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docx
- 文档编号:796452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40KB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docx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八《资源与灾害》
八.《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1、自然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根据自然资源按利用分为:
①土地资源、②水资源、生③物资源、④气候资源、⑤矿产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可分为:
①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②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3)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可分为:
①气候资源、②海洋资源、③陆地自然资源。
2、气候资源及利用
(1)气候资源的特点
①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②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③气候资源的数值;④气候资源有较大变率。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
A、气候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B、一地气候资源往往决定该地区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
②气候资源与建筑
A、日照与街道方位:
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的夹角,以使街道两侧较好地、公平地获得光照。
B、风与城市规划。
盛行一种主导风向:
工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
盛行季风区:
工业布局在垂直于季风风向的市郊。
已知最小风频:
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③气候资源与交通
A、公路、铁路设计要考虑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大风出现的频率及冻土积雪的深度;
B、桥涵、路基高低要考虑暴雨强度;
C、机场选址,宜选少云雾和暴雨频率较少、风速较小、距城较远的地方。
④气候资源与旅游
不同气候区域的气候景观的独特非凡性,如冰雕、雾凇、日光等。
3、海洋资源及利用
(1)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①化学资源: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②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捕捞活动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
③矿产资源:
大陆架海底——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硫等;近岸带滨海区——砂、贝壳、金属矿;深海海盆——锰结核。
④海洋能源:
优点: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缺点:
密度很小,利用难度大。
具商业开发价值的潮汐和波浪发电。
(2)海洋渔业生产
①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A、沿海大陆架海域: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
B、温带海域:
鱼类饵料浮游生物丰富。
C、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②世界四大渔场:
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③主要渔业国:
我国和日本等国家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3)海洋油气开发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开发和勘探的工作基地。
(4)海洋空间利用
①范围:
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
②领域:
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
(5)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①海洋运输的发展:
从利用人力、风力,发展到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的兴起。
②港口建设:
A、有一个服务区,即腹地;B、有配套设备;C、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6)围海造陆:
①作用: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②人工岛、海上城市。
4、陆地自然资源及利用
(1)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①在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中,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核心作用。
②陆地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人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加工,使自然资源增值。
③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①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②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③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④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3)土地资源
①耕地:
主要在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②林地:
分布具有明显地带性规律。
(4)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①径流量:
最丰富六国:
巴、俄、加、美、印尼、中。
最多洲是亚洲;最少是大洋洲。
人均量最多洲是大洋洲、南美洲;人均最少洲是欧洲。
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问题。
②⑵水能最丰富的国家:
中、俄、巴、美、加。
水电比重高的国家有:
巴西;加拿大;瑞士、瑞典达。
委内瑞拉。
水能开发程度高的国家有:
法、意90%;德、英80%;美、加40%。
(5)矿产资源:
①世界主要矿产出产国:
铁矿俄罗斯第一位,黄金南非占第一位,赞比亚、智利的铜矿,几内亚的铝土矿,马来西亚的锡矿、摩洛哥的磷酸盐等。
②煤矿:
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中美俄最丰富。
南半球:
澳、南非丰富,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
③石油:
中东石油储量比重(一半以上)
④新能源核电最多国是美国,核电比重最大国是法国;地热能:
冰岛:
70%的人口利用地热采暖
5、能源分类:
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
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
矿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
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
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
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
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
∴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
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
∴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
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
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
如:
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
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
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6、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
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人均占有资源量不足;分布不平衡,质量水平不高;浪费污染严重
7、中国水资源:
⑴水资源特点:
①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②时间分配不均—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年际变化大。
⑵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办法:
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南水北调);修水库等水利工程。
⑶华北地区供水紧张:
①原因:
A、工农业发达,用水量较大;B、人口稠密,人均占有量小(海河流域人均径流量200多立方米,全国人均2240),供水相当紧张;C、河流径流量小,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②解决办法:
A、合理用水(喷灌、打机井、种旱粮等),节约用水;B、修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
C、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
①东线:
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逐级提水,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顺势而下,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
②中线:
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致流向北京、天津。
(2019年前必须到北京)。
全线利用自然落差,直流输水。
③西线:
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8、中国水能资源:
⑴数量:
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可开发3.8亿千瓦。
⑵分布:
70%在西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为最多,其次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较大。
可开发地区在西南、中南(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
⑶目前已开发的地区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的上游水系
9、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有:
(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有利于因地制宜,多样化开发。
草地面积较广
(2)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后备耕地主要在黑龙江、新疆)。
(3)人均占有农业用地数量较少:
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只有世界的1/3),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
∴国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
(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
(描述分布特点)耕地:
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西部耕地面积小。
草原:
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如内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森林:
天然林多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西北、华北林地少。
难以利用的土地:
比重较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荒漠。
10、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问题:
①水蚀、风蚀、沙漠侵吞(即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重要林区面积减少)。
②次生盐碱化(不合理排灌和气候干旱所至);③城市、工交、农村住房建设用地扩大。
(2)措施:
①依法管理:
在工交城建时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牧区轮牧,建人工草场;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区建防护林。
②走扩大耕地和提高单产相结合道路:
一方面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另一方面,适当开发荒地、沿海滩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稳定耕地总量。
11、中国矿产资源:
⑴特点:
①地质条件复杂,矿产资源丰富;②某些重要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③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④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⑤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总体特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评价:
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也造成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
(3)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①钨矿-赣-大余;②锑矿-湘-锡矿山;③锡矿-滇-个旧;
④铅锌矿-湘-水口山;⑤钒钛矿-川-攀枝花;⑥稀土矿-内蒙古-白云鄂博;⑦/汞矿-贵-铜仁;⑧镍矿-甘-金昌市的金川;⑨铜矿——赣-德兴、云-东川。
12、气象灾害及防御
13、地质灾害-地震:
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⑴发生:
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大部分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
断层中地震最容易发生。
⑵分布: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⑶地震要素:
震源、震中(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震中距和等震线;纵波(速度快、先到)和横波(速度慢、后到)。
⑷地震大小:
用里氏震级表示。
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
一次地震有1个震级,多个烈度。
⑸地震分类:
3级以下—微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6级以上—强烈地震;7级以上—大地震。
⑹中国的地震:
地震灾害严重,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主要地震带有:
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四川、云南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14、地质灾害-火山
(1)类型:
①活火山:
案例:
富士山、维苏威火山、夏威夷的火山、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
②死火山:
大同死活山群,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③休眠火山:
白头山天池(吉林)、五大莲池(黑)。
(2)分布规律:
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的火山带,大西洋海底
(3)我国分布:
山西大同附近——死火山群;长白山、白头山、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休眠火山;台湾大屯火山群七星山——活火山
15、地质灾害-泥石流
(1)泥石流形成条件:
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地方,当夏季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常爆发泥石流。
(2)分布规律:
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不良、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3)我国分布地区:
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16、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同一地域地质灾害成因上有关联性。
案例:
川、滇、黔接壤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案例:
地震→地裂,引发火灾、海啸、滑坡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案例:
植被的破坏,使径流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频发;人类大规模工程,造成滑坡等
17.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4)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与灾害 高考 地理 知识点 资源 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