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797359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87KB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docx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教案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本单元的地位
本单元由家庭、学校交往扩展到世界范围以及网络的交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两方面的交往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本单元在全册书中属于扩展和面向未来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开阔视野与开阔胸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除主题探究外安排了两课。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介绍各国不同的文化以及如何在不同文化交流中进行沟通。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了解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以及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本单元结构图表
课题
框题一
目题
特点
框题二
怎样交往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世界文化
之旅
丰富多彩
的文化
丰富性
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开放的胸怀
和谐的文化乐章
和谐性
搭起文化
的桥梁
网络交往
新空间
网络上的
人际交往
网络沟通
无极限
无极性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学会自我
保护
网络交往
——锋利的双刃剑
双刃性
遵守网络
规则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二)本课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新世纪,世界各国相互依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的可能大大增加。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必要进行浅显的国际交往的教育。
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必须跨越彼此之间的文化鸿沟。
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异,必须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个概略的了解。
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学生与外国文化的距离拉近了。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迷失自我;也可能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还可能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产生沟通困难。
这些都有必要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
2.课标的具体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主要依据是: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整体教学建议
(一)本课逻辑分析:
本课除引言外分两框四目。
(见上表)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搭起文化的桥梁,善于与不同文化沟通,弘扬本民族文化
(二)总体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
2课时,每一框一课时
2.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3.教学方法:
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讨论、材料交流等多项活动,主要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老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情感和行为。
三、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建议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P56)
(一) 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
教学重点: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 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
录像导入
播放《过年》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沉浸在喜庆的过年氛围中回忆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
并让学生描述下面的内容:
节日名称
来历
传统食品
怎么过节
春节
中秋节
……
第二环节:
外国传统节日采风活动,展示多彩文化。
即展示和交流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节日名称
来历
传统食品
怎么过节
圣诞节
愚人节
……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
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
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看出: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第三环节:
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
(P57)
国家
代表人物1
代表人物2
入选理由
中国
……
通过系列的探讨、评选活动,旨在明确不同文化的民族背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形形色色的文化,将我们的世界装扮得绚丽多彩。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得出结论。
当然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如图片、画册、音像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在评选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时,可先个人评选,再小组评选,最后选出本班评出的外国文化代表人物。
)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充分展示了世界文化“丰富性”的特点。
第四环节:
问题探究,认识文化差异(P58)
通过一个“汉译英”的语言故事情节引人,安排学生讨论。
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如“酷”、“巧克力”、sofa(沙发),pudding(布丁),caffee(咖啡),curry(咖喱)、冰激凌、色拉油(Sola)、网络用语等。
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
)
活动之后教材阐述了结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语言,看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在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即关于“全球化与标准化”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从反面让学生认识单一文化的弊端,也在于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尊重不同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但这个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师没必要分析的很深。
)
第五环节:
角色扮演,尊重差异文化(P59)
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通过意大利学生和中国同学的对话,教师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
(要求表演到位,在言行举止中能体现文化的差异)。
然后讨论三个问题:
1、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
你更习惯于怎样回答?
为什么?
2、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3、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
如果有可能。
谁该为此做出努力?
该怎样做出努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时,要对三个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
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对待这样的文化差异,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为下一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做准备。
由此活动得出的结论,在于让学生认识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懂得什么是正确的态度。
即不排斥,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
如果教学时间允许,老师可以用殖民文化、强势文化、文化侵略的史实。
如二战中德国纳粹分子对犹太民族文化侵略;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乃至东南亚民族文化的奴化。
(这是一个反面例子),然后结合教材(P60)的相关链接,用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遗产的材料,说明国际社会对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不同民族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
(这是一个正面例子)
通过以上正反两个环节,充分说明了世界文化“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P61)
(一)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面对文化冲突
教学重点:
明确保护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
录像导入
播放《开放的中国》录像片段,在增强学生自豪感的同时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第二环节:
情景分析
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与不同文化共处成为学生必须面临的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品:
《小雪与Mary》的故事(P61)。
并提出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分析:
1.如果你是Mary,会怎么办?
2.我们能以“好”或“坏”来评价Mary的处理方式吗?
3.有人说,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意味着喇叭裤、戴蛤蟆镜。
在今天,你认为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懂得:
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尤其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文化的长处。
为了强化学习其他文化长处这一点,教材安排了《比利时交通文明》的材料,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材料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讨论。
这对于开阔学生视野、理智地对待别人的长处、拥有开放的胸怀具有意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补充“日本645年的大化改新”的资料,因为日本的大化改新正是学习我国唐朝的先进文化、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结果,从630年起的200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
这对日本后来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使学生真正理解:
我们搞对外开放,从文化的视角看,就是基于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学习别国长处,用来发展自己。
第三环节:
相关链接,理解保护多元文化的意义。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二战期间保护日本名城奈良的故事。
(P62)
以此说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世界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
正是由于不同文化有其特有的价值,所以要保护有益的文化,包括保护外国的文化。
只有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世界才会更精彩。
这就是我们,面对文化多元化应取的态度,即“开放的胸怀”。
第四环节:
展示学生收集到的“中国的外来文化”。
课前把这个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分组收集有关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影响“外来文化”,然后在课堂中展示。
并讨论分析三个问题:
1.你所展示的外来文化是什么?
有哪些特点?
2.这些文化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是怎样对待这些外来文化的?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进一步探讨与交流“如何评价我们现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一些外来文化,如:
哈韩、哈日现象等要深入探究。
使学生能比较客观评价“哈日族”与“哈韩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不能迷失了自我。
而要批判地继承,更要了解并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开展这一活动,教师可事先布置学生事先采访一些人群,谈谈对“哈日族”、“哈韩族”的了解和评价,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得出对外来文化应持的正确态度。
让学生理解民族魂是我们的根,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第五环节:
播放电影《刮痧》片段,积极应对文化差异。
教材中例举了一位中国小留学生发自异乡的电子邮件揭示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并以此为背景材料,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来探讨如何面对文化差异,更好地融人当地主流文化中。
通过这个活动,得出相应的交往原则和方法。
应该是比较贴近学生。
为了能使学生有更大的震撼力,我选用电影《刮痧》这个材料,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分析三个问题:
1.请你找出《刮痧》片段中不同文化冲突的最激烈是什么事件。
2.你认为造成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3.要解决这些冲突,你有哪些好的意见?
你现在是怎样做的?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现实交往中不同文化之间冲突的激烈性,并理性的分析冲突的原因,从而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加强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争做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值得注意的问题:
文化的概念很广,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包罗万象的,要在很短时间的课堂上展示一个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大文化中的一个具体的小文化,比如节日文化、语言文化、婚庆文化、建筑文化等,选取学生比较熟悉,而且又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教学效果就比较明显。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P66)
一、本课的设计意图
(一)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网络交往的两大特点,网络交往的规则,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
2.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
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二)本课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采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吸引是强烈的。
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关系,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上;而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扑面而来,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由于心理生
理的不成熟导致各种违纪违法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很多家庭与社会问题。
学校教育必须关注这一问题。
沉溺于网络的垃圾信息、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乃至网恋的中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缺少关爱,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失意或失败的,是痛苦与烦恼的,这类同学容易沉溺网络寻找寄托与慰藉。
对此,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网络环境不干净,学生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处于各种情感饥渴状态的学生不少,他们一旦上网,容易陷进去不能自拔。
因此,针对学生的现实成长问题,教材设计了这一课。
2.课标的具体要求。
课程标准中“具有世界眼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目标;“了解我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知识”目标。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整体教学建议
(一)本课内容结构及逻辑分析
框题
目题
要点
逻辑
举例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感受、了解)
网络沟通无极限
神奇性
网络生活很丰富
看新闻、办商务、交朋友…
网络交往新空间
扩大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交往方式……
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两面性
网络的正面意义
快捷、方便、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网络的负面影响
诱惑欺诈、丧失公德、违法纪
行为蔓延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行动、实践)
发挥网络优势(在
第一框第二目中)
学会自我保护
先进性
危险性
做网络主人
健康心态、信息节食、解决问题、为人服务、抵御诱惑、自
我保护
遵守网络规则
法纪观
守规则
遵守道德、遵守法律
第一框的两目分别介绍了网络交往新空间的一般特点:
即神奇性与两面性。
神奇体现为网络生活很丰富,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交往的限制,改变了交往领域、交往对象、交往方式。
两面性体现为网络既有很多优势,如便捷高效,随时随地提供了无限资源;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
一是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的危险性,二是网络对现实生活中问题较多的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
针对网络上述的特点,在第一框的第一目,提出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建议:
一是要用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二是注意信息节食;三是利用网络解决现实问题;四是利用网络为人民服务,实现个人价值。
从正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网络的特点,扬长避短,在了解网络作用的基础上,接纳并利用好网络。
第二目讲网络的两面性,重在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作用。
第二框的两目则侧重围绕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从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
这两目与上一框第二目中的第一点(从积极的角度来谈网络交往),构成享受健康网络交往的一体两面。
没有对网络正面作用的正确认识与合理使
用,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没有对网络负面作用的正确估计与及时过滤,不仅谈不上享受,还会受到伤害。
因此,对于它的一正一反的特点,只要心中有数,趋利避害,我们就可以有更特别的经历与人生。
(二)总体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
2课时:
每一框一课时
2.课前准备:
让学生将调查事先做好,便于课堂交流;分组采访教师、工程师、医生、公司职员、广告商、各级干部等,了解他们是如何利用网络为自己的生活工作服务的;让学生搜集身边或最近媒体上报道的因为网络使用不当导致身心受伤害的案例。
如果条件有限,老师事先准备好相关事例。
3.教学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法:
思想品德课重视学生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培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凭鲜活的事实说话,注重设计并利用好调查结果来进行课堂教学,将火热的现实生活、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以及教学目标结合起来。
情境案例分析法:
针对具体的情境案例,分析背后的原因,找出其蕴含的知识与能力,打开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其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经验分享法:
既利用学生资源进行相互教育,也利用成人或他人的间接经验,提高学生网络交往的水平。
讨论法:
对于一些有疑惑或争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澄清误解,准确认知,加深情感体验。
三、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建议
第一框网络上的人际交往(P66)
(一)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
认识网络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
利用本课引言中小华或课文中小梅的例子导人新课(P65P66)
并提出问题:
让学生设想如果生活在古代,他们两人身上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比,感受网络对现代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如果没有互联网,小华不可能结识远方的朋友;小梅的病症很难做出准确诊断,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
有了互联网,小梅得到了世界各地医生的帮助,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
第二环节:
结合现实生活畅谈网络优势。
在学生畅谈上面网络时代发生的佳话之后,老师提出第二个问题:
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互联网还可以利用网络做些什么?
这是个发散性思维极强的问题。
教师可先让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分小组交流。
并派小组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最后对学生发现的好处做适当分类。
如工作、学习上,业余生活上;如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
通过老师的总结归纳网络给人们带来的种种方便,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
活动之后,教师抛出第三个问题:
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网络交往超越空间,那么现在的你有没有“触网”呢?
并现场作一个《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
1、 你有没有上过网:
________
2、 如果上过网,你在网上主要关注:
_________
A、新闻B、学习资料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D、音乐、影视E、游戏F、聊天G、其他_______________
3、 你一般每次上网的时间大概是多少_______?
一周上网的总时间是多少_______?
4、 网络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A、没什么影响B、有一定影响C、影响很大
5、 网络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是正面多一些还是负面多一些?
___________
A、正面影响多一些B、负面影响多一些
6、谈谈你的上网趣事。
开展网络交往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大组交流。
进一步认识网络“神奇性”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网络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快乐。
当然如果是郊区学生没有没上过网,这一活动环节可略去。
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目前全世界以及我国每天上网冲浪的人数调查表:
(见教材P67)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正是由于网络的奇特功能,全世界上网人数陡增。
在网络时代,我们享受着“天涯若比邻”的奇妙,享受着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不知不觉网络已主宰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环节:
正反对比,认清网络
前面在第二个环节中,对学生现场作了《关于网络交往的调查》,教师现在可以对“第5个问题”进行统计归纳。
使学生认识到网络尽管无处不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的影响是两面性的。
为了能充分并使学生主动的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个任务,即:
收集有关自己或他人的网络故事,可以是正面意义的故事,也可以是负面意义的故事。
然后在上课时请同学们讲出收集到的网络故事,并就每个故事师生共同展开分析和探究网络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
在这里,对于正面意义(P68)的网络故事,师生重点探讨和分析两方面:
一是在故事中帮助学生不断归纳提炼出有关“网络积极作用”的一些观点。
如: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权威、财富;网络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使人的生活日益丰富,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自学成材的可能性。
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的优势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事。
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负面影响(P70)的网络故事,师生重点探讨和分析三方面:
一是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
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观(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观原因(网络环境的复杂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网络环境难以管理与规范,存在“脏乱差”)。
三是帮助学生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处理好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
明确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发展任务;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网络游戏上;学习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网络游戏更是小事中的一个选择而已。
真正做网络主人,不做网络俘虏
这一环节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为此,教师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运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还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网络故事进行剖析,教育效果会更理想。
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一)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抵制网络垃圾(黄毒)的诱惑;正确理解“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让学生学会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二)教学过程及建议:
第一环节:
我为梅平出主意(P72)
教材讲述了一个梅平交网友的故事,要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
为什么?
这里会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能”。
理由是:
网上沟通得好,也许网下能做朋友。
并非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与人交往总是要从陌生人开始。
另一种是“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级的女学生,假如见到的是坏人呢,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太危险。
不能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否则后悔莫及。
讨论中要让学生把各自的意见都摆出来,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第二,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几种情况?
这些结果会对她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这里至少有三种结果。
一是好的结果,遇到一个好人,做了生活中知心的朋友,成为一段佳话。
二是很坏的结果,网友是名不法分子,对梅平作出身心伤害,给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阴影。
三是失望,网友气质极差,与网上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初中 思想品德 年级 上册 我们 朋友 天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