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992028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544.79K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什么是“光武中兴”;知道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史实;掌握黄巾起义的过程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原因和影响,黄巾起义的过程、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历史资料分析社会问题的技能;通过让学生阅读理解黄巾军的口号,使学生认识到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古文资料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光武中兴”的出现说明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清明的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反映出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能产生巨大的生产力。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使我们看到我国封建社会不仅有辉煌的一面,也有君主专制带来的腐朽、落后的一面。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光武中兴”。
教学难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情分析】
学生对西汉的历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这是学习东汉的历史基础。
我们可以把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和设计。
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历史要素,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对于比较抽象的“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教具】
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
刘邦建立西汉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但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西汉政权像一个病入膏肓的患者,无药可救,那么在这个大背景下,东汉政权是怎样建立的?
东汉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发展经济?
东汉后期又面临怎样的社会问题?
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一、光武中兴
提问1:
东汉建立的时间是何时?
都城在哪里?
开国皇帝是谁?
学生回答:
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教师点拨:
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之东,如同东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因此历史上有西汉、东汉、西周、东周之称。
史书上将西汉称为前汉,东汉称为后汉则是从时间上指称。
提问2:
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
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
学生回答: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关于“中兴”一词可稍作解释:
由衰弱转入重新兴盛。
)
互动探究: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学习小组结合教材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可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
提示: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政策行之有效,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提问: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学生回答: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根据《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示意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该示意图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
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学生回答: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教师点拨:
如果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基础,那么,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则直接把东汉推向了瓦解的境地。
三、黄巾起义
让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研读”,分析黄巾起义的原因。
教师进行点拨。
提问:
黄巾起义的领袖是谁?
这场起义有何特点?
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
张角。
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最终失败。
提问:
黄巾起义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学生回答: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合作探究:
你能比较一下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七上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等内容。
课题中“兴”主要是指光武中兴,东汉之所以兴盛,是因为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亡”主要是指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专政,政治腐败,最终引发了黄巾起义。
学情分析
在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究。
但学生阅读史料尤其是古文史料时仍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当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合理分析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
同时,教师应当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史料意识,掌握较为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字、图片等史料的分析,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思考东汉兴亡的原因和影响,感悟社会稳定发展需要统治者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重点难点
重点:
光武中兴。
难点: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汉朝为什么被分为“西汉”与“东汉”?
2.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汉武帝时期,汉朝还有汉光武帝,你知道他吗、。
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思考东汉兴亡的原因和影响。
教师过渡语:
你想知道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吗?
你想知道为什么是“光武中兴”吗?
你想了解光武帝刘秀其人其事吗?
你想知道“跋扈将军”的故事背景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提问一起学习,来探寻答案吧。
师生共同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检查、巩固学习成果,温故知新。
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任务,有的放矢。
【感知历史】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讲述东汉政权的建立(包括背景、时间、人物、都城)。
2.东汉建立之初,当时统治者(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
出现了怎样的盛世局面?
3.外戚、宦官各是什么人?
他们为什么能够专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什么后果?
4.阅读教材,找出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领导者、口号、结果。
整理史实:
充分利用表格、图示等方法整合本节课的基本史实。
1.教师问题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基本史实。
2.学生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教师通过图片《东汉宁城图》《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东汉集市画像砖》和文字等史料,穿插讲解相关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史实。
4.师生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整理史实,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
同时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
教师过渡语:
西汉覆亡之后,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再度兴起,延续近200年。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最终在大规模农民起义冲击下分崩离析。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东汉政权的升沉兴亡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经验教训。
在初步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梳理基本史实。
同时,充分利用趣味性的历史细节,丰满历史课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体验】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史料探究、体验感悟
一、东汉之兴。
1.表格:
《东汉人口统计表》。
西汉末年到东汉中期,人口数量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2.汉代出现了“文景之治”与“兴武中兴”局面,请依据两大盛世面的内容,讨论总结古代盛世局面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二、东汉衰亡
史料一汉顺帝未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大意是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史料二外戚梁冀先后废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
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质帝。
史料三东汉后期政权形势示意图
以上材料反映东汉中期以后朝政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产生了怎样影响?
三、兴亡之思
东汉的兴亡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是否有借鉴意义?
教师教学策略:
在学生交流展示基础上精讲点拨,注意指导精读史料的方法。
学生学习策略:
精读史料——分析图片史料的细节,找寻文字史料的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
研究史料之间的关系。
分小组讨论、展示。
史料探究、体验感悟
一、孝文帝改革——变革旧俗。
1.西汉末到东汉初下降,东汉初到东汉中期持续增长,接近西汉最高水平。
社会动荡造成人口数量下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人口增长。
2.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二、东汉衰亡
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导致了社会混乱,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兴亡之思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就必须不断政策调整和关注民生。
社会发展进步需要人才,任贤才能更好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个国家发展不能只顾眼前,要像文帝、景帝和光武帝一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
教师结束语:
光武中兴及东后期政权腐败引发了黄巾起义的史实,让我们认识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体会出“文治兴国,腐朽亡国”的深刻内涵。
通过史料探究,突破重点,进行主题学习。
【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完成课后检测练习,教师矫正反馈。
所学知识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板
书
设
计
注:
小故事:
刘秀起兵初期,舂陵义军势力尚小。
新野一战大胜后,接着棘阳一战大败。
刘秀与小妹伯姬骑马慌乱逃跑之时,遇到二姐刘元,便合力想拉刘元上马。
刘元深知,马负多人,速度下降,可能三人都逃不了,就主动放弃上马,还用棍子猛击马臀,结果刘秀与小妹成功逃脱,刘元却惨死敌手。
刘元以自己的慷慨赴死,成就了弟妹的脱险。
在反莽复汉的斗争中,刘秀家族先后牺牲了包括大哥刘縯、二姐刘元、二哥刘仲等在内的十余人。
马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生死关头,兄弟姊妹间的亲情是无限的,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的理想而斗争的英雄气概是无限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曾经强大的西汉王朝灭亡标志是()
A.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B.王莽称帝,改国号新
C.匈奴入侵,占领河西走廊D.献帝禅让,曹丕称帝
2.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刘邦B.刘彻
C.刘秀D.刘备
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 )
A.释放奴婢 B.建立刺史制度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5.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期采取的措施的是()
A.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兵役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精兵简政,惩处贪官D.减轻刑罚,废除连坐
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深化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此童谣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A.皇权至上B.政治腐败
C.起义不断D.时局动荡
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D.绿林、赤眉起义
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
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
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历史B.西汉历史
C.东汉历史D.西晋历史
2、非选择题
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
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3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
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当时的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B4.A5.C6.C7.B8.C9.D10.C
二、非选择题
11.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③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④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⑤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解民族矛盾
“光武中兴”
12.相同点:
都是盛世局面;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不同点:
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整顿,重视文化教育“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有分裂割据的隐患;而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则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启示:
统治者要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才能使社会出现了盛世局面,
13
(1)
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
公元25年刘秀洛阳
(2)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3)
示例: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光武帝释放奴婢,减轻刑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13 东汉 兴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