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7992487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04.87KB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
1.概述…………………………………………………………………5
1.1项目兴建缘由…………………………………………………5
1.2设计原则………………………………………………………6
1.3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8
1.4工程内容………………………………………………………9
1.5工程总投资及成本……………………………………………9
2.设计主要基础资料…………………………………………………10
2.1地形地貌………………………………………………………10
2.2气象……………………………………………………………10
2.3水文……………………………………………………………10
2.4地质……………………………………………………………11
2.5抗震设防烈度…………………………………………………11
3.基地选址……………………………………………………………11
3.1选址基本要求…………………………………………………11
3.2选址概况………………………………………………………13
4.总体设计……………………………………………………………13
4.1工程规模………………………………………………………13
4.3总体布置………………………………………………………14
5.工艺设计……………………………………………………………15
5.1工艺概况………………………………………………………15
5.2工艺流程………………………………………………………16
5.3道路工程………………………………………………………19
5.4污水处理………………………………………………………19
6.辅助工程……………………………………………………………19
6.1建筑设计………………………………………………………19
6.2厂区给排水……………………………………………………22
6.3电力及照明……………………………………………………24
7.消防安全……………………………………………………………27
7.1设计原理………………………………………………………27
7.2工程范围………………………………………………………27
7.3消防设施………………………………………………………27
7.4消防机构………………………………………………………28
8.人员及项目管理……………………………………………………29
8.1机构组织………………………………………………………29
8.2技术管理………………………………………………………29
8.3运行管理………………………………………………………29
8.4定员编制………………………………………………………30
8.5人员培训………………………………………………………30
8.6人员管理………………………………………………………31
9.环境保护……………………………………………………………32
9.1建筑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要求…………………………………32
9.2飞尘及漂浮物的影响与控制措施……………………………32
9.3噪声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32
10.安全与卫生与节能………………………………………………33
10.1安全与卫生…………………………………………………33
10.2节能…………………………………………………………34
11.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11.1投资估算………………………………………………………
11.2财务评价………………………………………………………
12.工程进度设想………………………………………………………
12.1项目总进度……………………………………………………
13.工程风险分析…………………………………………………………
13.1风险识别………………………………………………………
13.2风险对策………………………………………………………
14.结论…………………………………………………………………
1.概述
1.1项目兴建缘由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建筑垃圾围城的局面。
而如今,建筑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既是对建筑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减少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垃圾的再生利用成为标志着我们城市生活文明程度的高低。
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管理较我国早20~30年,丹麦、荷兰等一些地势低洼的国家,砂石资源特别稀缺,因而也最重视包括废混凝土在内的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
1976年,当时的荷兰、比利时就与联邦德国政府联合成立了“混凝土解体与再利用委员会”,开始以废混凝土作为混凝土的粗、细骨料。
美国不但鼓励再生混凝土的利用,而且还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做了系统的研究和实验,通过长期的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率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要大,因而必须经过针对性的处理。
日本在1977年率先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
1991年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均须送往“再生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
据有关资料报道,东京在1998年对于建筑垃圾的重新利用率就已经达到56%。
长期以来,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一直较为薄弱,建筑垃圾基本不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置。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才陆续在一些大城市开展了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条文。
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垃圾管理不仅内容浮浅,以规范倾倒地点、运输车辆和行车路线等为主,对建筑废物进行减量化和再利用等循环经济关键性的内容基本未涉及。
管理系统本身也还存在种种问题,阻碍了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长治市全市有人口310万,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大兴城市改造工程,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垃圾如何处理,如何合理利用,是现在长治市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长治市的建筑垃圾清理以堆放填埋为主,每年刚运送建筑垃圾就要消耗大量的燃油。
另外建筑垃圾的堆放填埋对于长治市来讲也是一个大问题,对周遍地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把这些建筑垃圾合理利用,并且把垃圾变为财富是目前长治市及周边地区考虑的问题。
通过利用破碎机把简单分类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然后经过化学及物理方法加工,可以把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生成各类建筑原材料,进而合理再生利用。
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长治市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另外一方面减少了长治市每年购进建筑原材料所花费的费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治市一部分人员就业问题。
1.2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将以长期、可靠、稳定、安全、卫生、先进为指导方针,贯彻一个主题:
力争将本工程建设成为高标准生态型加工厂场和功能合理的综合处理厂。
建成的综合处理基地具有九个基本特点:
1)高标准:
本着“力所能及、竭尽所能”的原则,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标准。
2)生态型:
在加工厂建设、运行的各个阶段,尽可能保持自然界原来的面貌。
加工厂作为一个系统,其输入和输出对环境都是友好的。
3)最大限度利用土地:
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使土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4)物流平衡,来料控制:
根据进厂垃圾变化的预测,合理组织厂内交通和物料运输工艺。
5)全过程全范围控制:
对可能产生的污染源(粉尘、污水、臭气、散落垃圾等)进行全面的控制,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6)合理控制工程投资:
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要求,杜绝浪费。
7)清洁生产、高效管理:
设计中采取充分的措施,保证将来生产的清洁性和管理的高效性。
8)可持续发展:
在工程设计时兼顾加工厂的现行运行和远期发展的可能性。
9)全面规划、分期实施:
着眼于目前实际情况、兼顾长远发展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总原则进行设计。
1.3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1)、《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卫生部等;
4)、《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93)建城技字第42号,建设部;
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国家标准;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国家标准;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国家标准;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国家标准;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国家标准;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国家标准;
11、《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国家标准;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国家标准;;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国家标准;
14、《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国家标准;
15、《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GB12348-90;
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4工程内容
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原料存放区
存放总面积为120000平方米;
工程内容:
存放库区硬化、环厂道路以及作业道路和调节室。
2)生产加工厂
规模:
处理建筑垃圾1000t/天;
主体厂房:
10000平方米;
投产时间:
2010年。
3)成品存放区
存放总面积为100000平方米;
4)管理区
综合楼面积:
5000平方米;
机修、车库、变电所等500平方米;
管理区占地:
15000m;
1.5工程总投资及成本
本项目原料存放区、生产加工厂及设备、成品存放区、管理区、污水处理、运输车队及基地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000万元、第二、三部分费用150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1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00万元。
2.设计主要基础资料
2.1地形地貌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地处北纬35°50'--37°08',东经113°01'--113°40'。
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
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
境内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海拔大都在800--1500米之间,最高的太岳山北台顶,海拔2453米。
2.2气象
长治属典型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在4.9--10.4摄氐度之间,气候条件与避暑山庄承德相近。
1月份最冷,平均最低气温为-6.9摄氐度;7月份最热,平均最高气温为22.5摄氐度。
号称“无扇之城”。
年日照时数2418-2616小时,一般年降水量在537.4-656.7毫米,7月最多,为132.2毫米,1月最少,为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在156.8-181.9天,年平均风速为1.5-3.0米/秒之间。
2.3水文
长治市境内属北方地区的相对富水区,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为573.3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9.0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6.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量6.18亿立方米,入境水量为4.08亿立方米。
本地水资源量为14.99亿立方米。
全市人均占有水量611立方米,亩均占有水量346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为全省381立方米的1.6倍,河南省的1.5倍,河北省的1.8倍,北京市的1.9倍,天津市的4倍。
在全市水资源总量中,可利用量为9.76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51%。
其中,地表水7.47亿立方米,地下水5.11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2.82亿立方米。
2.4地质
长治市位于长治盆地内,该盆地地表多为松散沉积物所覆盖,盖层最大厚度可达300m,故区内均为隐伏构造。
东部为晋获褶断带中南段,长治断层及其伴生断层;其余均为倾角平缓的褶曲构造。
2.5抗震防裂强度
我市地处华北平原地震带和山西地震带之间,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
有十个县市区位于地震烈度七度区,被列为我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3.基地选址
3.1选址基本要求
根据《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2009)基地选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场址设置应符合长治市城市总体规划及长治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并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认定。
2)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3)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4)厂址应选择在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风景区等敏感目标少的区域。
5)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6)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基地的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等因素。
7)厂址与市区之间应有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8)厂址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和污水排放条件。
9)厂址附近应有必须的电力供应。
10)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人口密度低、土地利用价值低、征地费用少、施工方便的场址。
11)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及采矿陷落区等地区。
12)厂址不应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必需建在该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
3.2选址概况
经综合考擦公司拟建于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距中心城区15公里,经初步勘查,发现该场址从水文、地质、基岩等因素考虑,均适合建设建筑垃圾主力厂的场址。
且该场址处交通较为便利,可供使用的面积大(100亩),有较长使用年限。
4.总体设计
4.1工程规模
4.1.1建筑垃圾产量
建筑垃圾产量的预测基于下列几点:
1)统计显示,目前长治市建筑垃圾每年至少产生100万吨。
2)建筑垃圾的增长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逐年增加。
预计到2020年,长治上产生建筑垃圾至少1000万吨。
4.1.2建筑垃圾的性质
表4-1建筑垃圾组分表(%):
垃圾组成
施工垃圾组成比例
施工垃圾主要组成部分占其材料购买量的比例
砖混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混凝土
8~15
15~30
15~35
1~4
桩头
—
8~15
8~20
5~15
包装材料
5~15
5~20
10~20
—
屋面材料
2~5
2~5
2~5
3~8
钢材
1~5
2~8
2~8
2~8
木材
1~5
1~5
1~5
5~10
其他
10~20
10~20
10~20
—
合计
100
100
100
—
4.1.3工厂规模确定考虑
1)根据控规,建筑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加工、处理,产生的废物较少,产出投入的量比较高。
2)考虑经济性,加工厂最小规模为1000吨/天,如果规模低于1000吨/天的产量,经济效益会降低。
根据以上几点,确定工程规模即总处理规模:
2010年为1000吨/天,2012年增加到2000吨/天,2014年增加到3000吨/天;
4.2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原则为:
1)能分区清晰。
将处理厂分为物料存放区、加工厂、分拣中心(预留)、成品区和生产生活管理区。
2)充分利用现有的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两边分别设置生活管理区和物料区、加工厂、分拣中心(预留)、成品区等主要建筑物。
合理避开横穿场地的高压线。
物料存放入口要紧接公路,便于运输车辆的通行。
3)提高场内道路等级,全天侯作业,不受雨季影响。
4)尽可能保持场地原有水系,雨水主排水出口。
5)充分利用地形,如可以紧挨水库,可以方便解决加工厂的生产用水。
5.工艺设计
5.1工艺概况
建筑垃圾经过简单的分选可以分为混凝土建筑垃圾、砖瓦建筑垃圾、废旧木料建筑垃圾、废旧钢铁建筑垃圾等。
其中以混凝土和砖瓦建筑垃圾为最多,这一块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是目前我们解决建筑垃圾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但是目前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破碎筛分,可以将这些建筑垃圾再次合理利用。
破碎后的物料可以用作于修建公路的打底料或者基础料,或者制成灰,也可以用于制作免烧砖,切块砖等。
在建筑施工,包括对旧建筑进行维修、改造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多为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或切割产生的砖石瓦块和混凝土碎块等混杂物、废弃混凝土构件和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等。
本项目的处理方法是将该部分建筑垃圾再生成为混凝土骨料和制砖原料。
这样的处理方案,具有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节约天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5.2生产工艺
本项目的主要生产系统由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和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站构成。
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有分选系统、加工系统、成品生产系统。
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站为分选、加工、制品产出一条龙生产系统。
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技术先进,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生产方式,如人工或机械分拣、化学喷雾分拣及引进日本的纯橙汁溶解技术、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其它先进科学技术。
针对分散的建筑市场实施灵活机动的现场或集中加工处理,就地转化,即可生产出所需新产品。
1)综合处理厂生产方式
综合处理厂生产方法主要是将原料加工成成品,用建筑垃圾中的废砖瓦生产骨料,用于生产再生砖。
工艺和设备较为简单、成熟,成品面烧结,性能稳定,市场需求量大。
①技术标准
建筑垃圾再生砖应满足《非烧结普通粘土砖》(JC422)技术性能要求,建筑垃圾再生砌块应满足《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技术性能要求;再生砖、再生砌块放射性能还应满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要求。
②适用范围
建筑垃圾普通再生砖可用于低层建筑的承重墙及建设工程的非承重结构,再生古建砖适用于仿古建筑的修建。
③主要工艺
原料:
进料
筛分破碎筛分二次破碎双层筛分合格原料
制砖(砌块):
进料混合搅拌压制成型自然养护成品。
④主要设备
原料(按生产能力120-150吨/小时):
进料斗、GZD系列喂料机、PE系列颚破机、PF系列反击破、YZS振动筛、胶带运输机(一般为四台)、铲车等;亦可参考现行人工砂石生产线所用设备选择;合计功率约300KW。
制砖(生产能力3000万块/年):
原料罐3个、计量搅拌设备一套、液压振动制砖成型设备一台、托板若干、叉车等;亦可参考现行水泥机制砖生产线所用设备选择);合计功率约130KW。
砌块生产工艺类似于此。
2)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站加工方式
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站加工方式主要是加工成可利用原材料,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生产粗细骨料,用于C30及以下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中。
①技术标准
再生骨料可以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进行质量评定,配制的再生混凝土应满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预拌混凝土》(GB/T149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相关标准要求。
②适用范围
现浇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制品。
③主要工艺
骨料:
进料
筛分破碎分选筛分二~三次破碎多层筛分分级原料(0~5毫米、5~16毫米、5~20毫米、5~31.5毫米)
制品(混凝土):
进料混合搅拌成型养护成品
④主要设备
骨料(按生产能力120-150吨/小时):
进料斗、GZD系类栅条式振动给料机、PE系列颚破机、PF系列反击破、VSI系列立轴冲击破(制砂机)、多层振动筛、胶带运输机若干、铲车等;亦可参考现行人工砂石生产线所用设备选择);合计功率约400KW
混凝土制品和现浇混凝土:
参考现行设备选择。
5.3道路工程
场内道路建于物料存放区、加工区、成品存放区、生活管理区,主要功能为满足进场垃圾运输车及填埋作业机械的交通要求以及各处理设施之间的联系。
另外要适当考虑将来填埋场中远期大型车辆增加及施工作业车辆通行要求。
场内道路将根据用途和使用时间长短分为三个类别:
永久性、半永久性和临时性道路。
永久性道路将在整个设施预期寿命中使用。
半永久性道路将大概使用3到10年。
临时性道路一般使用不超过3年。
5.4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
6.辅助工程
6.1建筑设计
6.1.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5)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6)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6.1.2设计范围
建筑设计范围:
厂区综合管理楼,门卫计量间,生活用车库及机修车间。
6.1.3设计总则
1)厂区内建筑的耐久性等级为二级,建筑重要性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烈度为七度。
2)厂区总体布置符合城市规划布局与景观规划要求,营造良好的区域的建筑环境与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景观和生态园林绿化景观。
3)遵循工艺流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布置厂区总平面,组织便捷的交通运输,创造整洁、美观、人性化的建筑环境。
6.1.4设计构思和方案特点
6.1.4.1管理区总体布置
管理区布置依据处理厂工艺设计流程、工艺设计总体布局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满足城市空间环境景观要求。
站区环境以和谐、清新为出发点,从而贴近自然,融入环境。
区内设置1个出入口,站区道路原则沿建筑物周围环通,方便区域的联系,构建便捷、通畅的站区道路,符合交通运输与消防规范的要求。
厂区主要道路为双车道7米宽,次要道路为单车道4米宽。
管理区包括综合楼、食堂、浴室、宿舍、车库及机修车间。
6.1.4.2建筑单体设计
本项目的设计尽可能遵循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的原则,创造与周围风光山色融为一体的建筑形式,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工业厂区。
建筑形象设计注重建筑、构筑物在群体上的统一协调。
综合楼是整个厂前区的中心,楼前为一大片绿化草坪,远眺可将厂区大部分景色纳入视野。
在平面设计上顺应地势,通过落差、室外平台、架空空间及坡屋顶的变化,达到空间合理有趣、造型错落有致的立面效果。
建筑外部形象的设计由整体到局部都进行了细致的推敲,创造了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的形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细部如廊、柱、柱头、窗台、屋顶、檐口等,都经过仔细推敲,以使整幢建筑更显精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内设办公、化验、餐厅、浴室、宿舍等。
综合楼面积约1800m2。
机修车间、车库、变电所等厂区辅助建筑物的设计与综合楼风格一致,面积约500m2。
总之,整个厂区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建筑单体、群体体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垃圾处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