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docx
- 文档编号:7989159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669.54KB
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docx
《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
第三章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
一、概述与说明
(一)导线的几种连接方法
1.剖削导线绝缘层可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剥削导线的绝缘层,也可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的绝缘层,如图3—1所示。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时,电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导线上与导线成450夹角,如图3—1b)所示,斜切入绝缘层,然后以250度角倾斜推削,如图3—1c)所示。
最后将剖开的绝缘层折叠,齐根剖削如图3—1d)所示。
剖削绝缘时不要削伤线芯。
2.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
(1)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如图3—2a)所示,先将两线头剖削出一定长度的线芯,
清除线芯表面氧化层,将两线芯作X形交叉,并相互绞绕2~3圈,再扳直线头,如3—2b)示。
将扳直的两线头向两边各紧密绕6圈,切除余下线头并钳平线头末端。
图3—3单股铜芯导线的T形分支连接
(2)单股铜芯导线的T
形分支连接将剖削好的线芯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支路线芯根部留出约3~5mm,然后顺时针方向在干线线芯上密绕6~8圈,用钢丝钳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芯末端,如图3—3所示。
3.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和T形分支连接
(1)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
如图3—4所示。
首先将两线线端剖削出约150mm并将靠近绝缘层约1/3段线芯绞紧,散开拉直线芯。
清洁线芯表面氧化层,然后再将线芯整理成伞状,把两伞状线芯隔根对叉,如图3—4a)、b)所示。
理平线芯,把7根线芯分成2、2、
3三组,把第一组2根线芯扳成如图3—4c)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2圈后扳平余下线芯,再把第二组的2根线芯扳垂直,如图3—4d)、e)所示。
用第二组线芯压住第一组余下的线芯紧密缠绕2圈扳平余下线芯,用第三组的3根线芯压住余压的线芯,如图3—4f)所示,紧密缠绕3圈,切除余下的线芯,钳平线端,如图3—4g)所示。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边的缠绕,完成7股导线的直线连接。
(2)7股铜芯导线的T形分支连接。
如图3—5所示。
剖削干线和支线的绝缘层,绞紧支线靠近绝缘层1/8处的线芯,散开支线线芯,拉直并清洁表面,如图3—5a)所示。
把支线线芯分成4根和3根两组排齐,将4根组插入干线线芯中间,如3—5b)所示。
把留在外面的3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上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4~5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
再用4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的另一侧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3~4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如图3—5c)、d)所示完成T形分支连接。
4.19股铜芯导线的连接。
其方法与7股导线相似,因其线芯股数较多,在直线连接时,可钳去线芯中间几根。
导线连接好以后,为增加其机械强度,改善导电性能,还应进行锡焊处理。
铜芯导线连接处锡焊处理的方法是:
先将焊锡放在化锡锅内高温熔化,将表面处理干净的导线接头置于锡锅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锡从接头上面浇下。
刚开始时,由于接头处温度低,接头不易沾锡,继续浇锡使接头温度升高、沾锡、直到接头处全部焊牢为止。
最后清除表面焊渣,使接头表面光滑。
5.铝芯导线的连接。
因铝线容易氧化,且氧化膜电阻率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
图3—6螺栓压接法接线
图3—7压接管压接法接线
铝芯导线应采用螺栓压接和压接管压接方法。
螺栓压接法如图3—6示。
此法适用于小负荷的铝芯线的连接。
压接管压接法连接适用较大负荷的多股铝芯导线接法接线的连接(也适用于铜芯导线),如图3—7所示。
压接时应根据铝芯线的规格选择合适的铝压接管。
先清理干净压接处,将两根铝芯线相对穿入压接管,使两线端伸出压接管30mm左右,然后用压接钳压接。
压接时,第一道压坑应压在铝芯端部一侧。
压接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图3—8绝缘带的包缠方法
6.导线绝缘层的恢复
导线的绝缘层因外界因素而破损或导线在做连接后为保证安全用电,都必须恢复其绝缘。
恢复绝缘后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有的绝缘层的绝缘强度。
通常使用的绝缘材料有黄油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带等。
绝缘带包缠的方法如图3—8所示。
做绝缘恢复时,绝缘带的起点应与线芯有两倍绝缘带宽的距离。
包缠时黄蜡带与导线应保持一定倾角,即每圈压带宽的1/2。
包缠完第一层黄蜡带后,要用黑胶布带接黄蜡带尾端再反方向包缠一层,其方法与前相同,以保证绝缘层恢复后的绝缘性能。
(二)线管线路的敷设
为防止动力线路或照明线路免遭机械损伤或防潮、防腐的需要,可采用线管配线。
线管配线有明敷和暗敷两种。
线管配线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图3—10管弯管器图3—9线管的弯度
1.选管。
线管的直径应根据穿管导线的截面积大小进行选择,一般要求穿管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线管内截面积的40%;干燥场所的明、暗敷设一般采用电线管;潮湿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选用白铁管。
腐蚀性较大的场所则应采用硬塑料管。
线管的内壁及管口应光滑。
2.弯管。
线管的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以方便穿线。
管子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0。
明管敷设时,管子的曲率半径R≥4d,暗管敷设时,管子的曲率半径R≥6d,θ应≥900,如图3—9所示。
常用弯管用具为管弯管器和滑轮弯管器。
管弯管器如图3—10所示.。
薄壁大口径管在弯管时,管内要灌满沙子。
需要加热弯曲时,管内则应灌入干沙且管的两端还应塞上木塞。
为防止有缝管在弯曲时裂开,弯管时接缝面应放在弯曲面的侧面。
3.管头处理。
根据所需长度锯下线管后,应将管头毛刺挫去,打磨锋口。
为方便线管之间或线管与接线盒之间的连接,线管端部应套螺纹。
4.线管的连接与固定。
线管无论是明敷或暗敷,尤其是需防潮、防爆的环境,线管与线管之间最好采用管箍连接。
为保证接口的严密,螺纹口上应缠麻纱并涂上油漆,再用管钳拧紧。
线管与接线盒等连接时,应在接线盒内外各用一锁紧螺母压紧。
线管与接线盒连接。
(1)硬塑料管连接。
有插入法和套接法两种。
硬塑料管插入连接法如图3—11所示。
先将阴管倒内口,阳管倒外口,如图3—11a所示。
用酒精或汽油擦干净连接段面的污渍,将阴管加热至140℃左有呈柔软状时,迅速插入涂有胶合剂的阳管,立即用湿布冷却,恢复管子的硬度。
a)管口倒角b)插入连接
图3—11硬塑料管插入连接法
图3一12硬塑料管的套管连接
图3—13管线线路的敷设方法及管卡的定位
a)直线部分b)转弯部分c)进入接线盒d)跨越部分
e)穿越楼板f)与槽板连接g)进入木台h)线管的连接
硬塑料管套接法连接,如图3—12所示。
可用同直径的硬塑料管加热扩大成套管,也可用与其相配的套管。
把所需连接的两管端用汽油或酒精擦试干净,涂上粘合剂迅速插入套管中。
(2)固定线管。
明敷线管采用管卡固定。
固定位置一般在接线盒、配电箱及穿墙管等距离100~300mm处和线管弯头的两边。
直线上的管卡间距;根据线管的直径和壁厚的不同约为1~3.5m。
管卡固定如图3—13所示。
采用金属线管明敷配线,除必须可靠接地外,在线管与线管的连接处应焊接φ6~φ10mm的跨接连线,以保证线管的可靠接地,如图3—14所示。
图3—14管线接头处的跨接线图3—5线管穿线与引线绑扎
5.清管穿线。
穿线前应做好线管内的清扫工作,扫除残留在管内的杂物和水分。
选用粗细合适的钢丝作引线,将钢丝引线由一端穿入到另一端有困难时,可采用图3—15所示方法。
由两端各穿入一根带钩钢丝,当两引线钩在管中相遇时,转动引线使两钩相挂,由一端拉出完成引线入管。
导线穿入线管前,应先在线管口上套上护圈。
按线管长度加上两端余量截取导线,剖削导线端绝缘层,按图3—16a)所示绑扎好引线和导线头。
一端慢送导线,一端慢拉引线,如图3—16b)所示,完成导线穿管。
最后用白布带或绝缘带包好管口。
图3—16线管穿线与引线绑扎
6.线管配线的注意事项线管内的导线不得有接头,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处理;绝缘层损坏或损坏后恢复绝缘的导线不得穿入线管内。
穿入线管的导线绝缘性能必须良好;
不同电压、不同回路的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线管内;除直流回路和接地线外,不得在线管内穿单根导线;潮湿场所敷设线管时,使用金属管的壁厚应大于2mm,并应在线管进出口处采取防潮措施;线管明敷应做到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三)塑料护套线线路的安装
护套线是一种具有塑料保护层和绝缘层的双芯或多芯绝缘导线。
可在墙壁及建筑物表面直接敷设。
用钢筋扎头或塑料钢钉线卡作为导线的支撑物。
其安装步骤如下:
1.定位划线。
首先确定线路的走向、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用弹线袋划线,然后按每隔150~300mm左右距离划出固定线卡的位置,并在距开关、插座和灯具的木台50mm处设定线卡固定点。
根据线路敷设的墙面或建筑物表面的硬度,确定是否用冲击钻打眼,埋设膨胀螺钉。
2.导线敷设。
先在地面校直护套线。
敷设直线部分时,可先固定牢一端,拉紧护套线使线路平直后固定另一端,最后再固定中间段。
护套线在转弯时,圆弧不能过小,转弯的前后应各固定一个线卡。
两线交叉处要固定4个线卡敷设护套线线路时,线路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15m,穿越墙壁或楼板时,应加套护线套管保护护套线。
塑料钢钉线卡的大小应选择合适。
(四)绝缘子线路的安装
绝缘子线路适用于用电量较大且又较潮湿的场合。
其线路的机械强度较大。
绝缘子配线采用绝缘子作导线的支撑物进行线路敷设。
敷设应根据不同的线径和位置选择不同形状的绝缘子配线。
较小线径的线路一般采用鼓形绝缘子配。
线路线径较粗且是终端时,可采用蝶形绝缘子。
1.绝缘子固定。
在木结构墙上固定绝缘子时,应选用鼓形绝缘子,用木螺钉直接拧入。
在砖墙或混凝土墙上固定绝缘子,可采用预埋木榫或膨胀螺钉的方式来固定鼓形绝缘子。
也可采用预埋支架的方式来固定鼓形绝缘子、蝶形绝缘子或针形绝缘子。
2.导线敷设及绑扎方法。
敷设绝缘子线路时,应事先校直导线,将一端的导线绑扎在绝缘子的颈部,然后从导线的另一端收紧绑扎固定,最后把中间导线绑扎固定在绝缘子上。
导线在绝缘子上的绑扎有直线段导线绑扎和终端导线的绑扎两种。
绑扎的方法如下:
(1)直线段导线与绝缘子的绑扎。
直线段上的鼓形绝缘子和蝶形绝缘子与导线的绑扎可采用单绑法或双绑法。
导线截面积在6mm2,及以下的采用单绑法,如图3一17a)所示。
导线截面积在6mm2及以上的采用双绑法,如图3—17b)所示。
(2)终端导线与绝缘子的绑扎、绑扎的圈数与线径及导材料有关,关系见表3—1。
图3—17直线段导线的绝缘子绑扎
表3一l导线线径和导体材料与绑扎圈数关系表
导线截面(mm2)
绑扎直径(mm)
绑扎圈数
纱包铁芯线
铜芯线
铝芯线
公圈数
单圈数
1.5~10
0.8
1.0
2.0
10
5
10~35
0.89
1.4
2.0
12
5
50~70
1.2
2.0
2.6
16
5
95~120
1.24
2.6
3.0
20
5
二、技能实训
导线的连接、接头处理
1.实训目的
(1)掌握低压线路中导线的连接方法、接头处理方法。
(2)培养线路安装的基本操作能力。
2.设备与器件
单股铜导线、多股铜导线、单股铝导线
聚氯乙烯带黑胶布
手接压接钳
3.操作内容和要求
(1)导线的连接与接头处理练习。
要求学生多次练习单芯铜线、多芯铜线的连接和接头绝缘处理,达到熟练掌握方法技巧,同时练习铝芯导线的压接连接方法。
(2)了解线管线路的敷设、塑料护套线线路的安装、绝缘子线路的安装。
4.实训报告
(1)简述线管线路的敷设、塑料护套线线路的安装、绝缘子线路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2)分析铝芯线不能直接铰接的原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导线连接及线路敷设 第三 导线 连接 线路 敷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