成理。
【点评】
(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
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
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
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数据十大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3)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哪些影响?
【答案】
(1)A
(2)B
(3)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解析】【分析】
(1)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
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D项,曲解文意。
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故选A。
(2)B项,以偏概全。
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故选B。
(3)本题中,由“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可知: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着重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可知:
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由“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可知:
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故答案为:
⑴A;⑵B;
⑶①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②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
③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
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
创新性文化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观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
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
中外不少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判与文化的创新。
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国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中面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着法难以成立。
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与代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概无例外。
深刻的原因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复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以及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其基本特征。
正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
首先是倡导,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内容与形式。
文化的创新是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
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
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
(节选自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B. 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
C. 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而出。
D. 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新篇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
B. 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C. 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因。
D. 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觉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
B. 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一致的。
C.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D. 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答案】
(1)A
(2)C
(3)C
【解析】【分析】
(1)A项,“对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错,依据文意“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对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应为“对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选A。
(2)C项,深层原因并非“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原文末段“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可见是从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的角度分析的。
故选C。
(3)A项,“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属于无中生有;B项,原文指的是“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而不是所有时期;D项,说法片面且绝对,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不是光靠营造氛围就能实现的,故选C。
故答案为:
⑴A;⑵C;⑶C
【点评】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论证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明确论证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
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来电与应答
(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
我真心崇拜那些打来电话时,并不立刻迫使你进入话题,而是先倾听并尝试体会你情绪的贴心的电话推销员。
这就是“耶思”卫星电视公司的德芙拉打来电话问我是否有心情跟她交谈时,我首先对她的周到表达感谢的原因。
随后我礼貌地回答她,我没有这个心情。
“因为我刚刚不巧摔进一个洞里,碰伤前额和脚。
所以时机实在是不合适。
”我解释道。
“我理解,”德芙拉说,“那您觉得什么时候会比较合适呢?
一小时以后?
”
“我不太确定,”我说,“我的脚踝一定断了。
这洞很深,要是没人帮我,我自己可出不了洞。
所以我什么时候能与人通电话,取决于救援队什么时候能到,以及医生是否要给我的脚打石膏。
”
“也就是说,我或许应该明天再打过来?
”她提议道,语气平静极了。
“是呀,”我呻吟,“明天也许挺好。
”
“洞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租车里,坐在我身旁的妻子在听了我闪烁其词的回绝伎俩后责备道。
这是我们第一次把儿子列维留给我妈妈带,两个人外出,所以她有点儿烦躁。
“你干嘛就不能直接说‘谢谢,不过我对你推销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买或租或借的兴趣,所以请你这辈子都别再打来了,如果可以,下辈子也别打来。
’随后在简短的停顿后来一句‘祝你一天愉快’,然后挂断,其他人都是这样干的。
”
我不觉得其他人对德芙拉的态度像我妻子说的那样强硬恶劣,但我必须承认她说到了点子上。
中东人比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对必死的命运体会更深,这导致大多数中东人对试图浪费一点点他们待在地球上的时间的陌生人形成一种攻击性倾向。
我虽然也吝啬地保卫自己的时间,但真的无法对电话中的陌生人说不。
我可以毫无困难地摆脱上门推销的小贩,或在电话里向我推销的熟人。
但是“电话推销”加“陌生人”这个诡异组合麻痹了我,在一秒之内,我就想象着电话那端的人由痛苦和屈辱生活导致的挫败的面庞。
我给他设想了一个站在他四十二楼办公室窗边拿着无绳电话跟我平静交谈的画面,他此时已经下定决心:
“再被该死地回绝一次就跳下去!
”在一个人的生命和被每个月仅仅九块九毛九谢克尔的“气球雕塑:
全家无限欢乐”电视频道节目套牢之间,我选择生命,至少在妻子和经济顾问礼貌地要求我停止这样做之前这样选。
从那时起,我发明出一套“外婆战术”——我召唤出一个女人,为她安排了好多虚构的葬礼,用来摆脱这些琐碎无聊的来电。
但我既然已经因为卫星电视公司的德芙拉的关心而给自己挖了个坑并摔了进去,在接到她的来电时只好让肖莎娜外婆安息了。
“早上好,凯雷特先生,”德芙拉第二天来电时说道,“我希望这次的谈话时间比昨天合适。
”
“我的脚现在出现了并发症,”我咕哝道,“不知怎么搞的,溃烂更厉害了。
我正要去做截肢手术。
”
“我只需要几分钟。
”她不屈不挠地争取。
“我很抱歉,”我坚持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 高考 统编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