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ID》观后感.docx
- 文档编号:7962784
- 上传时间:2023-01-27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55KB
《致命ID》观后感.docx
《《致命ID》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命ID》观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致命ID》观后感
《致命ID》观后感
篇一:
《致命ID》观后感
《致命ID》这部影片的确不错引人思考,我在上看了一些对该影片的解析,但总觉得差强人意,至少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麦肯(胖子)受到虐待,为什么会产生十个人格,例如《搏击俱乐部》一个现实中缺少的人格取代了他本来的人格,主人公有了满足感不就行了?
再说一般人产生俩仨很难的,他为什么会产生十个?
第二,为什么会杀人,这样问看起来有点2,但精神病也有自己的逻辑,例如《禁闭岛》的男主角虽然整部片子都在犯2,但最后还是有他的逻辑在里面。
问题先说这么多,先看看片名,ID指的是本我,致命ID实际是指致命本我,我刚开始看片名,我以为题材是黑客大战。
本我是指人最为原始的、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
所以,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本我就是那个孩子,与之对应的自我是指协调机制分别是那十个人,当这个孩子受到虐待时,本我时刻想报复社会以及施虐方,但因为是孩子没有力量(或者是超我的存在,超我指良心,一切道德规范),自我为了保护自身思想心灵,便生成了心理防御机制,来对抗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痛苦。
大家还记得医生提到的诗吗?
这首诗片头片中片尾各出现了一次,当我走上楼梯(人格掌控肉体时),我见到一个不在那儿的人(只有肉体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里(我可以上班了),我希望永远都见不到他/我希望他永远离开。
(我希望永远掌控肉体,不让本我再受到伤害)。
看到这首诗,就不难感受到小男孩所受到的痛苦了吧,为了逃避虐待,小男孩幻化出许多人,产生出的人格都觉得要保护小男孩,所以宁愿自己受虐待。
在小男孩幻想出的人格中,他们进行不同的生活,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是十个人,我刚开始是觉得也许一个人受到虐待也接受不了,十个人轮流,那么每个人承受的就会小很多,后来觉得不对啊,麦肯还有点自闭症,根本不会察觉到外界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偶尔才会有个人格出来几分钟。
我查看了一下自我防御机制,也许这十个人分别代表十种防御机制的一种,我粗浅认为代表如下:
否认(情侣女)、压抑(孩子父)、合理化(孩子母)、移置(情侣男)、投射(囚犯甲、乙)、反向形成(失足妇女)、过度代偿(司机)、抵消(店老板)、升华、认同(明星)。
上有些分析说是这十个人代表麦肯的十种性格,这也有道理,但我觉得在那种情况下,产生性格或好或坏做什么用呢?
防御机制倒可以帮助小男孩躲避矛盾,创造暂时的心理安宁。
本片心理医生有个错误,认为其中一个分裂人格是杀人凶手,因此利用药物消灭其他人格,让好人格占据麦肯的身体,但自我因虐待产生出的人格与本我抗争显然力不存心“人的欲望不可能被毁灭,毁灭即死亡”所谓哀大莫过心死,此时的超我,就是最后的一点良心和道德规范也会因为被消灭而退缩,自我的防御机制本来就是为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但当全部都被毁灭的时候,本我肯定占上风,男孩本片中就说了一句话“失足妇女没有第二次机会”。
也就是他对母亲的恨已经到达了无法容忍的态度,为什么最后一个杀失足妇女,也许是超我(司机)的保护吧。
篇二:
《致命ID》观后感
今晚又看了一遍《致命ID》,突然联系到《一级恐惧》。
意识到男主角是个高智商罪犯,而非人格分裂
具体推理论据:
1、电影开头精神医生问他“小时候的事情”他把失足妇女母亲的家庭虐待记得很清楚;医生问他“你知道我干嘛的吗”他“你来治疗我的,头痛(停顿,在撒谎伪装)”医生问他名字,他说whatever;以及“记得你杀过6个人吗”“那天我生日”;三遍“快直接问”医生“你记得你妈妈什么”三遍“我记得我妈妈”
2、在72分钟医生说“你是他人格分裂中的一个”男主微笑,然后“what”继续演戏
3、70分钟“ofcourseIcanhearyourfuckingsaying”但性格分裂中的角色,爱德华不会突然说fuck,爱德华有礼貌正直善良有责任感
4、笔记本不同笔迹和语气是假造的,还用不同颜色笔迹来区别,而且在同一个笔记本上,审判席位上表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分裂,但是不同的分裂性格,会在同一个笔记本上记东西,此外记得东西很烂都是些名字什么的。
医生也是根据这个笔记本猜测男主有人格分裂。
假如真有不同的性格存在一身,在一个笔记本上记那么幼稚的笔记,而且同一个笔记本不太可能。
5、83分40秒在关押车子里微笑,胜利的微笑。
6、小孩被炸死在叙述中是无法躲掉的,小孩出现在家乡橘子树的失足妇女身旁很没逻辑,小孩和失足妇女无缘无故,而且最后杀死医生显然是越狱,男主为了装出个性格,同时导演为了迷惑观众来使电影走向完美。
在Motel这则男主苦心编撰的故事里,人一个个死去,有很多疑点,相互怀疑,但是选取爱德华这个形象最正义的形象能让席位上的听众认可同情,死去的人突然都消失了,而且没有血迹,甚至小孩复活杀死所有人成为凶手,瞎编乱造、漏洞百出的故事,既然不可信,那么只是为了表演而在检察官面前表演。
7、不算小孩,Motel共10个人,男主讲完故事,有个检察官说“10个性格9个是无辜的现在恶的性格已死”,但是男主以前杀过6人,可见有个性格很凶残,无论Motel里面10个哪位都没那么凶残。
故事大概是男主小时候被失足妇女妈妈虐待、抛弃等,四年前在某楼杀6人,明天将被判死刑,利用自己的智商和表演天赋于是在脑中分析11个虚构的角色和性格(特别是机敏,72分36秒在玻璃面前装),可能思考和谋划了很久。
由于四年前在家中提前作假一个笔记本,被发现后,法律要求一位著名的精神医生来证明他是否真精神人格分裂(美国法律的特点和认真、严肃,在中国人人得而诛之)。
于是通过表演和谎言来成功骗过医生(一方面是责任、和研究的内容,此外可能医生想借此案件闻名,毕竟男主曾杀死6人),医生要求听说病人要判死刑于是连夜赶往检察官家中,一堆人在判断他是否真精神人格分裂,果然高智商和天生表演资质让他通过检验,最后杀人越狱。
至于电影的情节其实很三流很狗血(虽然有很多暗示,比如爱德华林肯车上的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没有《一级恐惧》真实干脆有力,本电影重要的是讲故事的结构,以及对男主真假精神分裂的挖掘,也是电影迷人的地方,让人久久不能回味。
篇三:
《致命ID》观后感
一开始还真以为凶手就是10个旅客中的一个,以为其中一个患有人格分裂障碍,杀了人都不知道。
而且尸体会突然消失,旅客死得好离奇,似乎不是人为的,你以为凶手是天才或凶灵,一切都天衣无缝?
但是看完整部片子,里面出现的所有人物(旅客还有旅馆老板等其他人)其实只是人格分裂的杀人犯的人格罢了,而这个一人接一人死亡的杀人游戏也只是杀人犯进行人格分裂的过程中幻想的故事罢了。
一个人格分裂的杀人犯在受刑之前接受一场审讯,当晚他意识中扮演的人格有:
一对赌徒情侣、小孩、小孩的妈咪和小孩的继父、女明星、罪犯、警察、司机(曾经在洛杉矶当警察,正义、果敢、有责任心、帅气,这个人格是审讯当晚主要饰演的人格)、失足妇女,旅馆老板A(真正的旅馆老板被杀害冰藏在雪柜),共十个人格。
这些人格被杀人犯分裂为因为暴风雨而逼迫留在motel的十个落难旅客。
小孩的妈咪因为车祸,在到达旅馆之前就已经严重受伤,失血过多,甚至休克。
他们一个一个被离奇杀害,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人格逐渐消失。
法官被成功说服,认为杀人犯的有害人格已经消失,剩下来的是善良的人格,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宣判杀人犯缓刑。
但是,当我们都以为真的是这样的时候,我们以为的最后只剩下一个的分裂的善良的人格(失足妇女)被杀害。
被谁杀害?
原来我们都遗忘了一个小孩,就是片中妈咪因被撞以致最后死亡,继父因保护小孩而被撞的那个不显眼很少说话的小孩。
这正好印证了杀人犯自己就是因为童年阴影而人格变态,分裂,杀人。
另外,我想到一点,电影用一个不起眼不爱说话的小男孩作为最后被发现的杀害所有大人的残忍凶手,大概就是看中了观众的心理弱点,谁都以为小孩子手无寸铁,根本无可能成功地毫无破绽地杀死了那么多人,我们在猜想凶手的时候一直忽略了这个小男孩,其实,也可以联想到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
当一个小孩受到重大打击,他的心灵会严重受创,童年经历和回忆会给小孩心灵烙上印记,对日后的人格造成很大影响。
片中杀人犯回忆起小时候,录音说到妈咪是失足妇女,犯过盗窃罪(所以后来的由他人格分裂出来的旅馆老板A便偷钱偷东西是个赌徒),这个杀人犯小时候被妈咪虐待,被困车中,遗弃在汽车旅馆,这应该就是为什么电影故事发生在汽车旅馆、被分裂出的旅馆老板A的角色是个赌徒,又偷钱,而且那么讨厌失足妇女的原因吧。
片中,精神科医生说到,"分裂人格是邪恶的________",我认为表明精神科医生特别眷顾精神方面有障碍的人,认为是他们的内在人格犯罪,而不是肉体犯罪。
我们从患者的日记中获知,其日记笔迹、语调、观点明显不同,是多重人格的观点,暂时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他们。
他们精神错乱,不知道自己犯的罪,故法院不能让患有精神障碍的杀人犯被判死刑。
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人格分裂的人也有清醒的时候,当他们被"召唤"回来,他们能够与人正常对话,有正常的思维,而不是活在自己分裂的人格当中。
但是被照镜子时,他们也会有不认识自己的脸的时候。
转换人格似乎会令人头痛,而影片主角就当精神科医生是一个专门治疗--头痛的医生。
最后,我对电影的最后一句对白特别深刻:
"失足妇女没有第二次机会。
"然后一锤敲下去。
可见他对妈咪的恨是有多深刻啊。
小孩子还是要好好爱啊,否则以后心理变态了就酿成悲剧了,咦,毛骨悚然。
篇四:
《致命ID》观后感
“当我走上楼梯,我看到一个不在那的人,今天他又不在那,我希望他会永远消失。
”童年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种重要性往往体现于对人格的影响,童年的经历与记忆会在人的心灵上打上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并不是与心理医生的几次聊天就能将之抚平的创伤。
忘了是哪部电影里的小孩说的一句话“大人的记性永远是差的”。
每个人小时候心灵上都会有一段深刻的记忆,或是关于与未知世界的接触,或是关于独一无二的幻觉,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印象慢慢变淡,被忽视,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彻底的从记忆里删去,所以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都被家长“有理由”的忽略,认为那是一种长大后会自觉改正的“错误想法”,因为他们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
胖子反复的说着他儿时编的这首诗,他说看到的那个“不在那的人”似乎象征着这种“错误想法”,而他希望他永远消失,也是一种主观上希望顺从正常的心理需求,然而他失败了。
电影以对话录音和查询资料相结合的声画不对位镜头带我们入戏,在短短的几分钟交代了胖子犯罪的所有动因,但是妙在没有人会想到这是整部电影所要表现的母题。
这些只言片语和交错的资料给观者留下的只是疑问和好奇。
医生问胖子对小时候有什么记忆,他笑了他愤怒的吼着让医生直接问他母亲的事。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心灵受到重创时,对他造成打击的事件会一直困扰着他,他会下意识的对此事件有敏感的反应,所以当医生只是问道他“童年”这一宽泛的概念时,胖子立刻产生了敏感的反应,他认为医生拐弯抹角的就是想知道关于他母亲的事,可见母亲对于他童年的影响十分巨大。
于是医生顺藤摸瓜直接问胖子童年对于母亲的记忆,此时胖子的声音未入,但镜头直接迅速切换胖子母亲的档案资料“盗窃罪”“妨害风化罪”“违反假释条例”,接着胖子的声音一直重复的说着“我记得……我记得……我记得我母亲……是个失足妇女……”。
“失足妇女”是胖子对于“儿时对母亲的记忆”这一问题的答案,他回答时情绪从咆哮的愤怒立刻转为安静的吞吐,可见他对于“母亲是失足妇女”这一事实印象深刻而又羞于承认。
此时屏幕出现医生的脸和Identity的字幕出,也正暗示了“失足妇女”这一身份在电影中是突出和关键的。
医生继续放录音,提问胖子“她都把你关在那多久”,画面继续为我们提供资料,多年前的报纸新闻标题“小男孩被遗弃在汽车旅店”。
胖子回答“她去忙多久就关多久”,画面继续放大新闻标题“小男孩遭到遗弃及虐待”和照片进一步给观者加深胖子儿时痛苦经历的印象。
接着,资料提供弗罗里达这个字眼,又出现儿童寄养中心,由此可见胖子经历了被母亲遗弃在汽车旅馆事件后就生活在这里。
到此,电影把胖子儿时经历的所有资料都已提供给我们。
而后是胖子成年后犯罪行为的资料,“山区谋杀案”“凶手麦肯瑞福被捕”的新闻标题加上被害人的惨死照片,让我们很难想象出胖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此时医生写下“人格分裂是邪恶的________”这句话,给了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提示,胖子是多重人格。
提问继续,胖子被问到是否记得自己酿造惨案的过程,他的回答却是“那天是我的生日”,“生日”又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在下面的叙事中会有照应。
在这其中穿插着“精神科医生参与辩护”“精神错乱辩护遭到驳回”“瑞福被求处死刑”的新闻标题,简单的几十秒就让观者了解了事件的发展经过,而整个电影开篇也只用了三分钟,简单、直接、有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致命ID 致命 ID 观后感