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实验题.docx
- 文档编号:7980693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792.01KB
北京高考实验题.docx
《北京高考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实验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考实验题
北京高考实验题(2010年)
2010年
9.用右图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02
D.为确认CuS0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9.本题取材于化学1模块第四章第四节中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
以该实验为探究载体,涉及的知识内容有浓硫酸的特性(氧化性、吸水性、腐蚀性)、SO2的性质、浓硫酸稀释的实验操作和能按实验要求做到识别实验仪器装置图及评价实验方案等。
通过“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
解答实验类的试题,需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确定各装置的用途和作用,以及选用的药品。
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实验原理是Cu+2H2S04==CuS04+S02↑+2H20,结合选项可知,装置①是铜丝与浓硫酸反应的发生装置,铜丝上下移动,可控制反应的进程和S02的量,故选项A正确;装置②是验证气体产物S02的装置,根据S0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特性确定装置②选用的药品是品红溶液,故选项B正确;根据气体产物S02有毒,污染环境,确定装置③是尾气处理装置,由于S0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选用碱液吸收多余的S02,故选项C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装置①中浓H2S04。
不断被消耗,Cu逐渐转变为H2S04进入溶液,由于浓H2S04。
过量,浓H2S04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水的含量较小,装置①中的溶液不能显现出Cu2+的蓝色,为证实确有Cu2+生成,需稀释溶液。
在进行稀释操作前,应关注和考虑浓溶液的成分和装置①所处的环境,由于浓溶液中存在过量的浓H2S04,且装置①处于受热状态,因此,不可直接向①中加水稀释,否则会产生危险,因此确认Cu2+生成的正确操作是待装置①冷却后,把①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另一支试管中,观察颜色,故选项D错误。
本题难度系数为0.88,区分度为0.21。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0.1mol/CH3COOH溶液的pH>1:
CH3COOH
CHC00-+H+
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
2N02(g)
N204(g)△H<0
(红棕色)(无色)
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03-==3Fe2++2NO↑+4H20
D.向Na2C03溶液中滴人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CO32-+H20
HC03-+OH-
10.本题用化学术语解释实验事实的方式,考查考生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原理的理解,同时考查考生根据实验事实,选用恰当的化学原理和化学用语做出正确解释的能力,以及对解释所用的化学用语适用条件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
从0.1mol/LCH3COOH溶液pH>1的实验事实可知,CH3COOH溶液中c(H+)<0.1mol/L,说明CH3COOH部分电离,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故选项A正确;由“N0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的实验事实,结合N02的化学平衡2N02(g)N2O4(g)进行分析,温度降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则N02化合成N204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B正确;从铁粉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的实验现象可知,溶液变黄是生成Fe3+的缘故,故选项C错误;由向Na2C0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实验事实和Na2C03属于强碱弱酸盐可知,在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发生盐类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系数为0.73,区分度为0.41。
25.(14分)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
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Ⅰ.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Ⅰ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Ⅰ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V.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Ⅰ中气体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2)由Ⅰ、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6)若上述n(A):
n(B):
n(C)=1:
1:
3,则X的化学式是。
27.(13分)
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011年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0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0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1.本题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问题载体,根据Na2CO3和NaHC03的性质异同,将实验设计与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综合在一起,不仅考查考生对Na2C03和NaHC03性质的掌握、化学方程式定量含义的运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评价、混合物计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深入考查考生将一个综合问题化解成为不同知识板块又具有关联性的几个熟知问题,并与已有知识(性质、实验、计算)整合,采用比较、分析、论证等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迁移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综合能力。
要解决“测定Na2C03和NaHC03混合物中Na2C03质量分数”的问题,应先根据质量分数的概念[m(Na2C03)%=
×100%]确定计算所需数据,分别是混合物的总质量和Na2C03的质量。
混合物的总质量通过取样称量即可测定,而Na2C03质量不可能直接测量出来,因此必须寻求Na2C03质量的求算方法。
这就需要运用化学知识(物质性质、物质分离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数学相关知识(二元一次方程式组的建立)构建Na2C03质量求算方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模型。
从定性角度分析:
根据Na2C03和NaHC03性质的异同,将混合物通过化学反应的转化和实验手段的提纯分离变成单一物质;从定量角度分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单一物质与Na2C03和NaHC03的定量关系,再与混合物质量联立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求算出Na2C03的质量。
在上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凸显出考生思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以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相互配合。
选项A是利用NaHC03受热易分解的性质,通过加热方法将混合物全部转化为Na2C03,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求算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
选项B和C都是利用Na2CO3和NaHC03能与酸反应的性质,将混合物转化为NaCl或CO2。
为测定NaCl或C02的质量,需经实验手段提纯分离,或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和灼烧除去H2O、HCl、CO2等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或将反应后的气体(含有水蒸气的C02)经干燥除去杂质H2O,再用碱石灰吸收CO2。
选项C的迷惑性在于直接用碱石灰吸收反应后的气体有CO2和H2O,而H20是挥发出来的(包括生成的和原溶液中的),其量与化学方程式无对应关系。
选项D是利用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碱反应的性质,通过与Ba(0H)2反应,将混合物转化为BaC03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等实验方法分离提纯出BaC03固体,称量其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建立其与Na2CO3和NaHCO3的定量关系。
本题难度系数为0.39,相关系数为0.20。
27.(15分)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0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0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中白色沉淀是,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02具有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于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27.本题是将一个真实的实验历程所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策略以实验探究情景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本题中,实验目的是探究S0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03沉淀,但在进行实验时,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与考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冲突。
为查明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运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方案一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找到出现异常的原因,再通过实验手段排除干扰实现实验目的。
本题的设计,不仅帮助考生认识化学实验的实践价值,体会化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应用的重要性,而且帮助考生感悟养成仔细观察、尊重事实、深入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重要性。
本题解答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观察与思考相结合”、“逻辑和想象相融合”的思维活动。
题(3)的解答,需要观察实验现象,把“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等感知的信息和“BaS04不溶于稀酸”、“N0和O2反应生成N02”、“N02为红棕色气体”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和综合论证,得到浅棕色气体产生的原因是2NO+02=2N02,而不是由S02还原N03-产生的。
由于题(4)具有原因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思维的多向性等特点,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过程
中获取解决矛盾冲突的事实证据。
本问的难点在于对白雾的分析结果与考生固有的认识(浓硫酸属于难挥发酸)不一致,这就需要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尊重实验事实,考虑环境的变迁,辩证地认识事物。
本题难度0.51,相关系数0.77。
典型错例分析:
(1)①未配平或丢掉H20。
②未注明反应条件。
③主要物质的化学式写错,如:
H2S04写成H2S03:
SO2写成SO3等。
@不清楚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按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模式书写方程式。
(4)第一问的第一小问:
①写成实验目的而不是操作,如:
隔绝空气。
②不明白该步实验的目的,如:
检验气密性、打开弹簧夹,通空气等:
③知道实验目的,但选择排空的气体危险,如:
通H2、C0等:
第一问的第二小问:
①对S02的性质不熟悉,选择的除杂试剂既将杂质气体除去,也将主要气体除去,如:
NaOH溶液、Na2S03溶液、Na2C03溶液、碱石灰等。
②未考虑S02易溶水的性质,如:
水等。
第二问:
①只用文字表述,未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②只写离子方程式;③只强调沉淀的多与少,不说明原因。
④甲乙的原因分析写反。
(5)①由于不明白此步实验的目的而乱答,如:
B中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产生既因为空气也因为白雾参加反应;②表述不完整,只答一半内容,如:
S02与BaCl2不反应等。
本题难度系数为0.51,相关系数为0.77。
2012年
7.下列结合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命题意图】本题将物质性质、反应现象和化学用语相联系,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常见反应的现象及相应的化学用语表达,还考查了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但是借助图示巧妙地体现了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以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从整体上看考查的是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图①~⑤体现了玻璃棒、分液漏斗、冷凝管等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图①②③中包含了过滤、蒸发、分液的基本操作。
本题中的大部分实验任务和所有的实验装置均来自于教材,可见命题者对教材的重视程度。
【解题思路】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因此分离Na2CO3溶液和乙酸乙酯应该使用分液漏斗,利用分液法分离。
题目中选用蒸馏法(装置④)显然是不合理的,一方面蒸馏装置中缺少温度计,无法准确确定何时开始收集、何时结束收集乙酸乙酯;另一方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乙酸乙酯在碱性溶液中受热会水解生成乙醇和乙酸钠,也不符合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A
【规律总结】选择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分析混合物的组成——分析各组分的性质,寻找性质差异——确定分离方法——选择分离试剂和仪器——确定分离操作。
此外,在选择分离方法和试剂时,要注意分离提出的基本原则,即“除杂不加杂”和“尽可能减少待提纯物质的损失”。
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利用某些物质易挥发的特性,考查了物质性质和典型反应的实验现象。
本题的实验装置原型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装置,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
27.(15分)
有文献记载:
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
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装置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药品
现象
实验Ⅰ
2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
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
试管壁附着银镜
实验Ⅱ
2mL银氨溶液和数滴浓氨水
有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b.AgOH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②产生Ag2O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瑕设:
可能是NaOH还原Ag2O。
实验及现象:
向AgNO3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
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NH3还原Ag2O。
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
出现银镜。
在虚线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5)该同学认为在(4)的实验中会有Ag(NH3)2OH生成。
由此又提出假设:
在NaOH存在下,可能是Ag(NH3)2OH也参与了NH3还原Ag2O的反应。
进行如下实验:
1有部分Ag2O溶解在氨水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结果证实假设成立,依据的现象是。
3用HNO3消洗试管壁上的A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命题意图】本题既关注到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如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检验氨气的方法)的考查,也关注了对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等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但是,由于题目不需要学生基于对反应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假设、不需要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因此,虽然题目形式比较复杂,但难度不大。
此外,本题还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为硝酸银和氨水。
(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Ag2O是由不稳定的AgOH分解而来。
于是,进一步探求AgOH的来源,可知银氨溶液中有OH-,若溶液中有Ag+则会生成AgOH。
那么,Ag+有从何而来呢?
根据题目信息,实验I溶液为碱性,在加热条件下,逸出氨气,使平衡Ag(NH3)2++2H2O
Ag++2NH3·H2O正向移动,产生Ag+。
(3)验证NaOH能否还原Ag2O时,需要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因为在保证将AgNO3转化为AgOH的前提下,溶液中还要有一定量的NaOH存在。
(4)生石灰与浓氨水反应制取氨气为固液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因此,盛装固体可以用烧瓶,为了便于控制试剂用量,可以用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氨水。
(5)Ag(NH3)2OH存在于溶液之中,因此,若能证明假设成立,则应该能在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
(6)与Cu与浓硝酸反应相似,浓硝酸与银反应生成AgNO3、NO2和H2O。
【参考答案】
(1)AgNO3溶液和氨水
(2)①试纸变蓝
②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氨水分解,逸出氨气,促使
Ag(NH3)2++2H2O
Ag++2NH3·H2O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与
OH-反应立即转化为Ag2O:
2OH-+2Ag+==Ag2O↓+H2O
(3)过量NaOH溶液
(4)
(5)①Ag2O+4NH3·H2O==2Ag(NH3)2OH+3H2O
②与溶液接触的试管壁上析出银镜
(6)Ag+2HNO3(浓)===AgNO3+NO2↑+H2O
【规律总结】实验探究题对学生进行变量控制、系统设计、系统思考、分析综合等高级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学生在对实验现象或结论进行分析解释时,要抓住实验体系中物质和反应条件,利用实验中反应原理,逐步进行逻辑推理;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有强烈的变量控制的意识,要思考需要控制哪些变量以及如何控制。
此外,要重视对装置图的绘制技能,在绘制装置图的过程中,不是仅仅凭借简单记忆,而要考虑所绘制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2013
10.实验:
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10.
【命题意图】本题以实验的方式呈现,考查沉淀生成、转化等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知识的运用,体现出“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化学思想。
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验现象,运用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知识,从“定性定量”进行分析反应,判断实验结论正误,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接受、整合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A选项:
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所以氯化银沉淀也存在溶解平衡,A选项正确;A选项正确,说明滤液中就一定存在由这个平衡产生的银离子和氯离子,故B选项不正确;实验③中沉淀变为黄色,说明白色AgCl转化为黄色沉淀AgI,C选项正确;实验②和③滴加的是与实验①氯化钠相同浓度(0.1mol/L)的KI溶液,实验②出现浑浊和实验③沉淀变为黄色,都说明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
【参考答案】B
【规律总结】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的新增考点,在高考中沉淀平衡经常考察。
本题选项中因为A、B这两个选项是互为矛盾的,如果存在溶解平衡,那么在滤液中就一定存在由这个平衡产生的银离子和氯离子,所以B选项说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是错误的,直接选出B就可以,根本不用再去判断C跟D的正确。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B.
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C.D.
11.
【命题意图】本题涉及的知识内容是“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题信息主要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具体内容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及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等。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A选项是课本上的一个实验,运用二氧化氮跟四氧化氮的平衡来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选项是温度上升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大,D选项是通过对不同氨水的浓度及相应pH出现了变化的比较,从而得出由于氨水稀释的电离程度变大的结论,说明浓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C选项,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速率变快,是由于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平衡没有任何联系。
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Br2的CCl4溶液
C
C2H5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2H5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
NaOH溶液
Br2的CCl4溶液
【命题意图】本题以“乙烯的制备中乙烯的检验”实验为载体,通过一些常见的有机物(乙烯、乙醇)、无机物的性质判断不需要除杂装置,考查学生将相似知识有序地存储,正确辨认、整合的能力。
【解题思路】这道题说的是“检验乙烯不需要除杂的是”,题示装置图中X装置是除杂装置,要找出X装置是否是多余的方案。
分析选项中的四个方案,用浓硫酸乙醇脱水的反应制取乙烯,浓硫酸和乙醇共热会把部分的乙醇炭化,同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褪色,所以C、D两个选项肯定需要除杂,不符合题意;按A、B两个选项方案制乙烯,乙醇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肯定会产生乙醇蒸气,乙醇也会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所以需要用水吸收乙醇后再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烯,但乙醇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所以B方案不需要除杂装置。
【参考答案】B
【规律总结】本题将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分析有机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突出考查了考生信息的提取、分析和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分析各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原理,逐一对照装置进行判断。
27.(12分)用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高考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